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53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老社区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doc

钱湖柏庭养老项目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钱湖柏庭养老项目

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

厦门万安智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一六年捌月

目录

第一篇:

项目概况及总体设计说明 3

一、 项目概况及应用分析 3

1.1. 项目简介 3

1.2. 设计范围及项目分析 3

1.3. 智能化系统组成 5

二、 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7

1.1 设计指导思想 7

1.2 智能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7

第二篇:

安全防范子系统设计说明 8

一、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8

1.1 系统组成 8

1.2 系统功能 9

二、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0

2.1 系统组成 10

2.2 系统平台功能特点 12

三、 电子巡查系统 13

3.1 系统组成 13

3.2 系统功能特点 13

四、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

4.1 系统组成 14

4.2 系统功能 14

第三篇:

物业管理与服务子系统设计说明 16

一、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6

1.1 系统组成 16

1.2 系统功能特点 18

二、 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19

2.1 系统组成 19

2.2 系统功能特点 20

三、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20

3.1 系统组成 20

3.2 系统功能特点 22

四、 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22

4.1 系统概述 22

五、 无线WIFI覆盖系统 23

5.1 系统组成 23

5.2 系统概述 23

六、 无线对讲系统 24

6.1 概要 24

6.2 设计 24

七、 电梯联动控制系统 25

7.1 系统概述 25

7.2 需求分析 25

7.3 系统设计 26

7.4 系统功能特点 29

八、 多媒体会议系统 31

8.1 系统组成 31

8.2 系统概述 31

8.3 系统设计 31

九、 集团网络、电话系统 31

9.1 系统简述 31

十、 楼宇自控系统 32

10.1 系统概述 32

10.2 需求分析 33

10.3 系统设计说明 35

第四篇:

家居子系统设计说明 44

一、 访客对讲系统 44

1.1 系统组成 44

1.2 对讲系统功能 44

二、 家居安防系统 45

2.1 系统组成 45

2.2 系统配置说明 45

2.3 系统功能特点 46

三、 家居布线系统 46

3.1 系统组成 47

3.2 系统功能 48

第五篇:

养老系统 49

第六篇:

配套工程子系统设计说明 58

一、 中心机房建设 58

1.1 系统设置:

58

1.2 应用功能描述:

58

第七篇:

结束语 60

第43页

第一篇:

项目概况及总体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及应用分析

1.1.项目简介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东南侧原横街村地块,距宁波市东钱湖直线距离约3公里,距宁波市区约15公里。

项目地块范围北临韩天线,东至规划路(道路宽9米),南侧与16-5C地块隔泄洪河道相望,西北角为横街大桥。

1.2.设计范围及项目分析

本项目工程用地面积:

80454㎡,建筑面积:

108347㎡,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80443㎡,地下建筑面积:

27904㎡,住户961户。

本项目本项目为养老综合社区,定位为“长者乐享社区”,规划建设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的小镇氛围,创造和谐、温暖、家的感觉,并让老人感受到尊贵感。

设计以组团的方式组织公寓,强调内部社群的建立。

总体布局中为老人设置众多的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多功能厅、俱乐部和各色聚会场所。

避免出现传统养老院单纯看护的功能,鼓励老人活动、交流,让每个老人的日常生活都丰富多彩,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

1.2.1.项目定位

项目以“养老”为主题,将绿化与建筑紧密结合打造一个休闲、养老的高品质小区。

本项目的服务对象为老人,应选择除针对住宅的基础智能化系统外,还需要根据老人的的特点选择经济、可靠、实用、可落地的智能化系统。

1.2.1区内建筑的分布

农田

会所

酒店

会所

公寓

会所

1.2.2总体管理模式分析

如上图所示,本项目小区将不仅配套商业场所,还设置配套服务设施和休闲会所,提供社区服务及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

考虑到该部分一般会对外营业,对整个小区进行全封闭式管理比较困难,因此根据本项目规划建筑分布,商业酒店区域对外开放,住宅区域不开放的管理模式。

即针对于住宅部分实施封闭式管理,重点加强周边的防护;商业酒店区域部分采用开放式管理,重点要加强内部各出入口及通道的防护。

1.2.3管理中心设置

本项目设置1个智能化管理中心,位于消防控制室。

1.2.4出入口分析

地库出入口

主出入口

主出入口

如上图所示,小区共有2个车人行出入口,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

1.3.智能化系统组成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定位,本项目智能化系统主要由以部分组成:

一、安全防范系统

l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l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l电子巡查系统

l出入口控制系统

二、物业管理与服务

l停车库(场)系统

l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

l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l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l无线WIFI覆盖系统

l无线对讲系统

l电梯联动控制系统(可选)

l多媒体会议系统

l集团网络、电话系统

l楼宇自控系统(可选)

三、家居系统

l访客对讲系统

l家居安防系统

l家居布线系统

四、适老系统

l(见养老系统分析)

五、配套工程

l中心机房建设

l系统供配电

l防雷接地系统

l综合管网系统

二、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

1.1设计指导思想

安保系统旨在保障系统稳定性,不针对各个分项子系统作功能性扩充;依据工程施工过程、建设方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实质性意见和项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仅就以上部分探索更好的产品。

锁定安全关,设计更着重于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设计在常规安保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小区出入口非封闭式人员出入身份识别系统等一些相对投资小、使用效果明显的系统。

渲染亮点。

将一些适用于该项目,能为本工程带来宣传效果且使用的系统进行设计,如电梯联动、信息发布等系统。

1.2智能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根据本项目特点,网络化、信息化和适老系统将作为小区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设计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集中的小区安全防范体系,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小区光纤网络传输平台,以及适老系统作为设计的重点,既要考虑到小区的安全性,也要考虑住宅小区的适用性。

为了提高小区智能化系统综合管理的功能,通过设计小区光纤网络传输平台,在整个小区构建一个高速的数据传输网络,可实现家庭用户的数据信息在网络所得到最快速的处理,而不会由于网络的性能及带宽的不足影响网络的传输。

同时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信号均可通过该光纤网络传输平台进行传输。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光纤网络结构可结合中国电信的EPON(无源光纤网络)设计,通过EPON系统中的OLT(管理终端)对IP网段的划分,设置园区内部局域网,智能化设备接入园区局域网。

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系统集成度,节约系统投资。

第二篇:

安全防范子系统设计说明

一、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1.1系统组成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系统、现场报警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联动系统以及电源系统六部分组成。

1.1.1前端探测系统及现场报警系统

前端检测系统主要由探测器及附件组成。

根据本项目的应用特点,设计选用脉冲式电子围栏进行前端防护。

将每个报警防区设置在70米以内便于系统报警时的定位。

现场报警系统指的是在周界现场设置闪灯,当周界探测器报警时,驱动闪灯工作,提醒非法入侵者终止翻越围墙行为,可以起到主动防范的作用。

在非法翻越者不听劝阻情况下,系统设置相应的监控摄像机对翻越行为实时数字录像作为事后分析的佐证。

同时在报警时显示报警现场视频画面供管理人员判断事故的辅助手段。

1.1.2传输系统

系统采用总线传输方式。

前端每个防区均接入一个周界防区地址模块用于报警信号的接收,并通过系统总线,将地址信息及报警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的报警主机。

1.1.3中心控制系统

中心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对前端报警信号的接收、联动及处理,中心控制设备包括报警主机、控制键盘、警号、联动模块、管理计算机和系统管理软件等。

1)报警信号的接收

中心配置一台大型总线制报警主机,负责系统的编程、信息存储、警情接收等,并配置一台控制键盘用于日常的布撤防操作机报警防区的显示,警情发生时通过声光警号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值班人员,设置总线驱动器将主机信号转换成总线信号传输。

另外在中心配置一台管理计算机及报警软件用于系统数据的存储、电子地图显示报警防区、打印等。

2)报警联动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联动主要通过联动继电器模块实现,通过联动继电器模块,将报警主机(或管理PC)与视频矩阵控制主机、数字硬盘录像机连接,发生报警时,通过继电器模块将报警信息同时也传送到视频矩阵控制主机和数字硬盘录像机联动。

实时显示报警区域视频图像供值班人员识别现场情况并全速录制报警现场画面。

1.2系统功能

²对非法翻越周界行为进行探测并予以弹开警示;

²构成封闭式管理模式,保证对出入口的出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²对周界全部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²划分防区适于报警时准确定位;

²通过闭路监控系统辅助防范,提高对周边的防范效果;

²与中心警号联动,提供报警时的提示功能;

²报警中心能对报警状态、报警时间进行记录;

²电子地图显示报警位置,报警自动弹出地图;

²预留与小区外部公共报警网络(110)联网接口;

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第1章

第2章

2.1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前端摄像机、交换机、中心流媒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监视器等设备组成。

由以上系统架构图可知:

为了保证小区的安全,在小区大门和出入口安装枪型摄像机,负责监控出入项目的人员和项目通道流动的人员;

主要项目通道安装网络摄像机,监控项目内部人员流动情况(如果有犯罪分子作案能够及时的处理情况);

在小区的室外周边区域安装网络枪型摄像机,负责监控项目周边的实时情况,并在周界报警后,联动就近区域摄像机弹出视频图像。

在住宅楼(含停车库/场)电梯厅、楼梯口安装网络摄像机,负责监控楼道人员情况;

各个监控点的视频图像都经过网络摄像机直接将图像转换为数字编码传送至监控中心的服务器机器上面。

2.1.1前端摄像系统

前端摄像系统由摄像机、镜头及防护罩、安装配件等构成。

不同环境监控点设置不同的摄像机,具体配置见下表:

设置位置

监视目的

摄像机配置

防护罩规格

安装方式

室外周界

监视小区周界区域情况

低照度彩色摄像机(40m照射距离)

室外矩型防护罩

3.5米立柱安装

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监视临时车辆停放情况

低照度彩色摄像机(40m照射距离)

室外矩型防护罩

3.5米立柱安装

人行出入口

监视人员进出情况

彩色日夜型宽动态摄像机

室外矩型防护罩

3.5米立柱安装

机动车出入口

监视机动车辆进出情况

彩色日夜型宽动态摄像机

室外矩型防护罩

3.5米立柱安装

汽车库出入口

监视机动车辆进出情况

彩色日夜型宽动态摄像机

室外矩型防护罩

1.5米立柱安装

电梯轿箱

监视电梯轿厢乘梯人员情况

电梯专用摄像机

自带半球防护罩

吸顶安装

一层主入口门厅

监视流动人员情况

彩色日夜型宽动态半球摄像机

自带半球防护罩

吸顶安装

地下车库内部

监视人员流动及机动车辆流动及停放情况

低照度彩色摄像机(30m照射距离)

自带矩型防护罩

壁装

镜头:

彩色日夜型宽动态摄像机、低照度彩色摄像机需配置手动调焦镜头,其他摄像机均自带各种镜头。

防雷接地:

室外摄像机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其中固定摄像机配置视频/电源信号二合一保护防雷器,云台摄像机配置视频/电源/控制信号三合一保护。

并针对室外摄像机安装立柱均设置独立接地装置。

其他:

电梯摄像机安装抗干扰器以免受到电梯竖井复杂的电器环境的信号干扰,并配置电梯楼层显示器配合视频图像显示电梯到达楼层。

2.1.2传输系统

传输网络采用专门为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的独立专用网络;传输方式采用有线方式,保证接入到视频专网的安全。

视频信号采用数字传输方式,通过超5类网线信号传输,设计在室外汇聚箱、每楼栋设置设备箱(内配置交换机+光纤收发器),将室外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进行汇聚,通过光纤收发器进行光纤传输。

2.1.3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核心部分,汇接各种监控资源,将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并根据授权进行实时播放、检索和浏览,是实现互联、互通、互控和满足社会综合管理实战应用的共享平台,为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决策、指挥调度、取证提供及时、可靠的报警和监控信息。

在项目智能化系统中心控制室内配置用于项目智能化各子系统专用的操作、控制台。

操作台技术要求满足深化设计要求,即:

整体采用平面式外观设计定制,桌面水平磨光镜面,木质镶边,单机位按标准700mm宽度配置,主筋及侧边板材符合上述电视墙材质的要求。

2.2系统平台功能特点

²平台可实现对系统内任意监控点图像实时浏览和历史图像调用,可以单画面或多画面的方式进行浏览,对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操作,实现画中画功能。

历史图像调用查询可按多种条件查询,如按时间,事件等,并可根据权限对前端摄像机进行PTZ控制。

²具备实时录像功能。

录像方式包括自动录像、周期录像、移动侦测告警录像、I/O报警触发录像,以及智能分析报警触发录像等,保证录像文件回放连贯,不丢失信息,可将资料转存或刻录。

下载文件可以形成通用的媒体格式,支持主流媒体播放。

也可以形成独有的录像文件格式,保证下载视频的保密性,能够在回放期间任意截取有价值视频片断,完成有效视频的拼接功能,提供高效的视频截取功能。

²存储管理功能。

中心设置中心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系统控制器、网络硬盘存储、主控制软件、数字矩阵管理软件、高清视频解码及监视设备等对前端摄像机图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显示;系统硬盘配置保证摄像机图象具有至少30天的保存容量。

