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026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D 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docx

TDMR数据分析工具规划

TDMR数据分析规划书

目录

1概述2

2一阶段指标呈现3

2.1正确解码数据3

2.2所有指标的呈现3

2.3指标门限的划定,差小区的划分4

3第二阶段关联分析5

3.1指标关联分析5

3.1.1TDSMRO分析方法5

3.1.2TDSMRS分析方法10

4第三阶段11

4.1地图化呈现11

4.2深入功能开发11

4.2.1干扰矩阵呈现11

4.2.2频率扰码优化11

4.2.3弱覆盖原因分析12

4.2.4干扰类原因分析12

5小节13

 

1概述

MR(measuremnetreport,测量报告)就是TD的一种数据结构。

它是由从UE/NodeB/RNC上报的周期测量报告戒者是事件触发的报告中提取的信息组成,这些测量报告携带了上下行无线链路的相关信息,包括RSCP,ISCP,BLER和发射功率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我们分析网络覆盖,容量,结构,并对网络问题定位,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如果需要采集MR数据,需要在omc上打开MR采集开关,打开时可以设定MR上报的类型和周期等参数。

可以通过IUB和UU口跟踪到NodeB和UE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的内容。

MR数据应用于网络优化的特点

对比项目

MR数据

DT数据

覆盖仿真

信息量

上行/下行实测电平

上行/下行实测电平

上行/下行预测电平

电平精度

较低

网络范围

线(道路)与面(居民区)

道路

线与面

是否包含话务

包含

不包含

不包含

收集成本

是否有经纬度

相对DT数据和覆盖仿真数据,MR数据有信息量大、包含话务而且收集便捷的特点,但是无准确经纬度信息。

2一阶段指标呈现

2.1正确解码数据

由于华为的MR数据加密,我们无法获取到真实的原始数据,从而无法更全面的进行网络优化。

2.2所有指标的呈现

序号

名称

数据含义

测量设备

备注

1

MR.PccpchRscp

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UE

一维

2

MR.UlRscp

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

NodeB

一维

3

MR.UtranTxPower

下行载波发射功率

NodeB

一维

4

MR.UtranCodePower

下行码道发射功率

NodeB

一维

5

MR.UtranUppts

UpPTS干扰信号功率

NodeB

一维

6

MR.UeTsIscp

下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

UE

一维

7

MR.UtranTsIscp

上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

NodeB

一维

8

MR.UeTxPower

UE发射功率

UE

一维

9

MR.ReceivedTotalWideBandPower

上行载波总接收功率

NodeB

一维

10

MR.AoaAngle

天线到达角

NodeB

一维

11

MR.TimingAdvance

时间提前量

UE

一维

12

MR.RxTimeDev

Rx时间偏差

NodeB

一维

13

MR.UtranSir

上行信噪比

NodeB

一维

14

MR.UeSir

下行信噪比

UE

一维

15

MR.UtranSirt

信噪比目标值

RNC

一维

16

MR.AmrUlBlerLog

AMR12.2K上行传输信道误块率

NodeB

一维

17

MR.Cs64UlBlerLog

CS64K上行误块率

NodeB

一维

18

MR.PsUlBlerLog

PS上行误块率

NodeB

一维

19

MR.AmrDlBlerLog

AMR12.2K下行传输信道误块率

UE

一维

20

MR.Cs64DlBlerLog

CS64K下行误块率

UE

一维

21

MR.PsDlBlerLog

PS下行误块率

UE

一维

22

MR.T2SfnSfnTime

SFN-SFN观察时间差异

UE

一维

23

MR.TadvPccpchRscp

时间提前量与接收信号码功率

UE

二维

24

MR.TadvAoa

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

NodeB

二维

25

MR.TdScPccpchRscp

TD服务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UE

样本

26

MR.TdNcPccpchRscp

TD已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UE

样本

27

MR.TdNcellUarfcn

TD邻区载频

UE

28

MR.TdNcellSc

TD邻区扰码

UE

29

MR.GsmNcellBcchno

GSM邻区BCCH

UE

30

MR.GsmNcellCarrierRSSI

GSM载波接收信号强度

UE

样本

31

MR.GsmNcellNcc

GSM邻区NCC

UE

32

MR.GsmNcellBcc

GSM邻区BCC

UE

2.3指标门限的划定,差小区的划分

指标名称

数据来源

指标说明

站间距

网优平台

站间距超过800米的小区数;

