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斜井施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37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永安斜井施组.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安斜井施组.doc

《永安斜井施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安斜井施组.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安斜井施组.doc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矿井位置

宁夏永安煤矿隶属于宁夏阳光矿业有限公司。

矿井位于韦州矿区的东北部,行政区划属吴忠市同心县韦州镇,矿井至韦州镇4km,至吴忠市101km,至同心县城85km。

其地理坐标为:

经度106°29′00″~106°31′45″;

纬度37°16′15″~37°21′30″。

矿井场外公路与S203省道连接,距离约1.2km,预计8月完成路基及碎石路面。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永安井田位于韦州矿区北部,井田北以F35号断层与小泉井田相邻,南以F25号断层与韦一井田相邻,东以煤层露头风氧化带下限及划定老窑破坏区为界;西以采矿证边界为界。

在大罗山与青龙山山前构造断裂的控制下,形成了下马关~韦州向斜构造盆地,盆地北部由三叠系、二叠系砂岩夹砂质泥岩、泥岩和古近~新近系砂质泥岩、泥岩组成的残山丘陵与洼地相间排列,地形波浪起伏。

2、水文

井田内外水资源极缺,地表水贫乏,水质差,常年流水有苦水河、韦州河。

苦水河从井田北端穿过,区内流长1.25km,流速20131.2m/d,流量15120m3/d。

井田南西外1.1km处韦州河呈北北西向迳流,流速28800m/d,流量3936m3/d,矿化度9.805g/L,属硫酸盐氯化物~钠镁型水。

经调查表明,苦水河和韦州河与区内地下水互补关系不明显。

3、气象

井田属典型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少雨半荒漠气候区,冬寒长,夏热短,日照充足,蒸发强烈。

据同心县韦州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9.03℃,最高为37.2℃,最低-27.3℃,日照为3038小时,无霜期175天,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16m/s,冬季多北、西北风,平均风速6.3m/s,每年10月开始封冻,翌年3月开始解冻,冻土深度为1.37m。

三、地质特征

1、地层概况

永安井田位于韦州矿区北东部,地处韦州向斜东翼北段,属半掩盖式井田,地表多为新生界覆盖,基岩露头较少,约占35%。

井田内地层自上而下为:

第四系风积物((Qheol);第四系冲积物(Qhal、Qhpl);新近系红柳沟组(Nh);古近系清水营组(Eq);二叠系石千峰群孙家沟组(Psj);石盒子组(Psh);二叠系山西组(P1s);太原组(C2-P1t);石炭系土坡组(C2t)。

2、地质构造

井田大地构造位于贺兰山经向构造与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脊柱的复合部位。

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西有罗山背斜,中有韦州向斜,东有青龙山背斜。

井田位于青龙山背斜的西侧,韦州向斜东翼,发育有大型走向断裂,内部发育有较多的次级断裂,主体构造的展布方向为北北西,总体构造呈现一向西倾斜的单斜。

地层倾角一般为20°—30°。

褶皱简单,构造以断裂为主,区内断层较发育。

断裂以走向北西的逆断层为主,走向北东的正断层次之。

区内大小断层总计43条,其中落差≤10m的11条,>10~≤20m的11条,>20~50m的11条,>50~100m的8条,>100m的2条。

可能揭露的断层如下:

(1)F35断层

位于本部三维区西北部控制范围以外的附近地段。

逆断层,落差110~170m,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60~65°,延展长度2500m。

该断层为可靠断层。

(2)F32断层

位于东北角27线,逆断层,落差0~25m,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60~65°,延展长度650m,南西尖灭,北东被F35断层所截,控制程度较差。

对井筒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断层情况简述如下:

(1)FD25断层

位于本区Y304号钻孔东侧控制边界的附近地段。

逆断层,落差0~15m,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60°,延展长度800m。

该断层为可靠~较可靠断层。

(2)FD18断层

位于本区FD1断层东侧的附近地段,XZ105号钻孔穿过该断层。

逆断层,落差0~25m,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倾角60~65°,延展长度1300m。

该断层为可靠断层。

(3)F29断层

位于本区韦55与太7号钻孔之间穿过。

正断层,落差0~70m,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延展长度1850m。

该断层为较可靠断层。

3、煤层特点

井田含煤地层有:

石炭系土坡组、石炭~二叠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

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与太原组,共含煤60余层,编号者43层。

4、水文地质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二类一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是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

同时生产中要注意防范老空区和采空区的积水。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900m水平矿井正常涌水量84m3/h。

