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68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docx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高三上抽考语文

江苏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9高三上12月抽考--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

A、裨将/大有裨益囤粮/囤积居奇纰缪/未雨绸缪

B、称职/称孤道寡亲戚/亲痛仇快薄饼/日薄西山

C、攒钱/人头攒动更新/三更半夜角斗/角弓反张

D、否认/否极泰来吭气/引吭高歌传记/薪火相传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峻,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许多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峻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他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

“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盼望大伙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进展。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或者引用)其作品,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

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建立新中国。

【二】文言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马人望,字俨叔。

成雍中,为松山县令。

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

萧喜曰:

“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

”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

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

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

“民产假设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

”保先谢曰:

“公虑远,吾不及也。

”改上京副留守。

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

人望令关津稽查行旅,悉获其盗。

迁保静军节度使。

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

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

未几,拜参知政事。

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

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①,乃以年老扬言道路。

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

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

“以卿为老,误听也。

”遂拜南院枢密使。

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

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

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

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

“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

”其畏慎如此。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五·能吏》,有删节)

【注】①轩轾:

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A、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委:

积聚

B、始至,府廪皆空廪:

粮仓

C、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籍:

簿册

D、初除执政,家人贺之除:

授官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人望施政以爱民为本的一组是(4分)〔〕

①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②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③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④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⑤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

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

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

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

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配。

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峻,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治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

为幸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

D、马人望为官正直、慎重。

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

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分)

(1)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5分)

译文:

(2)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6分〕

译文:

(3)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6分〕

译文: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3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麦子

何俊锋

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是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篮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

所以,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收催种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

因此,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

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

办公室的人和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收我种,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

②然而,我依旧想家,想象自己是农田里的一株麦穗,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和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

③麦子,这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

它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和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

饥饿年代,麦子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温饱时期,麦子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

麦子是我心中永久的牵挂。

父亲与麦子的颜色是我生命的原色,我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

绵绵的根系永久扎在故乡的内心。

④麦子,原本是一粒草籽,通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

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

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

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

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是许多张木犁犁出简洁的线条,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肌腹,装载着血汗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入养分和热爱。

⑥你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你从不萎缩。

你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你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

平凡是你的外表,深邃是你的内心。

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像他们磨难和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思想。

⑦你长在历史和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内心,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

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麦子对视,一如看见我年迈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能够吃饱肚子和让人活着。

父亲的双手满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看清掌纹。

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是那么新奇动人。

我走进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是以怎么样一种姿势,面对苍茫的麦子。

⑨入夏,呼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杆爬上五月的高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原,而我的牵挂和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收割的前线。

每到那个季节里,我都会听到父亲手中霍霍磨响的镰刀,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盼望的麦粒,预备灯火,清点粮仓。

我不明白,在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里,是阳光的恶毒依旧恩典。

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只是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

⑩当一条形体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

9、作者在⑥⑦自然段把第三人称“麦子”变为第二人称“你”,如此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10、请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8分〕

①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收催种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

答:

②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答:

11、本文充满深情地赞美麦子,麦子有哪些方面值得赞美?

请分条概括。

〔8分〕

答:

1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9分〕

答:

【四】有用类文本阅读(24分)

9旬老人吴征镒:

学无止境后来居上

余建斌

“我搞了一辈子植物科学的研究,今年92岁了,我感受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

对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征镒院士,这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世界闻名的植物学家谦逊地说,“我的工作是大伙齐心用力做的,我个人得到国家如此大的褒奖,我感受到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学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

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同事和周围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

编《中国植物志》的时候,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在手稿里写个人名注上个年代,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吴先生的勤奋和严谨特别了不起。

