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284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docx

物流园区应如何规划、市场定位、运营发展?

2015-03-16

[摘要]:

一、物流园区的“黄牛”如何转型升级?

如何互联网化?

二、物流园区如何定位?

如何运营?

三、已建成的园区如何市场化?

战略和定位是什么?

四、物流园区如何做好综合规划?

五、物流园区是否走向过剩的状态?

如何向零担专线发展?

六、园区、快运、零担、专线、共配、最后一公里如何共赢和融合?

七、平台、物流园区如何发展?

近期、远期利益是什么?

八、物流各公司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益协同?

九、物流行业APP究竟是在服务客户,还是在整合市场?

十、垂直、集体多产业物流园区如何整合发展?

十一、全行业诚信体系如何构建?

  2015年,互联网的巨浪将驱动着中国物流的商业模式快速裂变,物流园区也迎来新一轮的整合变革时机。

新流科技连同深圳本地多家物流公司,共同探讨了2015年中国物流园区所面临的15个重大问题。

下面,新流将在会议中探讨的15大问题的讨论结果跟大家进行汇总分享:

一、物流园区的“黄牛”如何转型升级?

如何互联网化?

  互联网革传统产业的命,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消灭到中间环节,一切供求信息扁平化。

在物流一线的园区商业业态中,中间环节就是靠信息中介谋利的“黄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否消灭“黄牛”呢?

业界有两种观点:

1、“黄牛”会被革命掉,互联网大势所趋;

2、“黄牛”存在即合理,一时半会还不会灭掉。

  在大家激烈讨论后大家的观点:

黄牛将一分为二,那些保守着传统模式,毫无增值服务,不具备资源优势的黄牛,会很快被革命;而那些有一定互联网思维,善于在变化中求生存,能够快速融入园区互联网平台的黄牛,借力于互联网工具,升级成为“物流运力资源经纪人”或“货运经纪人”,他们和司机之间传统强关系,逐步会互联网化,经纪人未来的价值靠服务获取利润,而不是单一的吃差价。

其实这一点,和房产中介当今的现状是异曲同工。

二、物流园区如何定位?

如何运营?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物流园区是数千家,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地市级园区、县级园区,各种园区参差不齐、模式百花齐放。

由于经济结构的差异,北上广一线的园区已经陆续成功落地运营,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现在大部分还出去待运营状态,或者粗放经营状态,西部园区如何运营成为大家的关注的话题。

方法:

1、与沿海同类性质的园区结盟,实现资源整合,模式创新;

2、结合产业互联网化的趋势,聚焦定位产业经济聚焦的物流园区;

3、以免费模式,带动物流关联企业入驻,聚合资源后通过增值服务获取发展的空间。

  决定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物流园区投入的三大要素如图:

三、已建成的园区如何市场化?

战略和定位是什么?

  已建成的物流园区,其实已经在定位方面初步被圈定,在位置和服务功能上有所约束,如果园区已经建成,但定位还模糊,那多半这样的园区是处于初期盲目建设的后果;或者建设园区的为非物流行业的机构。

关于如何市场化和定位:

1、经营方面:

可以向连锁化、服务平台化、交易移动互联网的玩法,但不能跟风,需要因地制宜,学习传化、林安的搞园区的企业很多,但真正玩转的不多,何况当今的传化和林安也在做新探索。

2、定位方面:

存货型仓储园区、公路港型园区、Crossdocking型枢纽(含城市共配枢纽)、产业链节点型园区...这些方面可以参考,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你的不同运营方式和资源整合策略。

四、物流园区如何做好综合规划?

当前物流园区规划,已经与过去传统基于地面的宏观规划上有着天壤之别。

从规划的目的来看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于政府审批初期建设的规划:

这样的规划是传统的物流园区规划,一张图纸、一个宏观的功能定位、一个社会价值呈现、一个宏观模式的规划。

获取政府审批,同时实现圈地和建设为目的。

这是最粗的物流园区规划。

2、基于现场运营的规划:

内部园区体系建设、商业模式规划、功能定位(如零担专线、车辆管理、仓储转运等)。

3、平台型运营规划:

涉及交易平台、支付平台、金融保险、诚信体系、商业配套、信息化结构、会员体系等一些列的规划。

4、多园区协同规划:

这是在但园区基础上提升出来的跨区域平台型规划,从O2O交易、公路港对接、运力资源池管理、不同层次的园区对接.....

  当前,真正做到第3、4层次的规划,目前几乎很少,这才是未来园区的发展趋势。

五、物流园区是否走向过剩的状态?

如何向零担专线发展?

  在交流过程中,部分老总提出话题,当前的物流园区是否走向过剩状态?

  在普洛斯的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

中国过去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是17.4%,人均仓储面积是美国1/12,未来15年后预计达到美国1/3,潜力巨大。

但是中国现有的仓储设施中,超过70%建于90年代之前,超过75%无法满足当前的物流要求。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物流园区呈现严重供求失衡,高端的专业的物流园区缺乏,粗放的低端的园区泛滥、过剩。

  物流园区如何与零担专线协同发展?

