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7708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docx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方案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云南普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

云南大学

二0一0年四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由来

“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快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包围村庄,村民无土地资源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等仍然保留原有农村形态的现象。

根据2003年的调查,昆明市主城建成范围内共有村庄288个,涉及村民约21.9万人、7.75万户,村庄占地面积约28km2,建筑面积2276万m2。

这些城中村普遍存在违法建筑泛滥、市政设施缺乏、环境质量差、社会问题突出、布局混乱、用地功能矛盾、防灾救护能力弱、安全隐患多、经济驱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改变昆明城区居住环境,提升物业价值,提升区域优势,2008年2月,昆明市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大幕,本项目所在的官渡区吴井街道办太乙桥村也被列入了改造行列。

2009年9月7日至16日昆明市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在昆明市金碧路186号交易中心二号大厅对本项目所在的J2008-057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挂牌交易,云南普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竞价获得了该地块的使用权。

获得该地块使用权后云南普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在该地块建设“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回迁房及商品住房,并配套建设商业、物管等公共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云南普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云南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评价项目组踏勘了项目场址,考察了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收集了相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稿)。

该稿于2010年5月5日通过了由昆明市环保局主持的评审会,会后项目组根据“评审意见”,核实了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修改、补充和完善,编制了该“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后,作为云南普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名称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

(三)建设地点

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街道办太乙桥村,环城南路以北、岔街以西、吴井路以东。

项目西面紧挨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与云南省进出口公司职工宿舍及馨月老年公寓隔金汁河相望,西南面与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宿舍相邻,南面紧邻昆明市锯条厂职工宿舍及华升公司,东面临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昆铁工程岔街通号小区,北面紧挨原城市米轨、与岔街1号花卉市场相邻,西北面临昆明织染厂职工宿舍。

(四)建设性质

房地产,新建。

(五)投资、规模

建设项目总投资53509万元,环保投资430.4万元。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826.77m2(31.24亩),其中净用地面积18413.43m2(27.62亩),道路用地面积2413.35m2(3.62亩)。

总建筑面积108716.61m2。

地上建筑面积85480.15m2:

其中回迁户住宅建筑面积7154.94m2,商品住宅建筑面积74987.37m2,共952户,预计入住人数约3430人,住宅均为高层,共4栋,其中1#住宅楼为回迁户住宅楼,共13层,2#、3#、4#为商品住宅楼,每栋均为43层;商业建筑面积2769.56m2;配套设施建筑面积568.28m2。

地下建筑面积23236.46m2:

其中机动车库建筑面积19392.51m2,自行车库建筑面积2193.95m2,设备房建设面积1500m2,中水处理站建设面积150m2。

容积率4.64,建筑密度13.8%,绿地率47.1%。

(六)工程组成

建设项目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配套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项目住宅户型、面积统计表见表3。

表1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数量

总用地面积

m2

20826.77(31.24亩)

其中

净用地面积

m2

18413.43(27.62亩)

道路用地面积

m2

2413.35(3.62亩)

总建筑面积

m2

108716.61

地上建筑面积

m2

85480.15

其中

回迁户住宅建筑面积

m2

7154.94

商品住宅建筑面积

m2

74987.37

商业建筑面积

m2

2769.56

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m2

568.28

地下建筑面积

m2

23236.46

其中

机动车库建筑面积

m2

19392.51

自行车库建筑面积

m2

2193.95

设备房建设面积

m2

1500

中水处理站

m2

150

人防建筑面积(包含在车库建筑面积内)

m2

6125.36

90平米以下小户型建筑面积

m2

48172.85(不含回迁房)

90平米以下小户型占商品住宅面积比例

%

62.73(不含回迁房)

建筑占地面积

m2

2544.61

绿地面积

m2

8670

水体面积

m2

700

居住户数

952

其中

回迁房

132

商品房

820

建筑高度

m

130

建筑层数

地上43;地下2

建筑密度

%

13.8

容积率

4.64

绿地率

%

47.1

机动车泊位

1136

表2配套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地上

居委会建筑面积

m2

170

物管建筑面积

m2

150

邮政设施

m2

50.07

垃圾收集点

m2

50

二类公厕

m2

60

治安联防

m2

30

其他

m2

58.21

地下

中水处理站

m2

150

表3项目户型配比表

商品房户型配比表

序号

户型

户数

(户)

