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9158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docx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1、研究阶段(68年~84年)

主要特征:

TCP/IP协议的研制成功。

Client/Server工作方式的实现。

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分散控制等。

2、运行阶段(85年~92年)

主要特征:

Internet骨干网络的延生网络私有化的形成网络商业化的开始

3、应用阶段(92年~今)

主要特征:

网络发展的全球化

网络运行的商业化

网络应用的多样化

二、我国计算机网络的三个层次

1、国家经济信息化的基本通信网,

CHINAPAC:

1991建设,分组交换网。

CHINADDN:

1994建设,数字专用网

金桥工程:

1997建设,以光纤、卫星、微波、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天地一体的

网络结构。

2、依托此平台开发的各种专业网络和应用网络;

金卡工程:

全民信用卡系统——电子货币工程。

金企工程:

企业生产与流通信息系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金农工程:

农业综合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以县城为点的农业基本情况数据库。

金关工程: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信息网。

金税工程:

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工程。

企业网络:

企业总部与分部组成的异地独立网络。

教育科研网:

CERNET连接全国各大高校。

3、目前中小型企业网络的应用情况

企事业都建设了自己的局域网,而且越来越多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相联。

网络硬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大。

网络管理员:

以网络互联技术为主的网络人才。

操作系统管理员:

以管理操作系统为主的网络人才。

线路维护人员:

负责网络运行的维修人员。

网络技术支持:

负责公司网络产品的技术的咨询和售后服务。

网络互联基础

一、OSI七层协议

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1、物理层

机械性能:

接口的型状,尺寸的大小,引脚的数目和排列方式等。

电气性能:

接口规定信号的电压、电流、阻抗、波形、速率及平衡特性等。

工程规范:

接口引脚的意义、特性、标准。

工作方式:

确定数据位流的传输方式,如:

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

物理层协议有: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的RS232,RS422,RS423,RS485等;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等;

物理层的数据单位是位(BIT),典型设备是集线器HUB。

2、链路层

链路层屏蔽传输介质的物理特征,使数据可靠传送。

内容包括介质访问控制、连接控制、顺序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仲裁协议等。

链路层协议有:

协议有面向字符的通讯协议(PPP)和面向位的通讯协议(HDLC)。

仲裁协议:

、、,即:

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Token

Bus、TokenRing

链路层数据单位是帧,实现对MAC地址的访问,典型设备是交换机Switch。

3、网络层

网络层管理连接方式和路由选择。

连接方式:

虚电路(VirtualCircuits)和数据报(Datagram)服务。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Connection-Oriented),数据通讯一次路由,通过会话建立的一条

通路。

数据报是非连接的(Connectionless-Oriented),每个数据报都有路由能力。

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包,使用的是IP地址,典型设备是路由器Router。

这一层可以进行流量控制,但流量控制更多的是使用第二层或第四层。

4、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可以实现流量控制、负载均衡。

传输层信息包含端口、控制字和校验和。

传输层协议主要是TCP和UDP。

传输层位于OSI的第四层,这层使用的设备是主机本身。

 

5、会话层

会话层主要内容是通过会话进行身份验证、会话管理和确定通讯方式。

一旦建立连接,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管理会话。

6、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是解释通讯数据的意义,如代码转换、格式变换等,使不同的终端可以表示。

还包括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

7、应用层

应用层应该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程序或服务,包括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例如www、FTP、DNS、POP3和SMTP等都是应用层服务。

数据在发送时是数据从应用层至物理层的一个打包的过程,

接收时是数据从物理层至应用层的一个解包的过程,

从功能角度可分为三组,1、2层解决网络信道问题,3、4层解决传输问题,5、6、7层处

理对应用进程的访问。

从控制角度可分为二组,第1、2、3层是通信子网层,第4、5、6、7层是主机控制层。

二、TCP/IP协议簇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已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工业

标准。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

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

TCP和IP是TCP/IP协议簇的中间两层,是整个协议簇的核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接口层

TCP/IP的最低层是接口层,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

Ethernet、TokenRing、、Framereley、HDLC、PPP等。

2、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

IP(Internet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ARP)反向

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

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

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relay进行网络测试。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

比如无盘工作站和DHCP服务。

3、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主要是: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

议UDP(UserDatagramrotocol)。

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时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