这个问题与园区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公路港型园区,可以实现与零担专线的平台化对接;而传统的存货型园区,仅仅是从货物出库作业上面时间业务对接。

要打造零担专线的运营平台需要考虑因素:

1、园区定位与区位优势。

2、区域化零担平台的商业聚焦能力,是否能聚合众多零担专线企业。

3、服务功能,其实就是“养鱼的法则”。

4、跨区域协同能力,零担的运营核心是集散,物流需要的是多点、多线,形成的网络,所以需要以网络思维去组建零担网络。

六、园区、快运、零担、专线、共配、最后一公里如何共赢和融合?

  按照现有参考,园区、快运、零担、专线、城市共配、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共赢融合呢?

  做平台,首先要做好生态的底层,底层的基础服务是核心。

1、要具备生态的思维:

如苹果打造系统的生态、腾讯的底层用户生态、阿里巴巴打造整个电商生态....要打造多业务平台为一体的生态,需要的不仅仅孵化各大业务体系,整合各大业务体系的接口,串联整体业务。

2、赢利方面,有全局思维:

建立初期可能要放弃部分业务的利润,最终从全面的布局。

总之,生态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七、平台、物流园区如何发展?

近期、远期利益是什么?

  关于物流平台、与物流园区如何协同发展,这里要对平台进行定义:

1、如果是实体的运营平台——地网。

园区是一个节点,是连接骨干线路和区域同城共配的核心,运营上体现的更多的是资源的对接、信息的协同、标准的建立、增值服务的体现,是一种共生关系。

2、如果是虚拟的运营平台——天网。

如果没有做天网的园区(O2O这样的模式就是已经启动“天网”的策略,所以如果是做天网的平台,那一定是竞争关系),可以可以形成“天网”+“地网”的整合,其实一个全区可以对接多张“天网”的,就看园区运营者的把控能力。

当前“天网”、“地网”都处于整合发展时期,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一网打尽的,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对错,找对靠谱的合作对象,远比找对一个系统更重要,因为未来的变数很多,真正能够携手向未来的伙伴才是关键。

  关于利益方面:

1、近期利益:

主要是从基础运营中获取利润,包括:

会员服务、交易费用、停车及服务费用等。

2、远期利益:

用户大数据的价值、诚信体系、卡车后市场、金融与融资租赁等。

正在做生态的企业,是看远期的,这个大家可以看看互联网领域的"BAT"百度、阿里、腾讯的体系。

八、物流各公司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益协同?

  物流公司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这里主要谈的是跨区域之间的公司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利益的协同。

要存在信息共享,可能性如下:

1、第三方平台+公司运营实体模式:

各区域公司负责运营,信息由第三方的平台进行整合,而且第三方平台与各地公司形成战略的利益共同体。

这其中要解决诸多的顾虑,第三方平台投入周期长,盈利周期也长。

其实这是马云的菜鸟的“天网”可遇不可求的目的。

2、多园区共建平台模式:

打通信息壁垒,这里关键的因素,目前各个公司信息化参差不齐,经营思维和思路百花齐放,此方案比较困难。

建议采用“新流物流营销方式”,统一规划物流新思路。

3、园区虚拟平台+资本收购整合模式:

这是一种强势的借力资本整合的模式,而且已经有部分园区是自建,一部分园区是收编,收编的方式是资本整体涉入。

此模式资本投资大,即使投资到位,各地都是地头蛇的园区,真正要运营起来,人才是最大的短板。

综合以上内容,第一种园区整合信息共享的可能性较可行。

九、物流行业APP究竟是在服务客户,还是在整合市场?

此话题其实懂行的人都明白,物流行业APP表面上是服务角色,背后隐藏着重要的市场整合的欲望,只不过目前没有一个做成功而已。

2014年中国物流行业的APP遍地开花,前段时间看了一位物流老总的展示,手机上转了几十个。

从功能上细分为如下:

1、快递、快运类APP:

主要是提供快递发件、查询、追中等功能,比如顺丰、百世汇通、德邦、安能等物流APP。

2、运力平台APP:

类似打车模式,也有公路港模式的APP,把运力供求、交易、支付、诚信体系、会员服务等融为一体。

林安的“我要物流”、易流“好多车”等。

3、基于运营服务的APP:

通过提供第三方基于APP的功能性软件,帮助3PL或者大车队企业,管理运营状态的自有车辆,或者社会整合资源的车辆,实现科学的可视化运营监控。

如:

汇通天下的G7。

4、基于物流媒体APP:

主要是聚焦物流新闻类主题的物流媒体APP,这种APP做起来容易,但能够经营起来盈利难。

单靠新闻阅读需求下载安装产生流量,这种可能性越来越下,因为微博、微信已经具备了这些功能,而且关注、阅读、互动更加便捷,特别是物流微信公众号。

当年最早的物流资讯类APP是“物流指闻”,现在的经营现在已经全面转移向微信端,成为物流行业最大微信公众号(wuliuzhiwen)。

5、基于物流服务为核心的微信公众号:

按理说这个应该不算APP,但是具备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交互的功能,如合肥维天运通的“路歌车场”,将几百万的车辆运力资源全部聚焦在微信公众号的终端。

这样的优势是,司机转化率高,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远远比下载一个APP安装体验效果更好。

当然也有不足,就是会受限与微信的功能,需要从后台数据库接口向公众号打通。

  总之,移动互联时代,是用户经济时代,谁掌握了行业最有价值的客户,谁将赢得更大的商机。

物流APP犹如打车APP一样,未来大浪淘沙过后,最后剩下的只会有几个主流的APP成为行业基础平台,究竟是那几个,大家拭目以待。

十、垂直、集体多产业物流园区如何整合发展?

