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篇文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33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篇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几篇文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篇文章.docx

《几篇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篇文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几篇文章.docx

几篇文章

一所理想大学的模样

最美的青春,不应在应试教育中糟蹋。

大学的源来,不就是让人明白人生的样子,关于美德与真理。

不过定位呢,精英教育?

纯属扯淡!

按照校长朱清时的设计,南方科技大学将是一所具备“小楼”和“大师”的学校。

所谓小楼,指的是校园里将没有一栋高层建筑物,这样也就不用装电梯,真正朝低碳、环保的道路走。

从高处俯瞰,你将看到满眼的绿色——小楼们都隐没在了山头和树荫之中。

“小”也代表了这所大学的教育取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南方科大第一年的招生计划只有50人,第二年150人,之后逐渐增加,最终稳定在每年2000名本科新生的水平。

这所大学的招生将不通过传统的高考,起码在最初的招生中,学校将直接从高二学生中选拔苗子,因为对于这些学生而言,高三将纯粹是在应试中浪费时间。

学校的学生不多,学生宿舍楼也就不需要多大,一栋楼里能住三四百人足矣。

不过,在这所大学,学生住的小楼不叫“宿舍”,而叫“书院”——虽然名字颇有中国古韵,但学习的却是哈佛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成熟经验。

书院将彻底颠覆学生宿舍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学生们睡觉的地方,而是一个全天候的教学基地,开展的是通识教育,或曰全面教育。

每一个书院都配备有专职老师,与学生们同吃同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难,并开设各种选修课和讲座。

在书院里,学生们可以听到类似于在网上流传已久的哈佛大学“公正”课那样的课程;有来自美国的老师来讲心理学,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控制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老师讲经济学,让学生们看得懂经济形势;有老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既包括写作,也包括口头表述。

老师还要向学生们介绍全世界的各种文化,让他们有全球的观念,知道外国人是怎么回事,不同民族是怎么回事,人类文化是怎么回事;此外,书院还要培养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将由丁学良教授负责组织,其目标是让学生们拥有国际视野、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文化修养。

这所大学的创校校长朱清时本人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他对文物、书画、陶瓷都很有兴趣。

他希望学生们明白:

生活中多一些兴趣,人生就将更丰富,智力也可以开发得更好。

当然,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学生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专业课的修读上。

入学前两年,本科新生将不分专业,学习同样的理工科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这些课程的第一批授课教师分别是:

张景中院士、陈应天教授、李晓原教授、陈国良院士,以及一名尚未确定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他们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英语课也是重点必修课程,将由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授课。

实际上,南方科大的所有课程都将尽可能使用英语教授,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50%的学生将获得赴国外大学交换的机会,一些人还能接受美国排名前20位大学的联合培养。

此外,学校还将开设“创新素质课程”,校长朱清时院士会亲自讲授“伽罗华如何发明群论”。

大师们愿意来这所年轻的大学上课、做研究,是因为在这所大学,他们将真正是治校的主人,他们的学术研究将得到足够的尊重。

这将是一所“谁有理谁说了算”而非“谁官大谁说了算”的学校。

为了保障“教授治校”的开展,特区立法通过《南方科技大学条例》,实现依法治校,将行政力量的干预减到最小。

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政府代表、人大代表、社会贤达、学校领导、教授代表、学术代表、校友代表组成。

校长是由理事会选出,而非上级委派的。

此外,学校还设有党委,及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

在学术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中,一线教授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一。

这所大学的另一个特点是:

不设院系,代之以理学部、工学部,以及建设几十个研究室(所)和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

每个研究所的成员不仅要研究,还要开若干专业课,供大三大四的学生选修,每个学生到了大三也都要选择一个研究所注册,在这个研究所写论文。

这样一来,学科架构将被重新设计,一方面适应现代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精简了行政机构和人员。

校长要想听到一线教授的声音,便不必通过院长、系主任等层层汇报了。

这所大学的经费将接受社会捐赠,但主要还是来自市政府。

不过,与一般政府单位不同的是,校方并不需要每年制定详细的预算上交审批。

按照条例规定,政府每年自动拨出一笔款项交给学校,由校方自主决定如何花钱,政府只履行监督职责。

市政府给予的经费支持将是巨大的,可以保证这所大学的老师集中精力搞教学科研,不需要将时间花在申项目、争经费上面。

当然,学校并不反对老师们参与竞争项目经费,这也是保证其活力、检验其水平的方式。

但这种参与绝不会多,老师不需要变身为课题经费公关者,而是回归科研的本位。

如果老师们有独创的思想,一开始并不一定为大家理解,不一定能竞争到经费,学校将动用自身的评价标准,给有前途的项目提供足够的支持。

在这所大学,将没有行政级别,行政人员纯粹是服务者,但他们会得到不错的待遇和保障。

这所大学的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

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样的一所大学,在中国的现实教育土壤里,会不会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太聪明为什么反而不讨人喜欢?

