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67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5单元教案

单元

三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确定位置

(一)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课题

师:

孩子们,在二年级、三年级,我们都在学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中的确定位置这一知识。

(板书课题)

师:

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孩子们运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好吗?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了解“列”和“行”

师:

刚才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位置时,有些孩子说自己的位置是第几排、几号。

在教学中一般把这样一横排、一横排叫做“行”板书(横排——行)如:

第一排就叫做第一行、第二排就叫第二行、第五排就叫做第五行,请看一看,你们在第几行。

(指名孩子说一说自己在几行)有些孩子说自己的位置在几竖、几号。

在教学中一般把竖排叫做“列”板书(竖排——列)从孩子们的左方起,第一竖为第一列、第二竖为第二列,请看一看,你们在第几列。

(指名孩子说一说自己在几列)

2、用“行”和“列”介绍自己的位置。

师:

请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并与同桌说一说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

在用行和列介绍位置时,一般先说在哪列、再说在哪行。

3、教学例1

(1)课件出示45页主题图

师:

孩子们,今天红星小学四一班的同学们也在学习这个内容,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

(2)介绍图上小朋友的位置

师:

孩子们,这就是红星小学四一班的同学,这个举手的女孩子叫小红,谁能用刚才介绍自己位置的方法介绍小红的位置?

(3)介绍用数字表示位置

师:

小红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我们可以表示为(3,2)指名学生说一说3和2各表示什么?

(4)探索在方格中用点来表示位置

师:

孩子们,四一班小朋友的位置,老师还能用一个图来表示。

(出示方格图)

师:

从左边起的第一根竖线,表示第一列……,由下到上,第一根横线表示第一行……。

(边说边标出对应数据)谁能在方格图上找到小红的位置?

(找到后老师介绍相应的表示方法)

师:

请孩子们再找一找小娟的位置。

(学生在方格图上找出小娟的位置,并在书上用数据表示她的位置。

再让学生找出小强的位置把书上的要求填写完整。

4、完成课堂活动1题

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是怎样的,然后在方格纸上找出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

5、出示例2棋盘图

(1)师:

孩子们,这是棋盘的一部分,谁能马所在的位置吗?

(学生说出马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来表示)

师:

谁再说一说兵的位置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数对的形式写出将、相、炮、车所在的位置。

(2)、学生汇报将、相、炮所在的位置。

(师板书如下)

将在第5列第4行,表示为(5,1)

相在第7列第1行,表示为(7,1)

炮在第8列第3行,表示为(8,3)

车在第9列第1行,表示为(9,1)

(3)、说一说在确定位置时应注意些什么?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6、练习完成课堂活动2题和完成练习九1题。

四、游戏“找位置”

游戏要求:

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条,纸条上用数对写上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纸条上的数对找到自己的位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三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确定位置

(二)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重点

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难点

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

孩子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师:

请大家认真读题,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生:

读题理解题意。

师:

小方从家出发向东走,再图上是哪个方向走?

按题中给出的条件数方格,学校的位置再图上第几行和第几列?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请同桌讨论。

用数对表示小方家和学校的位置,怎样表示?

学生汇报

(1,3)(9,3)

师引导比较:

为什么用数对表示小方家和学校的位置,前面的数不同而后面的数相同?

理解:

同一行上的物体的位置——行数相同

2、说一说在确定位置时应注意些什么?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情景图

(1)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出示例4请大家让学生认真观察。

请看例4情境图,你收集到了那些信,?

(2)理解题意

为什么白兔的位置能用数队对(8,1)表示8和1分别表示什么?

灰兔的位置能用数队对怎样表示?

(3,7)那森林的位置呢?

讨论:

处在同一列或同一行的两个物体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同一行上的物体的位置——行数相同

同一列上的物体的位置——列数相同

(3)引导看图,弄请白兔回家的路程就是白兔和森林之间的方格数。

数出灰兔和白兔要走的方格数,从而确定灰兔到家时,白兔在方格图上的位置是第几行和第几列,最后用点表示出来。

(3)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完成课堂活动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认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什么?

有那些收获?

五、课堂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练习九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三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确定位置(三)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重点

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难点

通过观察实例和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平面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理解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

孩子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确定位置的练习”(板书课题)

2、说一说在确定位置时应注意些什么?

处在同一列或同一行的两个物体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同一行上的物体的位置——行数相同

同一列上的物体的位置——列数相同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九2——5题

1、完成练习2题

学生独立2题,然后集体订正,

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2、完成练习3题

(1)学生先看图,明白图书室、花园、操场、办公室、水塘各在什么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49页填空题和方格图。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4题,在方格图上标出A(2,4),B(1,3),C(2,2),D(3,3),E(4,4),F(4,2)各点的位置。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5题

(1)在展示台上一起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评讲。

5、完成练习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设计路线,并用数对把路线标出来。

(3)集体评讲。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拓展练习

完成50页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认识三角形

(一)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展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出方格纸中三角形底上的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的特征。

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掌握画高的方法并能正确地画高。

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掌握画高的方法并能正确地画高。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出示课本第51页主题图。

仔细观察,从这幅场景中,你能找出几种图形?

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你能找出几个?