根据预测回风斜井在凿井期间的涌水量小于10m3/h。

四、电源、水源条件

1、电源条件

矿井供电电源为太阳山110kV变电站,业主架设35KV输电线路到本矿井,目前正在实施。

永久供电系统未形成前,施工临时用电由甲方提供10Kv进场电源。

2、水源条件

矿井供水水源取自刘家沟水库至太阳山开发区的供水管网,经输水管道送达本矿井工业场地。

目前太阳山水务公司正在铺设主管网。

矿井建设期间,永久供水系统未形成之前,施工用水甲方指定取水地点,运距约4-5km。

五、工程量及技术特征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拟掘回风斜井井筒,井筒长635.1m,主要工程特征如下表:

工程名称

掘进

断面

(㎡)

净断面

(㎡)

主要技术特征

工程量

(m)

备注

表土明槽段

27.0

18.9

23°、双筋砼碹、厚400mm、C25

35.0

安全出口和风硐口留口

表土暗槽段

23.7

18.9

23°、双筋砼碹、厚400mm、C25

40.0

 

基岩段

20.3

18.9

23°、锚(网)喷、厚120mm、C20、树脂锚杆、Φ20、锚深2000mm

560.1

 

合计

635.1

第二章凿井措施方案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保证井筒正常施工,进场公路为县乡公路,已经硬化,道路通行方便。

场地较平整,进场后进行井口开挖条件和临建布置条件。

施工用水就地解决,工业广场场地平整利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作部分回填或整平工作,基本达到施工要求。

一、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与管理人员认真审阅图纸,学习技术规范,组织图纸会审,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项目质量计划、填报项目开工报告,准备好各种技术资料和表格,开工前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2、组织测量人员做好接点复测工作,按业主提供的导线、水准点进行全面复核校验,进行井口基桩的布设。

3、试验人员尽早进行试验、检验和各种强度砼配合比的试验。

二、施工队伍准备

1、为确保本工程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特精选素质好、经验丰富、从事过二次以上类似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根据施工进度情况,按总体施工计划,陆续组织各作业队、各岗位、各工种人员进场,所有人员在上岗前10天到岗,以便了解现场情况,按ISO9001标准及《培训控制程序》要求组织学习培训。

3、施工现场准备

第一批人员进场后,要及时开展进场四通一平的准备工作,施工必须的生活、办公、卫生、生产等临时设施,工广临时设施布置,遵循“方便实用、文明施工、节约用地、安全可靠、兼顾环保、CI达标、尽可能避开永久建筑物”的原则。

(1)施工准备.施工临时建筑详见工程施工用地一览表。

工程施工用地一览表

序号

用途

面积(m2)

需要时间

1

办公室含会议室

30

开工

2

食堂、锅炉房

30

开工

3

浴室

40

开工

4

水泥库

60

开工

5

机修房

30

开工

6

矿灯房

20

开工后15天

6

配电室

50

开工

7

临时住房

100

开工

8

材料库

100

开工

9

调度值班室

15

开工

11

砖砌水池

40

开工

12

厕所

10

开工

13

压风机

40

开工

(2)供电:

使用业主接引到施工现场的电源,设变压器,敷设供电电缆到施工各用电点。

(3)供水:

建20m3蓄水池一座,供巷道掘进喷雾洒水灭尘,供水管采用Ф50mm钢管或胶管,室外部分直埋在冻土以下,巷道部分敷设在巷道左底角,每隔60m安装一个三通阀。

(4)照明:

地面照明电压采用220V,巷道内电压采用127V。

(5)通讯:

在井口、掘进头、值班室安装联系电话,经理室、值班室安装与业主电话系统相接的电话。

(6)信号:

在井口、掘进头安装声光对讲信号装置联系作业。

(7)防雷接地:

各建筑物的防雷均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防雷装置.电器设备的接地根据规范要求设置。

4、设备材料准备

公司机电、试验、材料供应部门组织设备、仪器、周转材料等调运工作。

确保各部门组织的设备、试验、检验设备、测量设备等迅速进场。

其余设备和周转材料根据工作进度工程进展情况,按计划陆续进场,主要机械设备表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台)

