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231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docx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科教版

三年级上半学期自然全教案

课题

1、植物的根、茎、叶

各种各样的根

第1课时

总5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根的长度,培养学生粗略估计的能力。

2、体验根的庞大,激发学生关注根的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测量根的长度: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量根的长度,培养学生粗略估计的能力。

2、体验根的庞大,激发学生关注根的兴趣。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器具准备:

教具:

水栽洋葱

学具:

葱、尺、绳、活动记录

活动二:

比较根的不同和相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异中求同的活动知道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

2、通过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根尖部分并加以记录,发现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并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

3、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结构的兴趣。

器具准备:

教具:

显微镜下根毛的照片

学具:

水栽植物或图片:

大蒜、葱、荠菜、芹菜、香菜、菠菜、洋葱:

水栽植物、放大镜、活动记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一)测量根的长度

1、讨论:

洋葱的根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

洋葱的根的样子。

3、预测:

洋葱有多少条根须?

根须的总长是多少?

4、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

5、讨论验证的方法。

6、分组活动,并将活动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上。

7、交流活动过程与结果。

8、阅读有关根的数量资料。

(二)比较根的不同和相同

1、观察六种不同的植物的根。

2、比较这六种不同的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

按不同的形态分类,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上。

3、交流活动过程与结果。

4、讨论不同的植物的根,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根尖部分并加以记录。

5、交流活动过程与结果。

6、拓展:

课后做有心人,并注周围植物的根。

*

讨论的目的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观察根的兴趣。

*预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粗略估计的能力。

*为降低测量的难度建议以葱为测量对象,并提示测量的方法:

用尺,用绳等。

*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根的庞大。

*通过阅读小资料,进一步感受根系的庞大。

 

*以身边常见的直根和须根为观察对象。

*教师提供的植物应在水中栽培一段时间。

*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

对根毛的观察是难点,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借助显微镜能看清根毛,不要求学生操作显微镜。

板书

各种各样的根

直根

须根

显微镜

教学随笔:

在记录一根葱有多少条根须,共约多长时,有根须多的葱可算出大约数。

课题

根的作用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惧资料,了解根具有固着、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机盐)、储藏、攀援等作用。

2、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了解根毛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和固着能力。

3、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收集证据方案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设计:

活动一:

根的吸水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了解根毛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根的吸水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收集证据方案的能力。

3、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器具准备:

学具:

大蒜、量筒、纸片、活动记录

活动二:

根的固着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了解根毛具有很强的固着能力。

2、通过实验对根的固着作用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实验对根的固着作用的资料收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器具准备:

教具:

带着泥的植物根部

活动三:

根的其它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收集资料,了解根具有固着、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机盐)、储藏、攀援等作用。

2、通过阅读、收集资料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对收集资料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器具准备:

教具:

甘薯、萝卜、爬山虎等一些特殊根的图片或资料

学具:

甘薯、萝卜、爬山虎等一些特殊根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根的吸水作用:

*讨论:

根的庞大根系有什么作用?

*你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证明?

*分组交流。

*小组实验活动,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上。

*阅读有关根的吸水作用资料。

 

活动二:

根的固着作用:

*讨论:

根的庞大根系除了吸水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组、全班交流。

*讨论:

如何证明?

*观察:

带土的根。

*思考:

带土的根和水土流失的作用。

 

活动三:

根的其它作用:

*生活中除了上一节课认识的两种形态的根外,还有一些的根,你知道它们是些什么?

*交流:

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观察:

特殊根。

*整理本节课的知识:

完成《活动作业》并交流。

*活动一、二、三的出现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而出现。

*交流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吸水作用的实验方法:

将大蒜的根浸入水中,盖上盖子(防止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观察水位的变化。

*基于学生对根的作用已有模糊的认识,因此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证明自己的观点。

*小资料进一步阐述根毛的吸水能力。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根的作用的资料。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植物根部带土的实例可引导学生思考根的固着作用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庞大的根系和土粒紧密接触,不仅能固定植物体,而且能减少土壤由于风、雨、水的冲击而流失,帮助学生理解栽种植物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特殊根的资料。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网、录像、图书等),了解根的其它作用,初步体会生物与环境有关系。

板书:

根的作用

根毛——虽小,但数目很多,所以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特殊的根

教学随笔:

许多植物长着奇形坚状的变态根其作用也时不一样。

课题

茎的秘密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茎一般都有叶、节、芽、茎有韧性,能支持叶、花、果实。

2、通过解剖,了解茎的内部一般都有导管。

3、通过推测、设计和实施方案,知道茎的导管能输送水分和营养。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茎的一般形态:

活动目标:

]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茎一般都有叶、节、芽,茎有韧性,能支持叶、花、果实。

2、通过异中求同,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茎的一般特征。

3、通过本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器具准备:

教具:

各种茎的图片或实物

学具:

各种茎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二:

解剖芹菜的茎: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剖,了解茎的内部一般都有导管。

2、通过解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画出茎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记录实验的能力。

器具准备:

学具:

芹菜的茎、剪刀、活动记录

活动三:

探究茎的作用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推测、设计和实施方案,知道茎的导管能输送水分和营养。

2、通过“根据茎的结构,探究茎的功能”这一活动,使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获得结构与功能相关联的体验。

器具准备:

学具:

芹菜、剪刀、水、红墨水、活动记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观察茎的一般形态:

*出示藕、葡萄、月季花的茎,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全班交流,归纳茎的一般特征。

活动二:

解剖芹菜的茎:

*讨论:

不同的茎的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预测:

茎里的结构。

*验证:

解剖芹菜的茎,观察内部结构。

*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内。

活动三:

探究茎的作用活动设计:

*讨论:

茎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预测。

*分组讨论:

用什么方法来论证?

*分组实验。

*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内。

*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异中求同,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茎的一般特征。

*要提供各种形态的茎,让学生比较找出相同点。

*用解剖(纵向、横向)和记录的方法了解茎的结构。

*通过解剖,使学生在了解茎的结构。

*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验记录能力。

*茎的内部结构:

有许多上下相通的导管,由茎的结构推测其功能,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推测,最终得出茎的主要功能。

*呈现探究活动中的几个步骤(推测、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要提供器材,启发学生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板书:

茎的秘密

茎的作用:

支持输送水分透气

教学随笔:

在研究芹菜茎时可小刀或手把芹菜切开或撕开观察。

课题

1、观察叶脉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推理,了解叶脉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2、通过观察和画叶脉,了解叶片上有叶脉、叶肉。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塑料袋中水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塑料袋中水的由来”的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寻找塑料袋中水的由来”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叶脉的功能。

3、通过观察叶脉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叶片的结构及各种叶片上叶脉的不同分布及认真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

器具准备:

教具:

一盆植物、塑料袋、桂花叶、桂花叶脉标签、投影

活动二:

画叶脉

活动目标:

4、通过画叶脉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叶片的结构及各种叶片上叶脉的不同分布。

5、通过“植物输送水”的“泥工”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叶脉的功能。

器具准备:

学具:

各种叶脉的植物、放大镜、活动记录、滴管、投影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塑料袋中水的由来

*观察、思考:

塑料袋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分析。

*比一比、赛一赛,一起来观察桂花叶叶脉的分布。

*猜一猜:

这些是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活动二:

画叶脉

*选择不同的植物的叶,画出它们的叶脉。

*展示并交流

*说一说叶的蒸腾作用对大自然、对我们周围环境及人类有什么帮助?

*活动:

“叶脉输送水“。

*拓展:

选一株植物观察记录它的吸水过程。

*师:

总结。

复习旧知,为新课作铺垫。

培养学生推理、分析能力。

通过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兴趣中寻找知识点。

“精美的植物标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

 

画叶脉,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和叶脉的分布。

展示并交流能分享学习成果。

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植树种花。

进一步了解叶脉的功能。

课后完成的拓展部分,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板书:

1、观察叶脉

功能:

输送水分、养分

分布:

平行脉

网状脉

教学随笔:

在研究平行脉和网状脉时可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再让他们画出来以便加深学生对叶脉的分布。

课题

叶的颜色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植物叶颜色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叶肉内含有叶绿素和其它色素。

3、通过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周围现象的过程,体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乐趣。

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各种颜色的叶:

活动目标:

1、分离叶片中颜色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叶片中含叶绿素和其它色素。

2、通过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叶是绿色的?

”“为什么秋天有的树叶会变色?

