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11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3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docx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

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

安全“体检”报告

省第七安全“体检”组

(2017年4月21日)

一、安全“体检”基本情况

(一)安全“体检”对象的基本情况

王家寨煤矿隶属于山东泰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新泰市属地方国有企业,属正常生产煤矿,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75万吨/年,生产水平为-350m、-510m水平,核定采掘工作面个数为3采1备8掘(鲁煤安管字[2017]20号),实际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

2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6203机采面、8207机采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21301-1综采面,4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6202-1进风巷、215回风斜巷、21302-1运输巷、21302-1轨道巷。

(二)安全“体检”组的基本情况

负责本次“体检”的为山东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七组,工作人员来自鲁中监察分局、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新泰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涵盖采矿、机电、通风、防治水、地质等专业。

二、安全“体检”发现的主要问题

安全“体检”组严格落实《山东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方案》中正常生产煤矿的1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15项中的5项监察正在开展),对井下所有采掘头面实现了全覆盖,摸清了煤矿基本情况。

经安全“体检”,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1.责任制方面

(1)爆炸物品库库管员归属运搬工区,运搬工区职责中没有爆炸物品库管理内容。

(2)爆炸材料库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

2.技术管理方面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中对总工程师职责的描述与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不一致。

(二)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存在的问题

开拓系统方面

-350m水平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泵房地面标高比大巷连接处的地面标高高出差不足0.5m。

(三)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风速方面

6203采煤工作面下行通风且煤层倾角大于12度,最低风速验算取值0.25m/s,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最低风速不得低于1m/s规定。

(四)安全监控及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传感器方面

(1)21301-I安装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安设在切顶线以里,不符合AQ1029-2007行业标准。

(2)820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距顶板大于300mm。

(3)六采避难硐室内外安设的甲烷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悬挂位置距离顶板大于300mm,距离巷帮小于200mm。

(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监测6203回风巷第一部带式输送机的烟雾传感器安设在驱动滚筒下风侧25m处,不符合安设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下风侧10m~15m的规定。

2.安全监控系统维护方面

安全监控系统中,6203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和瓦斯数据曲线在2017年4月3日存在多处断点,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日志中无该问题处理解决的记录。

(五)瓦斯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瓦斯日报方面

4月18日早班,八采回风巷、八采变电所等6处地点检查瓦斯后,当天未填写瓦斯班报。

(六)水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图件和基础台账方面

(1)矿井没有建立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2)矿井地质钻孔成果台账中缺少泉152孔的设计封闭段距与封闭材料的内容,该孔也没有作为封孔不良钻孔建立台账。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中未标注水文地质钻孔及徐奥灰等水位线。

(七)防灭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防灭火措施方面

-350m中央变电所及泵房、-510m水平变电所及泵房、-510m水平三采变电所硐室采用PVC材料装饰顶部。

2.密闭墙构筑方面

井下有38道密闭墙为料石构筑,墙体厚度0.5m,不能满足料石墙体厚度不小于0.8m的要求。

(八)防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防尘设施方面

8207采煤工作面机头转载点喷雾不能覆盖产尘区域。

(九)机电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1.提升装置安全保护方面

南翼轨道下山提升机深度指示器转动部位的防护未全封闭。

2.带式输送机配置和保护、安全间距方面

6203回风巷第一部带式输送机制动装置制动闸盘一侧不能有效接触。

(十)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矿井未按照规定为本矿采掘职工配备符合标准的矿用胶面防砸安全胶靴。

三、隐患问题查处情况

通过此次全面安全“体检”,共发现隐患问题21条,全部为一般隐患。

对于“矿井未按照规定为本矿采掘职工配备符合标准的矿用胶面防砸安全胶靴。

”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拟行政罚款5万元。

对于“1.矿井未按照规定为本矿采掘职工配备符合标准的矿用胶面防砸安全胶靴;2.井下有38道密闭墙为料石构筑,墙体厚度0.5m,不能满足料石墙体厚度不小于0.8m的要求;3.-350m中央变电所及泵房、-510m水平变电所及泵房、-510m水平三采变电所硐室采用PVC材料装饰顶部”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责令于2017年5月20日前改正。

四、提出的措施、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责任体系

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严格按照《山东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监察办法》,以“职责定位+职责范围+职责清单”模式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构建责任体系,做到知责明责、履职尽责。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等制度内容。

规范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审,结合具体作业对象有针对性地编制内容,做到“严、细、实”,认真细致地开展定期会诊,结合现场实际及时更新完善,切实发挥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

(二)严格对标新《煤矿安全规程》,逐条逐项落实到位

新规程实施近半年,泰丰控股集团王家寨煤矿在对标落实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认真学习、扎实落实、快速整改,确保达标合规。

对照新规程和《执行说明》等配套文件,对比新规程中变动的条款,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标查摆、对标整改、对标落实。

(三)加强重点专业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通风方面,进一步加强通风技术材料管理,准确引用通风计算参数,确保局部通风的最低和最高风速及风量满足要求。