国别产地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备注

1

提升绞车

JD—2.5m

1

江苏

2

耙岩机

P-90B

3

喷浆机

转Ⅱ型

2

鹤壁

5.5

4

凿岩机

YT—28

15

沈阳

备用5

5

锚杆钻机

MYT-115

2

北京

7.5

6

风镐

01-30

4

沈阳

7

风动隔膜泵

QO0B-15N

5

合肥

8

锚杆测力计

ZM-100

2

天津

9

激光指向仪

JK—3

1

上海

10

发爆器

KFB-150

2

渭南

150

11

局部通风机

2×30KW

1

泰安

2×20

12

压风机

5L—20

2

北京

130

20m3

共用

13

搅拌机

350

1

江西

5.5

14

电焊机

BX5-400

1

合肥

5

15

装栽机

ZL—10

1

成都

40.5

2.5t

组织物资供应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按ISO9001标准、《物质采购控制程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落实货源,安排订货计划,设立堆放场地,搭设库房等。

5、火药库:

主井区设临时火药库,火药库建筑包括雷管库一间,火药库二间,看守房一间,打号房一间,测阻室一间,采用砌混结构,墙体用M5砂浆砌筑240mm红砖,房顶为空心楼板,水泥砂浆灌注,沥青灌注封顶.房屋基础不小于800mm,采用荒石砂浆砌筑.总建筑面积为140m2。

6、测量

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测量基点及坐标资料并现场交桩。

由我公司地测大队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设立近井点,标定井筒位置放线。

第三章施工方案

回风斜井工程优选最佳施工方案,实现安全、快速、质优为目的。

最大限度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确保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全优。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故施工准备、绞车安装、压风机安装及场面临建与表土段施工同时进行。

一、表土和风化岩段施工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表土段长75m。

表土段采用挖掘机开挖明槽20m,进入暗硐施工采用短掘短砌,掘砌间距控制在1—2m,最大掘砌间距不超过4m。

即在断面掘出后,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拱形支架、φ160mm的圆木顺巷插梁、木破板构顶的方式维护顶帮。

随后砌筑基础、墙体、拱顶部分。

风化岩段施工采用放震动炮松动配合人工开挖,短掘短支,采用一掘一锚一喷,即在断面掘出后,进行锚网喷支护。

二、基岩段施工方案

基岩段施工采用钻爆法掘进,光面爆破。

实施正规循环作业,循环进度1.7m。

当围岩不稳定时采用一掘一锚网一喷的方式作业,初喷混凝土厚度30—50mm;当围岩稳定时,采用三掘一喷的方式作业,初喷混凝土厚度30—50mm。

复喷成巷可滞后掘进工作面30m后进行。

耙岩机后及时施工水沟、台阶。

第四章施工方法

一、表土及风化岩段施工

表土段长75m,表土段采用挖掘机开挖明槽,进入暗硐施工采用短掘短砌,掘砌间距根据围岩稳定情况确定掘砌间距,掘砌间距控制在1—2m。

当荒断面按设计要求掘出后,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拱形支架、φ160mm的圆木顺巷插梁、木破板构顶作为临时支护。

在支护后挖基础,然后按照巷道中、腰线进行砌筑基础和墙体。

在墙体砌起后,搭设工作台,按照巷道中、腰线支设碹箍,碹箍间距1m一道。

采用长1m或2m,厚50mm的木板作模板,随后砌筑拱顶部分。

碹后必须用不燃物充填,碹冒与顶板采用木垛“井”字型接顶。

风化岩段施工采用放震动炮松动配合人工开挖,短掘短支,采用一掘一锚一喷。

即在断面掘出后,打支磨檫支柱3根作为临时支护,利用锚杆钻机打设锚杆并进行挂网,随后采用喷浆机喷射50mm厚砼。

二、基岩段施工方法

采用多台凿岩机打眼、放炮掘进、耙岩机装车出矸、一次成巷的方法施工。

施工顺序为:

定眼位→打眼→检查瓦斯→装药联线→检查瓦斯→撤人放警戒→放炮→检查瓦斯→检查处理顶帮活矸危石→临时支护→出矸→检查、加强临时支护→永久支护。

1、掘进

采用YT—28型风钻多台作业,按爆破图表中深孔爆破。

装药放炮炮眼布置见《炮眼布置图》。

回风斜井预期爆破效果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岩石硬度

f值

4-6

2

掘进断面

m2

23.1

3

炮眼利用率

%

85

4

每循环进尺

m

1.7

5

每循环爆破实体岩石量

m3

39.27

6

每米巷道炸药消耗量

Kg/m

34

7

单位原岩炸药消耗量

Kg/m3

1.4

8

每米巷道雷管消耗量

个/m

52

9

单位原岩雷管消耗量

个/m3

3

回风斜井爆破参数表

炮眼名称

掏槽眼

辅助眼

周边眼

底眼

合计

炮眼序号

1-8

9-49

50-78

79-90

炮眼数量

8

41

29

12

90

圈径(m)

