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047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docx

江西财经大学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第一单元

1、名词解释

货币:

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

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

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

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

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答:

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

(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答:

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点?

答:

信用货币的特点有:

(1)流通中的都是信用货币,现实生活中的货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的,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所有者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银行代表国家对存款人的负债。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不同。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必须控制、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保持货币稳定的流通。

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美元以35美元=1盎司的比例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即实际上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各国货币的平价必须以黄金或美元表示,各国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行价的上下限1%幅度内波动。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逆差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贷款来弥补,也可以通过汇率调整,弥补国际收支的基本不平衡。

(5)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平价体系。

第二单元

1、名词解释

市场利率:

随市场供求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与之相对的是官定利率。

①、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它是银行体系制定各种差别利率和加罚息利率的依据,同时也是金融体系制定各种有价证券利率的依据。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

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人们可以以多种形式持有期财富,如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虽然人们持有非货币资产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由于经济运行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性,而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遭受损失。

而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产,是财富的真正代表,为整个社会认可和接受,能随时转化为其他商品,并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

所以人们在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时,大多倾向于持有货币,这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

③、可贷资金理论:

新古典学派在利率决定论里面提出了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供给由社会的自愿储蓄、减少窖藏和新增货币供给构成;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窖藏需求。

④、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由债券的收益曲线(即利率曲线)表示。

从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的互相关系、互相影响以及共同决定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决定。

2、简答题

1、如何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答: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名义利率是指市场现行的利率,当在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不能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水平。

实际利率又叫真实利率,按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时候利率,而根据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前利率。

2、如何理解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答:

按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利率可分为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而基准利率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率都称之为非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跟随基准利率的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是否处于基准利率地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急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3、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答:

新古典学派在利率决定论里面提出了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就应该着眼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由社会的自愿储蓄、减少窖藏和新增货币供给构成;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窖藏需求。

其中可贷资金的供给与利率是正相关的,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的。

4、利率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

①、利率的平均水平。

利率是平均利率的一部分,利润本身就是成为利率的最高界限。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这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为显著的。

③、经济运行周期。

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利率水平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

④、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或市场中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利率水平一般会相应的提高。

⑤、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主要影响体现在国际汇率与汇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应国内利率的变动。

⑥、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实行不同的的经济政策,对利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⑦、借贷风险。

在借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的因素出现,可能导致各种风险,这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5、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

答:

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的基本命题是:

长期利率相当于在该期限内人们预期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

其隐含了几个前提假设。

比如:

投资者对债券期的期限没有偏好,其行为取决于预期收益的变动;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相同的预期;在投资人的资产组合中,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全替代的;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替代的债券具有相等的预期收益率。

预期假说解释了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一起变动的原因,并且也解释了长期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与短期利率一起变动的原因。

6、请联系实际谈谈利率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答:

从四条线条展开。

1、利率—储蓄—经济运行2、利率—投资—经济运行3、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4、利率—物价—经济运行

第三单元

1、名词解释

①、存款型金融机构:

存款型金融机构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运用资金的金融机构。

②、契约型金融机构:

契约型金融机构是通过长期契约的方式按期获得资金,并将所获得的资金投入市场的金融机构。

③、投资型金融机构:

投资型金融机构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筹资,并将资金用于贷款或者购买证券的金融机构。

2、简答题

1、简述金融机构的功能。

答:

金融机构的具体功能体现有如下几点。

①、信用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能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接受信用,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运用出去,提供了信用。

克服了直接信用在时间、空间、需求、规模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信用创造功能。

存款金融机构在部分准备制和非非现金结算的基本前提下,至于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存款金融机构能够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创造新的信用。

③、支付中介的功能。

金融结构充当支付中介,以转账的方式进行交易结算,同时能反应企业单位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活动。

④、资产转换中介的功能。

既实现了期限的转换,又实现了规模的转换。

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期限下交易的需求,有满足了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规模下的交易需求。

⑤、信息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生成专家,为融资活动的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⑥、风险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中介服务,为投资者和融资者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

2、简述我过金融机构体系

答: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政策性银行。

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③、股份制商业银行。

又分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④、其他金融机构。

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信托投资机构。

⑤、证券机构。

包括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基金。

⑤、外资金融机构。

氛围中外合资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答的时候要具体阐述)

第四单元

1、名词解释

①、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后者进行融资的方式。

②、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单位通过金融中介结构间接获得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多余资金的融资方式。

③、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指证券发行的市场,亦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

