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8986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投标书(完成稿).doc

招标选题序号:

9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第三批)投标书

课题名称中国海洋文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责任单位

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2012年7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2年6月版

投标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投标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均已征得对方同意。

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投标单位和首席专家承担全部责任。

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投标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国家社科基金管理规章,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本《投标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首席专家(签章):

王颖

2012年7月25日

填 表 说 明

1、封面“招标选题序号”填写《招标公告》发布的招标选题序号(阿拉伯数字);“课题名称”按招标选题研究范围拟定,自选课题不予受理;“首席专家”限填1人;“责任单位”填写项目经费管理单位,按单位或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大学”。

2、“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首席专家、责任单位——与封面相同。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涉及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一般不超过3个。

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填写详细地址,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

子课题负责人——不含项目首席专家和参加者,除规模较大课题和切实需要外一般不超过5人。

预期成果——填写最终成果形式,可选填多项。

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3、投标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不加附件,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

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

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填写参考提示和脚注。

投标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4、投标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电子版可从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www.npopss-)下载,按要求填写、打印。

本投标书须报送纸质文本一式6份(其中1份原件,5份复印件),电子版1份。

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

5、投标书经责任单位审核盖章后,由各地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汇总统一报送,个人报送不予受理。

报送部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规划处;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100806);联系电话(010)83083060、63098272,电子邮件:

npopss@

目录

一、基本信息

表1.数据表…………………………………………………………(3)

二、首席专家情况

表2.学术简历………………………………………………………(4)

表3.承担项目和发表成果目录……………………………………(5)

三、课题设计论证

表4.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6)

表5.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12)

表6.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

表7.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8)

表8.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21)

表9.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47)

四、研究计划

表10.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53)

五、研究经费

表11.经费预算表…………………………………………………(56)

六、单位承诺

表12.责任单位承诺………………………………………………(57)

表13.合作单位承诺………………………………………………(58)

七、审核意见

表14.责任单位审核意见…………………………………………(60)

表15.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意见……(61)

一、基本信息

表1.数据表

课题名称

中国海洋文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主题词

海洋文化理论研究

涉及学科

哲学社会学历史学

研究类型

A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综合研究D.其他研究

首席专家

王颖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行政职务

人文学院

院长

专业职务

教授

研究专长

海洋文化社会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担任导师

硕士生导师

所在省市

浙江省舟山市

责任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

办公电话

0580-8180208

家庭电话

0580-2615228

手机号码

13957222768

电子信箱

wying@

通讯地址

浙江省舟山市海院路18号

邮政编码

316000

子课题负责人(除规模较大项目外一般不超过5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位

工作单位

主要研究领域和专长

杨光熙

1970.01

教授

博士

浙江海洋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程继红

1962.12

教授

学士

浙江海洋学院

哲学文献学

潘立勇

1957.6

教授

博士

浙江大学

哲学文化学

冯定雄

1972.12

副教授

博士

浙江海洋学院

历史学社会学

翟恒兴

1971.06

副教授

博士

浙江海洋学院

文艺学社会学

孙凯

1976.12

讲师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治理海洋发展战略

预期

成果

A、D

A.专著B.译著C.论文集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G.数据库H.资料集I.其他

最终成果字数(千字)

60万字

申请经费(万元)

计划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

是否有建议回

避的评审专家

如有建议回避的评审专家,请提交专家姓名、所在单位和回避理由等书面材料,另页夹在投标书中。

二、首席专家情况

表2.首席专家学术简历

填写参考提示:

1.本人国内外学习经历、工作简历、学术兼职、所获奖励或荣誉称号等基本情况。

2.本人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与投标课题相关的代表性成果及基本观点、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贡献、同行评价和社会影响等具体情况(本项重点填写)。

首席专家王颖,1963年10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85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以后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进行高访,并一直在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担任海洋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为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主任、浙江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文化厅管理)主任、海峡两岸海洋文化交流中心(与台湾海洋大学共建)主任。

本人自1998年开始学习从事中国海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在1998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海洋文化研究所”,本人长期以来一直为研究所的核心成员。

多年来,形成以一批海洋文化研究成果,也逐步形成了以东海岛屿海洋文化史研究、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海洋文化产业研究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还努力从事海洋文化普及教育及研究。

