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80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庙风物记DOC文档格式.docx

(六家畈的振湖塔)

在六家畈与中庙之间,在紧邻中庙的地方,还有一座流传着许多道教传说的四顶山。

相传东汉道教大师魏伯阳曾在此炼丹。

魏伯阳乃东汉道教祖师,是道教最著名的炼丹理论家,他在道教史上的重要贡献在于,在继承古代《龙虎经》炼丹的基础上,将炼丹方法具体化,亲自反复实践,把炼丹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达到了当时炼丹水平的最高峰。

他所作的《周易参同契》流传至今,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

传说他当年炼丹时山上留下的丹砂、仙粉,辉映朝霞,放射异彩。

四顶朝霞先后被列为“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之一。

四顶山上有炼丹池、朝霞寺、朝霞书院、滴芦井等名胜古迹;

有青蛙石、鹦鹉石、钓鱼台、都堂石等奇石异景,四顶山正在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算是去中庙途中值得一睹的地方。

二、巨石矶上的寺庙——中庙

中庙,合肥人又称之为忠庙,途中的标牌也各不相同。

究竟是中庙还是忠庙?

从地理上看,中庙的位置居于八百里巢湖北岸的腰处,是陆地伸入湖中的一条半岛,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也处于八百里巢湖的中间位置,故曰“中庙”。

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

至清朝末年,李鸿章奏清廷在中庙旁边建起昭忠祠,祭祀众多在多年征战中捐躯沙场的淮军将士,故渐被人们称为忠庙。

两个名称,各具内涵,笔者也感到难以取舍。

踏入中庙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上书“湖天第一胜境”,是皖籍佛学大家赵朴初先生手书。

再住前去,有一石级向下,当地人称之为“十八沓”。

“十八沓”下面便是伸入湖中的半岛,现在称之为阳光步行街,一大片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群映入眼帘。

这是一条半面临湖、半面商业的小街,每逢节假日,游人不绝,便露出些繁华的光景。

走完这段小街至尽头,便是中庙,中庙镇就是因这座寺庙的存在而逐渐兴起的。

(从十八沓上眺中庙)

(十八沓下的阳光步行街)

笔者近邻,有一原省京剧徽剧院的艺术人夫妇,女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每日定时打坐,沉缓苍凉的大悲咒乐声悠然飘扬在湖畔,与不远处的中庙氛围倒是十分和谐。

蒙她导引,我们进入了中庙。

(巨石矶上的中庙)

中庙建在半岛尽头突出湖中的一块巨石矶上,石矶色如丹砂,突石临流,形如飞凤,称“凤凰台”。

笔者曾问及当地村民,这半岛孤伸入湖中,千百年来三面遭水拍浪击,何缘独存呢?

村民告诉我,他们祖辈居于此,这脚下都是坚硬的大石,中庙所在的地方更是一块硕大的突出湖面的石矶,故虽常年惊涛冲击,而巍峨挺立。

古庙坐北朝南,横峙湖岸,凌空映波,殿高压云。

庙门上有“巢湖中庙”书刻。

整个庙宇楼阁重檐飞出,似丹凤之冠,在晚霞的照射下,灿灿生辉。

明代正德年间江西道巡按御史储良材曾作《中庙》,诗道:

“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徒倚首重回。

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

罗隐诗留仍水殿,伯阳仙去只山隈。

长空送目云霞晚,两腋天风下凤台。

”其中三四两句早已传为名句。

自汉代以来,中庙历代屡废屡修,在光绪15年,李鸿章倡议集资修庙,盛时共有庙舍70余间。

在中国历史上,佛道两家各有所源,有过相互诋毁、却又相互影响共存的经历,据说,这中庙在汉代初建时,供奉的是道教人物碧霞元君,传说她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因常年与父生活在泰山之颠,十分向往自由的生活,故托梦给上山进香的一位道士。

这道士便在梦中答应碧霞姑娘,帮助她追寻自由的生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这名道士溜进碧霞宫,背起碧霞元君的神像,一路狂奔,落户在巢湖北岸,从此供奉在这庙中,成了中庙千年供奉的至尊女神“中庙娘娘”。

