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303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docx

我对工业设计的理解

工业设计是为制造工业产品所进行的设计,它包含产品外部和内部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生产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发达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首先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它要求我们,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设计观点时,要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可见,工业设计培养的是我们的综合素质。

我个人觉得,工业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我们培育成具备一定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来能在相应的岗位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什么是工业设计

钱学森(1987)认为,“所谓工业设计,就是综合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设计和外形美术设计,所以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哲学、美学的汇合”。

吕东(1991)认为:

“工业产品设计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桥梁,先进技术需要通过工业设计转化为商品,实现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

”这一定义准确地表述了设计、技术、经济之间的关系。

工信部(2010年)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中认为,“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是综合运用人类的技术发明成果,融合美学、艺术、经济、环境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于一体,涉及领域广泛的集成创新活动。

它主要通过设计师的创新创意劳动,使产品品质和附加价值得到迅速提升,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背景

我国工业设计已经基本形成了环渤海(以北京为中心,向大连、青岛等地扩展)、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向杭州、宁波、无锡、太仓等地扩展)、珠三角(以深圳、广州为中心,向东莞、顺德等地扩展)三大设计产业带的布局。

通过为三大经济圈提供设计服务,提升了区域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依托区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实现了设计服务业的发展。

未来,设计产业发展空间将逐步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展,由东部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延伸,逐步形成以三大设计产业带为支撑,带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设计服务业发展的格局。

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等均将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作为推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措施,特别强调发展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多方合作加快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设计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工业设计园区日益成为产业聚集的载体。

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陆续建立了设计产业园。

较有代表性的有: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深圳田面设计之都、上海市8号桥设计创意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顺德北窖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等。

这些园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吸收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共同投资兴建,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形成了明显的聚集效应。

人力资源队伍迅速扩大。

据调查,我国设计从业者年龄结构主要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

地域分布主要经济发达城市。

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分别为24%、22%和20%,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占8%,西北地区为4%。

为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支撑。

人才优势和体制优势明显。

工业设计服务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目前,设计公司大学生人数一般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以上。

工业设计公司具有较强的体制活力。

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占90%以上。

运营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主要有:

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政府投资的设计公司、院校工作室等模式。

企业专利拥有量快速提高。

据调查,我国大约70%的工业设计活动在制造企业内部。

2017年9月统计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发明三项专利授权量分别为743770件、2684332件和885616件,2010年分别为335243件、344472件和135110件,分别相当于2010年的2.22倍、7.79倍和6.55倍。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后,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计产业呈现欣欣向荣局面的同时,总体水平上还与成熟的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

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合理地引导,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式,实现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腾飞。

三、工业设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工业设计推动市场竞争

工业设计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科技被视作是第一次竞争,而产品的工业设计则是第二次竞争。

目前的趋势是两次竞争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很多国际上的大企业在市场长远战略下将技术和工业设计并行开发,在推出产品的时候,已经在应用形式和产品外观上成为市场成熟的产品了。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上,制造商是为了在有限的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必然要想尽办法打败敌手。

在那些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市场上,对手之间必须应用智慧公平竞争。

而现代设计恰恰是最有效的智慧竞争手段,制造商在设计师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商品以非常有吸引力的形象面世,提高了商品的竞争力。

而在第一轮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制造高,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寻求更好的设计,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最后是整个市场的商品都在设计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消费者成了最终的受益者。

所以,是竞争导入了现代工业设计,设计反过来又促进了竞争。

2)工业设计是联结技术与市场的桥梁

如前所述,新技术、新材料、新发明,在没有转化为在市场销售的商品之前,对人类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而这种转化,必须有设计师的介入,才能够以人们所喜爱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所以我们说,现代工业设计是将人工合成 类的科学发明转化为经济成果的媒介和纽带。

3)工业设计创造“好”商品

在“产品经济”时代,制造商只要把产品保质保量生产出来和推销出去就行了,完全没有“适销”的概念。

以产品经济的眼光来看待新产品开发,则只需采用新技术就行了,却忽视这种新技术是否能为市场所接受。

而工业设计则是立足在市场研究基础上,充分了解消费潮流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能够创造出受市场欢迎的“好”商品。

在此,“产品”是孤立于市场之外的、相对静止的纯粹满足物质使用需求的负载物;而“商品”则是存在于市场之中的、经常变化的既新又好的商品,才是最有市场生命力。

4)工业设计拉开商品的差别

在商品“同质化”的市场上,使那些在技术、质量和价格上相差无几的商品拉开档次的差距,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对中国上前的企业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海尔、科龙、华凌、新飞等冰箱之间,或康佳、TCL、长虹等电视之间,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差异已经微乎其微,拉开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是工业设计的创新。