共计发表论文十余篇,完成研究项目十余项。

目前正在主持完成国家海洋局项目《中国海洋文化·浙江卷》的编撰、浙江省史志办和浙江省发改委的项目《浙江通志·海洋卷》的编撰。

参加了在日本、韩国及国内举办的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东海岛屿文化与交流”、“鉴真东渡与嵊泗列岛”、“观音信仰与海域世界”等演讲,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同时本人的海洋文化研究立足舟山群岛和浙江沿海,务实守学,强于实证。

与投标课题相关的成果有:

(1)《双屿港命运与东西方历史的分野》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论文从明代东亚最大、最繁华的国际自由贸易港——双屿港的背景与兴起,葡萄牙的海外“理想”的拓展,以及对明朝政府海禁政策下的双屿港覆灭的认识和分析,清晰地看到从那时起,中西方历史开始了分野,这种分野不仅是体现在它们的政策上,更重要地是体现这一时期双方的观念上,它们各自的政策和观念也分别代表了同一时期东西方国家的政策和观念走向,这种分野最终导致了西方优势地位的形成。

此文在学界尤其是明代海洋史研究界获得好评。

(2)《蓝色交响—浙江海洋经济六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专著系200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海洋经济六十年”的研究成果。

分回顾篇、展示篇和展望篇三部分,对建国60年以来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了全景式的描述。

从海洋文化的角度,结合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大势,从全球的视野考察浙江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浙江按照“黄金海岸带、近海经济带、远海及公海经济带”,由陆及海,梯次推进的“三大海洋经济开发带”战略,并将舟山群岛建设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发展路径上提出了“北接南联”区域联动发展思路,北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接,南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通过合理分工,实现和而不同;加速港口岸线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

此专著出版获较好的评价,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经济的专门史,对未来海洋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本人有较好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基础,通过多次实践,具有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能力;多年的海洋文化研究也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团队;加上本人酷爱海洋文化研究,而把其作为毕生研究的方向,相信一定能高质量的完成招标项目。

表3.首席专家承担项目和发表成果目录

近五年来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各类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

经费

批准时间

是否结项

1

浙江海洋经济六十年

浙江社科规划重大项目

2009年

2

中国海洋文化·浙江卷

国家海洋局

2011年

3

场域变迁下的舟山群岛本土海洋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浙江社科规划项目

2008年

4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社科规划项目

2012年

5

浙江海洋文化的普及与宣传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2011年

6

全国海洋文化规划纲要数据平台建设

国家海洋局

2012年

7

浙江省中小学生海洋素质教育基地规划编制

舟山市教委

2011年

近五年来发表的与投标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发表刊物及时间/出版机构名称及时间

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或被采纳情况等)

1

蓝色交响—浙江海洋经济六十年1/2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2

双屿港命运与东西方历史的分野1/2

浙江学刊

2012年第3期

3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1/2

人文地理

2012年第5期

4

新中国60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

1/2

经济地理

2009年第12期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断层困境分析——基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理论视角2/2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6

舟山渔民画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思路2/2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

五千年历史坐标下的舟山东海岛屿社会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策略独著

舟山日报

2010年1月26日

注:

1.承担项目情况,纵向课题填报省部级以上项目,横向课题填报经费超过2万元的项目。

2.成果名称后须注明第几作者、独著或主编等字样。

公开发表的成果须注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刊名及刊期;内部研究报告须注明报送单位及时间;引用、转载须注明引征著作或刊名、刊期;获奖情况只填省部级以上政府奖;被采纳情况填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

三、课题设计论证

表4.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填写参考提示:

1.国内外有关本课题所涉主题和内容研究状况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

2.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做出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评价,说明可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具体阐明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本项重点填写)。

一、国内外有关本课题所涉主题和内容研究状况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

1978年,宋正海等发表《中国传统海洋学史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否定了黑格尔关于中国没有海洋文化的论断,开启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大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杨国桢主编《海洋与中

国》《海洋中国与世界》丛书,强化了国人海洋意识,引起人们对海洋文化的关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研究重点在于解决“有无”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启动阶段。

九十年代初,瓯初、丁希凌等最早勾勒出中国海洋文化理论架构、内涵等,启动了中国海洋文化专业研究。

1997年瓯初主编《岭峤春秋:

海洋文化论集》和1999年创刊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相继问世,前者收录了《海洋文化理论构架散论》等具有启发意义的专论,后者分别从理论、史实、文本、民俗、应用与海外六个方面对中国海洋文化进行全面研究,并将海洋文化的“理论”研究列为首要栏目。

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由“有无”转向了“如何”的思考。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驶入正轨。

沿海各省、市和海洋类院校纷纷成立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

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对象明确,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研究人数多、阶层广,自觉意识增强。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经历了启蒙阶段、启动阶段和发展阶段,在本质与本体论、目的与功能论、传播与交流和发展与建设方面取得进展。

(一)中国海洋文化本质与本体研究

中国海洋文化的本质与本体论研究,就是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特征分析、内容概括和内涵揭示。

具体来说,中国海洋文化的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

宋正海论证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农业性和中国海洋文化中的大陆因子,这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客观特征。

徐杰舜从广义文化定义出发,将海洋文化界定为“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阐述了海洋文化的外向性、开放性、冒险性、崇商性和多元性特征,这道出了中国海洋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的共性。

徐晓望指出海洋文化囊括一切人类涉及海洋活动的文化,并强调了海洋文化主题的时代性,已经意识到海洋文化特征的相对性和流动性。

曲金良从人与海洋的关系出发,主张中国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认为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内质结构的涉海性、运作机制的互动性、价值取向的慕利性和历史形态的开放性、社会机制的民主性和审美蕴含的壮美性等特征,说明中国海洋文化是一个具有不断自我创新的结构系统。

杨国桢在构建海洋人文社会学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文化概念的过程性和多元性,指出应避免过于宽泛的广义定义。

陈国栋指出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产生的生活内容,包括心灵中对海洋的想望、记忆与描述。

这提醒我们,海洋文化的研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柳和勇以浙江省为例,指出海洋文化内容的物质性、精神的创造性、行为的团队协作性、价值取向的商贸性和审美的粗狂与柔和相济特征,为海洋文化研究注入美学要素。

以上学者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全面描述了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随着研究深入,还会诞生更多的原创性认识与理念。

王学渊指出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大气”、“创新”与“包容”特征,表明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许维安运用计算机术语将海洋文化分为软件(海洋意识、海洋宗教观念等)和硬件(海洋设施、海洋组织)两个系统。

徐杰舜将海洋文化分为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四种具体形态,并叙述了每种形态海洋文化的具体内容。

曲金良主张海洋意识、海洋言语与行为、海洋群体、社会制度等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内容,强调了海洋文化的社会性内涵。

杨国桢指出海洋史与海洋文化研究是海洋人文社科的基础与支柱,而海洋史是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突出了海洋文化研究的“史”、“论”结合。

李东华立足于台湾岛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张海洋文化应涵盖海洋观、海洋生活习俗、航海活动、华人华裔及外来海洋文化的移入等。

张开城认为海洋文化是海洋的“人化”,可分为人类“创造物”(海洋物质文化、海洋行为文化)、人类“改造物”(海洋制度文化)和人类“影响物”(海洋精神文化),张扬了海洋文化的人本主义色彩。

刘福芳分析了中国海洋文化所蕴含的敬畏生命、风雨同舟、人本精神等哲学内涵。

赵君尧通过中西比较,揭示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生存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陈国强运用考古学与人类学方法论证了台湾海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同质性和统一性。

中国海洋文化内容与内涵研究是最为基本的问题,研究人员关注较多,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基本上勾勒出其全部内容和基本内涵。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目的与功能研究

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目的与功能论,指系统阐释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分析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探讨中国海洋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深刻影响和互动关系。

杨光熙指出海洋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构成要素、海潮现象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和气本论、海洋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命题方式等观点,从实证角度论证了中国海洋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

任念文认为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来源,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李隆华论述了海洋文化在拓展民族生存空间、提升文化自觉水平和为民族复兴提供现代元素上发挥巨大作用。

舟欲行从海洋文化对世界文明深刻影响角度,阐明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对提高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徐晓望论证了中国航海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产生巨大影响,李惠生则指出早期中国海洋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东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上述研究强调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

曲金良断言:

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海洋文化力的竞争,海洋文化研究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韩兴勇着眼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民海洋意识淡薄等现实问题,强调研究与发展海洋文化的意义。

李明春提出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振兴和腾飞作出文化上的说明。

吴继陆明确指出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民族海洋意识,为国家海洋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完善提供支持。

