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6695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docx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

本实验教程摘抄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主编刘丹李启彬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实验一固体废物的破碎实验

一、实验目的

固体废物破碎的目的和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固体废物破碎效果的评价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破碎的目的

固体废物破碎是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磨碎是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固体废物经破碎和磨碎后,粒度变得小而均匀,其目的如下:

⑴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⑵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以便有效地回收固体废物种某种成分;

⑶使固体废物的比外表积增加,提高燃烧、热分解、熔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⑷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做准备;

⑸用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时,压实密度高而均匀,提高填埋场的利用效率;

⑹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燃烧和热解等设备或炉膛。

2、破碎比

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破碎比表示废物粒度在破碎过程中减小的倍数,即表示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废物破碎前的最大粒度〔Dmax〕与破碎后的最大粒度〔dmax〕之比来计算破碎比。

这一破碎比称为极限破碎比。

通常,根据最大物料直径来选择破碎机给料口的宽度。

在科研理论研究中破碎比常采用废物破碎前的平均粒度〔Dcp〕与破碎后的平均粒度〔dcp〕之比来计算。

这一破碎比称为真实破碎比,能较真实的反映废物的破碎程度。

3、颚式破碎机

破碎固体废物常用的破碎机类型有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球磨机及特殊破碎设备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颚式破碎机。

颚式破碎机出现于1858年。

它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破碎设备,但是由于具有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至今仍获得广泛应用。

颚式破碎机通常都是按照可动颚板〔动颚〕的运动特性来进行分类的,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图2-1颚式破碎机主要类型

1—固定颚板;2—动颚悬挂轴;3—可动颚板;4—前〔后〕推力板;

5—偏心轴;6—连杆;7—连杆液压油缸;8—调整液压油缸

动颚作简单摆动〔简摆式〕的双肘板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图2-1〔a〕]。

动颚做复杂摆动〔复摆式〕的单肘板机构的颚式破碎机[图2-1〔b〕]。

近年来,液压技术在破碎设备上得到应用,出现了液压颚式破碎机[图2-1〔c〕]。

⑴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

图2-2为国产2100mm×1500mm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的构造图。

它主要是由机架、工作机构、传动机构、保险装置等部分组成。

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时,偏心顶点牵动连杆上下运动,也就牵动前后推力板作舒张及收缩运动,从而使动颚时而靠近固定颚,时而又离开固定颚。

动颚靠近固定颚时就对破碎腔内的物料进行压碎、劈碎及折断。

破碎后的物料在动颚后退时靠自重从破碎腔内落下。

图2-2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

1-机架;2-破碎齿板;3-侧面衬板;4-破碎齿板;5-可动颚板;6-心轴;7-飞轮;8-偏心轴;9-边杆;10-弹簧;11-拉杆;12-砌块;13-后推力板;14-肘板支座;15-前推力板

⑵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

图2-3为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的构造。

从构造上看,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与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的区别只是少了一根动颚悬挂的心轴。

动顎与连杆合为一个部件,没有垂直连杆,肘板也只有一块。

可见,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构造简单,但动颚的运动却较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复杂,动顎在水平方向有摆动,同时在垂直方向也有运动,是一种复杂运动,故称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

图2-3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

1-机架;2-可动顎板;3-固定颚板;4、5-破碎齿板;6-偏心转动轴;7-轴孔;8-飞轮;9-肘板;10-调节楔;11-楔块;12-水平拉杆;13-弹簧

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的优点是破碎产品较细,破碎比大〔一般可达4~8,简单摆动颚式破碎机只能达3~6〕。

规格相同时,复摆型比简摆型破碎能力高20%~30%。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简单及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各一台;

2、手筛筛子规格100mm×40mm,筛孔80mm、50mm、20mm、10mm、5mm和3mm各一个;

3、体积测量桶一个;

4、台式天平〔10kg〕1台;

5、钢尺数把。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各实验小组分别自取中等硬度的岩石、矿石或建筑废料假设干,要求最大尺寸不超过10cm。

2、实验过程

⑴用台式天平称量破碎原料的质量;

⑵用体积量测桶测量破碎原料的体积;

⑶用合适的手筛对破碎原料进行筛分;

⑷用钢尺测量破碎原料的最大粒度;

⑸利用颚式破碎机对破碎原料进行破碎;