这样说来,中庙本来是道观。

中庙附近的四顶山也传说是东汉道教祖师、炼丹理论家魏伯阳修道炼丹之所,山上有炼丹炉、灶遗迹。

旧时传言,山上炉灶虽空,丹气常在,于石隙中的丹砂残余,时而焕发出艳丽烛天之光彩,故有“四顶朝霞”之景,也是前面储良材诗“伯阳仙去只山隈”句的典故出处,四顶山正在被开发为巢湖边的一个旅游景区。

但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开始盛行,君王尊佛抑道,影响所至,中庙这个原先的道观也就逐渐变成了佛教寺院了。

虽然变了,但庙中依然有许多道教的陈设,佛道两教在中庙里相容相安,你看,在中庙门首,赫然树立着一双对头杆,头杆是道观中道士作法时悬挂咒符用的,一般佛寺前面是不大可能有如此高大对称的头杆。

进入大殿,迎面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便知道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

进入二殿,天井院里有一口水井。

这口水井下连洞穴,洞穴与湖水相连,湖水渗入成了井水,四周是水,却要掘井,大概还是井水更为清淳甘甜吧。

中庙座落在这块布满洞穴的石矶上长达2000年之久,堪称奇观。

二进供奉的是地藏菩萨,与九华山同,看来地藏菩萨与安徽是很有缘份的。

后面的第三重宝殿——藏经阁,据说原为三层全木结构,可惜在1948年冬季遭受火灾,全部被烧毁。

今天游人所见的第三殿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重新修建的,如今底层供奉着观音娘娘,而楼上,至今供奉的仍然是“中庙娘娘”,也就是道教的碧霞元君,农历四月十八娘娘生日会期间,人们仍然要来专门向碧霞元君朝拜。

两教合一、寺庙道观共存的供奉,有些奇怪,也算是中庙的一大特色了。

如今的年轻人来此朝圣,见了彩塑泥像就乱磕头,也不大讲究哪位是佛教祖师,哪位是道教娘娘了。

目前中庙正在扩建,扩大的部分多在湖中打桩作为基础,现在已经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扩建后的建筑群更为庞大壮观,表现出临湖矗起、波涛拥立的风范。

3、昭忠祠,淮军魂兮归来

(昭忠祠)

中庙最触动人心,引发游人的历史沉重悲壮感和沧桑感的还是昭忠祠。

昭忠祠是我国古代为纪念卫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而建的庙宇或祠堂,以昭示忠良将士之意而名。

全国有四大昭忠祠,即京师昭忠祠、福建福州昭忠祠、安徽巢湖中庙昭忠祠、辽宁营口昭忠祠。

说起昭忠祠,令人想起日本的靖国神社,虽有性质之别,其实功用相近。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皇帝提出要把“自太祖创业后”为捍卫大清江山捐躯的“将帅之臣、守土之官”以及偏裨士卒都供奉祭祀起来,以表彰他们的忠勤节烈,作为天下的楷模,始建京师昭忠祠。

咸丰以后,淮军崛起,逐渐成为拱卫大清王朝的国防军主力,无数淮军将士血洒疆场,亡魂遍野,于是在淮军发源的故乡,建起了这座昭忠祠。

中庙的昭忠祠就在寺庙旁边,相距不过百米,乃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将士而奏请清廷敕建,又称淮军祠。

这是一座古朴典雅、保存仍算完好的清末古建筑。

它坐北朝南,襟巢湖面姥山,气势恢宏。

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共30间,全部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

正殿为7间宫殿式建筑,梁、柱粗大,殿宽敞,是巢湖市境内最大的古建筑。

最近安徽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电视纪录片《淮军》,为我们再现了淮军从在战乱中崛起、又被历史潮流所吞没的可歌可泣的一段悲壮历史。

淮军作为中国近代国防军的主力,其大批将领都是从巢湖岸边走出去的士绅子弟和农民,创建之始便以褴褛之乡勇6500人船运上海,加入死保上海、攻陷天京的血战,其代表人物有抗法保台、取得基隆大捷,被台湾人民尊为“台湾之父”的刘铭传;