5)工业设计创造“高附加值”

在“产品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来体现的。

而价格则是由制造商品的原材料、零配件、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包装运输费、企业应得利税收入、销售流通费等部分构成的。

它们是“硬成本”,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能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

而对于产品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设计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智慧劳动”范畴的“软成本”价值多少,是没有包含在内的。

在“商品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追新意识的增强,新技术含量高、款式设计好的商品,在销售人格上拉开了与技术过时、款式陈旧的商品之间的距离。

而新旧产品可能在“硬成本”上是相差不大的。

那么,我们把纯粹由于技术和设计所创造出的这部分价值叫做“附加价值”。

如果这部分价值超过了“硬成本”,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商品称为“高附加值”商品。

工业设计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创造高附加值。

工业设计的力量令人吃惊。

原价3000多元的一款手机,只不过在机壳上镶上一颗钻石,身价陡然上涨到8000多元,这个设计仅一个月就为TCL移动通信带来1个亿的销售收入,TCL移动通信从此敢放言要做国产手机老大。

尝到甜头的还有康佳集团,“小画仙”系列和“艺术电视”同样凭借出色的工业设计获得巨大的成功。

一台14英寸的“七彩小画仙”所获利润竟超过了21英寸的普通彩电。

1995年-1997年,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苹果公司股票一路下滑,惨不忍睹,几被收购。

公司不得已请回了苹果原CEO史蒂夫·乔布斯。

1998年苹果电脑公司正式发布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苹果iMac电脑,将传统PC彼此分离的主机、显示器与音箱融为一体,并摒弃了千篇一律的米黄色外壳,代之以半透明状、五种颜色的彩色外壳。

尽管iMac在技术与技能方面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且售价比其他电脑高出数百美元,但产品推出市场后,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美国,当时差不多每隔15秒钟就有一台iMac被售出,苹果公司的股票随之飞速上扬,掀起了一股空前业界狂飙。

在美国市场高居榜首,估计占美国PC总销售数量的7.1%和总零售收入的8.2%。

 

据测算,工业产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

日本日立公司的数据则更具说服力,该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

 iMac的成功显示了工业设计的力量。

6)工业设计创造崭新的市场

设计师是在研究市场变化与消费者行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所以对需求有着最敏锐的嗅觉,可以发现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

7)工业设计是降低制造成本的最佳途径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固然是值得提倡的,但在设计环节通过设计师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计算,从材料消耗、零部件使用{甚至螺丝钉的减少使用}、模具费用的投入等各环节的严格控制,所削减的成本是最大的。

日本的日立公司早在1980年就开始的价值分析活动中就发现:

在当年度节省出的1000亿日元成本中,设计占52%,而改革生产工艺仅占12%。

同时,工业设计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有力提高经济效益。

四、如何推进工业设计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已经率先制定了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在组织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财政税收、融资等扶持政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广东

1、优化工业设计政策环境。

广东省按照“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人才职业化”的思路,制定工业设计发展战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支持开展工业设计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试点;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了促使现代工业设计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加速器”作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加强工业设计产业合作,联合开展教育培训、成果推广、项目建设等,工业设计列入广东省“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重点工作”。

2、推动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建设。

广东制订了《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企业)评定管理办法》,评定了53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和企业。

同时,不断总结创新了省市区共建、粤港澳联动发展工业设计的新模式。

省经信委和佛山市顺德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城,省科技厅和东莞市共建华南工业设计院,省人保厅、香港职业训练局与佛山市南海区共建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等。

3、加大工业设计资金扶持力度。

2013年省财政设立工业设计专项资金,全省用于支持平台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达3000万元。

深圳市2010年度首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了工业设计等相关产业;广州市通过无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奖励等形式加大对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顺德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设计与创意园区建设、机构培训、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

东莞政府划拨1500万成立华南工业设计院。

4、举办工业设计促进活动营造氛围。

广东省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工业设计活动周”,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优良工业设计奖评选活动,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等活动逐步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深圳“市长杯”工业设计奖、广州国际设计周、红棉设计奖等,都已经成为推动地区工业设计发展的交流平台。

5、提高工业设计对外开放水平。

广东省通过打造粤港工业设计走廊,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粤港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粤港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全面推动粤港工业设计合作,提高广东工业设计国际化水平。