道路重叠覆盖度

扫频

对PCCPCH进行分析,道路上小于最强信号6dB范围内的导频数;

小区重叠覆盖度

MR

主小区所有邻区在服务小区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的样本点数之和与服务小区MR样本点总数的比值;

过覆盖影响小区数

MR

若主小区的测量样本数在某邻小区的MR测量样本中占比超过3%,记为主小区影响该邻小区;

孤立小区数

MR

主小区与邻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的强度差大于6dB的样本点数在主小区的样本点数中超过80%;注:

仅针对主小区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85dBm的样本点

CS域高BLER小区占比

MR

AMR12.2K高误块率(误块率大于等于5%)采样点占比大于等于5%的小区比例;

PS域高BLER小区比例

MR

PS高误块率(误块率大于等于20%)采样点占比大于等于10%的小区比

UPPCH干扰小区占比

MR

UPPTS干扰(小区UPPTS干扰大于-90dBm)采样点比例大于5%的小区;

上行干扰小区占比

MR

上行干扰(上行时隙干扰大于-90dBm)采样点比例大于5%的小区;

UE高发射功率小区占比

MR

UE发射功率大于16dBm的采样点占比大于5%的小区;

上行平均接收信号码功率

MR

各个区间的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与次数的加权平均/测量样本数;

平均天线到达角

MR

各个区间的天线到达角与次数的加权平均/测量样本数;

平均上(下)行信噪比

MR

各个区间的上行信噪比与次数的加权平均/测量样本数;

平均信噪比目标值

MR

各个区间的上行信噪比目标值与次数的加权平均/测量样本数;

3第二阶段关联分析

3.1指标关联分析

3.1.1TDMRO分析方法

3.1.1.1小区相关性

原理:

OMC-R设置手机在通话时每8s上报测量报告,包括当前主邻TD小区的主频,扰码,pccpch-rscp,GSM邻小区的BCCH,载波RSSI,NCC和BCC。

小区相关性:

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小区s的某一个邻区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邻小区-服务小区,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点数之和不服务小区的样本点总数的比值。

主小区不每个邻区均计算一次小区相关性。

主小区s以邻小区i的小区相关性=Xi(6dB)/Xall*100%

Xi(6dB)为邻区i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点数.

3.1.1.2TD小区重叠覆盖度分析

通过TD小区重叠覆盖度分析功能我们可以分析指定区域有多少个强信号小区进行了重复的覆盖。

通过重叠覆盖度,我们可以找出需要控制覆盖的区域。

通过调整物理结构(天线方向角、下倾角、降低天线高度、更换方向性更强的天线、增加天线反射板等)或者调整发射功率来控制覆盖,使区域内结构指数下降,达到网络结构优化的目的

具体算法:

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小区s所有邻区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点数之和与服务小区MR测量到的所有n个相邻小区的样本点总数的比值。

(n=3)

相关统计数据中文名称:

TD服务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小区重叠覆盖

*100%

其中,Xsi(6db),为邻区i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小于6dB(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点数,即:

Xsi(6dB)=

MRi.TdNcPccpchRscp.Xj-MR.TdScPccpchRscp.Yk)>(-6dBm));

其中MRi.TdNcPccpchRscp.Xj-MR.TdScPccpchRscp.Yk)>(-6dBm)表示邻区i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与本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的采样点,Xi、Yk的取值为0到91;X(all)为服务小区s的MR测量到的所有相邻小区的样本点总数,即

X(all)=

,Xj的取值为0到91;

