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695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docx

华北电力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题目:

华润登封电厂300MW机组

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院系:

自动化系

班级:

测控0603班

学号:

200602030308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金秀章

设计周数:

一周

成绩:

日期:

2009年7月2日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分析类)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过程控制》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

2.要求:

能够对指定现场应用控制系统进行正确分析。

二、主要内容

1.题目:

华润登封电厂300MW机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2.内容:

1)查阅2-3篇相关资料;

2)对指定现场应用控制系统SAMA图进行分析:

分析控制系统构成,掌握工作原理,判断调节器正反作用,分析自动跟踪与无扰切换,分析主要逻辑;

3)撰写分析说明。

三、进度计划

序号

设计内容

完成时间(天)

备注

1

布置设计任务

0.5

2

查阅资料

1.0

3

SAMA图分析

2.5

4

撰写设计(分析)报告

0.5

5

答辩

0.5

四、设计成果要求

1.对指定控制系统SAMA图进行分析,力求分析正确。

2.撰写分析报告。

五、考核方式

设计报告+答辩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金秀章

2009年7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过程控制》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

2.要求:

能够对指定现场应用控制系统进行正确分析。

二、设计正文

控制系统的构成:

华润登封电厂300MW机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汽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先流经低温对流过热器进行低温过热,然后依次流经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后送入汽轮机。

(一)、一级减温调节系统

1.SAMA图纸:

SAMA-B-40

2.一过入口、出口蒸汽温度,均采用二选均标准逻辑。

3.一级减温水流量,需进行温度补偿。

补偿公式如下:

其中:

,tnormal为减温水正常运行温度(或标定温度)。

缺省温度:

tnormal=165℃(暂定)

说明:

目前暂无减温水温度侧点,需设定正常运行温度;

4.工作原理:

一级减温调节系统包括一个喷水调节阀,两个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A、B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各一个)。

调节系统采用串级控制,为提高负荷响应特性,副调节器引入总风量作为前馈信号。

主、副调节器都采用ADAPT参数调整方式,便于变参数调节。

另外,主调节器还增加了SMITH预估控制器。

一级减温调节系统温度定值是负荷(主蒸汽流量)的函数,运行人员在M/A站上可以对温度定值进行偏置。

调节系统手动时,副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M/A站手动输出,主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入口温度信号,故调节系统手、自动无扰切换。

另外,调节系统手动时,M/A站出口汽温定值偏置自动跟踪反向计算的定值偏差信号,即实现定值自动跟踪测量值,故手、自动切换,定值无扰。

5.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SP:

一级减温定值偏置,零点:

-200,量程:

400。

PV:

一级过热汽温与自动定值之间的偏差(反向计算),其他同SP。

该系统由三个基本信号组成,1级过热汽温

(主信号),1级减温水出口温度

(副信号),总风量(前馈信号),规定信号极性为SP:

-,PV:

+。

汽温偏差信号为PV1–SP1,汽温偏差信号经PID运算后和前馈信号进行叠加,当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时,减温水出口温度应该减小为正常值。

则减温水流量应增加,则应开大阀门,副PID的输出增加,而由于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气温偏差信号pv-sp也增加,则副PID应该属于正作用。

判断主PID的作用,假设过热汽温

增大时,为使过热汽温

减小至正常值,应使调节阀门增加即副PID输出增加。

由于副PID是正作用的,所以副PID的输入PV2-SP2应增加即SP2减小,则可知主PID输出减小。

而由于过热汽温

增大,输入PV1-SP1增大,则可以得出主PID属于反作用。

6.切手动条件:

1)一过出口蒸汽温度都坏质量;

2)一过入口蒸汽温度都坏质量;

3)主蒸汽流量坏质量;

4)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大;

5)总风量坏质量;

6)阀位偏差大;

7)阀位坏质量;

8)减温阀故障。

9)蒸汽流量低。

7.投自动步骤:

1)检查入口、出口蒸汽温度是否正常;

2)检查阀位是否正常;

3)检查减温阀是否故障;

4)检查出口蒸汽温度定值偏置是否跟踪,或温度偏差是否大;

5)投自动。

说明:

1)调节系统未经热工人员调试,禁止投入自动;

2)调整PID参数;

3)自动状态下,禁止调整前馈系数。

(二)、二级减温调节系统

1.SAMA图纸:

