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431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docx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

江安县劳动保障局工作汇报材料

县劳动保障局现有职工12人(其中局领导班子6人,正科级工作人员2人,工作人员3人,司机1人,自聘1人),下属县社保局(事业编制21人,实有20人,自聘4人)、县就业局(事业编制13人,实有11人,自聘8人)两个事业单位和参公管理的劳动监察大队(公务员编制3人,实有3人)。

县劳动保障局党组下设局总支,负责机关支部、社保局支部、就业局支部日常工作,共有党员43人。

在200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市局工作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劳有所得,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的工作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工作。

一、2008年主要工作实效

1、狠抓“民生工程”,促进再就业工作上新台阶。

全县新增就业5288人,占市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3860人的137%,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932人,占市年目标任务1390人的139%,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22人,占市年目标任务600人的137%;公共职介机构为城乡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2656人,占市年目标任务2270人的117%,职介成功率达40%以上;再就业培训1277人,占市年目标任务1120人的114%,其中创业培训为283人,占市年目标任务240人的118%,创业成功率达62%;就业培训中心培训1001人,占市年目标任务870人的115%;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3489人,占市局目标任务2510人的139%。

进一步完善就业实名制、招工备案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低于市、县控制指标4.4%的0.9个百分点。

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保证“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强化扩面,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成绩。

扩面工作:

五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72867人,超年目标任务11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实现274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实现1255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实现2441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实现617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实现2336人;基金征缴工作:

全年五险基金征缴达14207万元,基金累计达1.8亿元,超年度目标任务120%以上,其中2008年养老保险费(含清欠)征缴1.03亿元;失业保险费征缴实现281万元;医疗保险费征缴实现2768万元;工伤保险费征缴实现186万元;生育保险费征缴实现22万元。

3、围绕“劳有所得”,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呈现新局面。

一是以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不断规范各类用工,全县签订劳动合同132户,签订劳动合同12240人,签订率97.53%,其中,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13户,签订合同1130人,签订率100%,集体企业签订28户,签订劳动合同2600人,签订率95.24%,私营企业签订86户,签订合同8040人,签订率96.87%,其它企业签订5户,签订劳动合同430人,签订率100%。

全县各类企业使用农民工5950人,签订合同4790人,签订率80.5%;个体工商户签订劳动合同230户,涉及1650人,签订率83%。

全年补签劳动合同540余份,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750乐份。

有力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积极发挥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纠纷和促进社会和谐中作用。

去年至09年2月底,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52件,同比上升31%,涉及职工683人,同比上升29%,其中,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案81件,占案件总数的53.3%,同比上升26%,职工集体争议案件12,同比上升9%,职工方提出仲裁诉讼占案件总数的70%以上,职工胜诉案件占总案件数的98%以上,通过庭外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占案件总数70%以上。

三是认真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检查。

根据我县劳动用工、农民工权益保护、劳动工资、社会保险费缴纳等重点,热点,难点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继续开展了“签订合同”、“整顿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工资支付”、“禁止使用童工”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国企检查面100%,其它各类用人单位检查面达80%,追讨民工工资拖欠40余万元。

全年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211起,立案168起,结案168起,结案率100%,其中:

六起“群信群访”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橡胶塑料有限公司集体罢工、泸州太昌建筑公司、远东竹业、“金盾小区”建筑公司因民工工资未到位引发的群访事件,都因监察大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劳保部门果断决策,使多起群访事件得以平息。

在处理橡胶厂48名职工罢工事件中,得到县委曾书记肯定,亲自签批了“工作扎实,积极主动,应予肯定”,使劳动监察干部职工深受鼓舞。

4、立足稳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新突破。

一是按照“纳入统筹、区别对待、统一政策、积极解决”的原则,妥善解决了我县原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截止二月底,已有600余人补缴到38376元。

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遗留问题的解决和“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管理等工作,通过前期大量的摸底调查和人员统计上报。

