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8220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docx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尿频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摘要】尿频为临床常见病症,各种人群均有发病。

虽然临床抗菌药物日新月异,其临床疗效仍不甚理想。

中医药治疗尿频显示了一定优势,中医辨证施治,加减灵活,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配合针灸内服外治,疗效显著。

【关键词】尿频;中医药治疗;针灸

尿频是现代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其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与年龄、性别、工作及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随着临床就诊人数的与日俱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临床抗菌药物日新月异,其临床疗效仍不甚理想。

这种病症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控制和治疗,反复的尿频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恼。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尿频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专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综述如下:

一、尿频的概念及现代临床分型

在李敏、梁超【1】教授《从五脏论治尿频》中,尿频是指白天小便频数,24小时排尿次数大于8次,多则每日排尿20~30次,平均排尿量小于180ml,甚至每次排尿5~20ml不等,每日总尿量在正常范围内,排尿时无尿道烧灼样疼痛及不良反应,集中精神于一事时,症状明显缓解;不伴发热和其它症状;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尿常规化验正常,尿培养阴性;B超及X线检查无泌尿系统异常及腰骶部异常。

李禄银教授指出【2】尿频是指排尿次频数明显大于正常。

成人日间平均排尿男性4~6次,女性3~5次,夜间0~2次,而婴儿昼夜可达20~30次。

无特殊原因(如大量喝水)排尿次数明显大于正常,则可能为疾病所致。

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感染等。

在临床中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对于感染性尿频通过合理抗感染治疗,尿频不难控制。

对于非感染性尿频则需认真分析其原因:

在小儿可能为神经性尿频,可通过耐心教育和年龄增大而好转;在妊娠可能与胎儿相关,妊娠过后则愈;在成人则需排除糖尿病,若为糖尿病则应控制血糖,尿频多可减轻或好转;在老年男性应首先想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常以排尿不畅,尿线变细为主,而且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可发展致尿潴留。

本人在临床中发现老年女性尿频者颇多,通过多方检查,不能找到病因,久治不效,苦恼万分。

崔学教【3】教授认为,尿频是泌尿外科、男科疾病所表现的主症,即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减少,严重时数分钟排尿次,每次尿量仅数毫升。

正常膀胱容量男性约400ml,女性约500ml,随年龄、气候、饮水量和环境等改变,排尿次数及每次尿量亦有不同。

一般白天排尿一次,夜间一次。

引起尿频原因有泌尿、生殖道炎症,使膀胱容量减少,下尿路梗阻致残余尿等,常伴尿急症状,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张春【4】教授指出一特殊尿频类型,即皮层性尿频。

皮层性尿频是指脑动脉硬化并大脑前动脉供血不足、血栓形成或其他原因,使中央旁小叶功能障碍时,有时可引起排尿障碍,常表现为尿频,为和泌尿系病变引起的排尿障碍相区别,特命名为皮层性尿频。

邵伟立【5】教授指出小儿神经性尿频以白天尿频、尿急、尿少而不痛为主要症状,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常常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

此外,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研究尿频的分类还有精神性尿频,老年性尿频等等。

二、病因病机

崔学教【3】教授将尿频在中医学内归属淋证范畴。

《诸病源候论》将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7种类型,并明确指出淋证病位在肾与膀胱。

“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淋沥不宣,故谓之淋”,是对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之淋证的病机概述,为后世多数医家所采纳,成为淋证主要病机理论。

感受外邪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酿成湿热,注于下焦,蕴结膀胱,致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年老体弱,及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均可致脾肾亏虚。

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漓不已。

或因虚致瘀,瘀久化热,疲热阻络,经络阻滞,心肾不交,肾水不济,无以温养膀胱,致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数、淋漓不尽。

张春【4】教授指出祖国医学对小便频数并无一确定病名,但多有论述。

《灵枢·经脉》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本症为“小便数”。

《素问·奇病论》称为“癃”。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症并治篇》称“溲数”。

《脉诀·大小病脉》又称“小便稠数”。

《素问》所谓“癃”的含义有多种,《奇病论》:

“癃者,一日数十溲”,系指本症;但后世之“癃”多指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如《宣明五气篇》:

“膀胱不利者为癃”,就指小便不通。

究本症之病因,肾气不固尿频是因素体阳虚,久病伤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而尿频;肺脾气虚尿频则是因过食生冷,劳累过度,寒邪伤阳,致肺脾气虚不能制下,膀胱失约所致。

前者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多见于年高肾虚之人;后者兼见咳吐涎沫、纳减便溏,常因劳累过度而诱发,多见于中年劳累之人。

李禄银教授指出【2】尿频一症在临床较为常见,首先思考其原因,是否感染所致,然后对症治疗,方可显效。

他指出老年女性出现尿频较多见的原因有:

一、感染:

由于女性尿道较短,又与生殖道比邻,容易感染。

二、疾病:

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三、由于老年女性尿道扩约肌松弛,尿意强烈,加之睡眠少,容易出现夜尿次数增多。

四、其他:

如结石,肿瘤等所致膀胱容量减少。

他在《春泽汤合缩泉丸加减治疗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频心得》中所讨论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频原因多与第三相关,但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

李教授发现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频,其证多属脾肾不足,膀胱虚寒,气化失司,膀胱约束无能,应用春泽汤合缩泉丸加减治疗本类患者,疗效颇佳。

黄芝华教授【6】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及古代医籍文献将尿频病症分为三型:

1、湿热下注;《诸病源候论·小便数候》云:

“小便频者,膀胱与肾具有客热乘之故也。

”2、痰火内扰心神;《内经》云: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的功能活动主宰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

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怯弱,易虚易实,偶遇惊吓,损伤心阳,灼津为痰,痰热扰动心神,神志不宁,膀胱开合失司,故出现尿频、夜啼。

3、气血亏虚,中气不足;《内经》云: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多指小孩素体脾气虚弱,食少则气血生化无源,致中气不足,升举无力而出现头晕乏力,气虚下陷,膀胱被下陷之气所迫,约束无力,故产生尿频。

4、肾阴亏虚,固涩不全;老年人肾阴本属不足,夏季天气炎热,阴液更伤。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阴不足,膀胱固摄无权,故出现尿频。

杜万红教授【7】通过对5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概括本病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病病机以湿热为主,病位在膀胱,与肺、脾、肾密切相关。

但正常人体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若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或素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下注于下焦;或情志不遂,肝郁致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或肺失宣降,清气不升致浊气下降,均可使膀胱气化失常,小便不利。

若治而不愈,反复发作,势必正为邪伤,始则邪热耗阴,久而阴损及阳演变成脾肾两虚,至此正气已虚,余邪蛰伏,这就是本证的病机特点。

河北医科大学魏春娥,王菊素,陈军香[12]按中医“淋证”治疗尿频。

临床分为虚寒淋症、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瘀血征象对症治疗。

(2008-01-08 收稿

三、尿频与五脏的关系研究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在李敏、梁超【1】教授认真阐述了尿频与五脏及节律紊乱关系。

尿液是体内水液的代谢产物,尿液的形成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然而尿液的排出离不开心与肝,尿频是排尿节律的改变,它与五脏的节律功能失调不可分。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五脏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概述了水谷、饮入于胃后化生精微及其输布的过程以及五脏的作用。

(1)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的宣发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向下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2)脾主运化水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作用。

饮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运化水液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能及时地传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而排出体外。

(3)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秩序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所以《素问·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的气化功能还包括膀胱的气化功能,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

(4)心为君主之官,是确保尿液正常生成与排泄的基础。

心神不宁,则可危及诸脏腑,致杂证丛生。

气血充于心,养于神,心神安宁,脏腑气机旺盛有所统摄,则各司其职。

气血亏虚,心失所养,神志紊乱,而使“州都之官”无所主,以至统摄失职,而见尿频。

(5)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津液的输布与代谢:

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

张志聪把“肝主疏泄”理论引伸到疏泄水液方面。

因此,肝气“逆”或“不化”时都可使小便不利。

尿频是五脏节律紊乱疾病,肺主治节起主导作用五脏病变皆可致排尿节律紊乱,肺主治节,五脏六腑各自也包含了其独自的治节功能,并循着各自的规律完成生命机能活动。

五脏的治节功能节律紊乱均可引起膀胱的治节功能失司而至排尿节律改变,发生尿频。

五脏的治节功能并不是互不相关,而是有机联为一体,肺主治节起主导作用。

四、辨证治疗

尿频与五脏功能失调均有关,可一脏单发也可多脏相兼为病。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故临床应根据中医学的特点,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不囿于旧说,创立新意。

李敏、梁超【1】教授指出调整与恢复排尿节律是治疗尿频的关键。

尿频是节律紊乱疾病,调整与恢复排尿节律是关键,药不在力量的峻猛与否,不在病症之表面现象轻重程度,关键是药中病机否;治之得当,五脏六腑的治节均可归于有序,尿频可愈。

杜玉梅【8】治疗老年性尿频采用补中益气或温补肾阳等法时,辨证时须见中气不足或肾虚见证。

若病人有头痛腰背发紧,腰痛,或咳喘者,应考虑为邪气束表,太阳经脉不利所致。

肺主皮毛,其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寒邪外束,太阳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频数。

麻黄汤系辛温解表之祖方,是仲景为太阳伤寒,无汗、咳喘而设。

近人有用此治疗小儿夜尿证。

依病机,用于治疗老年性尿频。

曾治疗患者张某:

用麻黄6g桂枝、杏仁各10g桑螵蛸30g甘草6g。

3剂。

药后小便次数即减少至夜1次,昼6—7次,头痛头晕,腰背发紧亦愈。

续进原方2剂资巩固,随访1年余,小便正常。

笔者以为,麻黄汤为发汗峻剂,笔者唯恐发汗太过伤津液,故加人桑缥峭,一则约束麻黄发汗,二则缩尿。

李禄银教授【2】发现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频,其证多属脾肾不足,膀胱虚寒,气化失司,膀胱约束无能,应用春泽汤合缩泉丸加减治疗本类患者,疗效颇佳。

春泽汤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泽泻,猪苓,茯苓健脾利水;麦冬益气养阴;桂枝温阳化气;柴胡升发阳气;缩泉丸中乌药、益智仁温肾祛寒,缩尿;全方共奏健脾益肾,温阳缩尿之功。

但临证之时尚需灼寒热虚实之多少而化裁。

如有热象则去桂枝,加金钱草;寒甚加附片,干姜;伴有腰膝酸软加菟丝子,骨碎补,山药,续断。

同时加强饮食营养,转移注意力,适当运动,疗效更佳。

加减治疗其方如下:

白参15g,白术15g,泽泻24g,猪苓20g,茯苓20g,桂枝9g,麦冬15g,乌药20g,益智仁20g柴胡10g,黄芪30g,续断12g,桑螵蛸30g,甘草6g。

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张春【4】教授用丹参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皮层性尿频93例

(1)针剂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

(2)中药组肾气不固型用右归丸:

熟地12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12g,鹿角胶12g,菟丝子12g,杜仲12g,当归9g,肉桂6g,制附子10g。

水煎服,每日1剂。

肺脾气虚型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0g,炙草6g,陈皮6g,当归10g,升麻3g,柴胡3g,半夏9g,肉桂6g,干姜6g。

水煎服,每日1剂。

两组治疗均以10日为1个疗程,休息3天继续下1个疗程,3个疗程判断疗效。

(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诊断学》拟定:

治愈:

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好转:

白天排尿7~8次,夜间3~5次;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

(4)结果肾气不固型52例:

治愈35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

肺脾气虚型41例:

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

崔学教【3】教授认为辨治淋证要注重整体观念运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急则治其标等法则。

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特点、个体差异性及同时伴有的相关症状,进行分析归类,确定其能反映病变性质的证候属性。

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临床将尿频分为如下4型辩治。

(1)脾肾亏虚脾肾亏虚尿频但无疼痛无热感,夜间为甚,形寒肢冷,或小腹坠痛,舌质淡,脉细。

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治宜益肾补气,祛癖通淋。

方用济生肾气汤、补中益气汤、桃仁四物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山茱英、桃仁、赤芍、泽兰各15g,黄芪、党参、王不留行各30g,升麻、柴胡各3g。