6、建立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机制。

广东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工业设计人才评价体系和工业设计师职称评定工作。

2013年底,首次工业设计人员职称考试实施。

目前,在广东127所各类院校中,有30.7%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其中有22所本科院校,每年培养2000多名工业设计专业人才。

7、打造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全省乃至全国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形成信息门户、电子商务、设计数据库、设计社区四大板块,为企业提供设计研究、设计验证、设计培训、设计技术开发、设计信息等公共服务。

并推动建立了10多个平台,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上海

1、制定工业设计发展规划。

上海市编制了《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1年)。

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

以工业设计产业化为主线,努力提升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中国的“工业设计之都",把上海打造成先进设计理念的传播地、先进设计技术发明应用地、优秀工业设计人才集聚地、优秀设计产品展示地、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地。

重点发展交通工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服饰、食品工业、工艺旅游纪念品、家居环境、视觉传媒等领域的设计。

2、提高企业设计创新能力。

①开展重点企业负责人创意设计类培训项目,提高企业对于设计创新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

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设计中心进行认定挂牌。

③鼓励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外包给专业设计企业或设计机构。

④支持在装备、交通工具、消费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一批设计创新示范项目。

3、提高专业设计企业的服务水平。

①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设计企业开展设计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挂牌。

②分行业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意设计龙头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③促进设计成果产业化。

上海市举办了“上海电气杯”、“上海优秀工业设计大奖赛”等各类工业设计大赛、成果展示交易、产业对接、宣传推介、人才招聘等专项活动,设计竞赛成果的转化率达到了30%。

4、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设计创新人才。

①完善创意设计教育体系。

②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人才的培训机制。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建人才实训基地。

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设计类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③建立健全优秀设计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

将创意设计业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评选的重点领域。

5、加大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力度。

①政府设立设计创新专项资金。

采取无偿资助、奖励等方式,重点用于支持推进设计创新示范企业、企业设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的建设,扶持一批设计创新示范项目、设计类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举办重大宣传、展示活动等。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设计类企业给予支持。

②税收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设计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或软件企业相关政策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③加强金融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创意设计类企业需求的综合金融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发展面向创意设计类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和融资性担保业务。

6、加强政府采购力度。

将设计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在重点工程、公共事业项目建设中加大设计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

(三)北京

1、制定工业设计发展战略。

市科委制定了《“九五”北京工业设计发展计划和2010年工业设计发展远景规划》,以“工业设计示范工程”为中心,通过在优势领域选择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树立企业新形象等设计促进活动,培育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并以此带动了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

2、实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

2007年北京市启动了“设计创新提升计划”,以带动制造企业自主创新。

共有101家企业与设计机构提出项目申请,涉及电子信息、交通设备、重大装备等重点领域,32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设计对接示范工程”与“咨询诊断工程”为企业在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等关键阶段提供了服务。

3、创办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2006年北京市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共同创办了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2006~2008年,参评产品覆盖区域范围扩展到21个省市和地区。

产品囊括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信息和通讯、装备等7大领域,成为了设计理念传播平台和国际交流的窗口。

4、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训。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开展“真项目、真环境、真操作”和模拟在职设计师的“三真一模拟”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渠道。

通过与科技园区合作,采用“企业经理人”培训等方式,强化企业中高层领导的设计意识,并与企业合作建立设计师培训中心,2007年共培训设计师597人,企业经理人及政府官员590人。

6、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北京市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北京科博会、文博会、中韩设计论坛、日韩推介会、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选等设计交流推广活动,通过与国外设计组织合作举办“中英设计论坛”,“中韩设计论坛及设计展”,“意大利设计巡展”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国内设计水平提升,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

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国际经验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都有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通过致力于设计创新实现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些工业后发国家和资源贫乏地区,往往将工业设计作为振兴制造业的突破口。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设计产业规模、设计出口和设计创新第一大国。

长期以来,美国采用制定国家设计促进计划,支持设计机构发展与设计教育创新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设计创新的体制与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工业设计发展。

1、制定联邦设计促进计划。

1972年的联邦设计促进计划是美国面向整个设计业,以促进美国设计为宗旨、覆盖全国的设计促进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

①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会(NEA);②1972-1981年的“联邦图形促进计划”;③“联邦设计促进计划”;④“设计精英计划”,着重提升设计师的设计服务能力。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美国没有设立独立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设计,在联邦机构内设有国内设计部,设计推广活动主要由一些全国性的艺术基金会和协会组织来承担。

