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102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易错点.docx

高二政治易错点

第一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也一样

3、哲学有对有错;世界观也一样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哲学产生于社会实践

6、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7、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8、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追求智慧

9、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0、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12、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1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4、哲学是科学之母

15、反思性是哲学的一个特征

1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又指导哲学研究

17、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

18、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第二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把哲学上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的哲学派别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P11

6、理生万物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7、在世界的本原上,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唯心主义是二元论。

8、旧唯物主义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共同点是都承认意识的作用

1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1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承认不承认意识的作用

12、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依赖于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意识依赖于物质

1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14、列宁所说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是指主观唯心主义

15、和旧唯物主义相比,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17、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第三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作为文化范畴的哲学,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反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的基本内核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实事求是的观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是十九世纪初的欧洲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践的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革命性、实践性、历史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万有引力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12、哲学的功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样,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展开的

1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三个第一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16、费尔巴哈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

17、哲学之所以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因为它可以直接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P17

第四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物质的唯一、共同特性是运动

2、割裂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犯的错误,会导致诡辩论和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3、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健康的大脑

4、认为:

“世界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5、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应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

6、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属于近代唯物主义

7、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方法论是按规律办事

9、物质的存在方式、固有属性是规律

10、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

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1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13、唯心主义认为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4、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15、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之所以可以左右规律是因为人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从而造福于人类

16、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基础

17、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8、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属性是运动

20、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自然现象

2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可能预见未来

23、人有意识可以认识、利用、改造规律

24、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静止的

25、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决定着按规律办事的程度

26、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27、辨证唯物主义主张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

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这里革命热情是指尊重

客观规律,科学态度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

28、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就要

反对夸大唯意志主义。

P41

29、运动的承担者、载体是意识

30、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统一于物质

31、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

第五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

2、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不是无限的

3、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意识起了决定作用

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5、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6、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7、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属于意识能动作用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反映物质就象镜子反映事物一样

9、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意识的反作用

10、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健康的大脑

11、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

前者一定会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后者则不一定。

12、意识与物质的根本区别是谁是世界的本原

13、思维着的精神(意识)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在于意识能反映客观物质

14、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要求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5、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6、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人能够能动的创造物质

17、意识产生于人脑

18、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19、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0、人的意识可以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客观性、能动性。

第六课: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2、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由于立场、观点、方法不同,能力、水平不同,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有多种,真理也一样。

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5、认识的来源和途径只有实践

6、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物质第一性

8、感性认识是错误的,而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9、坚持实践的观点的哲学依据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践。

11、坚持真理、科学理论的哲学依据是真理、科学理论是正确的

12、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

13、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与知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实践

1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

15、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16、认识的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

17、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穷尽真理

18、来源于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

19、人们获取正确的认识只能通过亲身实践

20、价值观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21、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22、真理与谬误是认识的两个阶段

23、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4、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25、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6、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27、真理性认识就是对原有认识的抛弃

28、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29、真理是客观的

30、认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