3.1.1.3TD过覆盖影响小区数

通过TD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值,结合门限来判断TD小区过覆盖的情况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若主小区s的测量报告数在邻小区n的MR测量报告中占比超过3%(门限为可调参数),且主小区s与邻小区n间的距离在5km(门限为可调参数)内,则记主小区s影响邻小区n。

具体算法:

TD服务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过覆盖影响小区=((

)/(

)>3%)

主小区与邻小区距离在5km以内(由小区天线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其中

表示邻小区s收到的主小区s的测量报告数,即统计

出现的次数,Xi的取值0到91,

表示邻小区n的MR测量报告数,即统计

出现的次数,Xj的取值为00到91.

过覆盖小区:

过覆盖影响小区数大于10(门限可以配置)的小区

3.1.1.4TD孤立小区分析

分析TD网络下的孤立小区

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85dBm(门限为可调参数)与邻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的差值大于6dB(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数,在主小区RSCP<-85dBm(门限为可调参数)的样本点数中超过50%(门限为可调参数),则定义为孤立小区.

具体算法:

相关统计数据中文名称:

TD服务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TD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主载波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孤立小区=

MR.TdNcPccpchRscp.Xi-MR.TdScPccpchRscp.Xj)>6/

))*100%>50%

其中

MR.TdNcPccpchRscp.Xi-MR.TdScPccpchRscp.Xj)表示邻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与主小区的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的采样点数,即统计>(-6dB)出现的次数,Xi的取值为00到30,Xj的取值为00到91;表示主小区RSCP<-85dBm的样本点数,即统计MR.TdScPccpchRscp.Xi出现的次数,Xi的取值为00到30.

3.1.1.5用户方位角分析

小区方位角分析:

AOA按照顺时针上报,通过天线到达角统计用户的分布情况。

正常情况下,用户应该集中在小区主覆盖方向的正负60度范围内,如果小区天馈接反,天线性能问题导致的背瓣覆盖太强,主覆盖方向严重反射或者工参方位角数据准确会导致用户分布出现偏差。

例如:

小区A方位角120度,则该小区理想用户分布范围为aoa(60°—180°),通过MR数据统计我们计算在该范围的用户采样点比例。

满足大于80%则规为该小区正常覆盖,否则异常覆盖。

实现过程中要计算AOA不方位角的差值满足+-60°为正常覆盖采样点120°

电平区间字段名

字段名

0~-5度

MR.AoaAngle.00

5~-10度

MR.AoaAngle.01

……

 

350~-355度

MR.AoaAngle.70

355~360度

MR.AoaAngle.71

用户最集中天线到达角:

表征该扇区区哪个方向上用户最集中MAX(MR.AoaAngle.00、MR.AoaAngle.01…MR.AoaAngle.71)天线到达角过度集中小区:

按照用户最集中天线到达角占比大于60%,则定义当前小区为天线到达角过度集中小区

MAX(MR.AoaAngle.00、MR.AoaAngle.01……MR.AoaAngle.71)/(MR.AoaAngle.00+

MR.AoaAngle.01+MR.AoaAngle.71)>60%

3.1.1.6小区方位角核查

主瓣方向邻区不旁背瓣方向邻区判决:

以∠a为主小区a的方位角,当夹角在90度之内时可以认为邻区在a小区的主覆盖范围之内,当夹角大于90度时则邻区在a小区的旁瓣或背瓣覆盖范围之内。

小区天线方位角偏差系数

分别取主小区a的主覆盖方向内的所有邻区的相关性的均值,及旁背瓣范围内的所有邻区的相关性的均值,使用后者除以前者得到小区天线方位角偏差系数,系数越大则天线方位角越有可能出现偏差。

TDSMRO分析方法-小区方位角核查

方位角偏差系数=AVERAGE(旁背瓣小区相关性)/AVERAGE(主瓣小区相关性)