有平定朝鲜内乱,抵御日本入侵,深受朝鲜人拥戴的吴长庆;

有英勇抗击八国联军,血洒天津城头的聂士成;

有英勇机智抗击法国侵略者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刘秉璋;

有在甲午战争中,奋力杀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还有众多将士与战舰一起身沉黄海……他们都是从巢湖岸边走出去的人。

以李鸿章创办的淮军各营,大都是由乡邻宗族组成的子弟兵,如俗话云: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他们在连年的烽火征战中,付出了无数的血肉之躯,化成为李鸿章和淮军大将们顶戴花翎上深深的猩红色。

李鸿章原本就是位很念旧、也很讲乡情的人,这么多将士随他血洒疆场,他不能不伤悲,如其奏章云:

“父兄子弟从征四方,长往不返,岁时霜露,良足感伤。

”于是奏请建祠纪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鸿章对乡里子弟的情谊。

为什么要把祭祀淮军的昭忠祠建在中庙呢?

一是因为淮军将士的来源主要是以肥西、肥东、合肥一带为中心的农民,二是因为,咸丰5年5月,淮军将领刘秉璋在率领团练转战到中庙后,因为好酒贪杯,暴饮而亡。

此时李鸿章正率领本部团练在巢县东关一带,与清军副都统忠泰一起与太平军激战。

李鸿章接到讣告后,急往奔丧。

他走后不久,巢湖的清军就被太平军打得全军覆没,李鸿章因为奔丧捡回了一条性命,便认为中庙是他得以起死回生的“吉地”,因此便在捐资修建中庙后,在附近再兴建一座祠堂。

昭忠祠原为三路两进建筑,原建筑高大的门楼前有石兽分列。

并树有巍峨的旗杆。

现存第二路门厅侧房和三路正厅享堂,正厅是供奉淮军阵亡高级将领神灵牌位的享堂,当年李鸿章曾亲笔题联:

“比闾牙戟,誓与同仇,当年蹈刃如归,真以一心回厄运;

列镇旌麾,号为极盛,此日临觞太息,应思万骨聚成功”。

前台湾巡抚刘铭传是威望最高的淮系将领,在建祠时不但自己捐出数百两银子,也为昭忠祠撰写了两幅楹联,其一为:

“升高以望东关,情随事迁,百战江淮如昨日;

积厚仍归南岳,才为世出,再生申甫更何年”。

此为回忆淮军诸将领起自草莽的往事;

其二为“九州祠宇相望,魂魄有知,百岁犹思故乡乐;

万古湖山不改,风云所聚,群灵疑拥怒涛来”。

这是联想到四海为家、为捍卫国防捐躯的淮军将士,希望这些先烈的魂魄千里回乡安息。

时任莲池书院山长的桐城派大家吴汝伦当时也抱病以出众的文采和史家的慧眼,写成了一篇1800余字的《合肥淮军昭忠祠记》。

祠内以图片加文字说明的形式罗列了淮军从褴褛乡勇到国防军主力征战南北、血洒疆场的各个重大战役,读来令人满面血风腥雨,喟然浩叹不已。

出入其间,感觉中华民族屈辱悲壮的近代史浓缩在这小院之间,令我不禁念起少时背诵过的《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依稀如见当年江淮子弟们走出江淮的土地,汇入滔滔兵旅,“战矣哉,暴骨沙砾。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的悲壮历史图景。

好在尽管岁月流逝,英烈们的家乡并没有忘记他们。

四、李公祠,无情的岁月风尘

(破败的李公祠)

在昭忠祠东面的小巷里,进去后向左拐入一扇门,就看到一个农家小院,向右看去,便是如今已经破败不堪的李文安祠堂。

李文安是李鸿章的父亲,乡民传说李鸿章之所以位高权重,乃是其父李文安一辈子积善积德所至。

咸丰以后,太平天国起义烽火连天,由于八旗子弟日渐骄奢淫逸,已不堪“剿办粤、捻”的重任。

朝廷情急之下,便命李文安和李鸿章父子回家乡,以发源于巢湖两岸的,原是民众为防匪患而建立的民间自卫武装为基础,组建了一支淮军。

李方安作为这方土地上的资深士绅,在组建淮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文安的全家福)