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

性。

TCP还采用一种称为“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所谓窗口实际表示接收能力,用

以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

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

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丢包现象,实际应用中要求

在程序员编程验证。

4、应用层

应用层一般是面向用户的服务。

如FTP、TELNET、DNS、SMTP、POP3。

FTP(FileTransmision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

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Name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

转。

 

POP3(PostOfficeProtocol3)是邮局协议第3版本,用于接收邮件。

数据格式:

数据帧:

帧头+IP数据包+帧尾(帧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MAC地址及类型,帧尾是校验字)

IP数据包:

IP头部+TCP数据信息(I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IP地址、类型、生存期等)

IP数据信息:

TCP头部+实际数据(TC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端口号、顺序号、确认号、校

验字等)

三、TCP连接的建立

1、TCP连接通过三次握手完成。

client首先请求连接,发一个SYN包;Server收到后回应SYN_ACK包;Client收到后再

发ACK包。

即:

ClientServer

SYN--->收

<---SYN+ACK

ACK--->收

established表示建立状态,当某端发出数据包后收到了回应则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在TCP/IP连接时,如果两端都是established状态,则握手成功,否则是无连接或半联接状

态。

2、套接字Socket

套接字Socket由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组成,套接字表示一路通讯,一般是一个服务,如

www服务是TCP的80端口,Telnet是TCP的23端口。

四、IP地址划分

1、IP地址分类

IP地址有四个段,包括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

netid+hostid。

IP地址应用分为A、B、C三类,D、E类是保留和专用的。

ClassA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ClassB10**************xxxxxxxxxxxxxxxx

ClassC110*********************xxxxxxxx

ClassD1110****************************

ClassE1111****************************

2、地址区间

址址类地址区间网络数主机数

A类27-2=126224-2=

B类214-2=16382216-2=65534

C类221-2=209715028-2=254

D类228=60

E类228=60

3、特殊地址

主机地址全0表示为一个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全1表示为对应网络的广播地址。

全0的IP地址:

,表示本机地址,只在启动过程时有效。

全1的IP地址,表示本地广播(有的软件不支持)。

私有地址:

---网络是回环网络loopback,用于本机测试。

例如:

ping是测试本机网卡是否工作正常。

4、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标准的子网掩码为:

A类:

netmask:

B类:

netmask:

C类:

netmask:

子网掩码和IP地址的“与”运算得出对应的网络地址。

如果将子网掩码“1”的位数增加则网络地址数增加,形成子网。

相当于网络的分隔。

如果将子网掩码“1”的位数减小则网络地址数减少,形成超网。

相当于网络的聚合。

交换机原理与应用

一、基本以太网

1、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是Ethernet的意思,过去使用的是十兆标准,现在是百兆到桌面,千兆做干线。

常见的标准有:

10BASE-2细缆以太网

10BASE-5粗缆以太网

10BASE-T星型以太网

100BASE-T快速以太网

1000BASE-T千兆以太网

2、接线标准

星型以太网采用双绞线连接,双绞线是8芯,分四组,两芯一组绞在一起,故称双绞线。

8芯双绞线只用其中4芯:

1、2、3、6。

常见接线方式有两种:

568B接线规范: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12345678

568A接线规范: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2345678

将568B的1和3对调,2和6对调,就得到568A。

3、接线方法

两边采用相同的接线方式叫做平接,两边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叫扭接。

不同的设备之间连接,使用平接线;相同的设备连接使用扭接线。

电脑、路由器与集线器、交换机连接时使用平接线。

这是因为网线中的4条线,一对是输入,一对是输出,输入应该与输出对应。

如果将1和3连接,2和4连接,相当于自己的输出送给自己的输入。

这样可以使网卡进入工作状态,阻止空接口关闭,而影响有些程序的运行。

二、交换机原理与应用

1、冲突域和广播域

交换机是根据网桥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学习交换机先认识两个概念:

(1)冲突域:

冲突域是数据必然发送到的区域。

HUB是无智能的信号驱动器,有入必出,整个由HUB组成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的一个接口下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所以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

(2)广播域:

广播数据时可以发送到的区域是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和集线器对广播帧是透明的,所以用交换机和HUB组成的网络是一个广播域。

