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9966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大全Word格式.docx

即使这样。

②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汉书·

食货志上》)

*然而:

还有“然则”等词,也使这样。

2、文言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

*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也渐渐多了起来,如:

很阳光;

很男人;

中国网,宽天下等。

3、古今词序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宾语的位置上。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有些宾语会被省略,但只是意义上的省略,并非实际就是省略,因为那就是古人说话的习惯。

(3)用“之”、“是”、“焉”等提宾。

对于“之”、“是”、“焉”,有人认为它们是代词对宾语的复指,也有人为它们是助词的,并无意义。

老师认为,它们其实就是助词,作用就是标志着宾语的前置。

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左傳·

僖公四年》)

在前置宾语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固定格式。

①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荀子·

不苟》)

②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

(《左传·

昭公十五年》)

③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

先进》)

④麋鹿之与处,猿狖之与居。

(韩愈《上宰相书》)

(4)为了强调而使宾语前置。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庄公十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

项羽本纪》)

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范雎蔡泽列传》)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后汉书·

张衡传》)

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魏其武安侯列传》)

4、兼词。

兼类词,是兼有几种不同词类的词。

而兼词并不同于兼类词。

它是指在一个句子中,某一个词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功能。

*常见的兼词举例:

[诸]

(1)“之于”的合音。

①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宣公三年》)

②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

③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

汤问》)

这里“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

其中,“之”为宾语,“于”和后面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

(2)“之乎”的合音。

①盍及其劳且未定也,伐诸?

昭公二十一年》)

②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颜渊》)

③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

梁惠王下》)

这里“诸”是代词“之”和语气词“乎”的合音。

其中,“之”为宾语,“乎”表示一种疑问的语气。

[叵]

叵是“不可”的组合。

“不”是否定动词,“可”是助动词。

①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

(《说文解字·

叙》

②布目备曰:

“大耳儿最叵!

”(《后汉书·

吕布列传》)

[盍]

盍是“何不”的组合。

“何”是疑问代词,意思是“为什么”,“不”是否定副词。

①盍释楚以为外惧乎?

成公十六年》)

②盍各言尔志?

(《论公冶长》)

③子盍为我言之!

(《孟公孙丑下》)

[焉]

是“于之”的组合。

其中“于”是介词,与代词“之”组成介宾结构充当补语,或

(1)表示一个对象;

(2)表示处所;

又或者(3)表示比较的对象;

还有(4)表示被动的。

(1)表示一个对象:

①忠焉,能勿诲乎?

(《论宪问》)

②于之,忠于他,我能不教诲他吗?

③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宋玉《风赋》)

(2)表示处所: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劝学》)

②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茸蓑而居焉。

(《盐铁论·

轻重》)

③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

“称舍于墓”。

师迁焉。

僖公二十八年》)

(3)表示比较的对象: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

梁惠王上》)

②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马中锡《中山狼传》)

③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

(《韩非子·

定法》)

(4)表示被动: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礼记·

檀弓下》)

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

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商君书·

更法》)

第二讲词素和词

一、词素

词素是构成词的元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单音节词素

其中有的能够独立成词,即一个词素就是一个词。

这类词素成为词根。

如“个”、“苦”、“寡”、“大”、“小”等。

词根可与其他词(素)组成新词——合成词。

有的不能独立成词,同别的词素组合时,位置较固定。

这类词素称为词缀。

如“有”、“阿”、“第”等,称为前缀;

“尔”、“若”、“然”、“下”等,称为后缀。

*注:

“有”,常同朝代组合,如“有夏”,就是指夏朝。

有在其中并没有意义。

2、双音节词素

主要是指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辗转”、“逶迤”等。

有一些是音译的外来词,如“葡萄”、“茉莉”等。

还有拟声词“关关”、“交交”等。

重叠词“区区”等。

二、词

词是由词素构成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对于古代汉语,我们要注意区分词和词组。

如果可以看作是两个字意思的相加,则可看作是词组,并且其中是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的。

区别下列词和词组:

必将,峻岭,非但,父母,布衣,骨肉,黎民,爪牙。

其中必将,君临,非但,父母是词组。

*注意字、词素和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讲词的构成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两大类。