李文安(1801——1855),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轩,道光戊戌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

是个心地善良的司法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

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是个“五十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家有几十亩地。

他总不进城,但总想从黄土地上走出去,于是对科场功夫甚为在心。

但是他考试总不顺利,客场屡次失意,后来就在家设馆教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

李文安早年读书读得很苦。

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体很弱。

别人家聪明的孩子四岁时就开始启蒙了,他到八岁才读书。

到了十三岁,别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

老爸望着他直发愁,没看出他是个大器晚成型的人才,还以为他贪玩不用功,就叫大儿子李文煜来督阵,专门管着他读书。

李文煜科场也不顺心,考中秀才后就再无长进,也学老爸的样子,在家开馆收徒教书。

这个大哥对付小弟也真厉害,每年正月初三就开学,一直要念到大年夜为止,毫不放松。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李文安苦读到三十五岁那年(1834)才江南乡试中举。

在这之前,他已经历了十数年的寒灯煎熬,其间也当教书先生,或收徒,或倌于人家,但自己的功课绝不放松。

中举后又过了四年,终于考中了进士,这时他已快四十了,度过了他人生的大半截(见李文安《都门望云思乡赋》)。

李文安性格比较内向,“资性中下”,但他万事心中有数,眼力不差,同年中始终与同年中进士的曾国藩拉得挺紧。

那时曾国藩不过是个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不过是个编编史书的闲官,后来才当上礼部、兵部、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而李文安早早地就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一旦到了他们奋发进身的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

这大概是李文安贡献给他的家族的最高智慧。

他本人作为司法官清廉正直,方刚厚重,坚持依法断案,每到秋审最后断案的时候,披览案卷总到深夜,力求准确地量刑,不冤枉一个好人,“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在世之目”。

但他“以倔强不苟合,不获于上官”(李鸿章为其母亲写的《墓志铭》如是说)。

其实,历来官场上都是如此,做事既要认真,又不能太认真,要看是什么事。

你什么事都太认真了做官就不讨巧了。

问题是李文安安徽人的脾气,凡事都太认真了,就必然不讨上司的喜欢,所以他始终没能当上“部级干部”。

他们同年中别人都升得挺快,他弄来弄去还在看监狱。

葛虚存所编的《清代名人轶事》里面,记载这位老先生是位躬行的君子,忠于职守的官员。

李文安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两个监狱。

照理说,这可是个肥差,哪个犯人的家属不有求于典狱长呢?

而李文安在刑部一干就是十八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这个职位来得实在不易,完全是他二十年寒窗苦读、勤于职守的结果。

清朝刑部的两个大狱,竟然关押了五万囚犯!

每个监狱从南到北往返一圈五里地,两个监狱他每天都要巡视一遍,每天走一遍就是十来里路,他总是坚持每天亲自到场巡视,仅仅这一点就很不容易。

虐待囚犯在当时司空见惯,在他所管的囚牢里,按惯例,所有的囚犯每顿饭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勺,所以往往吃不饱。

为防止虐待囚犯,李文安管理分发饭食时必使每勺皆盈满,囚饭往往做得粗劣,难以下咽,为此他都会亲到厨间,认真尝一遍犯人的饭食,又自己捐米熬粥,以让过了吃饭时间才收押的犯人能吃上饭;

监狱里瘟疫容易流行,他常预备药材以备疾病流行的季节救急使用,并恳切作愿文向神祈祷保佑犯人们平安;

夏天他则自己花钱捐蒲扇,每到秋天各司捐棉衣,他更在每所添棉被十二条,以备发汗养病的犯人使用。

李文安在《贯垣纪事》里另有一诗表明了他为官即是行善的态度:

“每思工部千间厦,更爱香山万里裘。

我且按囚给大被,铺秥草刈野塘秋。

南北奔驰十里程,衣冠整肃踏沙行。

给筹鱼贯分餐际,堪念嗷嗷待哺情。

衣冠整肃待衙参,每日平安竹报谙。

常愿两监无病帖,论功不厌纪窗南。

一些正直的同事看在眼里,写诗赞颂李公的德行,有《咏李玉泉先生为提牢诗》为证:

“一汤一饭浅深量,是否堪餐每自尝。

甘苦可推军十万,狱中留得姓名香。

晚饭散过号腹来,双眸炯炯不胜哀。

狱中幸有推恩米,例自先生到此开。

棘墙深闭见天遥,溽暑熏蒸未易消。

赖有仁风吹隔座,蒲葵五万共招摇。

托钵沿门醵俸钱,秋深检点补黄棉。

先生更给病囚被,寒到圜扉不耸肩。

谁知好景不长,不几年,“一声霹雳震天响”,太平天国狂飙兴起,在八旗兵不堪一用的困境里,清朝皇家不得不寄希望于有才智的汉族士大夫解朝廷摇摇欲坠之势,李文安与其子李鸿章奉旨回乡编练乡勇,他们只得卷铺盖回合肥老家了。

不仅没有官做了,而且“读书做官”一下子成了“招兵买马”、书生打仗了。

李氏父子进士面对老家安徽的省城安庆失守的严重局面,只好感叹“生于末世运偏消”了。

乱世出英豪,这对父子进士在纷乱中合谋共举,从聚集乡勇到创建淮军,从此谱写了一段淮军支撑中华社稷的悲壮史话。

李鸿章奏请清迁建昭忠祠获准后,安徽巡抚沈秉成在接到李鸿章关于修建淮军昭忠祠的咨文后,便也向朝廷上奏,说合肥、巢湖两县士民至今感念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保卫乡里的业绩,请求在中庙昭忠祠附近敕建一所纪念专祠,得到朝廷允准。

因此,建昭忠祠时,同时动工兴建的实际上是两座祠堂,即淮军昭忠祠和紧邻其东的李文安公祠(简称“李公祠”)。

李公祠的规模略小于昭忠祠,如今昭忠祠旧貌依存,得到维修扩建,而旁边的李公祠却只剩下一隅断垣残壁,破败不堪了,何时能得以维修并重建就不得而知了。

游人在参观昭忠祠后,大多不知道在东侧后面,还有一个李公祠。

笔者看到的李公祠,不仅破败倾圮,而且周围沦为渔民处理鱼虾的腥秽之地,不禁生出一番怀古伤感之绪。

5、姥山、船塘与乡土风情

浩淼烟波的巢湖湖心,耸峙着一座气势不凡的椭圆形岛屿,这便是巢湖的第一胜境姥山。

传说古时陷巢州,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

姥山海拔105米,面积0.86平方千米。

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

据《南塘通志》记载:

“姥山,又名南塘。

”中庙镇距姥山岛约4千米,是离姥山岛最近的半岛,所以上姥山岛,一般都从中庙乘游船,或者乘汽艇。

姥山岛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令人流连忘返。

姥山曲岸悬壁,水阔天远,身披松竹,常年青郁,岸边远看三山,湖中船帆如织,近瞧九峰,如青螺浮水,蓬莱界外。

郭沫若曾在此盘桓,信笔挥毫:

“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

如此浪漫!

何等风流!

姥山四季色美,仿佛色调各异山水画。

阳春三月,山岭新绿,湖水荡漾,桑麻楚楚,桃花夭夭,翠柳轻拂,百鸟鸣啁,最宜观光踏青;

盛夏炎炎,姥山花香扑鼻,绿树蓊郁,清凉可人,最宜避暑重垂钓;

仲秋,蓝天白云,倒映湖面,湖天同彩,果实累累,一派斑斓景象。

姥山特有“空山传音”,又称“空谷传音”、“石鼓传音”,乃姥山一绝。

当游人从缓坡上山时,脚步稍重,便可听到咚咚响声;

