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908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docx

大学古汉语10篇文选自己亲自整理

注释题:

1.见:

谒见。

2.有事:

这里指军事行动。

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3过:

责备。

4.东蒙主:

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东蒙,山名,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

主:

主管祭祀的人

1.无乃尔是过与: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猜度)。

2.无乃尔是过与。

(过:

名词作动词,责备)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

古义,以之为的省略,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

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

5.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

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吧”;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6.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句

何┅为,表示反问语气,即“为什么┅┅呢?

”译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

陈:

施展。

就:

担任。

列:

职位。

止:

不去。

2.危:

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

持:

护持。

3.颠:

跌倒。

扶:

搀扶。

4.相(xiàng):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5.兕(sì):

独角犀。

柙(xiá):

关猛兽的笼子。

6.龟玉:

当时的贵重东西。

椟:

匣子。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宾短语后置句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不能:

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1.固:

指城郭坚固。

近:

靠近。

费(古读bì):

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

痛恨。

夫:

代词,那种。

舍:

舍弃,撇开。

辞:

托辞,借口。

3.国:

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

家:

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4.患,忧虑,担心。

寡,少。

5.盖均无贫:

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6.和无寡:

和平了,人口就不会少了。

7.安无倾:

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8.夫:

句首语气词。

如是:

如此。

9.文:

文教,指礼乐。

来:

使……来(归附)安:

使……安定。

10.相:

(xiàng)辅佐。

11.分崩离析:

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

守:

守国,保全国家。

12.干:

盾牌。

戈:

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

干戈:

指军事。

13.萧墙:

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

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

萧:

古通“肃”。

这里借指宫廷。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

使动用法,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3.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

使动用法,使┅┅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

家:

古义,士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

栖:

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知:

主管,掌管

资:

积蓄,储备

爪牙之士:

勇猛的将士

无乃:

岂不是

行成:

议和

带甲:

指战士

事君:

侍奉君王,意为与君王作战执仇:

结仇

蕃:

生息,繁衍人口

庙礼之:

礼之于庙,以告先君

旅:

俱,共同

父兄昆弟:

父辈兄弟。

昆弟,兄和弟

国子姓:

与国君同姓的人

请勾践女女于王:

第二个女作动词,女于王,做王的女儿

左右:

支配

妻孥:

妻子儿女

仇雠:

仇敌,冤家对头

吊:

慰问

卑事:

恭卑服事

二三子:

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

“你们”“诸位”等

致:

招致,召集说:

解释

丈夫:

男孩

当室者:

嫡子。

支子:

庶子

磨历:

切磋

餔:

歠:

节:

有节度,克制

旅:

俱,共同

匹夫:

独夫,含有蔑视意味

次:

停留,进驻

上掌之国:

指中原地区。

掌,地、出、所。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

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

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3.生丈夫:

丈夫,男孩。

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

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

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

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5.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

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大夫:

官名。

今指医生  

7.广运百里:

广运:

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8.南至于句无:

至于:

到达。

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9.乃至其父母:

父母:

父老兄弟。

今义为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餔”通“哺”

例句:

国之孺子之游者,夫差衣水洗之家:

衣——穿

宦士三百人于吴:

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必庙礼之:

礼-------恭敬地对待

无不哺也:

哺-------给它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无不餔也

“有”通“又”

夫虽无四方之忧:

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吊有忧,贺有喜:

忧,忧愁的事。

喜,高兴的事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暴露。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之洁(打扫干净)。

美,使之美(穿上漂亮服装)。

饱,使其饱

●不君:

不行君道。

●厚敛:

加重征收赋税。

雕墙:

装饰墙壁。

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雕:

一本作“雕”。

●宰夫:

国君的厨师。

胹(ér):

煮,炖。

●熊蹯(fán):

熊掌。

●畚(běn):

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载:

用车装。

不入:

不采纳,不接受。

●及:

到。

溜:

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靡:

没有什么。

初:

开端。

●鲜:

少。

克:

能够。

●终:

结束。

赖:

依靠。

●衮:

指君位。

骤:

多次。

●贼:

刺杀。

辟:

开着。

●盛服:

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假寐:

闭目养神,打盹儿。

●主:

主人,靠山。

●饮(yìn):

给人喝。

●伏:

埋伏。

甲:

披甲的士兵。

●右:

车右。

趋登:

快步上殿堂。

●爵:

古时的酒器。

●嗾(sǒu):

唤狗的声音。

●獒(áo):

猛犬。

●死之:

为之死。

之:

指赵盾。

●田:

打猎。

首山:

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舍,住宿。

翳(yì)桑:

首山附近的地名。

●灵辄:

人名,晋国人。

●食(sì)之:

给他东西吃。

宦:

给人当奴仆。

●遗(wèi):

送给。

●箪:

盛饭的圆筐。

●橐(tuó):

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与:

参加,介:

甲指甲士。

●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乌呼:

感叹词,同“呜呼”,啊。

●怀:

眷恋。

伊,语气词。

●书法:

记事的原则.隐:

隐讳,不直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后来写作“避”

●宰夫胹熊蹯不孰。

孰,后来写作“熟”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溜”通“霤”

●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補之。

“阙”通“缺”

●我之怀矣,自诒伊慼。

“诒”通“贻”

●宣子田于首山。

田,后来写作“畋”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竟,后来写作“境”

●反不讨贼。

反,后来写作“返”

●大史書曰。

大史,后来写作“太史”

风牛马不相及:

风,雌雄相引诱。

比喻两者全不相干。

不虞:

不料。

大:

同"太“。

履:

指所践履之界。

共:

同“供”。

其:

表示勉强语气,相当于“还是”。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

判断句。

是,指示代词作主语。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虞,动词作谓语。

君之涉吾地也,之,连词,用于主谓之间,组成偏正结构作宾语。

赐我先君履:

双宾语。

不毂:

诸侯自谦的称呼。

徼:

求。

惠:

敬词。

辱:

敬词。

收:

收恤,抚恤。

绥:

安抚。

1.余病矣。

(病:

伤得很重)

2.吾子忍之。

(吾子:

是对听话人的敬称。

相当于您)

3.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

武器)

4.故中御而从齐侯。

(从:

追赶)

5.斃于车中中。

(斃:

倒下去)

6.再拜稽首。

(再:

表示一個動作進行了兩次)

7.如华泉取饮。

(如:

到)

8.以劝事君者。

(劝:

鼓励)

[一]判断句:

君子也。

(主语:

此,承前省略。

谓语:

君子)

[二]被动句:

1、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伤于矢”是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即郤克被矢射伤。

2、有一于此,为戮乎?

(为,引进行为的施动者,其宾语之省略)

1、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2、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活用作动詞,意为“用胳膊肘去碰”

3、故中御而从齐侯。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

4、臣辱戎士。

辱,用如使动,意为“使……受辱”

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难,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难”,即“不把……看作难事”。

免,使动用法,“使……脱免于难”

及:

在本篇中共出现6次,其用法和意义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动词,追上,这里是被追上。

  例如:

“故不能推车而及。

②动词,到达,可以是具体到达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事情发展到某一地步。

  例如: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流血及屦。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③连词,和。

  例如: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①介词,表示凭借,用。

  例如: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以肱击之。

②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例如: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③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相当于“而”。

  例如:

“余折以御。

“奉觞加璧以进。

”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④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

  例如:

“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卫、鲁。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 

苟: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如: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之:

吾子忍之。

(之,语气助詞,补凑一个音节,无实意)

固:

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

(固,情态副词,本来)

者:

射其御者,君子也。

(者,辅助性代词,与动词性的词语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

(1)怒而飞怒:

形容词作动词,鼓起翅膀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

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

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4)水击三千里水: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5)不过数刃而下下:

名词作动词,落下

(6)《齐谐》者,志怪者也志:

名词作动词,记载

(7)德合一君合:

使动用法,使……满意

(8)而征一国者征:

使动用法,使……信任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誉:

名词作动词,称赞

(1)北冥有鱼“冥”通“溟”,海色深黑

(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5)背若太山“太”通“泰”,泰山

(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7)而征一国“而”通“能”,才能

(8)知效一乡“知”通“智”,智慧

(9)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凭借

(1)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古义:

流动的雾气今义:

野生之马

(2)抢榆枋,时则不知至

抢古义:

触碰;今义:

发射枪弹的武器

(3)而控于於地而已矣

控古义:

投,落下今义:

控制

(4)腹犹果然

果然古义:

食饱之状今义:

作副词或连词

(5)之二虫又何知

虫古义:

泛指动物今义:

虫子

(6)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义:

寿命短的今义:

农历腊月

大年古义:

寿命长的今义:

丰收年

(7)蟪蛄不知春秋

春秋古义:

四季今义:

春天秋天

(8)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众人古义:

一般人今义:

多数人,大家

(9)穷发之北

发古义:

毛,草木今义:

头发

(10)而征一国者  

征古义:

取信  今义:

远行或用武力制裁  

(11)神人无功 、

功 古义:

无功利  今义:

无功劳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6)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7)彼

(1)使:

让,派。

使(音事)者:

奉使命的人。

问:

聘问,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

  

(2)书未发:

国书没有打开。

书:

信,此指齐国给赵国的国书。

发,启封。

  

(3)岁:

年成,收成。

  

(4)恙:

忧患。

  

(5)说:

通“悦”开心。

  

(6)不然:

不是这样的。

然,这样。

  (7)苟:

如果。

  

且恶乎待哉(待恶乎,宾语前置)

(8)故:

通“顾”,反而之意;通“胡”,哪有,难道  

(9)本:

根本的,重要的。

  

(10)末:

末节,次要的。

(11)处士:

未作官或不作官的士人。

钟离:

复姓。

  

(12)食(sì):

拿食物给人吃,作动词

(13)衣(yì):

给人衣服穿,作动词。

 

(14)业:

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用作动词

(15)叶(shè)阳子:

齐国的处士。

叶阳为复姓。

  

(16)哀鳏寡:

怜悯鳏夫寡妇。

(17)恤:

抚恤。

  

(18)振;通“赈”,救济。

 

(19)息:

繁殖。

 

(20)北宫:

复姓。

婴儿子,是其名。

  (21)彻:

通“撤”。

环瑱(tiàn):

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22)朝:

谓使之为命妇而朝见君主

(23)王(wàng):

统治。

子万民:

以万民为子,意谓为民父母。

  

(24)於陵子仲:

於(wu乌)陵,地名;子仲,人名。

 

〔初〕当初。

《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

〔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

申,春秋时国名,姜姓,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市北。

后为楚所灭。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涉外婚成为春秋战国时君王通例。

如“秦晋之好”,即秦穆公是晋文公老丈兼姐夫,晋文公是秦穆公女婿兼舅子。

〔曰武姜〕叫武姜。

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

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

〔共(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

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失败后出奔共,因此又称“共叔段”。

共,春秋时国名,在现在河南省辉县。

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寤生〕寤,通“牾”,逆,倒着。

明焦竑(hóng)《焦氏笔乘》:

寤为牾(“忤”异体,不顺)的通假字。

二字均鱼部[a]、疑母。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寤,假借为牾,足先见(xiàn),逆生也”。

即难产。

 [惊姜氏]使姜氏惊。

使动用法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

   

〔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

遂,连词,因而。

恶,厌恶。

〔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作“赶快”义时读“jí”。

 〔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

弗,不。

〔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

及,介词,到。

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为之请制〕姜氏向庄公为共叔段请求给予制作为封邑。

制,地名,即虎牢,在现在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

  〔岩邑〕险要的城镇。

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

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

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

   〔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

佗,同“他”,旁指代词,别的,另外的。

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都城过百雉(zhì)〕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

都: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

雉:

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下文“参国之一”之“国”指国都。

   [先王]前代君王。

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注为周开国君主文、武王。

   [大都不过参(sān)[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

“五分国之一”的省略。

  [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周王(天子)国都最大,合九里,即540雉,诸侯国都300雉,大都100雉,中都60雉,小都30雉。

而京的城墙超过100雉,超过了定制。

   [不度]不合法度。

   [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

辟,“避”的古字。

国之一]:

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何厌(厭]之有:

有何厌。

有什么满足。

宾语前置何:

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

之:

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

   [无使滋蔓]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u4)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

毙,本义倒下去、垮台。

汉以后才有“死”义。

   〔子〕您。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姑〕姑且、暂且。

[既而]固定词组,不久。

  [命西鄙北鄙(bǐ)贰于已]命令原属庄公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邑同时也臣属于自己。

鄙:

边邑也,从邑,啚声,边境上的城邑。

贰:

两属。

  [堪]承受。

 

  [若之何]固定结构,对它怎么办?

