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6904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4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国际公法考试 字母排序.docx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篇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本学科内容概述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整个考研政治各学科中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今年《政治经济学》这部分内容有较大的变化,是今年新考纲修订中变动最大的一个部分。

②背景:

今年考纲是根据今年二、三月份教育部所颁发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点》制订。

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它的章节和各章节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所调整,从去年的八章浓缩为今年考纲中的七章.虽然章节有所减少,但涉及的内容却有较大的增加,有些知识点,也是今年新考纲中新增加的;

⑵《政治经济学》这部分内容在今年新考纲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有所上升,即从过去的18分变成2004年试卷中的20分。

⑶它所阐述的内容有了大幅度增加,不仅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分析,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分析。

⑷各个章节不仅标题变了,而且设置的结构也有所变化:

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打通了。

⑸无论是从资本主义的两章(3~4);还是社会主义的两章(5~6)一章讲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实质);一章讲经济体制即经济的运行。

二、本学科的特点及总的复习要求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⑴理论性:

在考研政治试卷涉及的各个学科中,它是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

它所阐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它的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⑵一般性:

它虽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具有一般性,即对于社会化大生产、对市场经济是完全适用的,可以用来分析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②考试题型以及要求:

⑴政经学部分的题目大量集中在客观性试题上。

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

一是考概念、观点的记忆;二是考对概念、观点的理解;三是考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⑵要求:

⒈学好把握理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⒉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

⒊理论联系实际。

三、怎样答辨析题☆

①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主要的关键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②题目无非两种模式:

非此即彼(全对或全错)、亦此亦彼(错中有对、对中有错);

③轻判断、重分析。

四、政经必背知识点

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

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股息,利息,农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2、揭示阶级剥削范畴有:

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3、揭示单个资本家对本企业职工进行剥削的范畴有:

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4、揭示三大阶级相互关系的范畴有:

资本主义地租。

5、掩盖资本主义剥削范畴的有:

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表现形式。

6、高于平均利润的有: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

7、与平均利润相当的有:

产业利润,商业利益,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所得的利润。

8、低于平均利润的有:

借贷股息。

9、资本主义地租与平均利润不可比

10、商品的内在矛盾有:

价值与生产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衡量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货币,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章导论(非重点、属于预备知识)

复习指导: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非重点章。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多以客观性试题出现;今后考试当中有可能与别的章节串起来出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有其客观必然性。

⑴时代背景: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⒈从生产力角度把握:

18世纪末到l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确立了自身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而确立下来。

⒉从阶级关系角度把握: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迫切需要用革命理论来指导自身的革命斗争实践。

⒊所以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它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经济理论上的武器。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收继承了研究方法和劳动价值论。

b.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C.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在: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

a.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b.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把握线索,大致了解即可)△

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求得自身解放的经济上的理论依据,也必然随着这一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政治经济学时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着重分析的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⑶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系列特点,创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并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特点,最终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科学结论。

⑷毛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先后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济纲领。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观点。

⑸邓小平根据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⑹江泽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理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内容)★

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

⑵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所得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去分析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的规律和理论就是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主体部分。

⑷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

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理论基础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存在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简单三要素:

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为生产资料。

⒉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称为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而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

⒊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社会生产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社会生产过程的生产力社会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

↑↓______________↓↑

↑↓↑

物质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形式

结论⑴:

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结论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体系的性质。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记条目;略看分析)

⑴结合生产力状况,坚持生产力标准。

1.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如果不考查分析生产力的状况,就无法正确地说明现存的生产关系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和变革。

2.在研究生产关系时紧密结合生产力状况具体表现在:

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在我国现阶段坚持生产力标准表现为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考试出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例:

为什么要进行所有制的调整,为什么把调整的成果进一步确立为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①从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恰恰是这种调整体现了我们研究生产关系的时候结合生产力状况,坚持生产力标准。

②所有制结构就是生产关系,从公有制一统天下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恰恰是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状况――生产力落后,生产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具有多样性。

多样化的生产力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多元化即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我们改革以来,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把调整的成果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恰恰体现了在研究分析生产关系的时候结合生产力状况,坚持生产力标准。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实质、性质(经济制度)而且还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实现形式以及相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范围)。

这些与我国的改革密切相关,是从改革中得出的经验。

2.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垮台了,为什么?