路由器的一个接口下的网络是一个广播域。

所以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

2、交换机原理

(1)端口地址表

端口地址表记录了端口下包含主机的MAC地址。

端口地址表是交换机上电后自动建立的,

保存在RAM中,并且自动维护。

交换机隔离广播域的原理是根据其端口地址表和转发决策决定的。

(2)转发决策

交换机的转发决策有三种操作:

丢弃、转发和扩散。

丢弃:

当本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本端口下的主机时丢弃。

转发:

当某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某端口下的主机时转发。

扩散:

当某端口下的主机访问未知端口下的主机时要扩散。

每个操作都要记录下发包端的MAC地址,以备其它主机的访问。

(3)成存期:

生成期是端口地址列表中表项的寿命。

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记时,每次发送

数据都要刷新记时。

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成其结束时删除。

所以端口地地表记录的总是最活动的主机的MAC地址。

3、交换网络中的环

以太网是总线或星型结构,不能构成环路,否则会产两个严重后果:

(1)产生广播风暴,造成网络堵塞。

(2)克隆帧会在各个口出现,造成地址学习(记录帧源地址)混乱。

解决环路问题方案:

(1)网络在设计时,人为的避免产生环路。

(2)使用生成树STP(SpanningTreeProtocol)功能,将有环的网络剪成无环网络。

STP被IEEE802规范为标准。

生成树协议术语

(1)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BPDU(BridgeProtocolDataUnit)

BPDU是生成树协议交换机间通讯的数据单元,用于确定角色。

(2)网桥号:

BridgeID

交换机的标识号,它由优先级和MAC地址组成,优先级16位,MAC地址48位。

(3)根网桥:

Rootbridge

根网桥定义为网桥号最小的交换机,根网桥所有的端口都不会阻塞。

(4)根端口:

Rootport

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累计路径花费最小的端口,负责本网桥与根网桥通讯的接口。

(5)指定网桥:

Designatedbridge

网络中到根网桥累计路径花费最小交换机,负责收发本网段数据。

(6)指定端口:

Designatedport

网络中到根网桥累计路径花费最小的交换机端口,根网桥每个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7)非指定端口:

NonDesignatedport

余下的端口是非指定端口,它们不参与数据的转发,也就是被阻塞的端口。

(根端口是从非根网桥选出,指定端口是网段中选出)。

生成树协议的状态:

生成树协议工作时,所有端口都要经过一个端口状态的建立过程。

生成树协议通过BPDU广播,确定各交换机及其端口的工作状态和角色,

交换机上的端口状态分别为:

关闭、阻塞、侦听、学习和转发状态。

(1)关闭状态:

Disabled不收发任何报文,当接口空连接或人为关闭时处于关闭状态。

(2)阻塞状态:

Blocking在机器刚启动时,端口是阻塞状态(20秒),但接收BPDU信息。

(3)侦听状态:

listening不接收用户数据(15秒),收发BPDU,确定网桥及接口角色。

(4)学习状态:

learning不接收用户数据(15秒),收发BPDU,进行地址学习。

(5)转发状态:

Forwarding开始收发用户数据,继续收发BPDU和地址学习,维护STP。

4、关于VLAN

VLAN(VirtualLan)是虚拟逻辑网络,交换机通过VLAN设置,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

从而隔离广播域。

具有三层模块的交换机可以实现VLAN间的路由。

(1)端口模式

交换机端口有两种模式,access和trunk。

access口用于与计算机相连,而交换机之间

的连接,应该是trunk。

交换机端口默认VLAN是VLAN1,工作在access模式。

Access口收发数据时,不含VLAN标识。

具有相同VLAN号的端口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Trunk口收发数据时,包含VLAN标识。

Trunk又称为干线,可以设置允许多个VLAN通过。

(2)VLAN中继协议:

VLAN中继协议有两种:

ISL(Inter-SwitchLink):

ISL是Cisco专用的VLAN中继协议。

(dot1q):

是标准化的,应用较为普遍。

(3)VTP

VTP(VlanTrunkingProtocol)是VLAN传输协议,在含有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中,可以

将中心交换机的VLAN信息发送到下级的交换机中。

中心交换机设置为VTPServer,下级交换机设置为VTPClient。

VTPClient要能学习到VTPServer的VLAN信息,要求在同一个VTP域,并要口令相同。

(4)VLAN共享

如果要求某个VLAN与其他VLAN访问,可以设置VLAN共享或主附VLAN。

共享模式的VLAN端口,可以成为多个VLAN的成员或同时属于多个VLAN。

在主附VLAN结构中,子VLAN与主VLAN可以相互访问,子VLAN间的端口不能互相访问。

一般的VLAN间使用不同网络地址;主附VLAN中主VLAN和子VLAN使用同一个网络地址。

5、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口令恢复:

(1)交换机的口令恢复:

交换机的口令恢复的操作是先启动超级终端,在交换机上电时按住的mode键.