1.2

2.4

5.1

眼深(m)

1.8

炮眼倾角

75º

90º

87º

87º

装药量

Kg/眼

1.0

0.8

0.5

0.8

Kg/圈

8

32.8

14.5

9.6

64.9

起爆顺序

雷管段别

1

2

3

4

爆破时采用正向不耦合装药结构,用炮泥封严填实眼口。

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由掏槽眼向外依次起爆。

联线方式为大串联。

炮眼布置、装药量等严格按照爆破图表执行,爆破图表根据岩石等级而编制,当掘进工作面处于砂质泥岩、泥岩、煤或f<6的岩层地,可以将2-3圈炮眼间距适当增加50-100cm,当工作面岩层f>7时,可以将2-3圈炮眼间距缩小50-100cm。

(1)炮眼深度ι根据进度要求及循环组织形式确定为:

ι=L/(d×d1×d2×d3)(m)

式中

L:

为施工计划月进度(90m)

d:

每月掘进天数(26天)

d1:

每日完成循环数(3)

d2:

为月正规循环率(85%)

d3:

炮眼利用率(90)

经计算:

ι=L/(d×d1×d2×d3)=90/(26×3×0.85×0.9)=1.5=1.7

(2)炮眼数目根据巷道断面及岩石硬度而定。

(3)掘进一循环的炸药消耗量Q=Q1+Q2+Q3(kg)

式中Q1、Q2、Q3、中分别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装药量。

(4)爆破单位岩体的炸药消耗量q=Q/(S×L×N)(kg/m3)

2、临时支护

(1)每次放炮后,经敲帮问顶安全检查后,打设不少于3根金属磨擦支柱进行临时支护。

(2)测量荒断面符合要求后,进行临时支护。

采用φ14*2000mm的树脂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拱部挂φ6—150*150mm钢筋网,喷C20混凝土50mm厚封闭围岩,实施临时支护。

当围岩不稳定时采用一掘一锚网一喷的方式作业,初喷混凝土厚度30—50mm;当围岩稳定时,采用三掘一喷的方式作业,初喷混凝土厚度30—50mm。

复喷成巷可滞后掘进工作面30m后进行。

耙岩机后及时施工水沟、台阶。

(3)对于欠挖部分,放小炮或用风镐处理后再进行临时支护。

(4)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茬岩,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0.8m。

(5)当井筒拱部围岩松软破碎或煤层搁顶,锚网喷支护难以满足永久支护要求时,及时请示监理、甲方采取支29U金属支架等特殊措施。

3、锚杆支护

在临时支护下,按设计要求位置,由顶到帮、由外向里打锚杆眼。

打眼时,严格控制打眼角度,使锚杆杆体尽量垂直于轮廓线或岩面,墙部锚杆为避免耙斗碰撞、放炮震动等影响,可待移耙岩机后再按要求补打,若墙部劈口发育有片帮危险,必须在打下部眼前按要求打注好锚杆。

锚杆安装前,锚杆眼必须吹净,以保证锚杆锚固质量,同时检查锚固剂,严禁使用不合格药卷。

将药卷插入眼口,用杆体轻轻推至眼底,把连接杆拧在锚杆上,然后用风动搅拌器搅拌30——50秒,将锚杆匀速推进到眼底。

15分钟后,上好托盘,拧紧螺母,螺母扭力矩须达到120Nm,锚固力不低于80kN。

4、喷射混凝土支护

C20混凝土拌料比例按照设计配合比为:

普通32.5#水泥:

黄砂:

石屑=1:

2:

1.5。

采用机械拌料,拌合料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应按照分段分片、先基础后侧墙、最后拱顶的顺序操作。

段距不宜超过6米。

复喷成巷控制距离:

移耙岩机后,及时按要求补打墙部锚杆喷混凝土成巷。

采用一掘一锚一喷办法施工时,复喷成巷距茬岩不超过30m;采用三掘三锚一喷方法施工时,复喷成巷距茬不超过50m。

基岩段施工循环作业图表

工序名称

时间

min

循环时间()h

1

2

3

4

5

6

7

8

接班检查准备

20

打锚杆(安装)

100

打上部眼

80

吹眼

10

打下部眼

60

吹下部眼

20

装药联线

30

撤人员

20

放炮通风

20

出矸

300

喷砼

300

注:

作业方式“三八制”

第五章辅助生产系统

一、供风系统

巷道开拓期间,主要用风设备为YT—28型凿岩机、喷浆机、BQF-Ⅱ风泵。

YT—28型凿岩机其耗风量为3.5m3/min/台,BQF-Ⅱ风泵耗风量为5m3/min/台。

根据施工方法及施工机具设备,井筒最大耗风量:

Qmax=(Q风钴+Q喷射机+Q锚杆机+Q风镐+Q风泵)×0.75=(4×2.8+2×6+2×4+2×1.2+1×3.5)×0.75=27.8m3/mm。

故选用20m3空压机两台使用,一台备用。

压风由地面2台20m3压风机,经φ108mm钢管或高压胶管接至工作面设备使用。

二、供水系统

利用20m3高位临时水池由地面经φ50mm无缝钢管及高压胶管接至工作面设备使用。

三、供电系统

电源引自矿方供电电源,在井口设置临时变电所,供压风机、水泵、井口动力、搅拌站、工广及各车间使用。

四、运输系统

装岩、提升运输、排矸是斜井井筒掘进的主要环节,根据现在设备及提升能力等综合考虑,装岩采用P-90B型耙斗装岩机。

为提高装岩效率,耙岩机距工作面距离最大为30m,最近距离为8m。

井筒掘进在0~80m内时,采用JD-40kw绞车,提升2辆1.5m3V型矿车将矸排至地面,当地面提绞布置完成后,采用JD—2.5m绞车提升3m3前卸式箕斗至地面矸石山。

验算:

1、箕斗重:

1975.6Kg

2、矸石重:

3×1800=5400Kg

3、钢丝绳选用:

6×7—φ22.5—1670—Ⅰ

单重1.814Kg./m

4、钢丝绳F破断力=32250kgf

5.Fmax=(1975.6+5400)(sin21.50+0.015cos21.50)+1.8

×700(sin21.50+0.2cos21.50)

=3710kg

6、N=32250/3710=8.68>7.5(安全系数)

7、提升绞车:

JD—2.5mF牵引力=55KN=5500Kg

F牵引力=5500Kg>Fmax=3710kg

通过计算:

采用JD—2.5m绞车,选用钢丝绳(6×7—φ22.5—1670—Ⅰ),提升3m3前卸式箕斗是可行的。

五、排水系统

在井筒掘进期间,每隔100米开挖一个临时水仓,工作面积水用风泵排至水仓内,再用DM46-50×6多级矿用离心泵,将井筒内涌水经高压胶管及φ108mm钢管排至地面,当施工至涌水量较大的含水层段巷道时,另行制定专项施工作业措施。

井筒掘进时,妥善处理涌水量是加快掘进速度、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针对涌水来源和大小加以防治。

防止地表水流入或渗入井筒内;在井口周围掘砌环形水沟;井口段永久支护不得漏水;严格控制分水器及水管漏水。

当工作面涌水小于5m/h时,将工作面积水采用风泵直接排入箕斗中随矸石一起排至地面;当涌水较大时,利用卧泵直接或通过中间排水机具将工作面各水排出井外。

施工时,根据情况在避人硐内设置一容量为4m3的水窝,工作面积水排至最近的避人硐水窝内,然后逐段向上排水。

当工作面涌水大于10m3/h时,不采取强排办法,而采取工作面注浆封堵含水层措施进行堵水,注浆措施另提。

六、通风系统

掘进初期采用自然通风。

当掘进距离超过6m后,采用2×30kw对旋局扇压入式通风。

局扇安设在距井口20m处,风筒采用φ800mm胶质风筒,以保证工作面正常通风。

七、防尘系统

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定期冲刷巷道浮尘。

每隔100m设一道水幕,工作面设风水喷雾器,水中加适量降尘剂,将巷道中粉尘控制在10mg/m3以内。

八、通讯、信号及照明

井下通讯与信号采用数字显示、自动记忆、误动闭锁等功能的TSH-1型井筒信号装置,设在距井下工作面30m处,与地面井口值班调度室进行通讯及信号联络。

照明采用的白炽防爆灯,每隔50m安放一个,在喷射作业地点安设多个聚光灯。

九、测量

井筒采用一台JK-3型激光指向仪指向,布置在拱顶,保证快速施工和激光充分校核。

井中布置三至四个稳定的IV等点(兼作水准点)作为基点。

井下采用DCH2+J2-1测距经纬仪布置7″导线作为基本控制,井下交移控制网采用三角高程(同7″导线)敷设。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一、工期安排

回风斜井井筒工程拟定准备期为5天,砌碹段施工工期为75天,基岩锚喷段施工工期180天,总工期260天。

二、工期保证措施

1、协调好地方关系,甲乙双方互谅互让,相互合作。

2、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及时编制分项施工技术措施,为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3、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