产业基地互联网化是未来3年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基于产业群的园区拥有重大的发展机会。

1、垂直细分领域的物流园区,是具备一定的运营集合能力的,比如现在已经形成的服装、生鲜冷链、汽车、家居等等细分领域的物流园区,主要聚焦于一些产业群,这种园区未来是核心的物流节点,是到物流大网的货源节点,有重要的价值。

2、集体多产业物流园区,这是典型的多品类、多功能型混合型园区,这种园区最好的发展趋势可以向公路港运转枢纽发展,成为集货的节点,和前面垂直细分的园区有本质的区别。

两者之间不矛盾,垂直偏向产业基地物流的集散,多产业园区偏向于骨干枢纽。

十一、全行业诚信体系如何构建?

  在中国,是最缺诚信的国度,这是社会问题,也是商机。

马云因为中国商业的诚信缺失孵化出了支付宝,成就了互联网金融的重大平台。

2014年双11,马云公开宣布,支付宝要独立上市。

中国的物流行业,诚信体系是最缺乏的。

飞车、拖欠账款、漫天要价、货损货差...这都是一系列诚信问题,如何解决?

如何建议物流整个业态的诚信体系?

如何跨平台的打通诚信体系?

当前的现状:

1、各大平台都希望独立建立自己的用户信息和诚信体系。

2、交易无统一标准,无法成体系。

3、各平台之间业务结构差异巨大。

  真正要推进平台体系的建设,需要基于业务生态的整合,才会具有用户诚信的基础,如果各大平台形成战略合作(不排除有资本之间融合),开放底层信息,最终才能有诚信体系的建设可能。

十二、综合型商贸物流园如何分配用地比例?

  综合型物流园区,可能会涉及仓储、运转中心、运力交易、公路港、零担专线、金融保险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

园区的用地比例方面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参考如下因素:

1、仓储用地:

在不考虑圈地增值为目的以外,可以格局园区的定位和第二个话题中提到的三个维度来定义需要多大需求。

  2、运转中心的定义:

主要由物流集散的需求量来数据定义,考虑到最大峰值。

3、运力交易,涉及两大问题:

交易大厅,以及服务配套,包括O2O交易后带来的后服务体系。

4、公路港:

主要是根据靠港车辆的流量和频率来测算。

5、零担专线:

这需要格局零担专线的线路数量和运营规模测算。

6、其他综合:

根据配套的需求进行估算。

十三、未来5年中国物流园区的走向?

  大物流网络、多平台、生态整合,这是未来的趋势;移动互联网驱动整合行业的裂变成为必然;保守的思维和模式即将被新型的模式颠覆;传统的物流园区要么主动整合,要么被整合;行业缺的不是钱,不是资源,不是政策,不是模式,人才一定是最大的短板...

  看物流园区的需求,要看未来物流供应链的趋势;看物流供应链的趋势,要看未来的商业趋势;未来的商业趋势是怎样的?

必须结合互联网变革传统商业发生的裂变趋势。

1、模式上:

未来的物流园区整合趋势:

"天网+地网"模式。

2、技术上: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标准化技术等,多维度技术融为一体。

3、变革的驱动力:

马云说过,决定一个生态的核心,不是狮子大象,是微生物。

真正驱动中国物流发展的不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顶多是带动和标杆着用。

真正决定行业生态步伐发展的节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个体司机的整合经营模式的变革,生态的发展才能扩大速度。

4、物流园区服务商业的变革趋势:

未来中国的骨干物流网络将是这样的,未来产业基地互联网化直接打通用户后,供应链越来越扁平化,物流变革趋势是:

1)存货型物流园区将被大型运转中心取代。

2)甩挂和Crossdocking模式将成主流,且一定是跨区域的。

3)零担和快递将成为主流,小型单元化集装箱成为趋势。

4)卡车到港不等待,全程可视化的调度,司机可以休息,但车辆不停滞。

5)运力资源的交易将不在线下实体端,而是逐步线上交易;

6)诚信体系、金融支付是两大基础载体,如果失去这个载体,前面的将无稽之谈。

5、趋势:

未来的5年后物流园区的存货将越来越少,更多的变成转运中心。

现在盲目建仓的企业注意了,过去的供应链是存货驱动市场,未来将是C2B模式主导供应链,渠道的库存会大量减少,因此未来的物流园区会大大的减少存货的仓储功能,更多物流园区将变成快速的运转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