²图电视墙显示设备数量满足主要视频监控图像(主要出入口、重要场所)能一一对应显示,显示设备与摄像机数量之比不少于1:

8。

视频监控系统的其它技术要求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和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20815-2005《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的有关规定。

²根据当地技防办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要求:

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条件下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GB50198-2004《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标4.3.1-1规定的五级损伤制的四级要求。

三、电子巡查系统

第3章

3.1系统组成

3.1.1巡更点

设置在周界报警死角、监控死角、地下车库、重要公建、重要设备用房、主要通道处及楼内设备间等。

具体数量需视管理使用需要进行调整确定,本次设计点位可供参考。

3.1.2巡更采集棒

根据巡更点的分布及区域防护要求不同,对小区巡更点的分布设立巡逻路线,将小区巡更路线分为3条。

配置巡更采集棒,保安人员携带巡更棒进行巡逻。

每条路线配置2个交接班按钮,保安人员巡更前和巡更后在中心交接班。

3.1.3管理部分

系统中心包含控制器、管理PC及管理软件。

控制器带有计算机接口,在接收巡更棒传送来的信息后,通过软件将对保安人员巡逻情况进行显示、统计并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报表。

3.2系统功能特点

²实现对保安巡逻工作的有序管理,合理分配人力。

²帮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保安人员的巡查状况。

²安装使用简便性,便于系统的扩容及操作者的使用。

²Windows操作系统便于管理者的使用,通过软件设置实现各种系统功能。

四、出入口控制系统

第4章

4.1系统组成

出入口门禁系统主要分前端部分、传输网络、中心管理部分等几个部分。

4.1.1前端部分

本部分设计主要针对各种出入口门禁管理,它实现人员出入权限控制及出入信息记录。

建议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双通道翼闸,双向刷卡。

4.1.2系统传输网络

系统采用RS485总线方式传输。

4.1.3中心部分

在小区的智能化管理中心配置出入口门禁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计算机、卡片发行器等,实现对系统各个现场门禁点的卡片识别记录、出入门记录、出入口设备状态及报警、违规记录等的收集、存储功能、以便于及时将各类信息反馈到各出入口管理工作站、最为单系统的出入口通行条件依据,供系统分析、判断其适用卡片和可提供服务对象的条件作依据。

4.2系统功能

q基本功能

可控制各种不同的电控锁。

²对所有卡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其身份确定通行权限。

²可设置多个时间段,控制门锁启闭,每个时间段起始值任意定义。

²每张卡均可设置休息节假日,一周内任意定义。

²非法读卡,强行开门,超时未关门等自动报警,合法卡在授权时间段以外试图开门时,视同非法卡处理。

²多种信息记录:

每次开门时间,开门卡编号,非法卡编号,报警原因、位置。

²开门延时可调

²可脱机或联网使用

²采用E²PROM技术,即使在行电状态下,也不会丢失任何数据,最长保存时间10年。

q联动功能

²安防联动:

开门动作(包括非法闯入,门锁被破坏)时,启动联动监视系统,发出实时报警信息。

²消防联动:

当出现火警时,自动打开相应区域通道

q集中管理

²发卡中心统一对人员出入权限设置、更改、取消、恢复。

²发卡中心可远程控制开门。

²后台管理工作站可建立统一用户资料库。

²定期或实时采集每个出入口的进出资料(时间、卡号、是否非法等相关信息),同时可按各用户进行汇总、查询、分类、打印等。

第三篇:

物业管理与服务子系统设计说明

一、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本项目小区设置有2个小区出入口及3个地下车库进出口。

一、车辆管理系统配置分析

²小区机动车出入口:

为双向进出车道,考虑对临时车辆收费,配置停车收费系统对临时车辆停车收费。

在出入口设置一进一出两套车牌识别道闸及配套控制设备(含中文满位显示屏、控制机、对讲机、语音提示系统和防砸车保护装置),同时岗亭内设置收费管理电脑和对讲主机等管理设备。

²地下车库出入口:

设置一进一出车牌识别道闸及配套控制设备。

二、车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²租赁和购买车位业主:

采用车牌识别技术,业主及其他固定车辆实现不停车进出。

²临时车辆:

在小区车辆入口无需停车。

该车离开时,在出口岗亭通过车牌识别,结合物业管理的需要可选择收费或不收费等。

系统具有车辆车牌图像对比功能和道闸防砸保护功能。

小区车辆出口电脑计时、计费等功能。

1.1系统组成

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由管理中心、入口及出口设备三部分构成,按功能划分为五大子系统,即进场子系统、出场子系统、收费管理子系统、车牌识别子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

