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264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doc

财政与金融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第6页共7页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

摘要: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政府调控工具,财政能够且应该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分配职能的发挥。

因此,如何从公平收入分配的角度完善财政政策,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力量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居民收入分配;财政支出;税收政策

引言:

财政作为政府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履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责任。

首先,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其次,收入分配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来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最后,公平原则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对象及结构,均衡地照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

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在调节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上,财政主要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提高得缓慢,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拉大。

同时,据相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高于城镇居民。

  

(二)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又会造成其对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项目的消费水平差异,从而引发“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从城镇居民的情况看,中部、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西部地区略低,但都落后于东部地区。

从农村居民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最低。

 

  (四)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间的竞争加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渐渐拉大,近年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高效益的行业有能力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特殊津贴等福利,并且其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更高,这更加拉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缺失 

  

(一)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有限,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

卫生事业支出亟待加强,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较低,不能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

此外,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流向也不合理,目前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流向了城镇居民。

并且政府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城农民工相关保险等方面的功能有所缺失,所以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完全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

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步伐。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投入难以持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三、促进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

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

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 

  1.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

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

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

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

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

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四.税收调节的内涵和作用条件

税收调节机制是指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对个人收入的形成、分配、财富积累与转让等实施全面调节的制度。

税收调节科划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属于直接调节的税种是所得税与财产税,属于间接调节的是商品税。

虽然税收对收入差距具有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需要符合条件的环境。

首先,税收政策实施会产生预期效果必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大环境下。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时税收才承担了调节的作用。

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就会存在大量不合法收入,税收对此难以进行调节,更不用说是否有作用。

另外,做到更容易监控高收入者必须使个人收入货币化和经济活动信用化,这都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

二是需要健全税种、实施符合经济发展的起征点和实行比较适度的超额累进税率。

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就应该建立上述条件,否则税收很难起到有效作用,甚至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五.税收调节收入的可行性

1.在个人收入的形成环节。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使高收入者多交税低收入者少交税,调节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的形成环节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环节,因为这是源头环节,在收入合法且货币化的情况下最容易税务机关监控和征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中,可支配收入是个人财富积累的主要来源。

所以征收个人所得税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

2.在个人收入的分配环节,通过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除个人所得税外起补充调节的作用。

个人收入由于消费行为的实施进行了再次的分配,对高收入群体的高消费行为进行额度较高的征税,就间接减少了高收入阶层的剩余的可支配收入,同时还能引导高收入群体把收入从消费转向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3.在个人财富的累积环节,征收财产税。

财富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纳税能力的强弱。

财产多的人多纳税,财产少的人少纳或者不纳税,以及针对不同的财产累计级别设定不同的财产税税率,更大程度地调节差距。

六、当前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

(一)调节收入的税收政策现状

第一,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增强。

自《个人所得税法》公布实施以来,特别是1994年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以来的1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高速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表明,个人所得税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在流转税方面的消费税起到了调节作用。

特别是对非生活必须品中一些高档、奢侈的消费品,在《消费税暂行条例中》中,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等都属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这类产品属于高收入者多消费的部分,对其征税,符合高收入高负税的原则,充分调节了收入差距。

第三,其他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政策。

比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还有对公益性的捐赠给予扣除的优惠,这些都在不同的方面利于收入差距的调节。

(二)我国目前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税收调节的成果,初步显示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但是,现如今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说明我国税收的这种功能还很微弱。

第一,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关税种还很不健全。

我国目前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而现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的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都还没建立,还有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和财产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过重且不适应收入形式的变化。

据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过程中出现高收入者个人成为少纳税的对象的现象。

同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往往缓慢与收入形势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滞后性,这一现象的后果更加重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七、完善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

第一、加强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

我国财政收入中存在着许多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最终承担在居民个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收费,这些收费的对象同时也是税收的对象,而费没有像税一样的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一些多且乱的收费往往还会拉大收入差距,削弱税收的调节作用。

第二、健全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的税制结构。

一个国家到底以直接税为主体,还是以间接税为主体,要从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宏观经济形势出发。

对于我国来说,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逐步增强,但是调节收入差距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像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同时完善财产税与消费税。

第三、完善和规范个人所得税。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税率、缴扣方法和纳税单位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笔者着强调重在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调整在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地位。

针对我国的情况,应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收入形势变化的敏感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同时通过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扩大税基来加强对高收入者收入的调节。

结束语

收入分配的差异直接会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正确的财政政策。

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的手段,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以达到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

同时,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时,也要客观地分析税收调节的不足,结合其他方法和手段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

文献

1.刘乐山: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共: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4.叶晖.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6):

98-102. 

5.贾康.简论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8,(8):

1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