⑹收集破碎后的全部物料;

⑺对收集后的破碎料进行称重、量测体积、筛分和量测最大粒度尺寸;

⑻清扫实验场地卫生,倾倒破碎料,摆放好实验设备和仪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记录

表2-1破碎实验记录表

测量

项目

质量

体积

最大

粒度

粒径分布〔mm〕

<3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

破碎前

破碎后

2、实验结果分析

⑴计算极限破碎比与真实破碎比

⑵绘制破碎前后的粒径分布曲线

⑶计算破碎前后的堆积密度以及本次破碎的产品回收率

六、设备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机体安装基础必须牢靠、平整,以防机体受力不均引起破裂。

2、试车前必须检查破碎机的各个紧固件是否紧固,用手转动皮带轮观其是否灵活,发现不正常,查明原因应予以排除方可试车。

3、试车必须空载试车,空载试车时旋动小手轮以检查调节机构是否灵活、有无润滑油,空载10分钟后无异常现象方可使用。

4、破碎物料的硬度最好不要超过中等硬度,以免加快零件的磨损而减少设备寿命。

5、为了出料方便,安装时可适当提高整机的安装高度。

七、讨论

1、简述固体废物破碎的目的和颚式破碎机的特点。

2、简述固体废物平均粒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二固体废物的压实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

1、了解固体废物压实的工作原理;

2、掌握固体废物压实效果的计算和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压实也称压缩,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减少固体废物的孔隙率,将其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增加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

3范围,经过压实器或一般压实机械压实后密度可提高到1t/m33。

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先破碎再进行压实,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压实效率,即用比较小的压力取得相同的增加密度效果。

目前压实已成为一些国家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现代化方法。

该方法不仅便于运输,而且还具有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省填埋或储存场地等优点。

固体废物压实处理后,体积减小的程度叫压缩比。

废物压缩比决定于废物的种类及施加的压力。

一般压缩比为3~5。

同时采用破碎与压实技术可使压缩比增加到5~10。

为判断压实效果,比较压实技术与压实设备的效率,常用下述指标来表示废物的压实程度。

① 孔隙比与孔隙率固体废物可设想为各种固体物质颗粒及颗粒之间充满空气孔隙共同构成的集合体。

由于固体颗粒本身孔隙较大,而且许多固体物料有吸收能力和外表吸附能力,因此废物中水分子主要都存在于固体颗粒中,而不存在于孔隙中,不占据体积。

因此固体废物的总体积〔Vm〕就等于包括水分在内的固体颗粒体积〔Vs〕与孔隙体积〔Vv〕之和。

即:

Vm = Vs + Vv

则废物的孔隙比〔e〕可以定义为:

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用的最多的参数是孔隙率〔ε〕,可以定义为:

孔隙比或孔隙率越低,则说明压实程度就越高,相应的密度就越大。

在这里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孔隙率的大小对堆肥化工艺供氧、透气性及燃烧过程物料与空气接触效率也是重要的评价参数。

② 湿密度与干密度忽略空气中的气体质量,固体废物的总质量〔Wh〕就等于固体物质质量〔Ws〕与水分质量〔Ww〕之和,即:

Wh = Ws + Ww

则固体废物的湿密度〔Dw〕可以由下式确定。

固体废物的干密度〔Dd〕可用下式确定。

实际上,废物收运及处理过程中测定的物料质量通常都包括了水分,故一般密度均是湿密度。

压实前后固体废物密度值及其变化率大小,是度量压实效果的重要参数,也相对容易测定,因此比较实用。

③ 体积减少百化比体积减少的百分比〔R〕一般用下式表示:

R=[〔Vi-Vf〕/Vi]×100%

式中R——体积减少百分比,%;

Vi——压实前废物的体积,m3;

Vf——压实后废物的体积,m3。

④ 压缩比与压缩倍数压缩比〔r〕可以定义为

显然,r越小,证明压实效果越好。

压缩倍数〔n〕可定义为

由此可知,n与r互为倒数,n越大证明压实效果越好。

在工程上,一般以习惯用n来说明压实效果的好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垃圾压实机一台;

2、体积测量桶一个;

3、台式天平〔10kg〕1台;

4、钢尺数把。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各实验小组分别自取生活垃圾假设干,要求最大尺寸不超过10cm。