虚拟方位角

根据周围邻区相关性信息,加权平均所有邻区的精度和纬度,得到一个虚拟经纬度,从真实经纬度到虚拟经纬度的方向角为虚拟方向角。

虚拟经度=(邻区1的经度*相关性1+邻区2的经度*相关性2+邻区3的经度*相关性3.+……)/(相关性1+相关性2+相关性3+……)

虚拟纬度=(邻区1的纬度*相关性1+邻区2的纬度*相关性2+邻区3的纬度*相关性3.+……)/(相关性1+相关性2+相关性3+……)

其中相关性N是主小区和邻区N的相关性。

虚拟方向角:

主小区的经纬度到虚拟经纬度的向量角。

若虚拟方向角和小区实际方向角的差值超过60,则认为小区方位角存在偏差。

3.1.1.7问题连通簇小区

一般认为:

Coij<3%时,服务小区i受到被测小区j的干扰对用户的影响很小。

定义一个连通簇,簇中任何两两小区间都有限制关系,并用连线表示,定义一个最大连通簇,一个小区所在多个连通簇中,有一个连通簇中所有小区载波数之和最大,该簇称为最大连通簇(CLIQUE)。

例:

如左图,包含“中心小区1”的连通簇有:

(中心小区1、小区E、小区D);(中心小区1、小区D、小区C);(中心小区1、小区C、小区A);(中心小区1、小区A、小区B);(中心小区1、小区B、小区E);(中心小区1、小区A、小区E);(中心小区1、小区A、小区E、小区B)。

假定每个小区的载波数相同,这样包含“中心小区1”的最大连通簇就是:

(中心小区1、小区A、小区E、小区B)。

TD系统是FDMA、TDMA和CDMA的结合,小区间的干扰不仅仅依靠频率来隔离,还可以通过扰码和扩频码来隔离,TD中最大联通簇内载波数的门限值要考虑到扰码的作用;在丌考虑“偷频”使用的情况下,R4可用载波总数为7,H可用载波总数为2;考虑到相关性较差,TD128个扰码等同于只有10个“大扰码”。

两者相互独立,所以最大联通簇内R4载波数门限=7*10*70%=49;最大联通簇内H载波数门限=2*10*70%=14

3.1.1.8其他分析

1、TDS与GSM信号分析

1)、TDS弱覆盖GSM强覆盖采样点占比:

在每个UE的相同测量周期内,TDS主服务小区和邻区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的最大值<-95dBm,同时GSM邻区GsmNcellCarrierRSSI>-80dBm

2)、TDS弱覆盖GSM弱覆盖采样点占比:

在每个UE的相同测量周期内,TDS主服务小区和邻区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的最大值<-95dBm,同时GSM邻1区GsmNcellCarrierRSSI<-90dBm

2、冗余邻区漏配

一个小区和邻小区(已经配了邻区关系)的相关性小于0.5%(可配置),就认为是冗余邻区关系,建议删除邻区关系一个小区和邻小区(没有邻区关系)的相关性大于5%(可配置),就认为是漏配邻区关系,建议添加邻区关系。

3.1.2TDMRS分析方法

3.1.2.1TDMR下行弱覆盖分析

指标定义:

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弱覆盖采样点比例:

某个小区弱覆盖采样点在全部采样点中的比例,弱覆盖点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下行覆盖电平小于-95dBm的采样点。

弱覆盖采样点比例=弱覆盖采样点数(<-95dBm)/总采样数*100%

弱覆盖小区占比:

弱覆盖小区在全部小区中的比例,弱覆盖小区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下行覆盖弱覆盖采样点比例大于5%的小区

3.1.2.2TDMR下行良好覆盖分析

指标定义:

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

良好覆盖采样点比例:

某个小区良好覆盖采样点在全部采样点中的比例,良好覆盖点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下行覆盖电平大于-85dBm的采样点。

良好覆盖采样点比例=良好覆盖采样点数(>-85dBm)/总采样数*100%

良好覆盖小区占比:

良好覆盖小区在全部小区中的比例,良好覆盖小区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下行覆盖良好覆盖采样点比例大于60%且下行覆盖弱覆盖采样点比例小于5%的小区

3.1.2.3TDMR上行弱覆盖分析

上行弱覆盖小区定义:

手机发射功率>16dBm采样点占比超过20%的小区

手机发射功率即为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

3.1.2.4UpPTS干扰信号功率

小区平均UPPTSISCP。

指标解释:

统计每个小区的平均UPPTSISCP,平均UPPTSISCP是指根据各个统计区间的次数加权平均计算。

UPPTS干扰采样点比例

指标解释:

某个小区UPPTS干扰大于-90dBm采样点在全部采样点中的比例

UPPTS干扰采样点比例=UPPTS干扰采样点数(>-90dBm)/总采样数*100%

UPPTS干扰小区占比

UPPTS干扰小区在全部小区中的比例,上行干扰小区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UPPTS干扰采样点比例大于10%的小区

3.1.2.5下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

小区下行时隙平均ISCP

指标解释:

统计每个小区的下行时隙平均ISCP,下行时隙平均ISCP是指根据各个统计区间的次数加权平均计算

下行时隙干扰采样点比例

指标解释:

某个小区下行时隙干扰大于-85dBm采样点在全部采样点中的比例

下行时隙干扰采样点比例=下行时隙干扰采样点数(>-85dBm)/总采样数*100%

下行时隙干扰小区占比

下行时隙干扰小区在全部小区中的比例,下行时隙干扰小区是指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MR报告中下行时隙干扰采样点比例大于10%的小区。

4第三阶段

4.1地图化呈现

在前期我们大部分已非图形进行操作,到后期我们将会已图形化显示,这样操作方面而且直观。

4.2深入功能开发

4.2.1干扰矩阵呈现

在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中可以构建无线网络同频干扰矩阵来量化描述小区之间的覆盖重叠关系。

例如一个服务小区内的专用模式状态下的许多MS大量上报邻小区较强RSCP,如-60dbm以上的测量,说明两个小区间存在较大面积的功率重叠覆盖区域。

通过对测量数据、扫频数据等基础数据的统计处理和整合,可以得到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功率重叠覆盖大小的量化关系——干扰矩阵,用于TD-SCDMA网络优化专家系统,用于为无线网络优化中的问题分析和定位,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优化建议。

与GSM无线网络不同干扰矩阵不同,TD-SCDMA无线网络干扰矩阵不用考虑邻载频干扰因素。

4.2.2频率扰码优化

后期我们将软件的功能添加频率和扰码实现自动优化,通过遗传基因一系列算法达到最优效果。

4.2.3弱覆盖原因分析

1.近距离弱覆盖,可能是原因信号受到阻挡,造成盲覆盖

2、TA覆盖过远,容易导致小区出现上下行弱信号、掉话增多、上下行质差话务比例偏高,用户接入较大TA的小区,可能存在上下行弱信号,影响通话质量.

3、参数设置导致弱覆盖,功率设置过小,或者邻区漏配导致弱覆盖现象

4.2.4干扰类原因分析

通过连通簇小区进行判断,当Coij>5%表明服务小区i受到被测小区j的干扰对用户的影响很大,进一步判定为网内干扰。

如果Coij<3%表明服务小区i受到被测小区j的干扰对用户的影响很小,但通过ISCP查看干扰较大,可以初步判定为网外干扰或设备故障.

5小节

由于以上分析发现,TDMR对网优工作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利用TDMR对网络进行分析能够从优化的另一个角度发现问题,如小区性能指标良好,但是用户感知差的情况。

2、有别于传统的平均值统计来判断问题,根据MR的特点,主要通过占比分析发现和分析问题,分析角度发生了变化,并可以平均值作为辅助分析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

3、由于TDMR还处于开发后续优化阶段,功能算法、网优分析和指标关联分析等方面还缺乏实际经验支撑,后续将会根据实际运用情况,汇总实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改善,力求成为网优人员实用方便的分析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