(2)阴虚内热尿频以白天为甚,伴下腹胀痛,腰膝酸软,多梦失眠,梦遗,耳鸣,口干,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治宜滋肾清心,行疲凉血通淋。

方用知柏地黄汤、泽兰汤加减。

处方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茱萸、桃仁各15g山药20g,沙苑子、女贞子、茺蔚子各12g,王不留行30g。

(3)肝郁气滞性兴奋或性生活后尿频,伴会阴、小腹、睾丸疼痛,情绪焦虑,舌质暗红、苔少,脉弦,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治宜疏肝行气,凉血通淋。

方用橘核丸、凉血地黄汤加减。

处方橘核、川楝子、荔枝核、槐花、白芍、丹参、黄等各15g,柴胡、黄连各5g,生地黄12g。

(4)湿热蕴结尿频伴尿急、尿痛、尿灼热、尿末浑浊滴白,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常见于尿道炎、膀胧炎或膀胧结石患者。

治宜清利湿热。

方用八正散加减。

处方大黄10g,黄柏、桅子、萹蓄、瞿麦、赤芍、桃仁、车前子各15g,滑石30g,甘草5g,虎杖、土茯苓、蒲公英各20g。

临证经验:

(1)强调活血化瘀

(2)分清虚实注重虚实兼顾(3)加强中西医结合。

邢守平、安改香、张菓仙【9】穴位注射治疗尿频尿19例,取穴:

气海、关元。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取一次性2.5ml注射器及5号半针头,抽取VitB1注射液2ml,VitB12注射液1ml,混合,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稍做提插,有针感后,注入药液,退针按压针孔片刻,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约84.2%。

西医认为本病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气海、关元穴为强壮要穴,可益气固涩,本病患者年龄偏大,多气、阳不足,正符合其病机。

且气海、关元穴位多为腰、骶丛神经分布,穴位注射不仅具有针刺局部神经的功能,药液还能营养调节神经,改善局部的生理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李权英[10]教授根据《伤寒杂病论》甘草干姜汤一方加减治疗夜尿频多有效。

根据肺主一身气化,阴气闭塞则全身气化不行而发生水气代谢的障碍,故可影响下焦小便的正常排泄这一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马永顺[11]用五等散加味治疗精神性尿频症,疗效显著,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23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五苓散药物组成桂枝12g、茯苓、猪苓、泽泻各10g白术19g。

加减:

阳虚重者加附子6g;阴虚者加阿胶10g,山茱萸12g;兼气滞者加醋柴胡、香附各10g,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狗脊各15g气虚者加党参10g。

每天一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

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

一般服药1周显效,3周基本痊愈,疗程最长者治疗2月痊愈。

张红旗、李全香[13]主任认为尿频患者小儿以肾虚型和湿热型为多。

湿热型常因感受湿热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穿开裆裤的小女孩为多。

而肾虚型常因感受风寒致下元虚冷,辨治不当致病情迁延。

张秉成讲:

“夫便数一证,有属火盛于下者,有属下虚不固者。

但有火者,其便必短而赤,或涩而痛,自有脉证可据。

其不固者,或水火不交,或脾肾气弱时欲便不能禁止,老人小儿多有之。

凡小儿睡中溺,亦属肾虚而致。

”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为“稚阴稚阳”之体,由于卫外功能较弱,且寒热不知自调,父母调护稍有不当,感受风寒致下元虚冷,遂致尿频遗尿。

西医门诊常以膀胱炎、尿道炎处理,服用抗生素,越用下元越虚冷,不见好转反而加重。

缩泉丸出自《妇人良方》,桑螵蛸散出自《本草衍义》。

前方功用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治下元虚冷、小便频数;后方功用调补心肾,主治心肾两虚、小便频数、心神恍惚、健忘食少、遗尿、滑精等。

其中桑螵蛸补肾固精,益智仁温肾纳气,共为君药;乌药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龙骨敛心神而散精气,龟板益阴气而补心肾,并为臣药;远志、石菖蒲安神定志而交通心肾,佐而兼使。