12月份,市上也预拨600万元解决我县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

目前,已将600余名国企职工纳入医保统筹解决范围,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多年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三是全力配合乡镇畜牧卫生系统改制。

根据县政府2007年10月会议纪要第54期决定,对乡镇集体卫生院、畜牧兽医站实施事业单位改革从机关社保整体移交企业社保。

畜牧兽医站在职职工214名,退休职工108名,月发退休费12.8万;乡镇集体卫生院在职职工382名,退休职工169名,月发退休费19.7万,对我县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5、缓解财政压力,争取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取得新突破。

一是争取到中、省财政对我县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未参加医保的963名和已参保的1050人补贴资金合计883万元,为该群体遗留问题的解决措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再就业资金:

在县委、县政府各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局已争取再就业资金255万;三是失业保险金:

为缓解我县失业保险金支付压力,申请省、市调剂失业保险金110万,对维护我县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四是工伤保险调剂金:

积极向市局争取275万工伤保险调剂金,确保了我县工伤保险支出按时兑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

我局全年共向上争取资金1524万元,系近年来,争取上级支持最多,资金额度最大的一年,为缓解我县财政压力,促一方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6、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推出行政效能建设新举措

一是推广机关运行管理一岗双责AB制度,服务群众,方便群众。

切实贯彻县委关于“三改一推”决定和治理“软、懒、散、庸、贪”活动,局机关职工中实行一岗双责AB制试行办法。

机关办事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到机关办事的服务对象普遍反映较好,自身单位形象得到提升。

得到县委、县府及市效能办和市委向书记的首肯和好评。

二是结合县委、县府要求做好“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成立了县劳动保障局行政审批股,并及时授权行政审批股全权负责各项行政审批职责,全年办理退休审批569人,工伤认定131件,新批准2家民办职业介绍所,4家定点零售药店,办理原城镇集体超龄人员参保573名(含工龄认定200余名)。

确保劳动保障部门规范审批,依法审批,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得到社会的好评。

二、2009年面临的新形势

劳动保障成为我们社会的稳压器地位逐渐明显,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政策更新,机制灵活,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保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09年,我县将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涉机构、人员、经费的问题,亟待解决。

2、失地农民参保政策实施迫在眉睫。

结合我县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我县失地农民人员逐渐增多、范围更广,涉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必须及时出台,否则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3、规范企业用工和维权成为一种责任且任务更重。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企业规范用工还需进一步完善,很多企业存在未签定合同或合同不规范的情况。

这些大形势,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很大难度。

4、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政策性资金缺口加大,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人员不断增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军队复役军人、失地无业农民基数不断上升,就业供求矛盾非常尖锐。

5、完成任务涉及人才物保障机制矛盾凸显。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和就业工作的蓬勃发展,劳动保障部门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但涉及完成任务所需的保障机制矛盾凸显:

工作力量不相适应,运行经费比较困难,办事机构迁搬时间与修建占地时间含接成为一种新矛盾。

6、保民生大背景下带来百姓的期望值与现行政策的矛盾随时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线。

三、2009年工作要点

1、围绕民生工程目标,着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进一步完善就业实名制、招工备案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强化就业服务,不断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积极做好就业再就就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空岗报告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工作力度,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抓好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超额110%以上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各项任务,确保升位上台阶。

2、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着力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和扩面。

以保发放为重点,强化基金征缴和基金清欠,结合市局任务安排,采取多措施、多手段方法,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力争按月按进度完成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和扩面任务的110%以上,确保我县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3、围绕三项历史遗留问题的破解,着力有序推进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按照“纳入统筹、区别对待、统一政策、积极解决”的原则,严格按照省上的统一政策和安排妥善解决了我县原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遗留问题的解决和“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管理等工作。

4、围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力做好新政策的调研和启动准备工作。

一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紧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的安排部署,作好摸底和准备工作,积极展开医疗保险落实工作,确保有序、平稳开展。