安全监控方面,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

一是建立健全和落实好管理维护制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在案。

二是正确安设各种传感器,要确保传感器的位置安设切实符合规定。

三是调整井下传感器数据曲线图中坐标轴设定范围,改变当前一氧化碳和瓦斯数据曲线与横轴重合,无法分辨曲线连续性的缺陷。

防灭火方面,加强对井下变电所、泵房等机电设备硐室的管理,建议机电设备硐室采用锚喷支护,如果需要装饰、装修,应选用不燃性材料。

顶板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

矿井多条巷道局部顶板破碎,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采、掘期间,要进一步加强顶板离层监测、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机电运输方面,主、副井提升机电动机的欠压保护动作电压数值分别为80v、90v,数值较大,建议进一步咨询控制设备生产厂家,并重新计算整定该保护数值,确保供电网络电压波动较大时提升机能够正常运行。

附件:

1.正常生产煤矿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

2.采煤工作面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7份)

3.掘进工作面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4份)

 

附件1

正常生产煤矿安全“体检”内容基础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及依据

存在问题

整改要求

备注

一、证照情况

1

安全生产许可证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企业名称变更后以及改(扩)建工程验收合格后,按照《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20条、第21条的规定,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2

采矿许可证

取得采矿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3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

主要负责人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符合《安全生产法》第24条、《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的规定。

二、机构和人员

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符合《安全生产法》第21条、第24条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

2

防突机构及人员配备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置防突机构和人员,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4条、第27条规定。

不涉及

3

防治水机构及人员配备

设立地测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条规定;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83条规定。

4

防冲机构

有冲击地压矿井设置专门的防冲机构,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规定。

不涉及

5

人员培训

主要负责人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的规定,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

其他从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安全生产法》第25条的规定,培训时间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11条、第13条规定。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关人员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32条的规定。

6

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并持证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有效期内,符合《安全生产法》第27条、《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5条的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复审,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21条规定。

三、管理制度和责任制落实

1

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地质灾害普查制度,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符合《安全生产法》第4条、《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

2

责任制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工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符合《安全生产法》第4条、第19条、第43条,《煤矿安全规程》第4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

爆炸物品库库管员归属运搬工区,运搬工区职责中没有爆炸物品库管理内容

3

托管煤矿管理

托管煤矿要严格安全管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托管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15〕15号要求落实安全责任

不涉及

4

生产计划落实情况

下达的本年度生产计划不得超能力。

5

技术管理

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落实技术管理职责。

矿井生产需要的资料、图纸齐全,并及时更新。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中对总工程师职责的描述与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不一致。

修改完善

6

现场管理

加强现场管理,实现质量标准化达标,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规定。

四、开拓部署与采掘生产

1

开拓系统

井筒数目及功能设施、主要巷道和专用回风巷、主要硐室布置合理;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等相关规定要求。

井筒数目及功能设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87条、第145条规定;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3.1.7的规定;

主要巷道布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86条、第88条、第90条、第91条、第92条、第195条、第231条、第262条、第307条规定;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6条规定;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3.3规定;

主要硐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31条、第256条、第312条、第313条、第331条、第332条、第333条、第456条、第457条、第458条、第458条规定;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第59条、第60条、第68条;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4.3的规定。

-350m水平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泵房地面标高比大巷连接处的地面标高高出差不足0.5m。

增加挡水门坎

2

采区巷道

采区巷道布置合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第195条;第231条规定;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6条、第23条规定。

3

开采顺序

煤层和工作面开采顺序满足瓦斯治理、防治水、防煤层自然发火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5条、第111条、第149条、第192条、第231条、第263条、第306条规定;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22条规定;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3.4.2的规定。

4

采掘工作面

矿井采掘工作面数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5条规定、《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发改运行〔2014〕893号)、《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1.2的规定。

5

采煤方法

淘汰巷采等落后采煤方法,采用有利于瓦斯、水害和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采煤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7条、第113条、第114条、第115条、第116条、第196条、第263条规定;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9条规定;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2.1规定。

6

超能力生产

矿井月产量按月度计划组织生产;没有月度计划的,不得超过矿井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12,符合《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

灾害严重矿井重新进行生产能力核定,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4部门《关于开展灾害严重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5〕98号)规定。

7

四个煤量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及安全(抽采、超前治理)煤量平衡,无“剃头下山”开采情况。

四个煤量的开采期符合《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23条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11条和第13条规定。

8

图纸

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等图纸按规定填绘,能反映实际情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条规定。

9

采矿许可

依法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井巷煤柱留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5条、第123条规定。

10

回采工艺及设备

回采工艺及采掘设备先进、适用、可靠,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2.2、5.2.3的规定。

11

循环作业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确定合理的推进度,采掘进度与支护、通风、防突等工序相协调,保证各辅助环节及时跟进到位。

五、通风系统

1

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通风能力核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9条规定。

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硐室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6条、第147条、第148条、第152条、第153条、第155条规定。