一、单纯词。

由一个词素构成,只包含一个语义单位。

如词根,连绵词,拟声词,外来词。

二、合成词。

主要有两种组合方式,即缀合法和复合发。

1、缀合法。

由词根与词缀相组合成。

2、复合发。

由词根和词根相组合成。

(一)联合式(即并列式,相组合的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①商贾少,则上部贵粟。

垦令》)

②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

(《庄子·

应帝王》)

③诸侯恐惧。

始皇本纪》)

④今此鼎细小。

郊祀志》)

⑤左右欲不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以此举尊上下耳。

(《南史·

郭原平传》)(上下,是六朝时对父母的尊称。

⑦早晚下三巴?

欲将书报家。

(李白《长干行》)(早晚,什么时候。

⑧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游侠列传》)(缓急意危急。

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意为异。

⑩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薛宣朱博传》)(短长意为短。

其中,①~④,所联合的词素意义相近;

⑤~⑦所联合的词素意义相反相对;

⑧~⑩中的联合词都是偏义复词,也就是说其意义只含有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

(二)偏正式。

例如:

黎民,寡人,不榖,后生,晚进等。

其中,黎民与寡人为定中式,后面的为状中式。

*注意:

驱走、离散、矫正、击破、扑灭等词,在先秦是不被认为是一个词的,而认为它们是一个短语。

如“扑灭”,即“扑而灭”。

但在现代汉语中它们都是被认为是一个词的。

动补的形式,在六朝时方出现。

(三)动宾式。

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诸葛亮《出师表》)

有司,即有所司。

这里只一种官职。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扶老,即可支撑老人,这里就是拐杖。

③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当道,即掌权的。

除此之外,还有执事、将军等词,也属于这类。

(四)主谓式。

①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

牧誓》)

虎贲:

贲通奔;

虎贲,就是像老虎那样奔走。

这里指的猛士。

②功已成矣,卒支解。

根据语音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

*要区分复音词与词组。

1、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有许多与古代汉语中词组的形态相同,一定注意不要把两个意义有关、经常在一起连勇的单音词无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其中“卑鄙”是“卑”和“鄙”两个词的组合。

“卑”是指身份低,而“鄙”是指见识浅。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妻子(妻子和儿子),饥饿(饥,食不足;

饿,困乏)等。

2、注意不要将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与词组相混。

①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巨室,意为大的房子,是词组。

②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

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

离娄上》)

巨室指权贵,有权势的人。

在这里是一个词。

*思考:

“四书五经”是词么?

还是词组?

对于词与词组的区分,我们还可以借助古注来理解。

第四讲词的分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

汉语的词,能否分类呢?

高明凯就认为,汉语的词没有形态的变化,所以并没有真正的词类的分别,它不过是担任了各类词的语法功能罢了。

如今对于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是主要依据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

二是强调其词汇意义。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我们知道,我国的第一部专门讨论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

我们现在看一下,《马氏文通》对于词类的划分依据。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

”(此处“字”即指“词”。

由此可见,是依据词有无具体意义来划分虚实的。

“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

由此可见,在词有意义(即指实词)的情况下,再作分类,还是根据词的意义。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

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文义之何如耳。

由此又可见出,词没有确定的意义,就没有确定的分类。

也就是说,一个词意义的确定,是必须要将其放在句子当中来看的。

即词义的得来,必须要根据它在句子当中的位置。

那么,既然要根据词义来划分词类,那么词类的划分,也必根据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情况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马氏文通》认为,划分词类是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

德充符》)

止水之止静字(所谓静字,即形容词),言水不流之形也。

惟止与众止两止字,泛论一切不动之物,名也。

能止之止,有使然之意,动字也。

是一止而兼三类也。

(《马氏文通》)

陈承泽不同意马氏的观点,在其《国文法草创》中说到:

以余观之,马氏所举之三类,皆属“止”字活用。

“止”之字类,应为自动字(自动字,也称内动字,即不及物动词;