户型面积(m2)

总建筑面积(m2)

户数比

(%)

面积比

(%)

1

B1

114

111.75

12739.5

13.54

16.71

2

B2

162

69.09

11192.58

19.71

15.05

3

B3

162

89.33

14471.46

19.71

19.45

4

B4

18

60.85

1095.3

2.14

1.45

5

B5

20

121.70

2434

2.38

3.19

6

B6

48

89.88

4314.24

6.18

6.13

7

B6-1

48

55.80

2678.4

6.18

3.81

8

B7

2

274.54

549.08

0.24

0.72

9

B8

1

611.86

611.86

0.12

0.80

10

C1

81

134.80

10918.8

9.86

14.68

11

C2

81

69.38

5619.78

9.86

7.55

12

C3

81

89.71

7266.51

9.86

9.77

13

C4

2

266.3

532.6

0.24

0.70

14

合计

820

/

74424.11

100

100

15

公摊(m2)

563.26

16

住宅总建筑面积(m2)

74987.37

17

90以下小户型建筑面积(m2)

46638.27

18

90以下小户型占商品房面积比例(%)

62.2

19

90以下小户型户数(户)

552

20

90以下小户型占商品房住户数比例(%)

67.3

回迁房户型配比表

1

A1

22

43.64

960.08

16.7

13.84

2

A2

22

73.01

1606.22

16.7

23.16

3

A3

44

41.71

1835.24

33.2

26.46

4

A4

22

42.72

939.84

16.7

13.55

5

A5

22

72.50

1595

16.7

22.99

6

合计

132

/

6936.38

100

100

7

公摊

218.56

8

住宅总建筑面积

7154.94

(七)建设周期

建设项目拟于2010年5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建设周期约20个月。

(八)拆迁安置

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占地情况,拆迁户数为132户,拆迁的人口拟安置于项目区内1#回迁楼内。

项目拆迁建筑面积共计24914.02m2,其中拆迁住宅面积22902.8m2,拆迁非住宅面积2011.22m2,产生的拆迁建筑废弃物约1.5万m3。

目前项目区内原有建筑物的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一)环境现状

1)本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主要为盘龙江、滇池外海、金汁河。

根据《昆明市2008年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结果,滇池外海、盘龙江及金汁河水质均为劣Ⅴ类水。

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3)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

4)项目区生物多样性单一,生态环境自控能力较差。

(二)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

1、地表水

地表水保护目标为盘龙江、滇池外海及金汁河,金汁河、盘龙江及滇池外海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进行保护。

2、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项目场址内及周围200m范围内的环境空气,主要关心点为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宿舍、昆明市锯条厂职工宿舍、华升公司、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昆铁工程岔街通号小区、馨月老年公寓、昆明织染厂职工宿舍、云南省进出口公司职工宿舍等。

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保护。

3、声环境

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场址内及周围200m范围内的声环境,主要关心点为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宿舍、昆明市锯条厂职工宿舍、华升公司、昆明市第十二中学、昆铁工程岔街通号小区、馨月老年公寓、昆明织染厂职工宿舍、云南省进出口公司职工宿舍等。

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第2类标准进行保护。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4。

表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序号

目标名称

位置

距离

保护级别

受影响对象

空气

环境及

声环

1

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

项目西面

紧邻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学生约960人(24班),教职工115人

2

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宿舍

项目西南面

约30m

受影响户数约72户,人数约252人

3

昆明市锯条厂职工宿舍

项目南面

紧邻

受影响户数约56户,人数约196人

4

华升公司

项目东南面

紧邻

受影响工作人员约30名

5

昆明市第十二中学

项目东面

紧邻

学生约2400人(40班),教职工189人

6

昆铁工程岔街通号小区

项目东面

紧邻

受影响户数约168户,人数约588人

7

馨月老年公寓

项目西面

约20m

受影响老人约90名

8

昆明织染厂职工宿舍

项目西北面

约40m

受影响户数约42户,人数约147人

9

云南省进出口公司职工宿舍

项目西面

约15m

受影响户数约204户,人数约714人

1

盘龙江

选址西面

约1.5km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

水体水质

2

滇池外海

选址南面

约10.3km

水体水质

3

金汁河

选址西面

紧邻

水体水质

三、工程分析及主要环境影响

(一)工程分析

1、项目选址环境合理性

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街道办太乙桥村。

小区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02-2010)》;符合《滇池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均不会产生重大环境问题;项目区场址及其周围无文物保护单位及自然保护区;项目区目前环境质量现状、地质条件能满足建设住宅小区的要求。

