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670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docx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与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结题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现状

教育资源是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效能,是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目前专门研究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专著尚未见到,也未有对北京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大范围的研究成果出现。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

(1)改革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北京社区教育》。

该书介绍了街道、学校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经验。

(2)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现代校外教育论》(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编)探讨了关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他将社区教育资源概括为“社区人力资源、社区物质资源、社区环境资源和社区管理资源”。

作者根据我国校外教育的实践情况,认为社区内教育可开发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社区中的一些党政领导人、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

此外,社区内还有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以及具有各种专业特长的居民等。

而社区管理资源则主要是指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活动中心等机构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促进教育社会一体化,进而促进校外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作者提出了“社区组织指导校外教育”、“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社区学生自我教育”三种运作方式。

以上这些研究为我们专题研究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料。

但是,他们均是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提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而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概念、功能与特点、整合与开发等诸多问题没有进行界定和展开深入探讨。

此外,不论从内涵还是外延来看,社区教育资源都不能等同于校外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包含的范围较社区教育资源而言更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

而且,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要想加快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要想体现首都教育的特色,首都校外教育作为首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要在校外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而整合与开发北京市的校外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现有校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则是实现首都校外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但目前尚未有对北京市校外教育资源的研究。

由此可见,“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课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先行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

(二)研究的必要性

对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的研究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校外教育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的关注与支持越发明显地呈现出来,并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劲的动势,为校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6月4日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2000]13号文件)提出了“认真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切实做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规划和建设、全社会都要积极支持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5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京发[2001]5号文件),强调统筹协调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要发挥本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因此,有效地整合和开发北京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资源,对于促进校外教育事业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对于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对校外教育的更高要求的确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研究的价值

第一、历史价值

1、研究北京市教委系统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北京校外教育资源,具有填补校外研究空白的重要历史价值。

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作为国际大都市,可用于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人文教育资源和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认识上的问题,这些校外教育资源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一方面,众多的校外教育场所的工作者的现代教育资源意识和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服务的服务意识不足,未能主动开发现有资源的优势;另一方面,家庭和学校、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机构等教育单位现代教育意识不够,还缺少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更多的了解和掌握,缺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青少年学生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模式;更主要的是由于部门、行业管理的不同及经济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建立适应现代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需要的统筹运作机制和具体实施方法,制约了现有教育资源的自身良性发展和深层教育资源的开发。

因此,从北京市校外教育资源的发展和开发现状来看,需要对北京市教委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与开发研究。

2、研究北京市教委系统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在学校以外青少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校外教育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搞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充分整合与开发北京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资源,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和学生、家长的迫切需求。

第二、理论价值

1、在系统研究“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涵义、范围、分类、特点、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管理规律,提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新的管理理念,并有效地进行整合与开发。

2、分析当代青少年学生对校外教育活动需求的新特点,提出深层次开发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观念,进一步丰富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管理理论和活动理论。

第三、应用价值

1、在了解、分析北京地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存量、类别、运转状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能够与北京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与实施方案,拟定北京市校外教育工作意见和工作管理规程。

2、经过分析研究推出具有现代特点、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典型群众活动和品牌活动。

3、建立综合的、动态的、开放的、具有独创性的“北京市教委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资源库”。

4、本课题所构建的校外教育资源库以及关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设计构思、管理理念等将为即将启动的校外教育网提供丰富的素材。

5、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北京地区校外活动场所之间的沟通,使全市青少年学生对现有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资源共享。

6、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对全市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理论和业务指导,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沟通。

7、有时效地推进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二、概念界定

1、校外教育

随着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校外教育的实践家们开始投入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之中,不同的学者对校外教育的概念也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有的学者将校外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课外活动教育,如“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旨在协同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各种教育活动。

主要特点是引导少年儿童自愿参加各种有趣的、灵活多样的活动,并受到教育和锻炼。

”[1]有的研究者将一切学校以外的机构或团体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教育都归为校外教育,如“校外教育是专指在学校、家庭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教育。

这里有成建制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少儿图书馆、野外营地等;有街道、厂矿、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办的少年之家、活动站等;有儿童报刊、儿童乐园、儿童书店、儿童剧院、儿童电影场和电台、电视台、成人文化宫、博物馆、俱乐部、体育馆、游乐场等等。

”[2]还有学者认为校外教育就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如“校外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

所谓的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学生需要通过报名注册方可上学的教育。

非正规教育包括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如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1]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校外教育概念则是指,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校外教育通过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以外,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旨在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教育。

校外教育的实施以少年宫、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为主体,社会文化单位和各群众团体共同参与。

2、校外教育资源

(1)对资源的认识

辞海语词分册中对资源的解释是:

所谓资源,就是资产的来源,一般指自然资源。

在经济分册中未找到资源条。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没有对资源的解释。

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组织内部各要素的交互作用,离不开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这些物质、信息、能量即称之为资源。

[2]