SAMA-B-41/42

2.A、B侧二过入口蒸汽温度,均采用二选均标准逻辑。

3.二级级减温水流量,需进行温度补偿。

补偿公式如下:

其中

,tnormal为减温水正常运行温度(或标定温度)。

缺省温度:

tnormal=165℃(暂定)

说明:

目前暂无减温水温度侧点,需设定正常运行温度;

4.工作原理:

A、B侧二级减温调节系统是分别独立的串级控制系统,各包括一个喷水调节阀,两个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1个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调节系统采用串级控制,为提高负荷响应特性,副调节器引入总风量作为前馈信号。

主、副调节器都采用ADAPT参数调整方式,便于变参数调节。

另外,主调节器还增加了SMITH预估控制器。

二级减温调节系统温度定值是负荷(主蒸汽流量)的函数,运行人员在M/A站上可以对温度定值进行偏置。

调节系统手动时,副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M/A站手动输出,主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入口蒸汽温度信号,故调节系统手、自动无扰切换。

另外,调节系统手动时,M/A站出口汽温定值偏置自动跟踪反向计算的定值偏差信号,即实现定值自动跟踪测量值,故手、自动切换,定值无扰。

5.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SP:

二级减温定值偏置,零点:

-200,量程:

400。

PV:

二级汽温与自动定值之间的偏差(反向计算),其他同SP。

左二级减温调节系统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该系统由三个基本信号组成,1级过热汽温

(主信号),1级减温水出口温度

(副信号),总风量(前馈信号),规定信号极性为SP:

-,PV:

+。

汽温偏差信号为PV1–SP1,汽温偏差信号经PID运算后和前馈信号进行叠加,当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时,减温水出口温度应该减小为正常值。

则减温水流量应增加,则应开大阀门,副PID的输出增加,而由于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汽温偏差信号pv-sp也增加,则副PID应该属于正作用。

判断主PID的作用,假设过热汽温

增大时,为使过热汽温

减小至正常值,应使调节阀门增加即副PID输出增加。

由于副PID是正作用的,所以副PID的输入PV2-SP2应增加即SP2减小,则可知主PID输出减小。

而由于过热汽温

增大,输入PV1-SP1增大,则可以得出主PID属于反作用。

右二级减温调节系统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该系统由三个基本信号组成,1级过热汽温

(主信号),1级减温水出口温度

(副信号),总风量(前馈信号),规定信号极性为SP:

-,PV:

+。

汽温偏差信号为PV1–SP1,汽温偏差信号经PID运算后和前馈信号进行叠加,当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时,减温水出口温度应该减小为正常值。

则减温水流量应增加,则应开大阀门,副PID的输出增加,而由于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水位偏差信号pv-sp也增加,则副PID应该属于正作用。

判断主PID的作用,假设过热汽温

增大时,为使过热汽温

减小至正常值,应使调节阀门增加即副PID输出增加。

由于副PID是正作用的,所以副PID的输入PV2-SP2应增加即SP2减小,则可知主PID输出减小。

而由于过热汽温

增大,输入PV1-SP1增大,则可以得出主PID属于反作用。

6.切手动条件:

1)二过出口温度都坏质量;

2)二过入口温度都坏质量;

3)主蒸汽流量坏质量;

4)出口蒸汽温度偏差大;

5)总风量坏质量;

6)阀位偏差大;

7)阀位坏质量;

8)减温阀故障;

9)蒸汽流量低。

7.投自动步骤

1)检查入口、出口蒸汽温度是否正常;

2)检查阀位是否正常;

3)检查减温阀是否故障

4)检查温度定值偏置是否跟踪,或温度偏差是否大;

5)投自动。

说明:

1)调节系统未经热工人员调试,禁止投入自动;

2)调整PID参数;

3)自动状态下,禁止调整前馈系数。

(三)三级减温调节系统

1.SAMA图纸:

SAMA-B-43/44

工作原理:

三级减温调节系统,包括:

A、B侧各1个减温阀,A、B侧各2个入口蒸汽温度,和混合后的3个出口蒸汽温度。

调节系统实际有1个主调节器、1个A侧副调节器和1个B侧副调节器。

主汽温定值直接从A侧M/A站上给定,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A、B副调节器的入口蒸汽温度定值。