以前一直相信以理服人。

结果常常碰到这种情况:

出于好意纠正别人,却因没有预见到对方的反应,意外得罪了人。

后来发现,自己周围还真不乏聪明人得不到他人认可,反而越来越被孤立的情形。

回想起来,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班里似乎总有那么几个大家公认的天才,而那几个人人缘却不怎么好。

是聪明使得人不受欢迎吗?

当真如此,聪明人为什么不能像解一道超复杂的数学题般,搞明白如何才能让自己人缘变得和成绩一样好,然后一举攻克呢?

如果智力不是受欢迎程度的决定因素之一,为什么聪明小孩反而时不时遭受他人排斥?

成绩好人缘差的两极情形长期以往不但给人带来郁结的情绪,更严重的是在价值观塑造、和情商培养的的过程中,让那些自持聪明才智而社交能力差的孩子轻视了去反思为什么自己人缘不好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数理化、还有信息工程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似乎普遍社交能力弱不少。

作为读者的你或许不赞同,而我自己也是理工科出身,通常亦不如此直白地承认这一点。

反之,总找借口诸如:

“太忙了,根本没时间浪费在社交八卦、人情世故还有拍马屁上面。

”“我是现实主义者,只遵循客观的原则。

惭愧地说,我在进大学之前一直抱着这种刻苦钻研而排他的价值观活着,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诸多团队作业中,我的每一个观点最终被采纳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想法内容本身,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阐述方式和态度,甚至后来我慢慢学会了怎样掌控别人的情绪反应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像大部分理工科的人一样,我以前只在乎实际的数据、模型、结论,但后来明白了在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不像科学家和工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

你我最多也就在自己熟知的专业领域侃侃而谈,跳出那个范畴,我们也都是用常人的视角希望专业人士用简单朴素并带有亲和力的话语讲给我们听一样东西。

如果这时,所谓的精英却连最基本的社交涵养和语言能力都不具备,恐怕现实生活上要真刀真枪完成任何一件事都不太可能。

反例还少吗?

看看那些落寞的天才们,他们不是不能去学习社交技巧,他们恰恰固执己见,认为了解那些东西浪费时间,情愿花时间在专业上更刻苦,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前阵子,我和一群同学一起做项目,团队讨论时也发生过轻视、冒犯、甚至侮辱他人说话态度的情形,可以理解大家都很有想法,并有表达欲望。

可最终,我深刻体会到了:

在一开始,自我感觉再正确,再有自信,都别忘了在阐述观点时留些余地,一方面是谦虚,另一方面毕竟主观思维模式所得到的结论不见得全面——少一点固执,多一些倾听,务必在拥有十分把握之前保持自我批判意识,这样每个人都顾及到他人感受,团队关系也会融洽许多。

再举个例子,通常在讲座上,常有听众向演讲者提出很尖刻的问题,尖刻到令演讲者都感到难堪。

没错,原本提问的人初衷也许不坏,只不过随意问个问题,但大部分旁观者却会在意这样的提问导致演讲者在所有在场听众面前,形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所以如果不注意措词方式,一个直白合理的提问很有可能演变成个人攻击、蕴含敌意的象征。

如果发生在实际团队合作中,今后可能你提的任何建议别人也条件反射般地表示反对。

任凭你再有见解、再富创意的想法,都要因此遭遇不必要的坎坷,岂不可惜?

换个角度看,替换一种说话(提问)方式其实并不难。

问题还是在于你究竟是否在意他人的感受。

写到这儿,忽然意识到其实聪明人爱提问很多时候就是希望表现自我,会议座谈中提反对意见的总显得比较有冒险精神、批判精神。

但现实却回应着,希望通过反对他人的意见来表现你超人的智慧,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最终在这个社会中,一不小心反对之声就把你推向被冷落的群体,不因为你是少数,不因为你过分聪明,最终的失败归咎于个人主义和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大部分人对自己在事业或学业上达到的目标都能有明确期望,但社交上呢?

