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26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制造2025规划.docx

西安公布“西安制造2025”规划力争10年后制造业产值达1.5万亿元

《西安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正式公布。

《意见》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市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

总体目标 打造我市现代制造业体系

此次《意见》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旨在用十年时间打造我市现代制造业体系。

据《意见》显示,我市力争用五年时间,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用十年时间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6%和2%,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产业规划 六大产业撑起“西安制造”的明天

《意见》公布了未来十年,我市将重点发展的六大制造业产业,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食品饮品等。

为支持这六大产业发展,《意见》首先强调要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而“互联网+制造业”也被视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意见》要求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此外,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制造业集聚发展、推行“绿色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都是我市未来十年在制造业领域重点要推进的工作。

政府支持 多措并举服务好制造业发展

《意见》要求,市、区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强化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市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到202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重点向制造业技术创新、两化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重点产业等方面倾斜。

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

并加快构建制造业的投融资体系,鼓励引导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服务发展。

以及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及服务体系。

西安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促进我市制造业做大做强,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契机,以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做大做强制造业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食品饮品等优势产业,打造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能耗排放低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立足我市制造业发展实际,力争用五年时间,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用十年时间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

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2%以上,增加值率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累计分别下降10%和5%,建成一批制造业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和园区。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

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达到2.5%以上,增加值率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6%和2%,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三、发展重点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确立一批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质量效益有影响的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申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依托国家和省级制造创新中心,发挥我市科研优势,采取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攻关研发。

努力在航空航天、通信导航、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化。

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为契机,制定我市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引导产学研金用加强合作,推进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就地产业化。

强化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创新成果信息发布、共享、对接和交易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鼓励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孵化基地。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园区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实施西安市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培育市场终端用户为主要环节,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强我市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

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和院所,牵头引领相关行业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合作成立研发中心。

依托工业园区、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检测机构等,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行业技术中心和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为制造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知识产权应用。

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进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制定鼓励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应用、保护及维权的政策措施。

2020年以前,全市制造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8%,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比重达到30%;2025年以前,上述前两项指标分别年均增长10%、15%,第三项指标达到40%。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围绕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通信导航等智能装备,支持研发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

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电力设备、智能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

加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化改造力度,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坚持“需求牵引、系统推进、示范引领”的思路,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核心技术工程应用,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输变电设备等重点领域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

以数字园区建设为目标,推动市级以上工业聚集区优先发展,打造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发展。

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利用互联网实现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良性互动,推进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鼓励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细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云制造服务,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加快多元化制造资源有效协同。

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评定试点,支持两化融合创新研究服务基地建设,培育第三方咨询、评定和培训服务机构,通过标准和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打造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向更高阶段跃升。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产品生产周期、不良品率均降低30%;到2025年,上述指标均降低50%。

(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制定“互联网+质量品牌”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智能制造,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完善质量治理机制,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

强化质量发展基础。

大力推进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通过消化吸收和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鼓励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进产业联盟协同开展标准化建设。

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和工业质量品牌创新活动,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制约我市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

强化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通过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做优、做强现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全面提升西安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培育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自主创新品牌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商标国际注册、收购国际品牌,促进品牌国际化。

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保护和宣传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树立西安制造品牌的良好形象。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

积极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管理小组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特别是在重点消费品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

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将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纳入诚信管理,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到2020年,拥有中国质量奖1家、陕西省质量奖12家、市质量奖28家以上;到2025年,拥有中国质量奖3家、陕西省质量奖20家、市质量奖40家以上,形成10个以上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依托比亚迪、陕重汽等企业,完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加工配套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重点开发第三代节能型重卡产品,推动重卡产能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

以自主开发和合资合作为主,重点发展节能型、高档次轿车,做大规模,提档升级。

依托法士特等企业,通过引进及合资合作,进一步推动汽车变速器、车桥、驱动电机、动力电池、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上规模、上水平。

围绕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突出抓好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

2020年,力争全市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2025年,达到3500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依托三星、华天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存储芯片产业;推动分立器件制造业发展,增强关键设备和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能力;依托军工电子优势,加快新型元器件研发与产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西安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依托中兴、华为等企业,带动整合智能终端整机及零部件、芯片、系统和应用软件研发设计制造企业,聚集上下游生产要素,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培育和形成智能终端产业链。

大力推进工业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创新信息技术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

加快西安工业云和大数据服务平台、西安软件园云计算中心以及大中型企业云等项目建设。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智能支撑。

2020年,力争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2025年,达到3000亿元。

3.航空航天产业。

依托航空基地、航天基地,以西飞、西航、航天六院等企业为核心,推进中航重机先进航空煅铸产业基地、航天科技民用产品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舟700飞机、小鹰700通用飞机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大运机、大客机、支线客机和无人机的研制生产配套,促进民用航空、通用航空、航空零部件、机载设备、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导航等产业快速发展。