这恰恰是因为这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它的经济体制出了问题。

传统的计划体制严重束服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准上不去,人民不满意,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失败了。

而我们的改革过程中,只有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才能促使经济的发展。

包括我们所讲的,要努力探索公有制以及国有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

只有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合理了,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使生产关系的实质、性质得到体现,使生产关系本身得到巩固。

注:

对社会主义的分析主要是对它的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以及它的经济运行机制。

因为只有研究这个才能分析制度是否巩固,生产力是否能够发展。

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自身运动发展的经济规律。

⒈关于经济规律的有关知识:

①经济规律的概念△

是指经济过程和现象背后的那种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它代表和反映着经济过程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②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来自于经济规律所依存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现实存在。

③人们在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指:

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觉按规律办事以取得工作的成果。

④经济规律的类型可大致分为:

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例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在某几个社会形态中共同存在的经济规律;

例如: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3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中存在的经济规律。

例如:

社会主义下的按劳分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⑤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区别点在于:

1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的态度不一样;

由于经济规律是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而生产关系实质上也就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同一个生产关系中,不同阶级、阶层、个人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是有区别甚至是矛盾的。

因此,人们对经济规律能否认识并加以自觉运用,往往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阶级背景和物质经济利益.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是不同的,而且是对立的,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资本家就不承认。

2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通常只是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存在并发生作用,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当这种生产关系消失时,它的经济规律也发生改变。

3经济规律作为人类生产关系发展运动的规律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规律就不复存在;而自然规律则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揭示经济规律,其原因是:

①这是由它自身的阶级性质所要求、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要为无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新社会经济制度提供经济理论上的依据,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个特点即本质与现象不一致。

而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目的(剥削剩余价值),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趋势,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奠定经济理论上的基础和依据,才能使社会主义本身从空想变为科学。

②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个层次是用本质分析说明现象。

本章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总产品B.社会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生产力

注:

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社会生产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

所以答案C,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答案:

C

A创立剩余价值学说C.指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B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D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典政治经济学B.空想社会主义

C重商主义经济学D劳动价值论

E.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

A,B如果是单选题则选择A.

2.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A.历史唯物主义B.剩余价值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D劳动价值论E.价值与使用价值

答案:

A,B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D.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答案:

A,B,C,D

4.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包括()

A.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分配、交换关系的总和

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D.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E.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

A,B,C,D,E

注:

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所以选择A,B,C,D,E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复习提示:

①本章专题1,2是新增点,属于知识介绍;但重点仍旧从专题3开始。

②本章是绝对重点章,★★★。

每年必考,知识具有一般性,考纲要求要理论联系实际。

专题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①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⑴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概念及关系)

1.概念

①经济制度

是一种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注: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就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这就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②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相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总称。

2.关系——既联系又区别

①区别:

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

②联系: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它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受经济制度制约的同时也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可以形成大致相同的经济体制(西方和我国都在搞市场经济体制),而在同一种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中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③结论:

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正确,它不仅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制度本身的巩固和稳定。

专题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者本质上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它们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和手段。

⑵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1.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

2.商品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

(以交换为直接目的是商品经济的特征)

⑶从人类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角度甚至进一步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从自然经济只能经过商品经济再达到以后更高的阶段。

也就是日常常说的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②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⑴商品经济的两个阶段包括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这两个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即小私有制、小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阶段指的是市场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阶段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⑵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关系的存在为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商品经济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发达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例如:

1中国古代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了商人,就有了商品交换,有了市场,有了市场机制,但奴隶社会不是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虽然商品经济已经出现,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而那时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关系,市场作用范围非常狭小。

存在于自然经济的缝隙之中。

2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不断扩大,市场作用范围不断扩大,扩大到商品经济的范围覆盖整个社会,由市场机制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时候,这时,便进入了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

所以发达商品经济阶段指的是市场经济。

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

专题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

知识群系列

①知识群1――分析商品

⑴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⑵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

方面是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⑶分析商品价值量

⑷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正文解析:

①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体现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

⑵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特点

1.商品的自然属性,一切社会都存在;

2.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3.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4.它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的特点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他人需要的。

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

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之间的经济关系;

3.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4.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⑶二者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是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①对立:

表现在商品交换的过程和结果上,这个“过程和结果”指买卖双方价值和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例如:

一只羊卖出去得到一百块钱,卖羊者得到羊的价值100圆,而放弃了羊的使用价值,买羊者为得到羊的使用价值而支付了羊的价值100圆。

②统一:

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统一性,二者缺一不可;

⑵价值是此统一体的核心和本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价值在统一体中的地位)

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在统一体中的地位)

⑷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⑸判断对错:

1.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都有价值(错误)。

空气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因为它不是商品。

2.物越是有用越有价值。

(错误)

因为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在横向的层次上是无法比较的。

例如:

饿了要吃饭,吃饭的效用最大,天冷了加衣服,衣服的效用最大,看世界杯时,大学生哪怕少吃一顿饭,都要看电视,这时电视的效用最大,但无法说谁最有用,因为因为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在横向的层次上是无法比较的。

例:

在价格改革中要求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理论依据是:

⑴按质论价中的“质”指的是同一种商品,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在横向的层次上是无法比较的,但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讲,它的质量、使用价值、效用是可以比较的。

⑵对于同种商品来讲为什么要按质论价?

对于同一种商品按质论价的理论依据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物质承担者

1.就是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例如:

一只羊的价值100元,将羊吃了,羊的使用价值没了,价值随之消失。

2.对于同种商品来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