为提高负荷响应特性,A、B侧副调节器引入总风量作为前馈信号。

主、副调节器都采用ADAPT参数调整方式,便于变参数调节。

另外,主调节器还增加了SMITH预估控制器。

A、B侧都手动,则调节系统手动;A、B侧有一侧自动,则调节系统自动。

调节系统手动时,A、B侧副调节器输出分别自动跟踪A、B侧M/A站手动输出,主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A、B侧入口蒸汽温度信号的平均值,故调节系统手、自动无扰切换。

另外,调节系统手动时,主汽温定值自动跟踪测量值,故手、自动切换,定值无扰。

工作原理:

减温调节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包括一个喷水调节阀,一个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一个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调节系统采用串级控制,SP1与PV1求偏差后经PID1输出后作为PID2的SP值,SP2与PV2求偏差经过PID2输出,调节系统手动时,副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M/A站手动输出,主调节器输出自动跟踪入口蒸汽温度信号,故调节系统手、自动无扰切换。

另外,调节系统手动时,M/A站出口汽温定值偏置自动跟踪反向计算的定值偏差信号,即实现定值自动跟踪测量值,故手、自动切换,定值无扰。

2.A、B侧三过入口蒸汽温度,均采用二选均标准逻辑,三过出口蒸汽温度(即主汽温)采用三选中标准逻辑,原理及操作如前所述。

3.三级级减温水流量,需进行温度补偿。

补偿公式如下:

其中

,tnormal为减温水正常运行温度(或标定温度)。

缺省温度:

tnormal=165℃(暂定)

说明:

目前暂无减温水温度侧点,需设定正常运行温度;

4.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A侧:

SP:

主汽温定值,零点:

0,量程:

600。

PV:

主汽温,其他同SP。

该系统由三个基本信号组成,1级过热汽温

(主信号),1级减温水出口温度

(副信号),总风量(前馈信号),规定信号极性为SP:

-,PV:

+。

汽温偏差信号为PV1–SP1,汽温偏差信号经PID运算后和前馈信号进行叠加,当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时,减温水出口温度应该减小为正常值。

则减温水流量应增加,则应开大阀门,副PID的输出增加,而由于减温水出口温度

增大,气温偏差信号pv-sp也增加,则副PID应该属于正作用。

判断主PID的作用,假设过热汽温

增大时,为使过热汽温

减小至正常值,应使调节阀门增加即副PID输出增加。

由于副PID是正作用的,所以副PID的输入PV2-SP2应增加即SP2减小,则可知主PID输出减小。

而由于过热汽温

增大,输入PV1-SP1增大,则可以得出主PID属于反作用。

B侧:

SP:

显示主汽温定值;

PV:

主汽温。

说明:

SP始终跟踪SP,显示主汽温定值。

规定信号极性为SP:

-,PV:

+。

汽温偏差信号为PV-SP,汽温偏差信号经PID运算后和前馈信号进行叠加,当减温水出口温度增大时,减温水出口温度应该减小为正常值。

则减温水流量应增加,则应开大阀门,PID的输出增加,而由于减温水出口温度增大,水位偏差信号pv-sp也增加,则PID应该属于正作用。

5.A、B侧M/A切手动条件:

1)主汽温都坏质量;

2)主汽温偏差大;

3)总风量坏质量;

4)A(B)侧三过入口温度都坏质量;

5)A(B)侧阀位偏差大;

5)A(B)侧阀位坏质量;

6)A(B)侧减温阀故障。

8)蒸汽流量低。

6.投自动步骤

1)检查入口、出口蒸汽温度是否正常;

2)检查阀位是否正常;

3)检查减温阀是否故障;

4)检查温度定值偏置是否跟踪,或温度偏差是否大?

5)投自动。

说明:

1)调节系统未经热工人员调试,禁止投入自动;

2)调整PID参数;

3)自动状态下,禁止调整前馈系数。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过程控制》所学内容加深了巩固,培养了我的分析能力。

加强了对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SAMA图分析等能力,锻炼了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意义。

我所分析的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串级控制系统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改善对象动态特性和自适应能力强等。

引入1级过热汽温

(主信号),1级减温水出口温度

(副信号),总风量(前馈信号),构成了一个前反馈系统。

主PID是反作用,副PID是正作用的。

加强了对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SAMA图分析等能力,锻炼了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意义。

四、参考文献

1、《过程控制》金以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2、登封锅炉MCS设计说明书何同祥金秀章翟永杰编制华北电力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