2、实验过程

⑴用台式天平测量待压实垃圾的质量;

⑵用体积量测桶测量压实前垃圾的体积;

⑶将待压实垃圾放入压实机中,开启电机进行压实,压实过程中需不定时记录压实力与压实后的垃圾厚度;

⑷完成压实后,取出压实垃圾;

⑸量测压实后垃圾的体积和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记录

表2-2垃圾压实前后的变化

测量

项目

压实前

压实后

质量

体积

质量

体积

渗滤液产量

试样1

试样2

表2-3垃圾压实过程中压实力与垃圾厚度的变化

序号

压实力

垃圾厚度〔cm〕

2、实验结果分析

⑴绘制压实力与垃圾密度的关系曲线;

⑵计算实验垃圾的压缩比和压缩倍数;

⑶绘制垃圾压实物料平衡图。

六、注意事项

1、选取垃圾时应适当控制压实垃圾中塑料瓶的数量;

2、在压实过程中密切注意压实机的状态,防止过度压实导致设备损坏。

七、讨论

1.试对压实结束时垃圾在压实器中的密度与取出后的密度进行比较,分析压实垃圾回弹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实验五电镀含铜废水中铜的电解法回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

1、了解电镀含铜废水的危害和主要处理方法;

2、掌握阴极电解法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镀、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及铜矿开采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种含铜废水。

铜在自然界中没有自净和生物降解能力,可通过生物链不断富集,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铜废物〔HW22〕属于危险废物。

治理含铜废水有化学处理法、气浮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

阴极复原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过程易自动化、可回收废水中的铜等优点,不仅可得到良好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并且通过控制电极电位,可把同一溶液中的多种金属离子逐一分别回收、提纯,并可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某单一金属。

当电流通过装有酸性含铜废水的电解槽时,在阴极上电极电位较高者优先发生复原反应,因而阴极反应以铜的析出为主:

在阳极上电极电位较低者优先发生氧化反应,当电解液中含有硫酸时,阳极反应以水的电解氧化为主,当电解液中含有盐酸时,则以氯气的析出为主。

⑴阳极反应过程

以含硫酸铜电镀废水为例,阳极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H2O——4H++O2+4e

4OH-——2H2O+O2+4e

⑵阴极反应过程

阴极上发生的主要是二价铜离子的复原析出:

Cu2++2e——Cu

三、试验设备

1、电解槽

2、石墨-铜电极

3、直流电源

4、pH计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电子天平

四、实验步骤

1、用电子天平测量烘干后铜电极〔阴极〕的质量;

2、取适量的硫酸铜电镀含铜废水,测量其Cu2+浓度,然后调节其pH至2.0后,倒入电解槽中;

3、连接电路,仔细检查后再接通电源,调节直流电源电压,使输出电压为3伏;

4、在接通电源后第10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依次从电解槽中取样进行Cu2+浓度的分析;

5、取出铜电极,烘干后用电子天平测量其质量。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

1、实验记录

电解前铜电极质量:

电解后铜电极质量:

表2-8电解过程Cu2+浓度记录表

取样时间〔min〕

0

10

20

30

45

60

90

120

取样体积/mL

定容体积/mL

空白溶液吸光度

被测试样吸光度

被测Cu2+含量/(mg/L)

Cu2+含量平均值(mg/L)

2、实验结果分析

⑴绘制实验废水在电解过程中Cu2+含量的变化曲线;

⑵计算电解前后铜电极质量的变化量。

六、讨论

1、根据实验前后废水中Cu2+含量的变化和实验前后铜电极质量的变化比较,说明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2、影响含铜废水铜电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六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

1、了解按不同方式运行的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2、了解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必要性。

二、实验原理

垃圾渗滤液又称渗沥水或渗沥液,是指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的淋溶和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的污水。

垃圾渗滤液具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较高〔厌氧填埋场〕、磷含量偏低、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总溶解性固体含量较高、色度较高、水质随填埋时间变化较大等特点。

描述垃圾渗滤液污染的主要指标包括:

pH、色度、总固体、总溶解性固体、总悬浮固体、硫酸盐、氨态氮、凯氏氮、氯化物、磷、BOD、COD以及重金属等。

本实验对渗滤液的pH、COD和氨氮等常规指标进行测定。

其中,pH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测定,COD采用COD测定仪测定,氨氮采用氨氮测定仪测定。