④、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还是指已发行的证券正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买卖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又可分为场内市场(即证券市场)和场外市场(或店头市场)。

⑤、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是满足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

货币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所以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讯方式联系表达的。

⑥、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性的、临时的资金调剂所形成的市场。

⑦、CDs:

CDs即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一种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最初是美国商业银行为了逃避金融监管条例中对存款利率的限制、稳定银行存款来源而进行的一项金融业务创新。

⑧、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购买商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再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出售的协议。

⑨、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满足中长期融资需要,为资本的累积的分配提供条件。

广义的说,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⑩、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派生于其基础金融资产(包括外汇、债券、股票和商品)价格及其价格指数的一种金融合约。

金融期货:

金融期货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按条件买卖一定标准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是一种赋予合约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2、简答题

1、金融市场包含哪些构成要素?

答:

金融几个由如下几个要素构成。

①、交易主体,即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者。

包括居民个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

②、交易对象与交易工具。

金融市场上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交易的都是货币资金。

交易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融资凭证。

③、交易的组织形式。

交易的组织形式包括交易所形式,柜台交易形式或店头交易形式。

④、交易价格,在健全的市场组织和价格机制(利率机制)下资金的供求决定的交易价格。

2、股票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其变动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

股票的交易价格=预期股利收益/市场利率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本要素。

包括经济方面因素、政治方面因素;另一类是技术因素。

指的是股票市场内部的一些情况,如股票交易量、卖空数量等。

3、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

债券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债券期值。

即债券到期时的总价值或总收入,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②、债券期限。

分为有效期限和待偿期限。

③、市场利率水平通常以银行利率为参照标准。

④、付息方式,债券付息方式有多种情况,如一次还本付息、分次付息等。

付息方式不同,对债券各个时期的收益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债券交易价格。

4、什么事金融衍生品,它有哪些特点?

答:

金融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派生在基础金融资产(包括外汇、债券、股票和商品)价格及价格指数的一种金融合约。

其特点如下,①、价值取决于其标的资产的价格,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标的资产或金融基础资产的价值,只有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金融衍生出的产品才具有其相应的价值。

②、零和游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不会创造财富,知识进行风险再分配的一种工具。

③、高杠杆性和低交易成本。

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交易者通常不需要缴清全部交易资金,而只要缴存一定比例的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全部交易资金的操作。

⑤、谈谈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

①、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的集合功能,即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将社会上分散的小额资金汇集成巨额的资金,从而可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

②、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资金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调节功能。

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还可以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提供条件。

④、金融市场的反应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是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

计算题13、14、15、16、17、18

第五单元

1、名称解释

①、信用中介:

即商业银行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广泛动员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把这些货币的资金借出令其流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②、支付中介:

即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与货币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兑换货币,货币结算、货币收付等,成为社会的总会计、中出纳,发挥着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

③、信用创造:

即商业银行可以发挥杠杆效应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张市场信用的能力。

它的的这种功能建立在部分准备制和非现金结算制的前提上。

④、同业拆借:

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次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⑤、中间业务:

我国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将其划分为适用于审批制的中间业务和适用备案制的中间业务。

⑥、表外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一切业务。

包括: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和或有债券、或有债务累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指的是或有债券、或有债务类表外业务。

2、简答题

1、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答:

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有:

①、信用中介。

即商业银行一方面以存款的形式广泛动员和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把这些货币的资金借出令其流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②、支付中介。

即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与货币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兑换货币,货币结算、货币收付等,成为社会的总会计、中出纳,发挥着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

③、信用创造。

即商业银行可以发挥杠杆效应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张市场信用的能力。

它的的这种功能建立在部分准备制和非现金结算制的前提上。

④、其他金融服务。

随着金融业在业务范围、结构、内容上读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商业银行也为客户带来多样性和针对性的服务。

2、现代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类型。

答:

现代商业银行按组织体制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分支制和银行控股公司制。

①、单一制是指不社分支机构,只有一处或极少营业场所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分支行制是国际上较多采用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分支形式是指在某个大城市设立总行,同时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所有分支机构由总行领导的一种组织体制。

③、银行持股公司在美国严格限制或禁止分行制银行时,被作为分行制的替代组织形式。

3、简述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

答: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分别是:

①、安全性原则。

其中又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政治风险。

(具体可以展开)②、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是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流动性也称清偿性,指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银行为防范风险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③盈利性原则,因为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动力,同时,盈利性对于提高银行信贷资金效率、扩大银行经营范围及增强银行竞争力度有着根本意义。

4、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种类。

答: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

其负债结构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①、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②、借入资金包括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

③、其他借入款包括转贴现、回购协议

大面额存单以及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5、简要分析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答: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加以应用,以获取收益的业务。

①、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又可以按贷款期限、贷款保障条件、贷款用途、贷款偿还方式、贷款的质量、银行发放贷款的自由程度做具体分类。

②、贴现业务。

贴现业务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未到期的票据,并为此支付利息。

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始发展是最重要的资产业务,现仍占很大的比重。

③、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开展证券投资业务既可以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也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

6、何谓中间业务?