”长期跟随在吴征镒周围工作的武素功研究员说。

那时候吴征镒还在北京工作,40多岁,当着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任务特别重。

开会休息时间10分钟,他还去标本室看标本。

晚上电话比较多,他有时候就把电话搁一边。

“正是他如此不断的积存,基础扎实了,才在晚年的时候还能接着不断地出大成果。

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博士是吴征镒的23名弟子之一。

他记得有一段时间吴征镒住在医院没方法工作,就觉得特别着急。

“他还经常批判我们有点事务主义,做了行政工作不能浮在上面,而要沉下来多点时间做学问……他是那种沉下来的人。

“八十岁后吴先生的眼、耳渐不如前,但他在2000年后出的4本著作基本上亲自执笔。

有些著作本来1年能完成的花了3、4年,因为他随时会把新的文献插到稿子里去。

”做过吴征镒学术秘书的昆明植物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副主任彭华说。

“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

”这或许能够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

他说,“我的能力有限,尽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向前。

2007年1月,年届九十的吴征镒在力邀之下,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我的工作过去要紧靠观看,现在青光眼后期,我不能再做新的工作了,能够把现在承担的中华大典任务承担到底,我就心中意足,更多的工作需要大伙。

之前,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并投入使用,他提出的建立“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变为现实。

往前追溯,解放初当国家急需橡胶,他就参加和领导了海南和云南的橡胶宜林地考察,又同其他科学家一道发起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倡议……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吴征镒爱国之心拳拳。

“总之我的能力有限,人生只是几十年,诸位还要获得比我们更长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成就。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在比我们还要艰难的路上去攀登,我情愿提供肩膀做垫脚石。

”这是吴征镒对青年人的寄语。

现在,这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九旬老人,每天还要工作3个小时。

1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5分〕〔〕

A.吴征镒之因此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在于他搞了一辈子植物科学的研究,并获得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B.吴征镒所反对的“事务主义”,是指满足于行政工作的日常事务,而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研究,进而荒废了自己专业的一种做法。

C.“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那个地方的“发力”“发光”,实际确实是指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工作。

D.标题中的“后来居上”是对吴征镒“几十年如一日向前”,“基础扎实了,才在晚年的时候还能接着不断地出大成果”的由衷赞美。

1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吴征镒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9分〕

15、通讯具有客观性、典型性和形象性,本文是如何表达这些特点的?

〔10分〕

【四】附加题〔20分〕

16.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假设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⑵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⑶,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⑷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⑹,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周易》〕

⑻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17.小作文。

(12分)

材料:

河南小伙牛治康昨日告诉记者,12月12日,在宝安区沙井镇,两名男子骑摩托车抢劫一名女子,他路过发明后一把推开被抢女孩,自己却被连捅四刀。

情况发生后,他所在工厂主管谭子军开车通过,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救治。

通过紧急救治,目前牛治康身上的四处刀伤伤口差不多缝合,伤势稳定,目前还在住院观看。

但记者同时了解到,被救的杨小姐否认被救,并向警方表示“歹徒是冲着牛治康去的”。

读了这那么材料,你有哪些思考?

有哪些联想?

想说些什么……

请针对这段文字,写一篇短文,要求紧扣材料,结构完整,卷面清晰,字数在200-300字之间。

参考答案

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食。

后被迁升为中京度支使,刚到任时,官府的仓库基本上空的;他任启仅半年,便积储粮谷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

不久,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当时,在钱粮出纳方面的弊端,以燕京地区最为严峻。

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类地登记在单据上,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扬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

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

过了一年,天祚皇帝召见他,他到了之后,就告谕他说:

“认为爱卿年老,是误听了他人的话。

”因此拜任他为南院枢密使。

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伙都赞成的人。

当时,困扰民众的,要紧有驿递、仓司等徭役,特别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

马人望要百姓出钱,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特别好。

马人望注重节操,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

刚被拜任为执政官,家人表示祝贺,马人望严肃地说:

“得到了不必快乐,失去了也不要忧伤,一个人被抬举得愈高,人们排挤他就一定愈加严酷。

”他确实是如此的小心慎重。

【三】文学类文本(3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