三、仪器和试剂

1、pH计

2、50mL具塞比色管一套

3、COD测定仪

4、氨氮测定仪

5、烧杯、移液管假设干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分别从垃圾中转站、填埋场以及相关实验室采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和按不同方式运行〔厌氧、好氧、准好氧运行〕的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假设干。

按照仪器说明书熟悉pH计、COD测定仪和氨氮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

⑴观察各渗滤液水样,定性描述各水样的颜色、嗅味特征;

⑵用pH计分别测定各实验垃圾渗滤液的pH值;

⑶用稀释倍数法测定各实验垃圾渗滤液的色度;

⑷用COD测定仪测定各实验垃圾渗滤液的COD浓度;

⑸用氨氮测定仪测定各实验垃圾渗滤液的氨氮浓度。

五、实验记录与分析

1、实验记录

表2-9渗滤液水质监测实验记录表

序号

1

2

3

4

样品来源

颜色

嗅味

pH

色度

COD

氨氮

2、实验结果分析

比较各渗滤液水样的COD和氨氮浓度,并进行相应排序。

六、讨论

⑴比较说明不同运行方式、不同填埋时间的垃圾渗滤液与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水质特征的差异,分析说明其原因。

⑵试提出不同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实验七渗滤液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设计型实验〕

1.了解包气带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净化机理;

2.了解渗滤液通过包气带土层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难处理、处理费用高等特点,其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氨氮、金属离子和总溶解性固体等。

垃圾渗滤液直接排放可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假设填埋场防渗系统不健全或损坏还可能对填埋场场址区地下水体造成污染。

在进入场址区地下水体以前,渗滤液将运移通过填埋场防渗层和介于防渗层和地下水含水层之间的包气带。

在防渗层和下部包气带系统中,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的阻滞和迁移主要受以下物理、化学和生物机理的影响:

⑴物理机理

①对流。

污染物以渗流平均流速随渗滤液一起运移传播的现象就叫对流。

因对流而迁移的污染物数量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和渗流平均流速成正比。

②水动力弥散。

水动力弥散包括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两部分。

分子扩散是由污染物浓度梯度引起的污染物组分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运移的现象。

当渗滤液流速很低的时候,扩散就成为污染物的主要迁移过程。

机械弥散是由于渗滤液在土壤孔隙中流动时因污染物的流速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引起相对于平均流速的离散现象。

它主要是因为单个孔隙通道中流速分布呈抛物线形、渗流通道孔径大小不一样和孔隙本身的弯曲现象所引起。

③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因防渗层和下部包气带中的细粒土的范德华力、水动力和电动特性联合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滞留现象。

相对其它机理而言,物理吸附对污染物的阻滞作用相对较小,但它是细菌和病毒的一个重要去除机理。

④过滤作用。

粘土防渗层和下部包气带土粒间孔隙较小,能通过过滤作用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固体、金属沉淀、细菌以及部分病毒。

⑵化学机理

①沉淀/溶解反应。

该反应可在渗滤液通过防渗层和下部包气带时控制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并限制污染物总量。

污染物的迁移与阻滞受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方程决定,假设污染物浓度高于平衡浓度则产生沉淀使污染物运移受到阻滞,反之,当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低于平衡浓度时也会使沉淀溶解而增加污染物的迁移。

沉淀/溶解反应对渗滤液中微量金属的迁移命运特别重要。

根据防渗层和下部包气带土—水系统所处氧化复原状态的不同可生成碳酸盐沉淀、硫化物沉淀和氢氧化物沉淀。

在pH呈中性或碱性的环境中,通过形成沉淀而使金属受到阻滞的作用更加明显。

②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由于化学键作用使渗滤液中污染物质吸附到防渗层粘土颗粒外表的作用。

化学吸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它是不可逆的,因而化学吸附对污染物起阻滞作用。

③络合反应。

络合反应是指金属离子同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配位体形成无机络合离子和金属络合物的反应。

络合反应可从两个方向影响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和阻滞:

一方面通过形成可溶络合离子大大增加污染组分在溶液中的浓度;另一方面,假设形成的络合物特别是有机螯合物存在于固体物质外表和溶液之间,则渗滤液中污染组分浓度会大大降低。

