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399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docx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度

附件3: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4日)

  2009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在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全国校安工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2010年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民族教育自身跨越和与全国同步发展、完成三年校舍改造加固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中等职业教育

  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为载体,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保障职成教科学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支撑国家产业升级特别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建设,重点做好以下7项工作:

  一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制定实施2010-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以事业发展、服务产业、改革创新、基础能力四个方面为主要任务目标,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重点实施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校长和“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信息化能力建设、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等10个分计划。

通过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载体,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大产业振兴、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是落实免学费政策巩固提高中职培养能力。

全面贯彻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各项政策措施。

各省要依据4部委文件标准和范围,结合省情细化落实,有条件的地区要努力做到对困难家庭学生全面覆盖。

办好涉农专业,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增强中等职业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

分类指导各地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鼓励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的招生政策,引导西部地区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探索建立适应非应届初中毕业生需求的灵活学习制度,满足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城镇化和服务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能力。

完成中职招生830万,可比口径增长5%的工作目标。

  三是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筹备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新一轮教学教材改革创新。

突出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重点创新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

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全面解决五个对接问题:

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

创新教材和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三个目标:

即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的两个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职业资格和学历的两个证书;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两个能力。

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创建教师和学生共享优质职教资源两类平台:

即教学教材与工厂生产技术环境全面对接的模拟实训软件、学生学习专业课件的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课件、专业教材课件的资源平台。

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共同办好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四是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和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认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规划、指导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创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研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快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研究推进“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就业准入制度研究和《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依法治教、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尽快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

探索“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实现形式和强化管理基础制度。

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政策,组织和引导学校企业社会共同支持和加强学生实训、实习全过程的管理,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到学校微观制度、措施全方位全领域创造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社会环境。

  五是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整合优化资源,引导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规划,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建设质量较高、规模适宜、效益最佳、实力较强的中等职业学校。

共享职教资源,促进学校办学与产业园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优化学校和专业配置,建设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优质职教资源的共享平台。

制定学校设置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三年内力争使80%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协调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共享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能力建设;启动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改革创新建设计划、1000所优质特色学校建设计划;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和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讨计划。

研究宏观政策,解决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等问题,引导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六是坚持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

东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优质资源,拓宽办学视野,扩大示范效应。

支持北京上海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支持天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支持广东通过职业教育再造高新技术开发区新的生产力,支持辽宁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模拟实训软件和新教材课件两类资源,支持江苏等省建设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合作新机制;鼓励引导东部地区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已创造的优势,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办学的新理念、新机制,中东西共享优质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中部地区,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加强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

支持河南湖北等省以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提高符合区域经济特点中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中部崛起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西部地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规模,支持重庆、四川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建设,落实中央对西藏、新疆中职软硬件投入的各项政策;通过东西合作,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及高中阶段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举办新疆西藏内地中职班。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制定《东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推进计划》;通过组织联合办学、集团办学、对口支援、校际交流、教师互派、远程教育等方式,促进西部地区共享东部优质教育资源。

  七是推进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以广播电视大学、中等职业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为主体,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成人继续教育,提高社会成人职业技能和就业再就业能力。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制定社区教育管理规范,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社区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鼓励副省级城市在50%以上的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机构,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升级对各种教育的需求。

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街道(乡镇)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推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制度,为在职职工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特别是帮助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了解、熟悉、适应城市生活和就业环境提供学习机会。

完成9000万人次农民工农业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任务。

  二、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民族地区教育与全国同步发展、双语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人才培养4项任务,以制订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为载体,做好6项重点工作:

  一是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认真筹备并适时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拟提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制定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分规划和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双语教育,加快推进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进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努力增加内地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合格人才规模,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与全国同步达到小康水平提供教育支撑。

落实好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政策项目和措施。

  二是继续抓好抓实民族团结教育。

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考核考试范围。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指导并组织编写适合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搭建宣传平台,筹划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以民汉双语为表达形式的文艺汇演和宣传工作。

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为指导,研究启动“五个一百”工程,为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制作符合各阶段认知特点的系列读物,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是加强双语教育指导工作。

以全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为重点,促进学前双语教育、双语教育衔接体系建设和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少数民族汉语教育调研和学术研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汉语授课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制定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双语教育资源开发、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办法,成立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不断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是落实扶持西藏、青海等四省藏区和新疆教育发展的政策和项目。

认真贯彻西藏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好西藏和青海等四省藏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抓好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招生和管理工作;落实好新疆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各项政策和重大项目,细化双语衔接体系建设、双语教师攻坚和南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三个重点实施方案。