2、联系生活说一说。

联系生活,说说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三角形?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认识三角形。

板书课题:

认识三角形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在展示台上出示例1插图。

1、找一找。

观察这些三角形,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然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发现的。

 

3、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板书: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问:

哪个词较重要?

(围成)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可以举例说明吗?

4、巩固练习。

练习九第1题,第2题,第3题。

(二)教学例2。

1、自学例2。

自学后你发现了什么?

(底和高)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用三角形怎么折,折痕才是三角形的高?

请做示范。

2、学生操作:

折三角形的高,并标高。

3、认识画高的方法。

除了折高,还可以用三角尺画高。

怎样画高?

你怎样找三角形的底?

底和高的什么联系吗?

通过刚才的折和画,你感觉三角形的高与底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

4、学生操作:

画高。

试一试。

画出方格纸中三角形底上的高。

(学生画好后,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交流画高的感受。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深化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请学生拿出1个四边形框架和1个三角形的框架。

用力拉一拉这两个框架,你有什么发现?

与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具有稳定性。

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都变了,易变形。

2、课堂活动第2题。

在钉子板上按要求围三角形。

请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互相评价)

3、课堂活动第3题。

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说怎样找底和高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五、作业

练习十第4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等学习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数学的美与人文关怀。

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探索和验证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1、游戏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大家手中都有一根12cm长的吸管,现在请同学们把它折成三段,首尾连接围成三角形,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

师:

哪位同学,先来展示一下你围成的三角形?

你是一次就成功的吗?

我们班还有谁是一你就成功的,请举手。

师:

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没有围成功呢?

(可是老师刚才没有做成功,能帮我找找是什么原因吗?

2、猜想。

师:

为什么有的折成在段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围不成?

这里面究竟有跟什么有关系呢?

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学生猜:

小棒的长短)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奥秘

(一)小组合作,初步验证

师: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信封,里面有长短不一的四根小棒,分别4cm、6cm、8cm、12cm。

请同学们,从中选取三根小棒作为三角形的三边,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都记录到表格中,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汇报交流,探索验证

师:

哪一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先让学生汇报都有哪些能围成,哪些不能围成,再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能围?

为什么不能围?

进行讨论。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重在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来说一说,引导出: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并板书。

师:

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三)、质疑辨析

让学生思考:

不是说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可是4+12>6,为什么长度为4cm、6cm、12cm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或4+8=12,所以长度为4cm、8cm、12cm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是呀,6+12>4啊!

生:

像刚才那位同学4+12>6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4cm和6cm的两条边加起来小于12cm这条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或生: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的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

谁能再说一说!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强化运用,加深理解

1、生活中数学。

师:

同学们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都有很深的体会,那能不能帮小明解决碰到的难题呢?

2、火眼金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重点

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难点

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

(课件)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三角形(板书)

2、猜三角形(课件)

师:

老师这有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一部分被长方形给遮住了,你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

师:

提问第3个图形时问:

被遮住的两个角是什么角?

会是两个直角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开始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进行思索。

3、引出课题。

师:

看来三角形里角一定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

(板书课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

(1)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课件)

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

(2)三角形内角和

师:

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

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2、猜一猜。

师: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

你能肯定吗?

预设1师:

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3操作验证:

小组合作。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4学生汇报。

(1)教师:

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师:

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展示学生作品。

D、师展示。

(3)折拼

师:

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

师:

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而且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4)数学文化

5、巩固知识。

(1)师:

你对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还有疑问吗?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2)解决课前问题,为什么画不出1个含有2个直角的三角形?

1个三角形中有没有2个钝角?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解决相关问题

师:

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教师:

刚才,我们利用了三角形的什么?

3、教师:

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判断。

5、求4边形、5边形内角和。

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来一个挑战题。

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如果要求10边形的内角和,你会求吗?

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求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四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知道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经历分类的过程(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自行分类→形成统一的分类),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3、在对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

 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难点

在操作中去认识各种类别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认识三角形”,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教师: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课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中的5个三角形

 提出要求:

(1)观察每个三角形中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不易观察的要用量角器度量)

(2)根据角的特点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思考这样分的依据。

(3)给同桌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

 2、反馈学生的分类

 学生1:

3个角都是锐角的为一类,3个角中有1个角不是锐角的为一类。

(1)(3)(5)为一类,

(2)(4)为一类。

 学生2:

有直角的为一类,没有直角的为一类。

(2)为一类,

(1)(3)(4)(5)为一类。

学生3:

有钝角的为一类,没有钝角的为一类。

即(4)为一类,

(1)

(2)(3)(5)为一类。

3、整理分类结果

教师:

这些三角形,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

(3类)也就是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为一类。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给这3类三角形分别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吧!

板书: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师:

看书,读一读第59页上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师:

为什么这里说“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直角呢?

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钝角呢?

 4、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着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

(板书)

 5、练习:

第62页第1题。

三、课堂活动

 第6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在方格上画出三角形。

2、判断。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2)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3)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

(4)直角三角形中可能有两个直角。

()

(5)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五、拓展练习

 如果只给你看三角形中的一个角,能判断这是个什么三角形吗?

 知道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种类,因为任意一种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五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小数的意义

教学时间

第课时

年月日

总节

教学

目标

1、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认识小数是十进分数,认识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会读、写小数,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难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仔细观察主题图。

从这个情境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大都是什么数?

小结:

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小数。

2、请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