社交上,你渴望成为怎样的人?

用什么样的依据可以判断是否已经达标?

怎样获取帮助我们达标的灵感和信息?

除非你是天生的政治家或军事策略家,不然,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从潜意识开始培养。

从感激别人,赞扬别人做起,实在要提出异议,不妨在公开场合给些面子,然后私底下找机会说出个人想法。

这样聪明的你也一定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出国留学究竟带来什么?

出国留学是不是注定就是一场磨难?

为什么我们一直用东方思维教育灌输孩子,然后却希望他们到西方社会去发展?

让我从一个有趣的发现谈起。

有朋友察觉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圈子常常可以按照什么时候出国来划分:

十二岁以前到的,基本可以算作美国人,举止谈吐都会很地道,就是大家常说的ABC;初中或高中出国的,可以很好融入表层文化,比如语言、兴趣爱好;直接去美国读大学本科的,要么是在国内成绩特别优秀,要么家境富裕有背景,后者中许多人读完书会马上回国,因为在地球另一边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容易太多;研究生到美国的又是另一个群体,很多人会留下,做技术工作,他们的下一代才会成为美国人。

不少人对出国会产生错觉, 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捷径,是可以复制成功的手段。

其实,国外的教育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我觉得前面提到的出国后社交状况就可以很好地映射出以下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决定了孩子究竟是否具备留学潜质,能否迅速融入新环境:

 1)保持开放、乐观的心态并且大度的做人,美国不同于欧洲一些国家,比较包容不同个性和想法,只要你有足够能力去感染别人,以诚待人,跨越国界的文化撞击会让双方都获益良多。

2)你思想上是否总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变得成熟,明确并坚持所追求的,拥有长期目标。

生活上的自立和学业上的刻苦只是基本合格线,更重要的是出国后你能重新建立价值体系,并努力挖掘个人潜质。

作为过来人,我有时感慨,尽管美国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如果一个人不用心去感受、思考各种各样经历的价值,那么经历也只不过图一时新鲜罢了。

好比旅行,纯粹的旅行其实清苦,倘若你只是时刻丈量着自己走过的路程,觉得旅程是一种可以炫耀自己的背景,那么即使用一次环球旅行来结束一段无法再坚持的生活,于己,也实在算不得一个聪明或者有面子的收场。

出国留学不也是一次远足?

若非心之所向,走到哪里也是枉然,反倒对不起“在路上”这三个字了。

所以,我真心告诫快踏入大学校园或有志出国的学弟学妹:

留不留学并不决定你是否会成功。

如果你通过大学明白了自己的爱好,看到了社会的需要,然后在需要与爱好之间利用好学习这座“鹊桥”,那么毕业时的你注定会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课本知识是片面的,我们必须注重培养能运用于社会的硬性和软性技能。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大学,如今太多资源偏偏用在累加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废纸堆与高学历上,实在是太可悲了!

写给喜欢“抱怨”的你和我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远的,近的;如果你是我的家人,亲的,疏的;如果你是我同事,同办公室的,工作上偶遇的。

你会听到我无休止的抱怨:

工作环境不是我喜欢的,工资不让我满意,教的学生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学校领导管理松散,环境恶劣,听到我是有多后悔辞掉的原来的工作,换来了众人羡慕的所谓的“稳定”,我是有多怀恋我以前的学生,我是多么地想去拿块砖头往领导的头上拍去,我是多希望这所学校马上就倒闭关门。

是的,我对我的job很不满意,任何接触我的人都知道,都看的出来,听的出来。

我全挂在嘴上,写在脸上,不断的碎碎念,碎碎念。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堕落,我不再担心迟几分钟进教室,我不在乎明天有没有人来听课,我不再担心下午睡过头,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学校,我不会再把书本带回家,不会再去研究如何更好的上好一堂课,我也不会想如何让这些学生变得更好。

是的,我在抱怨中堕落,在堕落中也不忘抱怨。

直到有一天,我的两个好朋友点醒了我。

方告诉了我:

在我看来,逆境没有什么不好(plus,这也算不是上什么多大的逆境),如果你能把它当成一个逆境来看,那什么都不是问题。

是的,我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勇气和毅力到哪里去了呢?