与其相对的是他动字,也叫外动字,即及物动词),“绌然而止”之止字也。

还有学者以为,划分主要词类,要严格依据语法功能。

首先,虚实的划分,要看这个词能否在句中充当句子成份;

然后,在实词中再分类的话,以能否受数量词的修饰来判断名词,以能否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来判断形容词,以能否带宾语来判断动词。

有一些词的区分,也有难度。

如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划分。

时间名词可充当全句的状语,可将其放到主语之前。

(如现在,将来,昨天等)时间副词则不行。

又如形容词和状态副词的区别。

兵不空出。

匈奴传》白白地此理驰然,熟视之可论。

熟,认真地(《梦溪笔谈·

神奇》)若为形容词,作状语的意思,亦可作谓语。

凡虑事欲孰。

(《荀子。

义卖》)

*若要在某一类词中划分细类,必须要依照其意义。

如副词,又可细分为时间、范围、程度等。

依意义划分。

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标准呢?

结合语法功能和词义,以语法功能为主,兼顾词义。

词类,实是词的语法分类,词性便是词的语法性质。

词义对于词类的划分,自然也有用。

一般情况下,词义与词性是统一的,词性变了,词义也必有变化。

就如好些词典对词语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其词性。

然而,不能主要依靠词义划分词类。

因为:

1、人们对一个词不同义项的概括的依据,实际上还是其语法功能,还是由其在句中位置概括出来的,尤其是一些兼词类;

2、有一些词,尽管其词性发生了变化,意义却不会改变。

研究: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

建设:

创建新事物,增加新设施。

我们看其意义,是动词。

然而我们知其还能作名词。

它作名词,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二、词的分类

根据其意义和语法功能,可一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古代汉语的虚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和兼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里,一般还都收着代词,特别是指事代词。

这实际上算是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矛盾做法吧?

*老师认为,虽然代词可以指代具体的东西,但是其本身的意义,原是很“虚”的。

另外,它们的句法功能也是较多的。

第一节名词

1.1名词的分类

名词主要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者地点名称。

*特别注意名词充当谓语的情况。

1、主要用于判断句中。

①制,岩邑也。

隐公元年》)

②子诚仁人也!

(《公羊传·

宣公六年》)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有些用在解释说明的句子中。

①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五蠹》)

②蟹六跪而二螯。

3、名词作状语。

(思考:

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么?

(1)时间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

(柳宗元《封建论》)

②二十九年,始皇东游。

秦始皇本纪》)

③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淮阴侯列传》)

(2)日、月、岁等作状语时,与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思不同。

①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道。

”(《孟子·

滕文公下》)

日:

日日,每天。

②乡邻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③日君以骊姬为夫人。

(《国语·

晋语》)

往日,表示过去的时间。

一般放于全句之前。

*时间名词“时”作状语,用法、含义也较特殊。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水》)

时,按时。

②谨食之,时而献焉。

时,到时候。

③时公兵不满万。

“时”在此相当于一个介词结构,须看上下文文意。

(3)人和事物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式、状态。

①其后秦稍蚕食魏。

魏公子列传》)

*稍,渐渐。

②豕人立而啼。

庄公八年》)

*要是豕没有出现,我们恐怕就会认为“人”是主语。

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文意区分。

b、表示对人的态度。

①虏使其民。

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高后儿子蓄之。

齐悼惠王世家》)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和遵循的准则。

①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臣请剑斩之。

霍光金曰磾(mì

dī)传》

d、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童子隅生而执烛。

檀弓上》)

第二节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以及其他活动现象的词。

2.1动词的分类

按其特点可以分为动作动词、判断动词和助动词三大类。

大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成为“及物动词”;

不可以带宾语的,称为“不及物动词”。

(一)判断动词。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政》)

这里的“为”就是先秦常用的判断动词。

而“是”,只是指示代词。

②此必是豫让也。

刺客列传》)

到了两汉,“是”才开始作判断词。

先秦作为指示代词的“是”,翻译常作“这是”,故渐渐演变为了判断词。

《论语·

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是也。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为仲由。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段话中有多个“是”,如果都解释成“这是”恐怕不是很合适的。