诸药合用,既能补益肾精止遗,又能益心神而治精神恍惚,临证还可加用熟地黄、牡蛎等补肾固涩之品,在使用中应注意小儿之病易从阳化火,中病即止。

雷丽芳、孙健[14]主任认为尿频尤其是夜尿频是老年患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因夜尿频多多属功能异常,病因不明,或去除病因而夜尿频数不能缓解,因此,治疗较为棘手。

从中医角度论治,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下通于阴,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小便乃津液之余,它的排泄与贮存全赖于肾阳的温养气化。

年高肾阳亏虚,开合失度,致膀胱固涩功能失约,阴寒内盛,夜间阴气盛,阳气更衰,肾的阳气不足故夜尿频多。

人过四旬,肾气渐衰,膀胱失于温煦,不能正常气化,则水液失制,治疗基本原则是扶助元阳。

采用中药肉桂研成细末,调成糊状,贴敷于涌泉穴,具有双重作用,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肉桂为常用中药,味辛、甘,性大热,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用。

肉桂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

《药性赋》言其“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

涌泉又名地冲、地衢、蹶心,位于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归属肾经,肾为先天之本,又与诸脏腑关系密切。

故其既可调整肾经经气,又可激发全身正气,有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之功。

刘应阶、彭应涛主任[15]认为,人体虽然分为脏腑、九窍、百骸等,但它们又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同时每个局部又是一个小整体。

耳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听觉器官,它和经络脏腑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灵枢·口问》篇说: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脉度》篇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由此可见,耳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关系。

笔者在有关报道的启发下,根据中医耳穴理论,独辟蹊径行耳穴疗法。

将固定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分别贴于双侧耳部的肾、膀胱、脑点、神经衰弱点等穴位,双侧耳穴同时按压,调节大脑及肾、膀胱等脏腑功能,加强了膀胱的约束,使肾气充盛,膀胱恢复正常排尿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神经性尿频的作用。

河北医科大学魏春娥,王菊素,陈军香[12]认为西医的“感染”或“炎症”,在中医辨证中,有虚实寒热之属,因此临证之时,要认真辨证。

从而又体会到,中医西医各有各的体系,不能混为一谈,生搬硬套。

五、小结

中医药治疗尿频显示了一定优势,中医辨证施治,加减灵活,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加之针灸内服外治,疗效显著。

但尿频中医辨证分型混乱,无权威的分型及疗效判断标准,难以开展以循证医学为前提的多中心协作。

同时,缺乏强有力的实验研究,难以阐明其作用机理。

尿频早期治疗尚可逆转。

故中医药应针对上述几点,加大基础及实验研究,严格科研设计,建立更接近临床的动物模型。

应用“截断”疗法,加强对尿频早期的研究,以期更好、更快提高中医药治疗尿频的疗效。

文献参考

[1]李敏,梁超.从五脏论治尿频[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

234-235

[2]李禄银.春泽汤合缩泉丸加减治疗老年女性非感染性尿频心得[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

155

[3]陈铭,谢建兴,王峻,彭战英,指导崔学教.崔学教教授治疗尿频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38

(2):

12-13

[4]张春.丹参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皮层性尿频93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

144-145

[5]邵伟立.针刺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5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

(1):

32-33

[6]黄芝华.尿频证治举偶[J].江西中医药,2009-40(321):

25

[7]杜万红.中医药治疗尿频5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3):

37-38

[8]杜玉梅.从肺论治老年性尿频[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

658

[9]邢守平,安改香,张菓仙.穴位注射治疗尿频尿急1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3):

15

[10]李权英.甘草干姜汤治验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

359

[11]马永顺.五荃散治疗精神性尿频症23例[J].新中医,2006-38(12):

67-68

[12]魏春娥,王菊素,陈军香.淋证3则验案[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

(2):

31

[13]张红旗,李全香缩泉丸合桑螵蛸散加减治疗肾虚型小儿遗尿尿频39例,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11月第19卷第11期34-35

[14]雷丽芳,孙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夜尿频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12年3月第44卷第3期104-105

[15]刘应阶、彭应涛耳穴疗法治疗神经性尿频46例,中国民间疗法,2012年1月第20卷第1期2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