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95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二期阶段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实施阶段——行动研究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围绕课题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不断丰富实践体验、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结题阶段——经验总结法:

对照研究目标找出问题,改进方法,作好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总结报告。

4、研究的基本过程:

在充分进行前期调查,文献检索,专题研讨的基础上,课题组教师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下:

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确定专题研究的主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拟定研究计划(确定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的具体方案)

实施行动(实施具体方案,观察、反思)

总结评价研究结果(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有效途径、方法)

进入第二循环行动研究

四、实验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教学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主体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若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课题一确定,我就学习教育杂志、报刊等有关合作学习及其相关的理论刊物,提高对这个研究课题的认识。

为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在人力、财力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成立了课题指导小组,制定了课题小组活动制度。

课题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调度会,每月进行一次汇报交流活动。

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学校开辟研究专栏,及时展示实验成果。

(二)调查、分析造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华而不实”的原因。

实验初期,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对我班33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以下是我们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六年级33名学生

1、在课堂上,你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吗?

30%愿意

40%不愿意

30%认为无所谓

2、在课间或休息时间,你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吗?

40%愿意

20%不愿意

40%认为无所谓

3、你认为合作学习对于你学习新知识的帮助大吗?

10%认为帮助很大

50%认为有所帮助

40%认为没有帮助

4、合作学习中遇到意见分歧时怎样表现?

5%不知道

65%坚持自己的意见

30%问老师

5、你们中课堂上多是几人进行合作学习?

80%4~6人

20%6~8人

6、你们小组的组员是怎样组合的?

100%教师指定

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互相帮助合作学习。

课题组及时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我校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以下症结:

(1)合作学习的主动重形式,轻实质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

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样几种现象:

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

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

从上述现象中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对孩子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显然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2)探索重主体,轻主导

本次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

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

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与谁就与谁。

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

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

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3)忽视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

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

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4)评价不全。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

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厂、“你的见解真不错”。

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

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1)合理分组。

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

其实,组成小组只是形式,而实质在于小组是怎样构成的,有效的分组才是合作学习。

a“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小组合作学习多是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很多学者把此原则看成是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一,即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

而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b“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即把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合“直接辅导、互相学习小组”,其余学生自愿组合若干个“间接引导、自主学习小组”。

“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

这两种分组方式是我校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分组方式,一般以4-6人为宜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分工明确。

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质疑员、汇报员。

小组长的责任是组织成员有序地发表意见,引导组员倾听他人的发言。

记录员的责任是清晰地记录小组成员的算法、开放性习题的答案等,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

质疑员的责任是对解题思路、算法等进行提问,引发组员进一步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汇报员的责任是集合组内成员的观点,在班级进行反馈交流。

这样,组员各司其职,人人参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每隔2周,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质疑员的下次去搞记录,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

“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

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3、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1)独立思考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

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让个体智慧充盈合作小组。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47-16等于几”时,可以先让每个学生想一想怎么算,有困难的学生请位值板帮忙动手摆一摆,再及时组织小组合作,这样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优等生口若悬河的“一言堂”、其他学生不动脑筋的人云亦云的现象发生。

(2)有序讨论

①选拔能干的小组长

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

况且小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讨论,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

第一,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

对于学困生耐心帮助;

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

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

第三,指导组长帮助组员完成各自的角色责任,可以采用:

组长示范,组员模仿;

组员尝试,组长纠正。

当然,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流程较熟悉以后,小组长要退居二线,把机会留给其他组员,教师可以重新选定组长,如:

可以当堂课指定、采用轮换制、组员选举等,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从而实现平等互动的生生关系。

②给予充裕的时间

在调查中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很热闹,可是学生才讨论一会儿,有的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

教师必须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时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

教学时,应做好铺垫与引伸工作。

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较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

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可以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

②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

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

③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

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互通“有无”,以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④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得来的,其推导过程有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协作功关,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对结论的认识与理解。

⑤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

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

这时就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

⑥在解答"