重点攻关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技术、GNSS数据处理及行业应用集成系统、位置服务应用等北斗关键技术。

全力打造集研发运营、生产制造、区域平台为一体的西安卫星应用(北斗)产业园。

2020年,力争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亿元。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大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研发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变。

依托中国西电、永电金风等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备、智能电网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成套装备,以及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及关键部件。

抓住高铁、城际铁路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中车轨道交通等企业,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

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技术、储能与节能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

发展高铁用运载、巡检、测量等整车产品,牵引变流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高速列车车头体等关键零部件产品。

支持陕鼓集团等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陕鼓能量转换设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扩大通用专用装备制造规模。

2020年,力争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2025年,达到2000亿元。

5.新材料产业。

依托西北有色院国家超导制备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加快建设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打造西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超导材料、钛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等新材料为重点,加快发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尺寸单晶硅、多晶硅、功能新高分子等先进复合材料、新型防腐涂料、特种金属材料、新型电子材料和高强度轻质金属合金材料等。

2020年,力争全市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

6.生物医药与食品饮品产业。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以杨森、利君等企业为龙头,重点通过智能化改造、技术创新、扩能扩产项目实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质量效益水平。

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应用和发展,注重新型生物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疫苗、多肽、蛋白等生物药基地、强生供应链生产基地、工程皮肤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冠心痛片、生血宝合剂、肾康注射液等大品种基地建设,大力提升和扩大化学药产业质量与规模。

加快食品饮品产业发展。

以银桥、汉斯等企业为龙头,通过战略合作、产品特色开发、智能规模化生产,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特色食品饮品产业走向高端、高质、高效。

重点发展牛羊乳特色加工、啤酒、果酒、运动饮品、清真食品、方便食品以及猕猴桃汁等地方特色食品饮品产业。

2020年,力争全市生物医药、食品饮品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2025年,分别达到1000亿元。

(五)推动制造业集聚发展。

高新区、经开区、渭北工业区等开发区、工业园区要率先实施智能制造,将智能制造融入园区发展规划,优先发展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现代服务业科技工程等重点项目,培育区内新业态、新模式的制造业。

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制造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实施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的制造业互联网。

积极发展区内众创、众包、众筹等综合服务平台,突出体现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等特色。

充分发挥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功能,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搭建面向制造企业、功能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

把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主战场。

继续培育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形成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中小微企业集群。

紧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贯彻“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发展,建立国际化合作产业集聚区。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能力,提高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水平。

(六)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加快军转民产业发展。

鼓励航空、航天、兵工、核工、电子等大型军工企业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装备、管理等优势开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发民用产品。

与本地制造企业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军转民产业。

支持从事民品生产的军工科研院所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促使其快速发展。

鼓励军工单位利用先进设备、试验、检测仪器参与本市统筹科技资源,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加快民进军产业发展。

积极协调民进军企业办理军工资质认证手续,提高认证效率,为民进军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统筹设备资源参与军工企业关键零件、智能部件的专业合作。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逐步由提供零件、部件向产品方向转变。

搭建军民融合服务平台。

建立军民融合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推进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鼓励军民融合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经济开发和大型工程建设。

(七)积极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

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推进制造业绿色生产。

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企业绿色改造。

积极推动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建立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开展企业数字能源应用等级评价,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环保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等限期淘汰制度,杜绝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扩张和重复建设。

(八)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

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

重点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鼓励优势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

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

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智能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

强化平台建设。

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依托制造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各类政策资金支持,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加大市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到2025年,累计投入100亿元,重点向制造业技术创新、两化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重点产业等方面倾斜。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

逐步整合利用市级相关财政资金、产业类政策性基金和国有资本收益金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工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重大工程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等。

完善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在政府采购及市级重点工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装备和产品。

进一步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建立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

(二)大力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对企业的干预。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继续改善招商引资、国际合作、产能转移等发展环境,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加强对国家在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方面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

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大对损害企业利益和阻碍企业发展行为的查处和督办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快构建制造业的投融资体系。

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符合制造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支持大型制造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特别是在国内“新三板”上市融资。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

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发展面向小微制造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

(四)培育多层次人才体系。

制定和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

充分发挥我市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实施硕士生培养“双导师”制,为企业创新培养领军人才;积极搭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工人,强化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优化高等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大对以先进制造业需求为导向的研发、设计和管理等人才培养力度。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

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才创业。

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企业使用股权激励、知识产权共有等方式,激发高端人才的积极性。

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实施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住房、户籍、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及服务体系。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和重点,落实和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

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法律、技术、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支持工业园区引进、建设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和财务结算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

(六)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安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制造强市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区县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建立《实施意见》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设立西安制造强市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