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456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2.doc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

1.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

(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2.成果模板

模板详见附件。

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名著导读《水浒传》

姓名:

工作单位:

镇雄县母享中学

学科年级:

语文九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大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人。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征各异,请分析武松、李逵、鲁智深这三个人物的共性。

 武松、鲁智深、李逵等,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反对封建统治的好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过程方法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抢答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另外对名著《水浒传》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也多少有些了解,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对精彩片段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通过开课前3分钟的音乐欣赏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而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而且又使教师的导课自然、生动。

学生情绪高涨,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2、小组交流、讨论。

每个研究员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出来,小组成员一块评论。

正确的结论,大家都记录下来;错误的分析,大家共同讨论,加以改正。

大家相互补充、互相纠正,制定出比较全面而精当的结论。

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下一步向全班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欣赏精彩片段

在教学欣赏精彩片段《鲁提辖三打镇关西》这个环节中,自己是否把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

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独立置疑,合作解决问题,尽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汉歌》

水浒英雄的故事精彩纷呈,梁山好汉的个性迥然鲜明,你肯定能够说出很多水浒英雄的名字或他们的故事,请大家来做一组抢答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倾听歌曲,感受情境氛围

ppt演示课文教案

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自己的想象,体悟其中的精彩

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到《水浒》原著的精彩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视频的播放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设计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阅读完了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

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

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

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

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七、教学板书

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 

播放歌曲《好汉歌》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

作者施耐庵(1296~1370?

),元末明初小说家。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默读课文,感知情节 

1. 检查预习 

⑴给字注音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gà   朴刀pō  恁地nân   怨怅chàng   兀的wù  怄òu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聒噪guō 晁盖cháo  省得xǐng    兀的wùdì    庵 n   喏喏连声nuò  剜口割舌wā   面面厮觑qù 

⑵补充释词 

a.晓事:

明白事理。

b.寻思:

思索;考虑。

c.忍气吞声: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d.喃喃呐呐: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e.絮絮聒聒:

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f.热不可当:

热得无法抵挡。

g.出没:

出现和隐藏。

h.分说:

分辩。

i.勾当:

事情。

j.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2.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

小组交流。

 

⑵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一)两分法:

 .

第一部分:

(开头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

(“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

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

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

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

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

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

暗线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明线:

杨志押运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

晁吴智取生辰纲。

  定计——施计——劫纲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