开放性"

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4)教师适时调控合作进程

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

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①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②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③小组讨论的声音够大时,教师选小组的一位成员当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

如果接下去的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表扬。

④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虽然小组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作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⑤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⑥小组讨论离开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此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参加小组活动不发言,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他们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融入到小组学习中去。

(5)采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各阶段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整个班级或年级的情况,及时收集到对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还可能不断总结和评价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实践,深刻体会到个案研究是特别结合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

在个案研究的实验过程中,我校主要采用了个案追踪法,即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然后分阶段及时总结,写出各阶段实验个案报告。

(5)开发自主实践作业《丰收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发展个性的活动课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对3-6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即将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进行整合,以完成《丰收集》的形式进行作业,从而把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点收获,都转化为学生通过自己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变单调、乏味,视之为负担的完成作业过程,为学生收获自己劳动果实的丰收过程,而使学生身心愉悦,兴致勃勃。

《丰收集》由“我理解了”、“我答对了”、“我改对了”、“我攻破了”、“我成功了”等栏目组成,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又赋予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们乐于接受,使作业成为学生探索与实践的广阔天地。

栏目设计说明如下

(1)“我理解了”:

孩子们在这个栏目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近期学过的概念、法则、定律或常用公式,以达到主动复习的目的,使这类知识的复习变得轻松、主动、自觉、具有针对性。

(2)“我答对了”:

是为学生用来完成每天的作业而设计的栏目。

在这个栏目里,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3)“我改对了”:

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栏目设计是让学生在校或回家后通过系统地回忆、整理、将所遇到的问题,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或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使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本栏目,让学生对易混、易错的知识,通过自我矫正,达到进一步理解、强化。

这个栏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合作与交往。

(4)“我攻破了”:

意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习题超市”中,(A、B、C三个层次的习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应用所学知识在变化了的情境中,独立解决具体问题或者独立攻关,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不断增强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5)、“我成功了”:

在学习中,经常倡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学具,动笔画出一些图形,以及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新知。

“我成功了”这个小小的栏目,可以让孩子们记录自己探索的过程,谈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孩子们能够尽情地抒发自己成功的快乐。

4、探索如何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发展。

⑴多以鼓励为主,体验成功。

对于小组成员的激励,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对于小组的激励,可开展评比“红星小组”“最佳合作小组”“最默契小组”等活动,以此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内出现学生互动、互勉、互相促进的局面,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多种评价形式价有机结合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

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

我们的具体探索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自我评价

评价指标

(1)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

(3)主动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能够独立与组员合作说出思考过程

(4)在小组合作中,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5)在学习中需要帮助时,能主动请求帮助

评价工具:

“我成长,我快乐”自评表,“我成长,我快乐”成长袋

评价的实施与效果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自评为主的评价机制,在每节课结束后前3分钟,让学生对照上面的5条评价指标,寻找自己在这节课的闪光点,找到几个就可以在相应栏中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小组合作时热情明显提高,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明显增多,同时,实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由于“★”得到比较容易,对一部分原来学习优秀的学生很快失去了吸引力,而一部分学习落后的学生为了虚荣心,便偷偷往上画“★”,引起了一些矛盾。

(2)学生只顾自己发言,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也不会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阶段,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有机结合

针对第一阶段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以单位,进行“认识我自己”和“我眼中的小伙伴”的谈话活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学会怎样看待自己和怎样看待他人,怎样发扬自己的优点,善意的指出别人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把反思的重点放在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上。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学生有了第一份完整的自我反思和小组、教师的评价记录,经过具体操作,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评价指标是

①、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

②、是否能遵守合作纪律?

③、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活动?

④、能否积极主动承担学习任务?

⑤、是否经常提出问题?

⑥、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别的观点?

⑦、该在学习和活动中是否有创造力?

⑧、观点是否经常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们在每节课的最后留下三分钟,让学生回想一下本节课自己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哪一方面可以奖励一颗“★”,然后再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