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85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doc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指标数据,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监视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工程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即常规监测,是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监测。

是为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

监督性监测,由其所辖监测部门依法对所辖地区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的行为

特定目的监测:

是为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

分为:

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环境监测的特点:

综合性、追踪性、持续性、生产性、执法性

环境监测的要求:

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

监测方法要求的特点:

监测数据的特点:

优先监测是指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级标准和地方性标准2个级别

我国环境标准依据其性质和功能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保护的其他标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包含全部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和措施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其采样断面一般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若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若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对照断面,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

控制断面:

为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若河段长度超过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

最后一排污口1500m以外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要求如下:

⑴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入海口断面。

⑵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个监测断面⑶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排污口处⑷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断面一致⑸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⑹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⑺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置监测垂线

在一条宽80m、平均水深8m的主河道的控制断面上设置采样点,按要求至少设4个

水面宽垂线数水深采样点数水深分层情况采样点数

地下水监测项目:

对不同用途的地下水还要选测一些特殊项目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1)地表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2)测DO、BOD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3)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4)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集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5)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6)采集水样时,为防止金属沉淀,需要在水样中加入硝酸试剂

污水水样的采集:

当水深>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当水深<=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注意事项:

1)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

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清洗2)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3)用于测定悬浮物、油类、BOD、硫化物、余氯等项目,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水样的保存:

1)加生物抑制剂2)加入酸或碱3)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水中的悬浮物是指截留在孔径为0.45μm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的固体质量

水质自动检测站8项检测指标(水温、pH、浊度、DO、电导率、COD、氨氮、TOC)中,COD是指水体中的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

采集自来水水样,先将水龙头开到最大,放水3min,再用酒精灯(或棉花沾酒精)火焰灼烧水龙头灭菌,然后放水1min,再采集水样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

总磷和总氮

测定BOD5时,必须进行接种的水样:

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

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的有机物综合指标是TOD★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分指数最大的空气污染物(API>50)超标污染物(AQI>100)

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网点设置的类型:

①污染监控点:

以监测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最高浓度或主要污染源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监控点

②空气质量评价点:

以监测地区的空气质量趋势或个环境质量功能区的代表性浓度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

③空气质量对照点:

以监测不妥当的城市污染影响的城市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

④空气质量背景点

⑤加密网格点

常用的采样点布设方法:

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布点时先将监测地区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划分成若干功能区,再按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区域内设置一定数目的采样点。

一般在污染较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多设采样点

网格布点法:

对于多个污染源,且在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此布点法。

该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若主导风向明显,下风向设点多一些,一般占总采样点的60%

同心圆布点法:

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重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先找出污染源的中心,以此为圆心在地面上画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同心圆做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

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多设采样点

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以点源为顶点,成45°扇形展开,夹角<90°。

采样点设在扇形平面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

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顶点的夹角一般取10—20°,在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铅、苯并芘及氟化物,其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确定

要获得1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min;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8h,颗粒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2h

采样频率

按采样原理可将空气采样方法分为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无动力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

测得为大气瞬间浓度

富集(浓缩)采样法:

采集时间较长,测得为平均浓度

无动力采样法:

结果为加权平均浓度或浓度变化趋势。

测定:

自然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及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冷凝法、重量法、干湿球法

富集采样法有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

适合于采样气溶胶态物质的气体捕集装置有冲击式吸收瓶、多孔玻板吸收瓶、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

土壤样品的采集,必须遵照“随机”布点原则,分为简单随机、分块随机和系统随机

区域背景土壤采样,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米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农田土壤采样分为剖面样和混合样。

需要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要采集土壤剖面样。

混合样的采集布点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和蛇形布点法

农田土壤采样,采取采集混合样的方案。

每个土壤单元设3—7个采样区,单个采样区范围以200m×200m左右为佳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其中小型建设项目设1个柱状样采样点,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3个柱状样采样点,特大性建设项目或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过筛:

100目筛(金属)

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到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称为土壤背景值

采集剖面样品时,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5,宽0.8高1.2

易燃性鉴别:

鉴别易燃性即测点闪点,闪点的测定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对于含有固体物质的液态废物,若闪点温度低于60℃(闭口杯),则属于易燃性固废

对于固废,在标况下因摩擦或自发性燃烧而着火,或经点燃后能剧烈持续燃烧的固废,属于易燃性固废

腐蚀性的鉴别方法,一种是测定pH,一种是测定在55.7℃一下对标准钢样的腐蚀深度

当固废浸出液pH≤2或pH≥12.5时,则有腐蚀性。

腐蚀深度>0.64cm/年时,则有腐蚀性

浸出毒性鉴别:

金属离子的测定+硝酸(硝酸-硫酸溶液)

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案:

份样数为100,则超标份样数下限为22

若固体份样数为N(N>100),则超标份样数的下限值用22N/100来计算

一般按固废是否具有腐蚀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急性毒性和反应性来进行判定,凡具有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毒性者即可称为危险固废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4、怎样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小于5m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水深1/2处___,当水深____5~10m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水面下0.5m和河底上0.5m___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1、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河流常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对照断面:

设在河流进人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控制断面: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或排污口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的地点,河流的入海口,湖泊、水库出入河口处,国际河流出入国界交界入口出口处等);消减断面:

距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采样点:

每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或等于5m时,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50m时,要设三个采样点.水面下0.3~0.5m处一点,河底以上约0.5m一点,1/2水深处一点。

水深超过50m时,应酌情增加采样点数。

2、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在降水过程中从空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某些污染组分的性质和含量,为分析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依据,特别是形成酸雨对各种环境的影响。

2、瞬时水样:

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集的水样。

3、等效连续声级:

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4、水体自净:

水体在流动过程中,水体通过水解、络和等作用使水中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反应,导致水体中污染物降低的作用。

5、固体废物:

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4、烟道气测定时,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__形状、尺寸大小、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7、直接采样法适用于被测组分浓度较高和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下。

8、.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准确性;精密性

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

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最苏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2、简述测定水质COD的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式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3、怎样求得城市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

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米。

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各测点每隔5秒记一个瞬时A声级,选择慢响应,连续记录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流量。

将数据由大到小排列,计算等效连续声级

4、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正常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他们的性质与一次污染物性质截然不同,多位胶态,毒性较大

3、控制断面:

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水源区,风景区

5、水体污染:

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及危害人类健康。

2、水样的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两种,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

3、水样采集之后要进行保存,保存方法中以冷藏和冷冻为主,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7、测定水样中悬浮物时,所用烘干温度为___103~105℃____;

1、瞬时水样: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混合水样:

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为“时间混合水样”。

综合水样:

把不同采样点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