总的来说,项目的选址是合理可行的。

2、污染源强及影响范围

(1)施工期

●施工废水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混凝土拟使用商品混凝土,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项目施工期间以每1m2(不含工程车冲洗用水、含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建筑面积总用水量0.8m3估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5%估算,施工废水产生量约为9.36m3/d。

本项目在施工区拟设置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等一部分用于建筑材料的冲洗和施工场地喷水降尘,其他回用不完部分经有组织收集,在施工场地设置规范排水口,办理施工《临时排水许可证》后达标排放。

建设单位拟在项目区内设置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收集池,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

●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源强见表5。

表5各施工阶段的噪声源统计

施工阶段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dB(A)]

土石方、打桩阶段

静压打桩机

85~90

挖土机

78~96

大型载重车

80~90

底板与结构阶段

振捣器

90~105

电锯

90~105

电焊机

85~95

空压机

75~85

中型载重车

75~85

装修、安装阶段

电钻

95~115

手工钻

90~110

无齿锯

80~95

多功能木工刨

75~85

轻型载重车

65~80

项目施工期间,对声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其影响可以接受。

严格按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选用性能运行良好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禁止使用冲击式打桩机等高噪声设备;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如临昆十二中一侧)设立临时声屏障;中考、高考期间,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禁止所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等。

●施工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及其它燃油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尾气,其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NOx、CO及CHx等。

施工活动场所的扬尘及运输车辆和燃油机械产生的尾气均为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排放量和气候条件,影响面主要集中在施工场地100~150m范围内。

经类比分析,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及施工机械废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施工期结束后即随之消失;在施工场地安排施工人员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在施工中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施工污染;施工场地周围及作业面设置围栏及防尘帷幕,减少施工扬尘扩散范围;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按昆明市区建筑管理规定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制构件,严禁在现场搅拌砼和使用散装水泥。

●施工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固废为土方开挖废弃的土方,建筑施工废弃的砖石、水泥凝结废渣、装修废料等。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开挖基础产生土石方5.5万m3,其中0.2万m3作为土石方回填利用、0.4万m3作为绿化用地造地形用,本项目弃方量约为4.9万m3。

弃方需按照《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置,委托相关环卫部门或具有资质的企业应及时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积点。

施工人员不在工地住宿,不设食堂,吃盒饭,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每人0.15kg/d计,则300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45kg/d,建设单位拟在场地内设置一个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对环境影响不大。

(2)营运期

●废水

项目在非雨天时约有371m3/d废水排放,在雨天时约有445m3/d废水排放,项目年排水量约为14.51万吨。

营运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产生量等详见表6。

表6污水排放情况

时间

项目

水量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

磷酸盐

全年

产生浓度(mg/l)

500

357

214

36

43

10

产生量(kg/d)

445m3/d

222.50

158.87

95.23

16.02

19.14

4.45

产生量(t/a)

16.24万m3/a

81.21

57.99

34.76

5.85

6.98

1.62

排放浓度(mg/l)

350

250

150

25

30

7

排放量(t/a)

14.51万m3/a

50.79

36.28

21.77

3.63

4.35

1.02

拟建项目实施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汇集后,排入金汁河最终排入滇池外海。

项目运营期,项目内污水部分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和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后回用绿化、道路浇洒、景观水体补水等,其余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及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经小区污水总排口排入项目南面的环城南路现状合流管(远期污水管网)后流经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汇入枧槽河-明通河污水系统进入昆明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

污水正常排放下,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废气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主要为项目汽车产生的尾气、入住居民炉灶废气油烟。