积极谋划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二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全力为实施我县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解决失地农民“劳有所得,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为我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社会保障。

三是积极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结合,使我县养老保险实行全覆盖,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县各阶层群众。

5、围绕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推进“三法”实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的各项工作。

强化劳动保障执法工作,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以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江安和谐稳定,确保不发生涉劳群体性事件。

进一步把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对各类企业用工单位、非民营经济组织对执行“三法”情况的的督导与指导,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

以贯彻《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的落实情况为重点,高度重视企业用工和劳动争议案件的新动态,争取创造条件建立劳动争议仲裁院,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能力建设,不断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大队的作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用工秩序为重点,开展对各类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签订、遵守法规情况、待遇计发及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的执法检查,实施拖欠保险费追缴清欠行动。

进一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力指导工业园区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并逐步将活动延伸到街道、镇乡和企业。

6、围绕“忠诚事业,善待百姓”工作目标,着力做好劳动保障信访维稳工作。

按照“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排查化解,协同推进”的要求,着力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强化源头受理,规范信访秩序,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上下工夫。

完善劳动保障系统内部上下工作联动机制,注重吃透政策、宣传口径、解释方法、同时主动与相关涉稳维稳部门加强沟通,协同作战,努力为促进江安稳定和谐作出贡献。

7、围绕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着力推动机关效能建设。

严格按照县委、县府统一部署和领导,围绕大局,审时度势,找准位置,立足本职,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破难攻坚,自觉服从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创业绩”为主要内容组织活动,做到真诚服务群众,真心善待群众,真诚奉献社会,把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打造成一个磨练干部,培养干部,提升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8、围绕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继续做好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加强社区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信用社区活动;完善和量化充分就业社区和信用社区标准。

重点督促乡镇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

进一步完善就业实名制、招工备案工作。

组织乡镇劳动保障所、社区推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活动。

同时进一步加强劳保系统干部的培训教育,提升其服务意识和办事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多项工作的新要求。

四、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对策建议

1、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在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背景下,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和“稳压器”,其工作必须列入各级党政和部门主要工作日程。

同时,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共同促进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共同来推进各类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

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地方党委政府、劳动、公安、民政、社保、就业、财政、国土等多个部门,因此,工作必须协调作战,而且,要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主动参与,最终实现群众自身的社会保障,解除人生基本生存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安宁和谐。

2、探索出一条相对稳定、科学合理,适应时代发展和业务拓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长的民生工程投入增长机制。

近些年各级对民生工程特别是就业、社保在财政投入增长,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投入增长机制,导致工作中出现随意性,越到基层越具体,因此建立正常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势在必行,当然也包括各类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的配套资金,各类机构的运行资金,尽可能实现规范有序,便捷高效,易于操作,社会满意,最终惠及百姓。

3、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业务拓展的组织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对劳动社保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任务也越来越重,各类矛盾不断凸显。

因此,增加队伍数量和提高队伍素质都是当前劳动社保工作中应急速解决的关键环节。

比如,目前江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内设三股一室,仅四人,其社保股1人到政务中心便不能顾及机关设在该股的职责,未履责又涉及到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非常难堪。

同时,加之劳动社保政策性强,政策又多,要求又高,稍有不慎,又会引起社会问题。

因此倾情该项工作的班子建议和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4、创新思维,研究政策,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特别是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急需推进社保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

最近,欣慰看到“社会保险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社保事业正式纳入法制轨道即将成为现实。

当前,许多社保问题不断凸显,农民工参保问题、农民参保问题、机关事业各类临时工参保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等要么模糊,要么空白,要么与现实情况形成一定距离。

这些,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

5、建立运行规范、高效便捷、服务遗留的工作机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应对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无论促进就业社会保障,还是规范用工,维护劳动者权益,其工作量和工作特点、工作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劳动者其劳动力一旦融入社会,其档案建立与管理,劳动合同鉴定与运用,都尚需必要的工作机制来约束规范。

 

江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OO九年三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