主要的中间业务有哪些?

答:

我国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将其划分为适用于审批制的中间业务和适用备案制的中间业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①、汇兑业务,是指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首款人的一种业务。

②、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也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③、代收业务。

代收业务是银行根据各种凭证以客户的名义代替客户收取款项的业务。

④、代客户买卖业务。

代客户买卖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

代替客户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汇业务。

⑤、承兑业务。

这回事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一种业务。

⑥、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即信用委托的意思,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的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

⑦、代理融通业务。

这是由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理顾客收取应收账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

⑧、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业务是由银行发行、提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工具的总称。

7、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

答:

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有:

①:

分散风险,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贷款风险大,没有合适的机会时,银行将资金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可以获取稳定的收益,可在风险分散的前提下提高利润。

②、保持流动性。

为保持流动性持有过多的现金资产会增加银行的机会成本,可销性强的短期证券即可随时变现又能获取一定的收入。

③、合理避税。

商业银行投资国债和地方债务,可以获得税务上的优惠,故银行可以利用证券组合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使收益进一步提高。

第六单元

1、名称解释

①、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2.5※(市场风险所需资本+操作风险所需资本)]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产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

②、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即银行的一级资本。

其特点是:

资本价值相对稳定;在公开发布的账目上可以发现;是市场判断资本充足率的基础,对银行的赢利和竞争能力关机极大,包括实收资本/普通股、公开股、公开储备(税后利润提取)。

③、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技术、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管理和金融机构等方面进行变革的行为。

2、简答题

1、金融创新的动因有哪些?

答:

金融创新的动因有:

①、金融监管诱发金融创新;②、金融风险催化金融创新;③、金融竞争强化金融创新;④、现代科技促进金融创新(可以进行拓展)。

2、谈谈《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与出台背景。

答: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最低资本要求。

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对加权风险资产最低比例为8%②、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要求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强职责,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③、进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约束;《巴塞尔协议》于1988年推出,其背景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不平等的竞争,旨在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而稳定的运行。

在其后的修改版本中,更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标准。

第八单元

1、名词解释

①、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向其提供贷款。

此时中央银行的角色就是最后贷款人。

②、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

一直是一家私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一般的银行业务,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

一直到1825年和1837年,英国爆发了史上最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冲击了整个英国的国民经济。

针对这次经济危机,资产阶级一直认为货币信用问题是危机的根源。

所以英国于1844年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条例》。

确定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者的相对垄断地位,成为了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③、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银行券)的发行权。

④、银行的银行:

所谓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一般不直接与工商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而主要是以各种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对象,集中它们的准备金,向他们提供信用和提供清算服务,充当他们的最后贷款人等。

⑤、国家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指的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政府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服务于国家。

⑥、票据再贴现:

票据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其对工商企业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融通资金行为,也称重贴现。

2、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答: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其中负债业务也分为:

①、货币发行业务。

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回流到社会,也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②、代理国库。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银行,一般都由政府赋予其代理国库的职责,财政的收入和支出,都由中央银行代理。

③、集中存款准备金。

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按国家规定要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其中一部分的存款准备金将会被商业银行留作库存现金,另一部分交存在中央银行。

④、其他负债业务。

比如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

资产业务可分为:

①、贷款业务,包括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有价证券再抵押),对政府及公共机构的贷款,以及其他贷款业务。

②、黄金及外汇储备业务。

由于黄金和外汇储备是国际间进行清算的支付手段,各国都把它们作为储备资产,以便在国际收支失衡时,用来清偿债务,所以黄金及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

③、证券买卖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之一。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是资金清算业务。

有一些中央银行也从事信托代理业务。

而资金清算业务又分:

集中办理票据交换,结算交换差额以及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2、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

答:

中央银行从性质来说,既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又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①、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特殊的地位源于其目的就是控制和调节金融。

;中央银行在实际的运营中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