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是相对资本而言的,指可利用的生产要素的最终来源,即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滤的自然物质或投入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两大类。

[3]

本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源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加以利用的要素来源,都称为资源。

(2)校外教育资源的概念

本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校外教育资源概念主要限定在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机构的资源,我们将其分为四类,即物资资源,其基本构成是建筑场所、设施设备、计算机网络;人力资源,主要分为干部、教师、教研员、职员、工人;内容资源,主要包括群众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活动、阵地开放活动;方法资源,其基本构成是法规、政策、章程与制度、管理体系和教科研成果。

3、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形成了共识。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主要是指,校外教育机构依据社会发展实际,结合校外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素质教育的需要,对现有的校外教育物资、人力、内容、方法四类资源进行重组与开发,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效能。

这里所说的整合,一方面是指对资源存量部分的充分利用和适度调整,另一方面是指对资源的增量部分的合理分配和恰当安排。

这里的开发,是指在整合过程中注重开发,在开发中不断整合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其中整合与开发不是孤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整合中有开发,整合促进开发,同时开发又是对资源更好地整合。

三、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分组研究法,即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教委系统的48家校外教育机构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内容资源和方法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并以“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为主线,在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划分为若干子课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校外教育的实践需要出发,从问题出发,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新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开展研究。

(二)研究过程

2002年7月9日,召开课题开题会,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课题负责人。

2002年8月——2003年12月,各分课题按照总课题的要求,分别开展研究。

2004年1月——2004年9月,构建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并对北京市教委系统的47家校外教育单位的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2004年10月——2004年12月,分课题与总课题汇总。

2005年1月——2005年3月,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已经在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校外教育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的建设和评价方案、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创新活动室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校外教育资源的功能与特性。

(一)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功能、特点研究

“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功能与特点研究”是总课题“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功能与特点研究,是指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所属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功能的研究和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特点的研究,以及北京市作为首都国际大都市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发展趋势研究。

1、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的三个主要功能

(1)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能够达到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合理组合、适当调配、充分利用。

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一方面对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现有资源存量部分进行充分利用和适度调整。

另一方面对资源的增量部分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恰当的安排。

形成科学、完整、互联互动的校外教育机构资源体系。

(2)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

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有着集中优势、补充不足和拓展幅射的作用,整合与开发后的资源发挥了原始资源的强势,弥补了原始资源的弱势,使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特别是校外教育资源的指导作用和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3)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有利地促进校外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校外教育机构以“活动”为载体,达到“育人”的目标,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在资源整合与开发过程中,在管理体系方面、活动项目方面、活动内容与形式方面,活动辅导材料等方面有所开拓创新,为“活动育人”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促进资源的开发,在资源开发和过程中调整资源的整合,在动态的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教育机构资源的功能与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有利于校外教育机构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有利于校外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与拓展。

2、课题研究总结了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的特点

(1)在校外教育机构区域性整合中,网络式的拓展与优势集中的组合并驾齐驱。

(2)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机构与社区教育中青少年教育资源密切融合。

(3)全市性人才资源的局部整合与开发十分活跃。

包括:

全市性校外教育机构管理部门的人才资源组合;全市性校外教育机构专业兴趣小组专业业研组辅导教师的人才资源组合;全市性教科研人员人才资源组合。

(4)校外教育机构内的教育教学活动项目的整合与开发整体推进、重点突出。

热点项目、传统项目、创新项目相结合的重新组合,发展热点项目,坚持校外教育机构的服务性;保留传统项目,保持校外教育机构的综合性;开发创新项目,立足校外教育机构的创新性。

3、今后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1)如何发挥校外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与开发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形成大教育观指导下的校外教育资源整体的整合与开发,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2)如何发挥校外教育机构对社区的幅射作用,与社区校外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3)如何与学校内教育形成有机的互动与联动,与学校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开发。

(二)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方案

“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与研究”子课题是“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总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与开发,构建了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

我们在对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现有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之家、少年美术馆、科技站等内部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筛选,按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内容资源、方法资源四部分进行分类建库;另一方面,将国家、北京市及各区县有关校外教育的政策、法规、制度等编入资源库。

“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创建不仅为总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同时也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学校、校外教育机构了解并运用北京的校外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探索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新方法、新模式提供了参考,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使北京的校外教育在率先实现首都现代化的进程中向前迈了一步,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它填补了北京市校外教育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创建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和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软件,既突出了资源库的平面、静态、直观的特点,又充分考虑到校外教育资源的动态、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资源库的创建实现了对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发展的整体状况、整体优势以及北京市各个校外教育机构的特点和特色有一个比较全面地反映。

1、北京市教委系统校外教育资源库的构建

本课题在对北京市校外教育资源、对个别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及已有的“八五”、“九五”的科研成果进行纵向、横向思考后,构建了北京市教委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资源库(见图3-2-1)。

以北京市委、市政府教育大会的精神为指导,从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内容资源、方法资源四个方面分项开展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1)物资资源库