我没有把这里当成我的终点,那就当作历练你的地方啊?

不是你沉沦堕落的借口。

 那个曾经让我明白永远都不要放弃信心和希望,要坚持学习,时刻准备着的媛告诉我:

抱怨是最不好的事情,不仅消磨自己意志,也让别人觉得你很boring.谁都愿意和乐观向上的人在一起,而不是满面愁容的怨妇。

所以停止抱怨吧。

抱怨改变的了什么呢?

我不相信上天能听到我的抱怨而改变一切,就像我不相信抬起头真的有个上帝能听到人们的祷告一样。

生气不如争气,抱怨不如行动,用行动来改变你所不满意的现状。

至少你也该,能够勇敢地笑着乐观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许看得开一点,发现其实所谓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亲爱的,别忘记了,爱笑的女人,运气不会太差。

Hey?

Don’tlikeyourjob?

Fine,thenquit,orjustshutup,justdoit,anddoitwell.

Dostopcomplainingandcuttheholycrap,gettogetherallyourgutsfortakingstepstofightforabetterlife,andalwayswithasmile.

80后一点反思

我们多数人其实都是小人物,成不了比尔?

盖茨,在心里也不敢与那些80后的亿万富翁高燃、茅侃侃、李想、戴志康相比,我们的愿望不大,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口袋里有起码偶尔奢侈一顿不必计较的票子,下班可以回自己的小窝,哪怕小点也无所谓,家里有贤妻和可爱的孩子,周末可以开着不必豪华的轿车带着妻子孩子去兜风……

我们正在渐渐远离那个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年纪;我们已经必须考虑周全,三思而行;我们早已没有充裕的时间从头开始。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社会似乎正在慢慢被80后所掌控,但如果我们不绷紧每一根神经,时刻小心谨慎,说不定哪一天就被90后替换掉了。

很多选择外企的人都不能过早地明白这一点,因为我们是需要不断升职、不断加薪的,那么到了三四十岁,起码职位上也应该是个经理了。

对于外企公司来说,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公司的成功而并非个人的成功,事实上,很多外企公司随便换一个中国区总经理根本不会给整个企业的业绩造成多了不起的影响,当你这个经理已经到了四十岁,那么薪资要求自然会变得很高,而你的其他才能又没有那么出众,到了那个时候有的是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有学历又听话,薪水要得又低的年轻人,老板有什么理由继续留用你呢?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一辈子稳定的工作还是二十年的高收入,并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不可以半途受到他人怂恿就转道而行,那样到最后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我们总想找到最好的那个,却不知什么才是最好的?

有没有想过我们认为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确实了解,还是因为别人都说是最好的?

假如对于别人是最好的,那么对于我们也许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自己想要什么,只有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在这个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

很多80后常常受别人意见的影响,比如高考报哪所学校,读什么专业啦;毕业后要不要继续读研啦;找什么样的工作啦;跟什么样的人恋爱、结婚、生小孩等等,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甚至论坛里网友的意见都要考虑其中……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究竟要过谁的一生?

要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完全独立的,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儿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传,只有我们才能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是无论如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其实80后要面对的路还有很长,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活下去才是最根本的;清楚自己要什么,清楚应该怎么去努力,去奋斗,才是最关键的。

思考与自责,就是对世人最好的“回击”;心有不甘的80后,势必会卷土重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重复犯着同一个错误:

只要今天有饭吃,就不管明天是否能有粥喝。

其实,工作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罢了,它本身并不是目标。

我们作为正处在准备期的80后,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今天的一个决定,可能会对我们十年后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今天过得轻松,是因为你把生活的责任都留到了将来;今天过得辛苦,是为了明天的路能更平稳、更舒适。

而此时此刻我们所做的人生规划,能将我们的今天和明天很好地连接起来。

  所谓的“人生计划”,其实就是你一生的时间安排表,先制定大方向,然后再用很多更小的目标完善,一点点地接近,它能时刻提醒你集中精力,不要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

只有选对方向,才能少走弯路。

在罗列出自己的人生规划,确定自己的方向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析自己主要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也就是问问自己:

究竟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有的人渴望获得亲朋好友的认可;也有的人希望有车有房,能让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有的人盼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及专业技术上能有所突破;还有的人只是想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不管我们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只要在临终前回顾往事时,我们能感到满足,能没有遗憾,那么就算是成功了。

  要记住你还年轻,眼前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是迈出下一步时选择的方向,80后的你应该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一直追求的信仰。

一个清华学生留学香港后对人生的思考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

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

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

香港正好回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交流。

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  香港科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

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让我们爽眼。

当时的一个哥们说:

“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野岭堆出来的,这样的物质条件算是让我满足了。

”后来得知就是亚洲最美丽校园,倒也丝毫不怀疑。

据说是香港政府感到了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受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而科技就是竞争力,就下了狠心投钱建了这学校,请来了学者。

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公司一年的纯利。

组织的参观,教授的讲话,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奇兴奋也褪得干净,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最后也麻木得没有感觉了。

由此可以推测娶一个漂亮老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不是为了炫耀。

教授大多是华人,台湾和大陆出身的不少,反倒香港人是少数派,很多都是在北美的名校里拿了PhD,奔这里的高薪来了,他们的PhD头衔总要和名字相片挂一起,挂一辈子,Harvard和Standford之类的当然就香了。

正教授可以一年拿到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可以买小汽车,比一般的美国大学高。

知识真的值钱了,让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

有回和教授们吃饭,谈及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就感慨:

“知识分子真被廉价到了可耻的地步。

”我们也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

然而钱不是好拿的,很多教师正是三十出头,教授职称还未到手,和学校只是几年合同,其他的学者也不断在申请进来,所以压力颇大,辛勤程度比公司打工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自己做学问要紧,培养学生的事就要往后排了。

刚进来时很多教师和我们亲切讲话,之后就不见了,好久不见就不认得。

研究生当然有导师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他,他是肯定不会找我的。

上课之后就是绝对的自由,当时自由得很是惬意。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

当我住在这绝世美丽的地方,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商店买东西不用担心付不起帐,可以任意的支配自己时间时,最初的半年里,却发现情绪每况愈下。

西方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privacy保护发挥到极致,进了宿舍就基本感觉不到他人的存在,同单元的人也有独立的卧室,大家都是进了房,将门一关,隔离了,谁也不好意思去敲门。

刚来时认识的一伙人,后来发现根本遇不着,如同消失了一般。

同住一起的是三十好几的叔叔级人物,偶尔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却永无可能说很多。

大家都像是住在不同的空间里做研究,忙碌的无瑕顾及他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如果他有确定的目标和兴趣,对生活人生都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中,那么这里真是一个好环境。

但是我种茫茫睁着无知的眼睛的毛头小子,却是完全另外的感觉。

那种茫然的苦闷感觉真是难以描述,找不到人玩,只是将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仍然感觉不舒服。

 

怀念在清华的破楼里相互串门打闹的日子,怀念抱着篮球在走廊里叫一声就应者云集的日子,可是怀念解决不了问题。

以孩子的心理去进入成熟严谨的环境,不可不说是一次考验。

 

  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发现完全的上当。

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没有发育过。

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

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人们的赞许吗?

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

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

 

  这是一个问题,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太晚地暴露出来,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依然将被很多师弟师妹们面临,我相信在清华依旧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学生。

当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

G2***,托6**,GPA3.*,学校名次Top**,仿佛几年的辛劳就只为那么点数字,人生的终极标就是goabroad.我无法不为他们忧虑。

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没有对做研究的真正兴趣,但是用尽了精力去获得一个去国外做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洋溢在掩饰不住的喜悦里,甚至对人生毫无真正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出国而出国,那将在告别父老乡亲后去迎接苦闷的开端。

 

  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决大多数本科毕业就去赚钱,三十之间为结婚买房奋斗,如果告诉一个香港人说你二十八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是根本不会赚钱。

而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学生,就是真的很喜欢作研究的人,扎实地做事,他们的认真让我们一批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的大陆学生汗颜。

 

∙  生活在香港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其实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算小,不过大多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业区都是添海造出来的。

亚热带的气候,又在到处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

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冷不了,夏天也不太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四季感。

只是上半年天气有些潮。

成天都有湿湿的感觉,北方人有点受不了。

 

  香港的交通极其发达,公共车从不拥挤,也很少堵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