此外,中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系统和生活垃圾收集点如果选用工艺不当或管理不到位也会产生一定的异味。

小区住户厨房燃料主要采用煤气、电能等,属于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气体很少,不会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小区来往车辆所排放的汽车尾气,也会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但小区内车辆多为轿车且数量有限,同时设计中采取的大面积绿化将会对环境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本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可以接受。

中水处理站臭气和垃圾房异味:

项目中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通过加强管理、喷洒除臭剂等措施,可有效消除吸收处理过程中的臭味,对环境影响较小;垃圾房异味加强管理,设置带门窗的封闭式垃圾房。

●噪声

噪声的污染源主要是商业噪声、进出车辆交通噪声、供水系统的水泵及停车场车辆发动机噪声等。

供水系统、中水处理站、备用发电机等设备噪声声级值约为75.0~85.0dB(A);进出车辆交通噪声、停车场车辆发动机噪声值约为55.0~70.0dB(A)。

商业噪声值约为55.0~80.0dB(A)。

另外,中水处理站及供水系统设备等还会产生一定的振动,特别是设置在住宅楼地下室及地上部附近的设备会对住宅楼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要加强对商铺商业噪声的管理,限制其夜间营业时间,对基础设施运转噪声采取选用低噪设备、建筑隔声、基地减振等措施后,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固体废弃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小区居民、商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商业垃圾。

项目预计生活垃圾产生量3520kg/d(1284.8t/a),垃圾清运每天一次,小区内设垃圾收集点,住户、商户等所产生的垃圾需住户和商户分类收集、袋装后收集于垃圾收集点,委托环卫部门每天统一清运至昆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处置率100%。

中水处理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交由有资质单位定期清淘外运至市政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对外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3、主要环保措施预期效果

(1)施工期

①水环境

施工废水应设简易沉淀池处理并定期打捞沉渣,经过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等一部分用于建筑材料的冲洗和施工场地喷水降尘,其余回用不完部分经有组织收集,在施工场地设置规范排水口,办理施工《临时排水许可证》后达标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集中收集,经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

不得任意向项目外水渠排放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不影响周围水体水质。

②大气环境

工程承担单位对施工现场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及时清扫归类。

清洗运输车辆车轮泥土,对材料运送实行封闭或覆盖运输;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栏,可有效防止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施工过程的开挖、回填、材料运输等过程将产生地面扬尘。

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面,应采取喷水措施,洒水降尘等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禁止使用燃煤器具。

使项目施工期不对项目区内及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造成影响。

③噪声

所有施工机械和车辆均采用低噪声设备,在需要的情况下安装降噪设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噪声污染。

尽量使高噪声的机械设备远离环境敏感点。

使用商品混凝土;为防止噪声扰民,抓紧工期,优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严格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使项目施工时产生的噪声不对项目周边敏感保护目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④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及时收集,回收可利用物质,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后,委托环卫部门送至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施工期废弃土方需严格按照《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委托相关环卫部门或有资质的企业外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积点进行处置,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对环境影响不大。

⑤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中产生的废土弃石要及时回填或外运,避免雨季进行土方的大量开挖。

施工前期的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时避免大量废土在区内堆存,及时修建沉砂池和挡土墙。

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的程度。

(2)运营期

①水环境

运营期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雨水经雨水管汇集后,排入金汁河,最终排入滇池外海。

项目内污水部分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和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后回用绿化、道路浇洒、景观水体补水等,其余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及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经小区污水总排口排入项目南面的环城南路现状合流管(远期污水管网)后流经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汇入枧槽河-明通河污水系统进入昆明市第七污水处理厂处理。

保证项目外排污水达标排放,不影响周围水体水质。

②大气环境

严格执行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昆明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商铺内禁止设置餐饮,禁止兴办产生恶息、异味的修理业、加工业等服务企业;项目中水处理站排风口及地下车库通风机的风口要高于人群呼吸带(约2.5m)并远离项目区内住宅楼和场界外保护目标;加强对中水站、垃圾收集点及公厕等易产生异味的公共设施的管理,并适当采取除臭措施、及时清运垃圾及污泥、及时打扫公厕等,不影响项目区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