④离子交换。

由于土壤粘土矿物晶格中阳离子的取代〔如硅氧四面体中部分Si4+被Al3+取代,铝氧八面体中部分Al3+被Fe2+或Mg2+取代〕而使晶体中产生了过剩的负电荷即永久性负电荷。

当形成粘土矿物时,为平衡负电荷就会在晶层外表上吸附K+、Na+、Ca2+、Mg2+等阳离子补偿永久负电荷。

当粘土与渗滤液相接触时,渗滤液中的阳离子就可能与粘土颗粒外表的阳离子产生离子交换反应,高价阳离子置换低价阳离子,半径大的阳离子置换等价但半径小的阳离子,此外,离子交换还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离子交换能力通常用交换容量CEC〔100克土样吸附离子的毫摩尔数〕来表示,一般CEC受粘土矿物组成、有机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土/水溶液的pH值影响。

就三种主要粘土的离子交换能力而言,显然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在渗滤液中Ca2+、Mg2+、K+、Na+浓度通常比微量金属浓度高,因而这些微量金属不能成功竞争K+、Na+、Ca2+、Mg2+等占据的离子交换位置,所以与其它机理相比,离子交换去除微量金属效果并不显著。

实质上吸附〔包括物理吸附〕、络合和离子交换过程是很难区分的,通常这三种机理都归结为一个机理来加以考虑。

⑤氧化复原反应。

当渗滤液中的氧化复原电位与土壤溶液中的氧化复原电位不同时就会发生污染物的氧化复原反应。

氧化复原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微量金属的滞留以及硫、氮的不同化合物存在方式之间的转化。

⑥化学降解。

一些污染物〔一般是有机物〕在没有微生物参加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而转化成毒性小或无毒的形式。

⑶微生物活动

微生物反应对污染物的迁移影响是很显著的,氧化复原反应、矿化作用、沉淀/溶解反应以及络合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微生物活动,特别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后会分解成简单有机物甚至无机物而使有机污染物得到很大幅度的去除。

通过渗滤液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的实验,理解上述反应对渗滤液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和净化效果,体会填埋场选址对地下水水位要求的重要性。

本实验仅对渗滤液和渗出液的pH值、色度、COD、氨氮等污染指标和渗出量进行测定。

其中,pH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测定,COD采用COD测定仪测定,氨氮采用氨氮测定仪测定,渗滤液渗出量的测定用量筒来完成。

三、试验设备

1、模拟土柱装置

2、pH计

3、50mL具塞比色管一套

4、COD测定仪

5、氨氮测定仪

6、不同规格量筒、烧杯、移液管假设干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⑴取合适土料〔以砂土为宜〕假设干,取出石头、瓦块等粒度较大的颗粒物后,摊铺晾干。

在有机玻璃制成的模拟土柱中装入土料,注意控制装土压实密度,过密将延长实验时间,过松将影响净化效果,装土完毕后量测土层厚度。

⑵取适量垃圾渗滤液,稀释到COD浓度约2000mg/L备用。

2、实验过程

⑴用稀释倍数法、pH计、COD测定仪和氨氮测定仪分别测量稀释后的渗滤液的色度、pH值、COD和氨氮浓度;

⑵将稀释后的渗滤液注入到模拟土柱装置上部,保持渗滤液水头约10cm左右,同时记录时间;

⑶观察并记录渗滤液湿润峰面随时间的运移情况;

⑷渗滤液从土柱底部渗出后,立即记录时间,并取样进行pH、色度、COD和氨氮浓度的监测。

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对渗滤液渗出量和渗出液浓度进行同步监测,前期监测间隔时间可稍短〔10~20min左右〕,后期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30~60min左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记录

⑴渗滤液湿润峰面的运移记录

表2-10渗滤液湿润峰面的运移记录

时间/min

峰面运移距离/cm

⑵渗滤〔出〕液污染物浓度监测记录

表2-11渗滤〔出〕液污染物浓度监测记录表

渗滤液注入时间:

渗滤液渗出时间:

序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取样时间

进水

时间差

渗透水量/mL

渗透速率/(mL/min)

pH

色度

COD/(mg/L)

NH3-N/(mg/L)

2、实验结果分析

⑴绘制注水后渗滤液湿润峰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