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715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docx

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下学期高一历史模块考试精品试题(附答案)

历史试卷(历史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下图中被称之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的是

ABCD

【解析】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C项反映了牛耕的情况。

【答案】C

2.(安徽芜湖模块考试)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解析】丝织品和瓷器上出现中亚、西亚流行图案和阿拉伯文、梵文等,主要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答案】A

3.(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下图与中国古代哪一地方的商人有关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山西票号——日升昌

A.胡商B.徽商C.京商D.晋商

【解析】从材料信息“山西票号——日升昌”可以看出图片反映明清时期晋商的情况。

【答案】D

4.(安徽芜湖模块考试)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学生判断右图反映的事物可能出现于秦朝,其依据不包括

 

A.铜权为秦朝统一衡器时使用B.半两钱为秦朝统一货币时使用

C.文物上的字体及文字内容D.铜器制作最早出现于秦朝

【解析】铜器制作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

【答案】D

5.(安徽芜湖模块考试)(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下图是哪一种手工业部门的生产工具

花楼机

A.青铜铸造业B.冶铁业C.制瓷业D.丝织业

【解析】花楼机是明代出现的纺织工具。

6.(安徽芜湖模块考试)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C.手工业经济   D.商品经济

【解析】本题可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使之不能抵御自然灾害(如治理黄河)和战争,因此需要有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

因此,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

【答案】A

7.(安徽芜湖模块考试)《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即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

其他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答案】A

8.(安徽芜湖模块考试)“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请问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夜市繁荣的景象

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解析】我国从唐朝末年起,市坊界限开始打破,出现了早市、夜市等。

【答案】D

9.(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古书说: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D.兵器和农具

【解析】“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祀”指祭祀,“戎”指战争。

再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当时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答案】B

10.(安徽芜湖模块考试)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已经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解析】当时中国社会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并存,③的说法错误;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有的习惯穿传统的长衫、旗袍,也有的喜欢西式服装,故④的说法错误。

【答案】B

11.(安徽芜湖模块考试)某班开展“百年服饰的变迁”图片展览活动,下列四幅图片展示的服饰,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新中国初期流行的女性服装是

 

①②③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喜欢穿旗袍,即图片2;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喜欢穿列宁装,即图片3。

【答案】C

12.(安徽芜湖模块考试)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

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B.电话C.汽车D.电影放映机

【解析】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答案】B

13.(安徽芜湖模块考试)20世纪初,在中国开通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内电话的城市是

A.北京B.南京C.上海D.天津

【解析】20世纪初,在中国开通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内电话的城市是南京。

【答案】B

14.(安徽芜湖模块考试)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解析】综合分析材料信息“1956年”“上海”“社会主义”,可知上海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A

15.(安徽芜湖模块考试)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B.海南建省C.上海浦东的开发D.西部的开发

【解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发。

【答案】C

16.(安徽芜湖模块考试)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答案】A

17.(安徽芜湖模块考试)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使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答案】D

18.(安徽芜湖模块考试)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也是如此。

【答案】C

19.(安徽芜湖模块考试)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兴办公共工程属于relief(救济)的内容,它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口就业,从而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

【答案】D

20.(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③“新经济”的概念由美国的一家杂志提出的④“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解析】“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90年代由美国一家杂志首先提出的,四个选项都正确。

【答案】A

21.(安徽芜湖模块考试)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解析】1920年苏俄还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的余粮几乎被无偿征收,故“阴云密布”;1922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纳税后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故“阳光灿烂”。

【答案】B

22、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1923、1925年苏俄(联)的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这要归功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D

23.(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

,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解析】中国致力于参加周边国家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答案】A

24.(安徽芜湖模块考试)下列对图一、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图一是工业革命之前,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图2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图3是现在知识经济产业结构图;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故A的说法错误。

【答案】A

25.(安徽芜湖模块考试)近年来,油价涨跌成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调

整答记者问时指出,“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

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这表明

A.世界经济发展呈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世界经济发展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解析】油价和国际接轨,说明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总计20分)

得分

评卷人

26.(安徽芜湖模块考试)(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据考证,唐代的地方和藩镇,都在京师设有办事处性质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定期抄写皇帝谕旨、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政治政事,送回自己的地方或藩镇,称为“进奏院状报”。

这种报.已具有新闻传播的初步功能。

——教材“历史纵横”

请回答:

(1)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2分)

(2)你能举出现在你所看到的报纸的名称吗?

(2分)

(3)近代报纸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分)

(4)除了看报纸,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了解世界?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课本回答就可。

答案:

26

(1)报刊的诞生(2分)

(2)如《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大江晚报》等(2分)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报纸发挥者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的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分)

(4)通过电视、网络来了解世界。

(2分)

27.(安徽芜湖模块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

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种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

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政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分)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

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4分)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4分)

 

解析:

本题属于老题。

(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

(2)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整理来回答;第(3)问要透过现象看到殖民者的本质。

答案:

27

(1)因为当时连接东西方的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他们对过往客商课以重税,因此希望向西从海上开辟一条新的航路出来。

(2分)

(2)了解当地的国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并使他们皈依天主教。

(2分)

从材料2、3来看其目的是建立殖民地征服当地居民使之纳贡和掠夺当地的黄金。

(10分)

(3)这一“公平交易”是对当地人民的殖民和奴役,是赤裸裸的剥削,它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物质基础。

(2分)

三、分析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总计30分)

28.(安徽芜湖模块考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回答

(1)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分)

 

(2)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

(4分)

 

(3)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

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解析:

本题以19世纪六七十年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命题。

注意同一时期中外历史状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答案:

28.

(1)变化:

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分)

(2)变化:

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3)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分)

影响:

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2分)

29.(安徽芜湖模块考试)《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

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

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解析:

本题围绕近现代苏、美、中三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变革命题。

属于基础知识,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29.

(1)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验政策、美国1933年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3分)

(2)特点:

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部分恢复私有制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

(2分)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2分)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2分)结局: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分)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2分)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1分)共同作用:

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分)

(3)认识: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3分)

 

芜湖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模块学习考试

历史试卷(历史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D

D

A

A

D

B

B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D

C

D

A

B

D

A

A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总计20分)

26

(1)报刊的诞生(2分)

(2)如《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大江晚报》等(2分)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报纸发挥者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的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分)

(4)通过电视、网络来了解世界。

(2分)

27

(1)因为当时连接东西方的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他们对过往客商课以重税,因此希望向西从海上开辟一条新的航路出来。

(2分)

(2)了解当地的国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并使他们皈依天主教。

(2分)

从材料2、3来看其目的是建立殖民地征服当地居民使之纳贡和掠夺当地的黄金。

(10分)

(3)这一“公平交易”是对当地人民的殖民和奴役,是赤裸裸的剥削,它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物质基础。

(2分)

三、分析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8分,总计30分)

28.

(1)变化:

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分)

(2)变化:

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3)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分)

影响:

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2分)

29.

(1)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验政策、美国1933年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3分)

(2)特点:

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部分恢复私有制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

(2分)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2分)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2分)结局: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分)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2分)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1分)共同作用:

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分)

(3)认识: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