所以看来,有些“是”在先秦的文章里,其实也就只是单纯的判断词而已。

这也是正常的,需要我们注意。

(二)助动词。

助动词也常常被称为能愿动词。

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

但有时助动词也能够单独作谓语。

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

助动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连用。

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2、可以省略动词而独立使用。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

②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也可以承前省略助动词后的主要动词。

3、有时,省略了主要动词的助动词还可直接与宾语或补语相接。

①非曰能之,愿学焉。

其中,“之”是宾语。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韩愈《马说》)

其中,“千里”是补语。

(三)表示被动。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贾谊传》)

*“被”在现代汉语中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发出者。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于~,其中“于”是介词,引出动作发出者。

“见”被认为是助动词,表示被动。

(四)常见用法。

1、动词作状语。

①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李将军列传》)

②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过秦论》)

③立而饮之。

④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上四个例子,在王力先生看来,其中①②为活用,③④因为用了连词,所以并不是活用。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都算是或用么?

2、动词作主语、宾语。

①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左传》)

②教亦多本矣。

告子》)

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

①小所以事大,信也;

大所以保小,仁也。

哀公七年》)

②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

安危》)

③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

项籍传》)

①③句中,我们可以在形容词后,补出一个名词中心语,因为这类形容词,还没有完全具有名词的特征,所以称其为本用的活用;

②句中的形容词后面,却不可能补出什么东西来,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待,所以称其为非本用的活用。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它实质上是以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但比兼语式的句法要更精炼。

①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襄公二十二年》)

生即使死人复生,肉即使骨长肉。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但是却带了宾语。

①晋侯饮赵盾酒。

宣公二年》)

②欲辟土地,朝秦楚。

③不如先斗秦越。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但是它们后面的宾语并非都是动作所涉及的对象。

4、动词的为动用法。

①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诗经·

小雅·

伐木》)

鼓,为我击鼓;

舞,为我起舞。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而死。

其后的宾语,也并不是受事者,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③文嬴请三帅曰。

僖公三十年》)

请三帅,即为三帅求情。

④夫人将启之。

郑伯克段于鄢》)

启,指为之启。

第五讲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提出,首先是从《马氏文通》的“字类假借”开始的。

一、动字假借。

“动字既类,其用不紊,其为体也无方,名字、代字、静字、状字皆假借焉。

1、有假借公名、本名为动字者。

(注:

公名,即一般名词;

本名,即专有名词。

微儿子者,楚不国矣。

哀公十六年》)

尔欲吴王我乎?

定公十年》)

2、有假借代字为动字者。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

大宗师》)

吾,指称我。

相与吾,就是相互称“我”。

3、有假借静字为动字者。

上老之。

大学》)

4、有假借状字为动字者。

何甚乎郑伯?

(《穀梁传》)

为什么要批评郑伯呢?

二、状字假借。

1、有假借名字为状字者。

庶民子来。

2、有假借静字为状字者。

是以十九年入刃若新发于硎。

养生主》)

*老师以为,这里的新字,其实本来就是一个副词。

3、有假借动字为状字者。

生拘矻(kū)而问自公之死焉。

“活用”二字,最早由陈承泽提出。

那么,什么才叫作“活用”呢?

陈承泽认为,活用是与本用相对而言。

不同于其基本用法即活用。

原本作为固定的词类,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也应该是固定的,而有些词却临时改变了其功能、充当了与原来的用法不同的作用。

但是,一旦离开的语言环境,便没有这样的意义了。

说起来,词类活用的理论,与其用来证明的例句里面的词,常常是有着矛盾的。

我们这里主要讲一下其他词类活用作动词的情况。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活用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活用的这个词,在意义上保留了原来名词的意义,但又是产生了新的意义的。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鄙,把…作为自己的边界。

②日事,遇朔曰朔。

(《穀梁传》

日,记载日期。

2、活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

③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苏秦列传》)

东,这里指使苏子向东去。

3、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

①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孔子家语·

正论》

②友风而子雨。

云赋》)

③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穀梁传·

僖公八年》)

夫人,把…当作夫人。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说林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