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乐趣。

器具准备:

教具:

各种颜色叶的植物或图片

活动二:

分离叶中的颜色: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叶中色素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通过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周围现象的过程,体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乐趣。

器具准备:

教具:

桂花叶、苋菜、酒精、水、烧杯、三脚架、陶瓷网、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各种颜色的叶:

*观察各种叶的颜色。

*思考:

为什么大部分叶的颜色是绿色的?

*猜测。

*阅读“小资料”。

活动二:

分离叶中的颜色

*演示:

分离桂花叶和苋菜叶片颜色的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什么秋天有的树叶会变色?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叶的颜色是绿色的。

 

*小资料为学生解释现象提供帮助。

*通过分离叶中色素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周围现象的过程,体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乐趣。

板书:

叶的颜色

植物体内含有:

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

实验:

从桂花树叶、苋菜中能分出什么颜色?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烧杯水

教学随笔:

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向学生们提问:

为什么有的叶子呈绿色?

秋天,为什么有的叶就呈现漂亮的黄色、橙色或红色。

课题

植物的花、果实、种子

花的结构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剖百合花,知道它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特征。

2、通过推测、讨论、模拟和看录像,了解花各部分的作用:

花萼保护幼花,花瓣保护花蕊和引诱昆虫传粉。

3、了解授过粉的花能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解剖百合花,知道它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特征。

难点:

花各部分的作用以及花粉的传播。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解剖花的结构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剖百合花,知道它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特征。

2、通过解剖百合花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提高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康乃馨、百合花或其它两性花、活动记录。

活动二:

分析花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推测、讨论、模拟和看录像,了解花各部分的作用:

花萼保护幼花,花瓣保护花蕊和引诱昆虫传粉。

2、了解授过粉的花能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

百合花或其它两性花、毛笔、录像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解剖百合花,知道它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特征。

难点:

花各部分的作用以及花粉的传播。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解剖花的结构

*观察破损的康乃馨花朵。

*问题:

除了花萼花还有哪些组成部分?

*活动:

解剖百合花并作观察记录花的构造及其特征。

*交流记录结果。

*问题:

雄蕊和雌蕊有什么区别?

*小结:

百合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活动二:

分析花各部分的作用

*讨论:

花萼的作用。

*问题:

花的其他部分有什么作用?

*观看有关录像。

*小结:

花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

花粉能不能粘在雄蕊上?

*观看授粉录像。

*问题:

授过粉的花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它的花萼。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观察实物的兴趣。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花瓣、花蕊的颜色、形态、数量和气味。

*数量和形状上的区别。

*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同时拥有完整的组成部分。

*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组织学生讨论推理猜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

 

*教师讲解花的繁殖过程。

板书:

花的结构

花萼

雌蕊

花瓣

雄蕊

教学随笔:

多让学生走进自然,多观察、多解剖花,让学生们对花的结构了解多一点。

课题

美丽的花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比较,进一步认识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了解两性花和单性花的不同特征。

2、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认识花各部分的作用。

3、培养学生深入探究植物花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和比较,了解两性花和单性花的不同特征。

难点:

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

活动设计:

活动一:

收集不同结构的花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比较,进一步认识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了解两性花和单性花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有关各种花结构的资料、电脑、活动记录等。

活动二:

调查不同结构花的繁殖情况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认识花各部分的作用。

2、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深入探究植物花奥妙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关各种结构花繁殖情况的资料、电脑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的比较,了解两性花和单性花的不同特征。

难点:

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收集不同结构的花

*复习:

百合花的结构

*出示观察:

丝瓜花

*讨论:

它们与百合花有什么区别?

观察课本P15这些花结构一样吗?

并作记录。

*观察各种花的有关资料,思考:

这些花一样吗?

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讲解:

单性花和两性花的区别。

活动二:

调查不同结构花的繁殖情况

*讨论:

象紫茉莉、绣球这样的花能不能同百合花一样起到繁殖后代的作用?