1.1.1进场子系统:

进场子系统由入口控制机、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识别对比、收费系统计时等组成。

1.小区出入口进场:

1)每个小区出入口配置一套入口控制机。

含以下设备各一套:

A.控制系统接识别摄像机信号进行识别并判断该车辆是否有效控制道闸抬杠并上传给管理计算机,从计算机下载系统数据输出语音提示。

B.中文显示屏可文字显示欢迎入场、车辆信息等。

C.语音系统可播放欢迎入场等语音信息提示车主。

D.对讲分机用于系统故障情况下与值班岗亭的语音对讲。

E.机箱用于安装上述设备。

2)识别摄像机并配置相应的支撑架用于识别车牌信息,同时配置快速道闸以达到不停车快速进出出入口的功能。

3)车辆检测器2套用于感应汽车到达启动识别摄像机和车辆通行后控制道闸落杠。

1.1.2出场子系统:

出场子系统由与中央管理系统集成的收费机、远距离读卡器、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等设备组成。

1.小区出入口出场:

1)每个小区出入口配置一套出口控制机。

含以下设备各一套:

A.控制系统接识别摄像机信号进行识别并判断该车辆是否有效控制道闸抬杠并上传给管理计算机,从计算机下载系统数据输出语音提示等信息。

B.对讲分机用于系统故障情况下与值班岗亭的语音对讲。

C.机箱用于安装上述设备。

2)识别摄像机并配置相应的支撑架用于识别车牌信息,同时配置快速道闸以达到不停车快速进出出入口的功能。

3)车辆检测器2套用于感应汽车到达启动远距离读卡器刷卡和车辆通行后控制道闸落杠。

1.1.3小区出入口岗亭

1个岗亭,进行如下配置:

1.管理计算机各一台及相应总线转换设备各一套用系统管理及前端设备的联网管理。

2.对讲主机各一台用于接收各出入口的呼叫并与之语音对讲。

3.临时车辆计费器用于临时车辆停放时间和停车费用的计算。

4.道闸遥控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遥控道闸的抬杠或落杠。

5.图像处理卡用于临时车辆进出图像的对比。

6.UPS电源用于市电停电状态下系统正常使用2个小时。

1.1.4中心管理子系统:

中心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管理计算机及系统管理软件组成。

中心管理计算机和岗亭计算机通过小区局域网联网交换数据信息。

1.2系统功能特点

²实现对车辆的有序管理。

²车牌识别,快速通行,可以满足出入口多进多出的需求;

²当固定车辆驶近入口通道时,识别摄像机识别车牌号码信息,并将读出信息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别有效后,通知栏杆机抬杆放行;

²环路感应器的保护信号可防止挡杆的误操作对车辆的意外损毁。

当车辆通过后,环路感应器可通知栏杆机复位防止后面的车辆尾随跟进;

²计费方式可由管理人员通过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设置。

²停车场控制器与现场计算机采用局域网连接,现场计算机与管理中心管理计算机采用局域网连接,完成系统设置、数据收集、实时监控等工作;

²在控制计算机上随时可以查阅停车场系统的所有信息,修改所有参数。

二、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2.1系统组成

背景音乐主要由中央播放设备、控制主机、分区器、放大器、前端音箱等组成。

2.1.1音源部分

音源部分主要由背景音乐信号音源及公共广播音源组成。

背景音乐音源由数码调谐器、DVD播放机、CD/MP3播放器、话筒输入。

调协器采用:

可接收AM/FM等无线电波信号。

DVD播放机:

可播放CD、VCD以及DVD碟片,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用于长时间播放背景音乐。

CD/MP3播放器:

可播放CD、MP3,可时间播放。

四套节目源各自经前置混音放大器后,任选一套节目经功率放大器,分配到任意一个或数个区域或任意组合的区域,也可以向全区进行背景音乐广播。

为满足内部业务广播或寻呼需要,本系统设置一台智能遥控话筒。

智能型遥控话筒可以分别对每区广播,也可以编组广播。

2.1.2管理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四种节目源,通过混音前置放大器,经定压功放和分区矩阵进入公共区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

根据系统音箱数量及功率配置功放,定压功放应有一定冗余(30%以上)。

2.1.3放音部分

放音部分根据楼宇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位置选用不同的产品,分别采用吸顶扬声器、室外造型防水音箱。

²室外设置:

选用额定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