之,指“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这件事。

  [欲与yu3大(tài)叔]:

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共叔段。

与,给予。

  [臣请事之]那么我请求去事奉他。

事,动词,事奉。

  [生民心]使动,使民生二心。

  [无庸]不用。

“庸”、“用”通用,一般出现于否定式。

  [将自及]将自己赶上灾难,杜预注:

“及之难也。

及:

本义追赶上

  [收贰以为己]把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领邑。

贰,指原来贰属的西鄙北鄙。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厚将得众]势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

众,指百姓。

  [不义,不暱(nì),厚将崩]共叔段对君不义,百姓就对他不亲,势力再雄厚,将要崩溃。

暱:

同昵(异体),亲近

[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

完,修葺(qì)。

  [缮甲兵]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

缮,修理。

甲,铠甲。

兵,兵器.

  [具卒乘(shènɡ)]准备步兵和兵车。

具,准备。

卒,步兵。

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袭]偷袭。

行军不用钟鼓。

杜预注:

“轻行掩其不备曰袭”。

本是贬义,后逐渐转为中性词。

  〔夫人将启之〕武姜将要为共叔段作内应。

夫人,指武姜。

启之,给段开城门,即作内应。

启,为动用法。

[公闻其期]庄公听说了偷袭的日期。

  [帅车二百乘]率领二百辆战车。

帅,率领。

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公伐诸鄢]庄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

诸:

之于,合音词

  [辛丑]干支纪日。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xū)亥。

二者相配,用以纪日,汉以后亦用以纪年。

即二十三日。

  〔出奔共〕出逃到共国(避难)。

奔,逃亡。

[不弟]不守为弟之道。

与“父不父,子不子用法相同。

”《春秋》记载道:

“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如二君,故曰克]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克,战胜。

  [称庄伯,讽失教也]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

讥,讽剌。

失教,庄公本有教弟之责而未教。

  [谓之郑志]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

志,意愿。

 

  [不言出奔,难之也]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寘]“置”的通用字。

放置,放逐。

  [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

封:

聚土培植树木。

古代国境以树(沟)为界,故为边界标志。

  [有献]有进献的东西。

献作宾语,名词。

[赐之食]赏给他吃的。

双宾语。

  [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置一边不吃。

舍,捨的古字。

  [羹]带汁的肉。

《尔雅·释器》:

“肉谓之羹。

  [遗(wèi)之]赠送给她。

  [繄(yī)我独无]我却单单没有啊!

繄:

句首语气助词,不译

  [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敢:

表敬副词,冒昧。

  [何谓]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下文“何患”同。

  [何患焉]:

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

焉:

于是。

  [阙]:

通“掘”,挖。

  〔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

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

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

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

  [赋]赋诗,孔颖达疏:

“谓自作诗也。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走进隧道里,欢乐真无比。

  [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yì)]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欢快。

  中、融:

上古冬韵,今押韵。

  外,洩:

上古月韵[at],今不押韵。

  [遂为母子如初]:

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施及庄公]施,yi4延及。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尽。

锡,通赐,给与。

  [其是之谓乎]其,表推测语气,之,结构助词,助词宾语前置。

[寘]“置”的通用字。

放置,放逐。

  [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

封:

聚土培植树木。

古代国境以树(沟)为界,故为边界标志。

[有献]有进献的东西。

献作宾语,名词。

1、且贰于楚也。

       贰:

从属二主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

驻扎

3、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

推辞

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

假如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把…当作边邑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增加

7、行李之往来。

      行李:

出使的人

8、共其乏困。

     共:

通“供”,供给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恩惠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渡河

11、又欲肆其西封。

  肆:

延伸、扩张

12、阙秦以利晋。

   阙:

侵损、削减

13、秦伯说。

     说:

通“悦”,高兴

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如果)没有

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