包括:

建筑场所资源、设施设备资源计算机网络建设资源三部分。

建筑场所包括机构名称、建筑面积、所在地理位置等。

设备设施包括特殊场地资源,如:

体育场馆、剧场、展览厅、图书馆、创新活动室、礼堂、多功能综合活动厅、影视厅、专业活动室、游乐场馆、特殊功能室等。

计算机网络建设资源包括服务器数量、中端数量、网络带宽、出口带宽。

(2)人力资源库

人力资源分库包括:

干部(中层部门正副职及以上人员)、教师、教研员、职员和工人五部分。

以名录统计形式出现,并附:

干部队伍中优秀主任、馆长、书记档案库;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区级专兼职教研员等档案库。

优秀主任、馆长、书记指获区级以上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干部等称号者。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指区级以上评定的及校外教育系统评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3)内容资源库

内容资源库分为群众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社团活动和阵地开放活动四部分,即分别用于这四种活动的内容资源。

每一部分内容依据《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又分为:

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六个方面。

这六个方面又具体体现在活动方案、纲目、辅导材料和辅助资源四个方面-。

(4)方法资源库

包括:

校外教育相关法规、政策、章程与制度、管理体系、教科研成果。

其中校外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分为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个层次。

章程与制度部分分为研究会的章程与制度、研究室的章程与制度和校外教育单位的章程与制度。

教科研成果资源包括:

校外教育专著与优秀论文、活动案例、科研报告、调查报告等成果,指区级以上获奖成果。

(三)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个举措,是北京市校外教育几十年来首次关注并研究群众活动的资源,从而反映出课题研究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近些年来,北京的校外教育群众活动不断涌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亟需我们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需要我们不断整合与开发北京校外教育系统的群众活动资源,逐渐开发新的校外教育群众活动的模式,从而凸现北京校外教育群众活动的特色,推动校外教育群众活动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对“北京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的研究中,我们将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北京市教育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单位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并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北京市教育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单位开展群众活动的内涵、定位及历史沿革;北京校外教育系统群众活动过去与现在的活动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北京市校外教育系统现存的“群众活动资源”的特色、特点研究;对北京市教委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单位群众活动部门,以及北京校外教育群众活动中的传统性活动、品牌性活动、创新性活动、承接承办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北京市如何开发校外教育系统群众活动资源的研究等。

(1)关于北京市教委系统“群众活动资源”的特点

在对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研究之前,校外教育群众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比较少。

目前,各校外教育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市校外群文教育活动工作

发展联谊会,该联谊会集合各校外教育单位群众活动部门的力量,形成活动策划、活动组织的工作合力,每年提出整体工作思路,并开展全市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群众活动。

总的来说,北京市教委系统成建制校外教育单位的群众活动工作呈现出跨年龄、跨地域、跨学校的特点,以及活动的小主题与综合性主题相结合的特征。

(2)关于北京校外教育系统群众活动过去与现在的形式比较

校外教育群众活动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以及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在此背景下,群众活动现在的活动形式过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树立了“扬弃”观,形成继承、否定、创新的三者合进发展。

过去,我们的校外教育群众活动以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活动内容,发展到今天,不仅重视通过活动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活动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我们以体现素质教育为核心渗透综合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和自我超越的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相结合,在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3)构建“研究——合作”式的新型校外教育群众活动工作模式,探索校外教育群众活动工作的新形式和活动组织的新思路。

校外教育群众活动工作不仅仅在全市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群众活动中起到示范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代表着北京市校外教育群众活动发展的方向。

校外教育群众活动工作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促进群众活动工作的发展,拓展活动空间。

为了加强北京市校外教育群众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我们于2003年11月4日成立了北京市校外群文教育活动工作发展联谊会。

联谊会本着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工作原则,以“研究——合作”为工作模式,积极开展校外群文教育活动的研究、交流和推广活动。

这里的“研究——合作”主要是指,对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困难,通过联谊会这一工作组织,汇聚各方力量进行探索性研究,形成工作合力,资源共享。

北京市校外群文教育活动工作发展联谊会是北京市创新性的工作尝试。

联谊会的工作特点是:

变单一力量为群体力量,加快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变无序活动为有序活动,促进工作“可持续”发展;变单纯搞活动为“研究——合作”搞活动,形成“学习型”组织。

(4)加强校外少先队工作研究,发挥校外少先队工作对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和活动示范作用。

北京市少先队集体舞大赛、少先队献词大赛、辅导员风采展示大赛、东城区中小学红领巾快乐游戏节活动、崇文区“迎奥运我们在行动——爱我崇文红领巾绿色环保行动”、丰台区“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北京少年风采——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等等一些市、区校外教育群众活动,以及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校外少先队活动,这些活动在发挥校外少先队工作对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和活动示范作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少工委工作刊物——《北京少先队》杂志对全市的各级少先队工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加强了校内外少先队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活动示范作用。

(5)北京市校外教育群众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