几秒后松手,进入ROM状态,将nvram中的配置文件改名或删除,再重启。

参考命令为:

switch:

renameflash:

flash:

switch:

eraseflash:

(2)路由器的口令恢复:

路由器的口令恢复操作先启动超级终端,在路由器上电时按计算机的Ctrl+Break键,

进入ROM监控状态rommon>,用配置寄存器命令confreg设置参数值0x2142,跳过配置文件

设置口令后再还原为0x2102。

参考命令为:

rommon>confreg0x2142

router(config)#config-register0x2102

没有特权口令无法进入特权状态,只能进入ROM监控状态,使用confreg0x2142命令。

当口令修改完后,可以在特权模式下恢复为使用配置文件状态。

三、三层交换的概念

1、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使用MAC地址,完成对帧的操作。

交换机的IP地址做管理用,交换机的IP地址实际是VALN的IP。

一个VLAN一个广播域,不同VLAN的主机间访问,相当于网络间的访问,要通过路由实现。

不同VLAN间主机的访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VLAN分别接入路由器的两个物理接口。

这是路由器的基本应用。

(2)两个VLAN通过trunk接入路由器的一个物理接口,这是应用于子接口的单臂路由。

(3)使用具有三层交换模块的交换机。

Cisco的3550和华为的3526都是基本的三层交换机。

1)通过VLAN的IP地址做网关,实现三层交换,要求设置VLAN的IP地址。

2)将端口设置在三层工作,要求端口设置noswitchport,再设置端口的IP地址。

2、交换机的通道技术

交换机通道技术是将交换机的几个端口捆绑使用,即端口的聚合。

使用通道技术一个方面提高了带宽,同时提高了线路的可靠性。

但是如果设置不当,有可能产生环路,造成广播风暴堵塞网络。

要聚合的端口要划分到指定的VLAN或trunk。

配置三层通道时,先要进入通道,再用noswitchport命令关闭二层,设置通道IP地址。

一个通道一般小于8个接口,接口参数应该一致,如工作模式、封装的协议、端口类型。

3、端口协商方式

端口的聚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的方式,一个是自动协商的方式。

手动的方式很简单,设置端口成员链路两端的模式为“on”。

命令格式为:

channel-groupmodeon

自动方式有两种类型:

PAgP(PortAggregationProtocol)和LACP(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

PAgP:

Cisco设备的端口聚合协议,有auto和desirable两种模式。

auto模式在协商中只收不发,desirable模式的端口收发协商的数据包。

LACP:

标准的端口聚合协议,有active和passive两种模式。

active相当于PAgP的auto,而passive相当于PAgP的desirable。

4、通道端口间的负载平衡

通道端口间的负载平衡有两种方式,基于源MAC的转发和基于目的MAC的转发。

scr-mac:

源MAC地址相同的数据帧使用同一个端口转发。

dst-mac:

目的MAC地址相同的数据帧使用同一个端口转发。

路由器原理与应用

一、路由的基本概念

路由器的网络层的设备,负责IP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

1、路由类型

路由的类型有:

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动态路由。

直连路由是与路由器直接相联网络的路由,路由器有对直连网络有转发能力。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人为设置的路由,网络开支小,可以有效的改善网络状况。

默认路由是静态路由的一个特例,将路由表不能匹配的数据包送默认路由。

一般在最后。

动态路由是路由协议自动建立和管理的路由,常见动态路由协议有: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

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

EIGRP(Enhance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

BGP(BackboneGetwayProtocol)

上述路由协议称为routingprotocol,而IP、IPX称为可路由的协议routedprotocol。

也有一些协议是不可路由的,如NetBE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