刘玉梅从世界海洋文化的形成上,指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海洋文化因子。

彭其论述了海洋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培育的重要作用。

王宏海指出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应形成核心话语和理论体系。

这些研究突出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功能。

叶世明从建构自觉文化视角指出,中国现实海洋文化研究应确立海洋经济价值、法律价值、知识理性价值,海洋道德价值。

增强国民海洋意识,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目标之一。

顾峰指出海洋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及当前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马志荣指出增强海权意识是海洋意识重塑的首要任务。

张德华认为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关系到能否有效开发利用海洋和国家民族的兴衰。

牟方君认为海洋意识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价值意识、海洋健康意识和海洋安全意识,赵宗金指出海洋意识是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及海洋的自我反映,分析了人类海洋意识所经历的海洋无意识、海洋敬畏意识、海洋开发意识、人海共存意识,明确了海洋社会学目的在于建构现代海洋意识。

这些研究表明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功能。

(三)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播交流与海洋区域文化研究

海洋区域或海洋文化圈研究主要对海洋区域文化特征、类型与建设的思考与关注,它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中观层次”,是中国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前提,它既不同于微观的具体的某一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也不同于宏观的中国海洋文化或世界海洋文化的整体关照。

许维安认为在发展海洋区域经济的背景下,应重视海洋区域文化研究,提出海洋区域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刘桂春从海洋地理视角探讨了海洋文化的地域性及其表现,强调了海洋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在其博士论文,刘桂春从人海关系视角探讨海洋区域问题,提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概念,论述了人海关系协调发展的方法。

刘丽将中国海洋文化分为泛珠三角海洋文化、长三角海洋文化、环渤海海洋文化,并论述了区域海洋文化特征与开发建议。

李明春将海洋文化分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闽台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雷州文化和香港为代表的西方海洋文化。

隋潇从海洋文化的实践价值出发,分析海洋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海洋区域开发措施与建议。

中国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研究与海上丝路和海上贸易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处于史实整理与挖掘阶段,还没有进入到理论范式的生成与总结层面。

常任侠是较早研究中国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学者,他的著述勾勒了古代中国与各国海上交通与海洋文化情况。

李金明的早期著作研究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与海洋文化交流的发生发展基本过程,后期著作研究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与日本、东南亚各国交流与影响。

陈炎通过古代中国与缅甸、印度、菲律宾等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海上丝路研究,介绍了中外海洋文化交流情况。

陈国栋也探讨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与交流。

中国与上海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的系列论文集除了探讨中国海洋文化通过海上丝路对东南亚文化的深刻影响外,还着重研究了中国海洋文化对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文化影响。

(四)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海洋家罗钰如、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杨金森、鹿守本等提出“海洋发展战略”概念。

九十年代初,杨金森系统探讨了我国现代海洋开发战略、政策、规划等问题。

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李惠生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太平洋发展战略,二十一世纪初李海清提出了我国东亚地区海洋发展战略。

徐志良重新确定了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地理边界,强调了海洋国土观念。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就提出与“西部大开发”协调进行的“东部大海洋战略”,并将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分为1998年以前的孕育期、1999年-2015年的成长期、2016-2033年的全盛期和2034年以后的成熟期,他在最近发表的《深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一文中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果,明确未来几十年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规划,为从海洋文化视角深化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纲要与依据。

叶向东总结了沿海各省海洋发展战略的特点,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具体案例。

傅菊辉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大局出发,提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宋海洋从有海权六要素入手,分析了海权在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及建设海权强国的措施。

外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希望通过研究外国海洋发展战略为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总结。

刘洪滨等学者向国内介绍韩国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目标与措施。

王新龙介绍了印度海洋发展战略思想、举措及其对中国的种种影响。

张景全分析了日本基于现代海权思想的海洋发展战略及其成就。

张坤概述了二十一世纪加拿大海洋发展战略思想历程及具体措施。

左立平介绍了海洋发达国家、海洋发达国家和海洋发展中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情况。

殷克东介绍了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战略与实施情况,为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提供经验借鉴。

此外,中国海洋文化还在海洋文化学、海洋文学、海洋社会学、海洋民俗学与海洋管理学等学科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

这些学科的概念明确,内涵丰富,已初步具备了学科理论体系轮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