影响最大的是1965年由联邦政府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NEA)以及同年由NEA设立的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对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注重设计教育创新。

美国有60多所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在600多个综合性大学中设有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近6000家高等院校基本都设有艺术课程和学科,绝大部分的艺术和设计学院属于非赢利性教育机构。

ISDA设有专门的教育委员会,负责设计教育促进。

美国设计教育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根据ISDA调查,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有81%毕业4年后仍在本专业工作。

4、设立工业设计大奖。

美国IDEA奖(INDUSTRIALDESIGNEXCELLENCEAWARDS)是由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商业周刊》杂志联合举办的,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极具影响,不仅彰显美国制造业设计成果,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二)英国

20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实施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品牌战略和全球贸易战略。

2006年英国设计产业从业人员约65000人,共有4500家专业设计公司,营业收入为43亿英镑。

1、制定设计促进政策。

英国政府于1944年建立了国家设计委员会(UKDesignCouncil),推动全国设计推进工作。

力求通过设计创新提升产品价值,扩大出口规模,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1982-1987年间,英国政府总投资2250万英镑,开展了5000个工业设计项目,如著名的设计顾问资助计划(FCS)和扶持设计计划(SFD)。

英国设计委员会把商业、公共服务和设计部门作为关键领域,从事加强设计训练、交流、教育等工作。

目前,英国制定了“英国国家设计战略(UKNationalDesignStrategy)”,并依靠“2008-2011优秀设计计划(TheGoodDesignPlan2008-2011)”,引领国内设计产业发展。

2、注重发展设计教育。

伦敦是世界上设计学校最多的城市之一。

伦敦商业学校1982年设立设计管理中心,成功地将设计与商业,设计理论与实务进行结合。

共有190所院校在120个艺术与设计科目中设有学位和高等学历,为英国和世界培养了一批顶尖设计师,标志、雪铁龙、马自达、BMW、沃尔沃等公司的设计主管均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学院。

3、促进设计与产业紧密结合。

与产业结合是英国国家设计政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政府成立专职机构处理国内中小企业的设计事务,通过建立设计数据库、设立网站、编制设计年鉴等平台使企业便捷地了解设计创新技术、市场需求、政策法令、行业研究等相关信息。

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设计博物馆,将设计价值和理念向大众普及。

(三)德国

设计在德国创意产业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在“设计之都”柏林有1.04万人专职从事设计工作,并拥有青蛙设计公司(Frogdesign)等一批世界著名工业设计公司。

1、政府组织推动设计发展。

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振兴产业与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于1953年成立了德国设计议会,这是德国在设计相关事务上的最高政府机关,负责全国设计推广工作,设计议会在全国境内共有13个设计中心,超过750个设计单位,是德国设计政策的重要执行单位。

现在,德国设计议会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设计中心和设计技术转移基地。

2、注重提高公众设计意识。

德国在1995年制定并实施了“德国工业设计路线图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德国公司的设计意识,使企业把设计视为提高产品品质和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公众的认识,让公众认识到设计作为一个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提高政策制定者的认识,使政策制定者把设计作为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因素。

此外,德国政府还广泛组织设计成果推广活动,希望在消费者了解德国优良设计的过程中,接受并使用德国厂商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扩大内需市场。

3、注重设计教育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1953年联邦德国成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培养出一代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对于提高德国总体设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作用与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在战前的作用一样,不仅仅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中心,同时对世界设计也起到推动作用。

4、设立推广设计奖项。

德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设计奖项。

著名的奖项有iFDesignAward、红点奖(Reddot),已经成为衡量工业设计是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先进国家和地区促进设计发展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把设计放在国家创新和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位置加以重视;②制定国家设计发展目标和计划;③建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共同组成的设计促进体系,以保证设计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④扶持设计企业由弱变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⑤设立重大奖项激发设计师的创新热情;⑥建立创新性的设计教育和培训体系;⑦用设计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⑧提升企业对设计价值的认识,增强其设计创新能力;⑨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公众对设计价值的认识。

五、个人对应聘职位的建议与意见

东方1号·创意小镇是商旅文体融合型载体,集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智能开发、文体演艺、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合理运用政、产、学、研、商、金六方联动,构造金融孵化、技术共享、市场对接、专利转化、人才培训、品牌推广六大平台;通过设计与制造、科技、文化、旅游、农业和3D打印六项结合,打造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