*问题:

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资料。

*整理分析寻找到的资料

*小结:

不同的花都有完成相同任务——结果的本领。

*为进一步研究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花作好准备。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各部分。

 

*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资料和教师准备相结合。

*请学生仔细观察花蕊。

*鼓励学生多种思考和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资料解决问题。

*有条件的可以在电脑房上课,提示学生资料来源的多元化。

*引导学生从资料中找到规律。

板书:

美丽的花

花序

教学随笔:

书本上所提供的资料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课题

形形色色的果实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一些果实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体验果实的多样性。

2、通过推测、查资料、模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

靠风、水流、动物携带和自身弹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比较,了解一些果实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体验果实的多样性。

难点:

通过推测、查资料、模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各种果实的外形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一些果实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体验果实的多样性。

2、知道传播种子是植物果实的重要作用之一。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椰子、蒲公英、葡萄、苍耳、莲蓬、凤仙花果实、槭树果实、活动记录、水、有关种子传播的资料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比较,了解一些果实的外形特征,进一步体验果实的多样性。

难点:

通过推测、查资料、模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观察各种果实的外形特征

*观察课本P17各种果实图片。

*活动:

描述观察到的果实。

*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有明显特征的果实?

*讨论:

果实有什么作用?

*小结:

植物的果实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作用之一是传播种子。

活动二:

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

*思考:

果实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交流讨论:

果实传播种子的方法。

*观看有关录像并查询相关资料。

*模拟实验:

轻轻碰触凤仙花的果实、将苍耳粘在衣服上、椰子放入水中,吹蒲公英、放槭树的果实等等。

*完成活动记录P10。

*小结:

果实和种子的主要传播方式:

靠风、水流、动物携带和自身弹射。

*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这些实物。

*引导学生尽量抓住果实的特征。

 

*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有些要吸引动物吃?

 

*引导学生从果实外形特征上去寻找答案。

*教师应多准备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种子传播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

板书:

形形色色的果实

果实的作用之一是:

传播种子

种子的传播方式:

靠风、靠水流、动物携带和自身弹射等

教学随笔:

对于自身弹射许多学生在凤仙花上得到了答案,学习劲头更足了。

课题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剖,认识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里有子叶。

2、通过对比实验,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种皮有保护作用,子叶储藏营养,去除子叶的胚有长出新的植物。

3、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确定变量的技能。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解剖种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剖,认识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里有子叶。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浸泡过的大豆、南瓜子、花生等种子,活动记录

活动二:

探究大豆种子各部分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实验,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种皮有保护作用,子叶储藏营养,去除子叶的胚能长出新的植物。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确定变量的技能。

活动准备:

大豆种子、塑料盒、棉花、活动记录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了解种子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

设计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解剖种子

问题:

从种子怎么会长出植物的?

种子内部有什么?

活动:

解剖大豆种子

交流:

观察结果

观察:

其它植物种子是否也有这样的结构?

活动二:

探究大豆种子各部分作用

讨论:

种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各自的想法

讨论:

怎样证明种子各部分具有这些作用呢?

学生设计验证实验。

学生实施对比实验

小结:

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已有经验进行推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提供纸请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20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完整种子与去除部分胚的种子的对比实验图。

板书: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大豆种子结构:

种皮胚子叶

功能:

教学随笔: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种皮、胚、子叶的功能

课题

鸟的身体与生活

第1课时

总1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的身体结构分为六大部分及部分的作用。

2、通过实验体会鸟的流线型体形便于飞行。

3、通过实物观察、小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鸟的身体分几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身体结构分为六大部分及部分的作用。

2、通过实物观察、观看录像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

活动器材:

标本、录像

活动二:

涂一涂鸟的各部分

活动目标:

1、通过涂色活动,发现不同的鸟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

2、培养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活动器材:

图片(飞行中的鸟)、彩色笔。

活动三:

试一试流线型木块受阻力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会鸟的流线型体形便于飞行。

2、在实验设计中锻炼控制变量的能力。

活动器材:

水槽、不同形状的木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鸟的流线型体形的结构与其有飞行的功能是一致。

难点:

流线型体形有空气中飞行能减少空气的阻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观察鸟的身体分几部分

观察并思考:

这些鸟的身体分成几部分?

交流:

鸟的身体的各个部分。

小结:

鸟的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后肢、翅膀和尾。

活动二:

涂一涂鸟的各部分

涂一涂:

鸟的各部分。

交流:

活动结果。

比较: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流线型。

活动三:

试一试流线型木块受阻力小

讨论:

流线型有什么好处?

设计实验:

探究不同的形状所受阻力的大小。

实施实验:

探究不同的形状所受附图的大小。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