顺着崎岖小道鼓声走,可见20多处奇洞,大能容百人,小可藏二、三十人,洞内钟乳怪石琳琅,曲幽险妙。

在山脚南侧有一旧称“南塘”的港湾,系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寥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

船塘全用石头垒成,历500多年风吹浪击,巍然不动,风貌依旧,遗迹依然可见。

(姥山岛文峰塔)

文峰塔是姥山的第一名胜。

文峰塔伫立在姥山之颠的笔架山上,循崎岖静幽的青石斜坡小道向上便至,雄伟壮观的文峰塔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

传说焦姥登塔可以更好地看望姑山,故又名望儿塔。

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庐州知府严尔圭倡建,建成四层,因农民起义而辍工。

清光绪四年,李鸿章倡捐,委江苏候补道吴芬续建三层完工。

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每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

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

有民谣云:

“姥山宝塔尖一尖,庐州府里出状元。

”塔身由外壁、画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堪绝。

塔门刻有“云梯”二字,其上层楼巍峨。

进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如入迷宫。

塔壁四周均有石刻匾额:

“文光射斗”,清人吴疏芳“姥山歌”石刻。

塔身由下往上逐层递减,盘旋而上,直达塔顶。

塔顶内清代两广总督李翰章题写的“举头日近”匾额,和盘托出游人此时此地的全部意境。

人立其间,只觉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立云端之上。

倚栏眺望,烟波浩荡,水天一色。

世间万象,尽收眼底。

七级古塔凌虚,万波环迎,气势恢宏。

湖光相映,十分壮观。

登塔凭窗远眺,但见水光潋影,惊涛拥雪,远山岚影飘渺,鸥鹜帆樯齐飞,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

其下则危崖苍波,每当落日衔山,大有海市蜃楼之奇观,只觉空灵欲去。

圣妃庙,在姥山之九峰之一的羊山上,倚山麓而望湖而建,庙祀主湖女神神圣妃,即焦姥,故俗称“仙姥庙”,又称“姥山庙”或“娘娘庙”。

庙始建于汉末,晋代敕封“圣妃庙”。

唐诗人罗隐、宋词人姜夔均有诗词吟咏此庙,镌刻于廓柱上。

唐罗隐《登圣姥庙》诗中“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即指此。

清代光绪年间,李鸿章倡修文峰塔时,曾重修此庙,为建两进十四间砖木结构之殿宇。

清末湖南人陈有让撰联:

“福曜仰坤灵,摄万顷湖光,直溯中流砥柱;

慈云宏厚载,看千樯帆影,如登坦路少惊波”。

从岛上归来,寻一湖边酒家,在湖光与暮色中与友把盏对饮,与乡民漫叙,更体味到中庙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传承,形成的别具一格乡土风情。

俗语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期以来,巢湖丰富的水产资源,使得中庙的乡民逐渐形成了以渔为生的习惯。

中庙的许多人家都有渔船,农时耕种于湖畔肥沃的土地,开湖时便下湖捕捞。

在中庙街的东面,有一处水湾,是中庙渔船停泊的港湾,在封湖期,大量的渔船停泊在这里躲避风浪,形成了一片船橹鳞次栉比的壮观景象。

(中庙船塘里鳞次栉比的渔船)

在巢湖里捕鱼有各种方式,有大的渔船,更多的是中庙街上建造的一种铁壳船,船尾装有柴油机驱动的水轮,动力大的装有两个水轮驱动。

这种船运动灵活,速度快捷,船价约在二十多万元,很适合在巢湖中捕捞作业。

另有一些人力划动的小划船,在湖里捕捞些小鱼虾也是很轻便的。

这里的渔家都有一些专门用来捕捞虾子的工具,主要有虾罾、篾笼、方笼和甩笼等,每年都有一定的期间规定渔民只能捕捞白米虾而不能捕鱼,那时这些各式各样的虾笼便大显身手。

为了保护巢湖的鱼类资源,巢湖每年春夏实行半年的封湖禁渔,这期间,大部分渔民都忙于农耕,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