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58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docx

课标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第7讲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形成

受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地球上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1.“动力”——气压带形成

2.“偏转”——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分布”——三圈环流位置

4.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5.“移动”——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图所示: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高考经典)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是________气压带和________风。

答案:

副极地低 西 解析:

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

2.[问答]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2014·四川卷改编)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

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2017·山东菏泽检测)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下图中阴影表示某气压带。

读图,回答3~4题。

3.②地盛行风向可能为(  )

①东北风 ②东南风 ③西南风 ④西北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图示季节(  )

A.江淮地区农民忙着播种小麦

B.东非高原动物南迁

C.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

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知,图中气压带①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若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则②地为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若该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则②地为南半球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

第4题,结合图示知,气压带相对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

(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图甲          图乙

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③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④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

(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

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回答

(1)~

(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题干材料“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可知雾的形成条件:

水汽充足;大气降温。

2.信息提取

[答案] 

(1)C 

(2)D

考点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温带再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

关键

信息点

对降水

的影响

典例

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赤道低气压带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副热带高气压带

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

达加斯加岛东侧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信风影响的大陆

中部和西部地区

风带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西风带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信风带

2.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3)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提示]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分析如下: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盛行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而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部地区,则降水较多。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判断、填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6·北京卷改编)

(1)芬兰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  )

(2)芬兰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  )

(3)芬兰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  )

(4)芬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  )

(5)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西部受________、地形为________,气温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北大西洋暖流 平原 高 解析:

(1)题,芬兰南部受西风带影响强烈,终年温和湿润,北部和山区受西风带影响小,气候寒冷。

(2)(4)题,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较轻,木材加工业发达。

第(3)题,气候湿润,草场质量好,且欧洲人口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故芬兰乳畜业发达。

第(5)题,由图可知,芬兰燕麦种植北界在西部向北弯曲,反映了该国西部热量条件较好,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西部为平原,且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热量条件好。

2.[填空]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2016·天津卷改编)

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答案:

地处迎风坡 解析:

由两图中的信息可知,天津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上升。

北部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大于600mm,其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区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B项正确。

3.[填空]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2015·四川卷改编)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________。

答案:

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解析:

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⑦表示________带。

(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________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________地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控制。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

E__________,F________。

答案:

(1)北 极地东风 

(2)B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①光照和热量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②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3)C ② ⑥ (4)错误 正确

解析:

(1)题,根据图甲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知其位于北半球;⑦位于极地周围地区,表示极地东风带。

(2)题,图甲中⑥为西风带,其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据此判断由其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B地气候,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据此推知其气候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3)题,H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据此根据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知与其气候类型相同的为C地,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和西风带⑥交替控制。

第(4)题,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为北半球冬季,据此根据海陆气压分布规律判断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

考点三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与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南半球:

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北半球:

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续表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

干燥

温暖

湿润

温暖

干燥

高温

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

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

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

雨热同期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环流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3.我国雨带的推移

我国雨带的形成及春旱、梅雨、伏旱等天气现象的形成,要与高中所学的锋面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用高中所学原理去理解,就会容易得多。

(1)雨带的形成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2)雨带的推移规律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①5月份:

夏季风北进——影响华南地区(南岭一带);

②6月份:

副高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③7、8月份:

副高继续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④9月份:

夏季风南退,9月份,雨带开始南移;

⑤10月份:

雨季结束。

(3)夏季风与我国的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

①正常年份:

雨季到来时间适中,降水量适中,风调雨顺。

②异常年份:

当夏季风势力偏强的年份,进的早,退的迟,雨带会迅速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给我国南方带来干旱灾害,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当夏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进的迟,退的早,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使得南方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出现干旱灾害。

(4)春旱、梅雨、伏旱的形成

①春旱:

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因此形成春旱。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②梅雨:

6月中旬,夏季风北移,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称为梅雨。

③伏旱:

每年的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受单一的夏季风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生长带来威胁。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2015·海南卷改编)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的影响。

答案:

干热的西南风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

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

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2.[判断]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2015·浙江卷改编)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  )

答案:

√ 解析:

根据材料“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可知,冬半年时,乙处盛行东北风,贸易船可借船右后方来风(东北风)作动力向西行驶。

3.[填空]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

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2014·福建卷改编)

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________。

答案:

②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读图分析问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中左侧表示7月,右侧表示1月,实线表示西风风速,虚线表示东风风速。

四地中,①地位于60°N附近,高度约7km,1月和7月都是西风10m/s。

②地位于17°N附近,高度8km左右,7月为东风5m/s,1月为西风15m/s。

③地位于5°N附近,高度7km左右,7月为东风5m/s,1月为西风0m/s。

④地位于50°N附近,高度为6km左右,7月为西风大于15m/s、小于20m/s,1月西风20m/s。

比较分析风向和风速得出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②。

4.[问答]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3·安徽卷改编)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答案:

(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

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解析:

(1)描述气压分布特点,可从气压中心位置和性质、等压线疏密程度及气压梯度大小等方面着手。

要注意信息对比,准确描述方位。

图示西部和东南部气压数值为1020,数值较高且等压线稀疏,表明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等压线数值为985,数值低且等压线密集,表明是个强低压中心,并且在该中心东部和南部位置有两个低压槽,形成了锋。

(2)首先要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为沙尘暴,然后综合分析图像信息和材料信息,分别从物质条件(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干湿条件(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垂直气流条件(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和风力条件(偏西风风力强劲)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该题最容易忽视的条件是垂直气流条件:

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

(2017·重庆一模)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  )

A.印度低压B.蒙古高压

C.亚速尔高压D.夏威夷高压

2.图示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有(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非洲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此时20°N以南盛行东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冬季,蒙古高压强盛。

第2题,根据等压线可知,③④吹东北风,①②处吹偏西风。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B.冷湿

C.热干D.冷干

4.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答案:

3.A 4.B 解析:

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季风,受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影响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变成西北风。

由于受到温暖海洋的增温增湿作用影响,盛行风①温暖湿润。

[方法技巧] 季风环流的判读

(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读季节

例如:

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如9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例如,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如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读季节:

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

(3)反之,根据季节可判读30°N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风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