生产水平和采(盘)区实行分区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

突出矿井通风系统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23条规定。

专用回风巷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

采掘工作面、硐室无不合理的串联、扩散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第168条规定。

采区变电所、井下爆炸材料库、井下充电室实现独立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6条、第167条、第168条规定;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瓦斯抽采泵站应设在新鲜风流中,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规定。

采空区及时封闭,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规定。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655条规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2

通风设备

主要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的规定。

主要通风机反风设施和各类保护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9条、第160条和《煤矿主要通风机站设计规范》5.0.5、5.0.6、5.0.7的规定。

3

通风设施

风门、风窗、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上下通风设施安全可靠,施工位置、构筑质量和使用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4条、第155条规定,能满足防灾抗灾要求。

密闭墙应编号建档,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

4

风量

矿井和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他地点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8条规定,应满足排放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降温需要。

矿井总进风量必须大于实际需要风量15%,符合《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规定。

5

风速

井巷中的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的规定。

6203采煤工作面下行通风且煤层倾角大于12度,最低风速验算取值0.25m/s,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最低风速不得低于1m/s规定。

重新验算最低风速取值

6

通风阻力

矿井通风阻力应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排风量在2万立方米/分钟以下的风井系统,通风负压不应超过2940Pa。

排风量大于2万立方米/分钟的风井系统,通风负压不应超过3920Pa。

定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56条规定。

7

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机和风筒安装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4条规定。

局部通风机供电须实现“三专两闭锁”,主备风机自动切换,对旋风机两极均要实现瓦斯电、风电闭锁;采用2台局部通风机同时供电的掘进工作面,须同时实现“三专两闭锁”。

突出煤层和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

临时停工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5条规定。

8

通风管理

通风报表、记录、图纸齐全完善,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第142条、第143条、第157条规定。

通风检测仪表齐全,检验、调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第141条规定,风表、光干涉甲烷测定器、催化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及传感器、直读式粉尘浓度测定仪、井下粉尘采样器等由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

 

六、安全监控及人员位置监测

1

安全监控系统及人员位置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瓦斯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可实现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监控系统功能完善。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第490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4、9的规定。

2

安全监控装备

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5的规定。

3

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应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

甲烷传感器(便携仪)的设置地点,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8条、第499条、第500条、第501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6的规定。

其他各类传感器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503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7的规定。

1.21301-I安装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安设在切顶线以里,不符合AQ1029-2007行业标准

2.820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距顶板大于300mm

3.六采避难硐室内外安设的甲烷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悬挂位置距离顶板大于300mm,距离巷帮小于200mm。

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监测6203回风巷第一部带式输送机的烟雾传感器安设在驱动滚筒下风侧25m处,不符合安设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下风侧10m~15m的规定。

现场立即调整悬挂位置,以达到规程规定要求

4

瓦斯抽采管道参数监测

瓦斯抽采管道监测数据应联网,管道监测传感器齐全,设置位置合理,按时调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503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7.2的规定。

不涉及

5

安全监控系统运行

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模拟传感器报警、断电运行正常;开关传感器设置和运行正常,故障断电正常。

具备实时上传监控数据。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1条、第495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8.4的规定。

6

安全监控系统维护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的维修、调校、测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2条、第493条、第496条规定。

中心站值班员和井下安全监测工必须24小时值班,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8、9的规定。

安全监控系统中,6203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和瓦斯数据曲线在2017年4月3日存在多处断点,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日志中无该问题处理解决的记录。

立即改正

7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

及时绘制、更新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和保存,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料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88条规定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10的规定。

8

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设置

下井人员必须携带标识卡。

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当设置读卡分站。

9

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运行

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的标识卡和读卡分站工作正常,正常监视人员位置等信息。

七、瓦斯防治

1

瓦斯地质

查明生产、准备、开拓区域瓦斯地质情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9条、第31条规定。

2

瓦斯等级鉴定

按规定开展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70条、《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第13条规定。

3

瓦斯检查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瓦斯管理规定,严格按规定检查瓦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规定。

4

瓦斯日报

瓦斯日报表严格落实审签制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规定。

4月18日早班,八采回风巷、八采变电所等6处地点检查瓦斯后,当天未填写瓦斯班报。

立即改正

5

预警分析处置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瓦斯超限和防突预警分析处置制度,瓦斯涌出异常或防突指标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分析异常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72条、第173条、第174条、175条规定

6

瓦斯超限处理

瓦斯超限及追查处理符合《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第6条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1〕26号)第19条要求。

7

抽采系统

达到抽采条件的矿井必须进行瓦斯抽采,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

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地面固定抽采瓦斯系统。

同时具有煤层瓦斯预抽和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的矿井,根据需要分别建立高、低负压抽采瓦斯系统。

煤矿应当加强瓦斯抽采现场管理,确保瓦斯抽采系统的正常运转。

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14条、第17条规定。

不涉及

8

抽采泵站

抽采泵站布置合理,配套设施配备齐全,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182条规定。

抽采泵和备用泵能力满足需要,符合《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15条的相关规定。

不涉及

9

抽采管路

抽采管路布置合理,主要管路气体流速需在经济流速范围内,符合《煤矿瓦斯抽放规范》5.4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