为实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创造条件。

  五是积极推进其他民族地区教育与全国同步发展。

根据中央关于支持广西、宁夏等省(区)发展的有关政策,结合各省(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其他民族地区和边境县,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中等职业教育,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提高标准。

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升级的支撑能力,实现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

  六是继续办好内地民族班。

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办好内地民族班的战略部署,落实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举办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

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混合编班,提高办班学校的基础能力。

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做好内地民族班维稳工作和强化应急机制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教学水平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

实事求是研究解决内地民族班教师编制、班主任待遇、公用经费、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等问题。

  三、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坚持按照工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好7项重点工作:

  一是科学利用排查鉴定结果和完善工程规划。

校舍安全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现有校舍安全达标问题。

已结束的排查鉴定是严格按照新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逐校、逐栋实施的,并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了每一栋建筑的鉴定报告,鉴定结果科学、客观、合理。

各地要科学分析和利用好排查鉴定结果,完善工程规划,进一步明确工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事求是地确定三年工程任务。

要依据文件、结合省情,突出工程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先解决“危”,即现有校舍的安全达标问题;其次解决“还”,即按新的安全标准恢复建设被拆掉的有隐患校舍。

对基础条件差、危险程度高的校舍,要在规划中优先安排加固改造。

要利用好以省为主统筹制定规划的契机,按照城镇化进程规律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求,合理制定校舍加固改造计划。

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解决安全问题,切实做到能加固的尽量加固,切忌搞超安全标准的大拆大建。

  二是依据国办发〔2009〕34号文件,结合省情确定辖区内工程实施的重点。

校舍安全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校舍达到安全标准,具体包括两方面任务:

一方面,是对“两区”及其他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

从排查鉴定看,三年完成加固改造任务难度确实不小。

因此,各地要结合省情凝炼目标和重点,进一步将三年工程任务聚焦到“两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其他地区校舍的加固改造,由各地根据本地区校舍安全状况、财力等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中西部省份要突出重点,加强统筹,集中一切力量和资源解决好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人口稠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加固改造问题。

  三是准确把握和执行技术标准,指导重点地区和技术力量薄弱地区的加固改造。

2010年是校舍加固改造最集中的年份。

各地要结合实际,在技术上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和专家组的主导作用,严格按照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以及工程实施细则、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设计符合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的加固改造方案,形成典型案例,加以推广应用。

要加强对重点工程骨干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定期巡查各地工程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对建设任务重、技术力量薄弱的县(市),要采取任务包干、专人蹲点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四是积极调配工作力量,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工程推进机制。

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涉及各级各部门职责的省级政府统筹工程,国务院已明确校安工程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巩固已形成的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和完善规划、设计、勘察、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责任机制。

紧紧依靠建设、地震、国土、公安、水利等专业部门,安排和调配好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

围绕组织工程施工这一重点,坚持和完善办公室例会、工作调度、信息通报、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加固改造任务重、技术力量薄弱、工程进展较慢的地区进行及时调度和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五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010年工程进入全面加固改造施工阶段,资金需求量很大,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主动地向政府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争取列入本地区民生工程,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地方债券资金、缓建楼堂馆所、压缩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公经费、调剂土地出让金、预算外资金调入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式,安排加固改造资金。

工程实施以来,一些地区在工程资金筹措上已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

如新疆从2009年新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5亿元中安排了20亿元;陕西从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中安排了24.6亿元。

这些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政府重视,一定能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

各地要继续落实工程实施中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对工程涉及的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相关费用,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给予支持。

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加固改造成本,走“成本不高但质量高”的技术路线,校舍要安全实用,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确保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加固改造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刀刃”上。

许多省份的实际施工案例表明,新建校舍的每平方米单位造价在900-1300元左右、加固项目在300-50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并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

  六是解决好档案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目前,各地都已建立了校舍安全档案室,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也开始部署运行。

但一些地区仍存在档案资料不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各地要组织开展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资料完善和档案室建设的验收工作,查补缺失档案,完善电子档案,健全管理制度。

要按照校安工程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好场地、资金、设备、人员等必要条件,2010年完成单机版与网络版的对接工作,实现全国联网。

  七是继续强化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行政、技术和社会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各地要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狠抓质量管理,确保学校加固改造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

要组织技术专家、工程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依规执行工程质量标准,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和采购关。

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教育督导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行政监察、专项审计以及教育督导,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要积极协调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严把施工现场安全关,坚决杜绝安全工程出现不安全的问题。

要严把工程验收关,坚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的校舍才能交付使用的原则,对验收不合格的加固改造工程,要依法依规追究各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监督举报电话、工程信息公开等手段,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