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833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docx

常见问题整理陕西知识产权局

附件7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标准说明

通过系统梳理全国各地开展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的工作情况、研究评价企业知识产权水平的各类指标以及分析不同行业典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并结合新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方向,现制定并实施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的新标准。

2015年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标准共设立四大类:

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奖励加分项,总分为150分。

其中企业填报项共计103分,省局专家评审为47分。

在制定优势企业各项指标时,兼顾了指标的科学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导向性以及优势企业培育工作的延续性。

以下对各向质变予以具体说明。

优势企业验收指标包括:

一、知识产权创造(35分)

1.知识产权产出导向(知识产权信息利用)(5分)

指标要求:

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

指标说明:

评价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水平。

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总分为5分,共10个小项。

根据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的管理和信息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是否对竞争对手专利信息进行分析(是得0.5分,否得0分),是否充分利用失效、无效专利及他国专利(是得0.5分,否得0分),在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分析(①战略布局与主动防御②新产品开发、科研立项③专利申请④专利诉讼⑤产品、技术进出口⑥专利许可⑦专利投融资⑧中外合资合作)(各项分别为:

是得0.5分,否得0分)。

2.截止上一年底有效专利总量(5分)

指标要求:

企业掌握的、且当前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数量。

指标说明:

企业掌握的、且当前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数量,包括本企业自行申请的和通过转让、许可等途径取得、且当前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数量(需提供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证明材料)。

本指标能反映企业的专利竞争力,并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收储运营能力。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5分,有效专利有效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外观设计专利有效量。

通过将企业的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例如:

发明专利有效量:

15件

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

22件

外观设计专利有销量:

36件

即,有效专利拥有量:

73件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后分数

3.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5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指标说明:

优势企业的培育以技术的创新为核心,因此将专利指标作为培育成果的主要评价内容。

根据培育指南规定,优势企业的培育期为三年。

设置近三年专利申请量指标,能够直观地评价优势企业在经培育后创新能力的变化。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通过将企业的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

例:

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

121件

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

254件

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

465件

即:

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840件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后分数

4.其他知识产权布局(5分)

指标要求:

企业在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知识产权方面的布局情况。

指标说明:

商标是标明企业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标知名度是衡量企业商品或服务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示范企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标准,评价时主要考虑企业是否具备明确的商标战略规划,以及拥有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情况。

版权、植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仅限于特殊行业企业。

因此统一作为其他知识产权指标中的辅助因素考虑。

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总分5分,其中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大于等于1件,得满分5分;中国驰名商标件数为0的情况下,国内注册商标、国外注册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总数及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总数每项有件数即各得1分。

本指标由专家根据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分。

5.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占比(5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申请占的比值。

指标说明:

发明专利申请代表着质量较高的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主要反映专利的申请质量。

另一方面,也可一定程度地反映企业在三种不同类型专利申请方面的布局。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根据企业填报的近三年专利申请数量进行评分。

发明专利申请占的比值=(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近三年发明专利总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总量+近三年外观设计专利总量)

例如:

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

121件

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

254件

近三年外观设计申请总量:

465件

近三年专利申请总量:

840件

即:

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为:

121/839=0.14,14%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后分数。

6.近三年专利授权率(7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专利授权率

指标说明:

近三年专利授权率考察企业专利授权占申请数量的比重。

近三年专利授权率=(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外观专利授权量)/(近三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近三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近三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为7分,根据企业申报的近三年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计算得出。

7.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3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

指标说明:

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3分。

截至最近一年海外专利申请量分别填报两个指标(PCT\巴黎公约)。

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近三年(PCT)申请量+近三年(巴黎公约)申请量

例如,近三年(PCT)申请量为100件

近三年(巴黎公约)申请量为200件

即,近三年海外专利申请量为:

100+200=300件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后分数。

二、知识产权运用(25分)

8.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18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近三年的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之和除以3)

指标说明:

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反映了专利的产业化情况。

体现了企业的创新技术孵化能力、技术含金量和产业竞争优势。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18分,通过将企业的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例如,第T-2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a

第T-1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b

第T年专利产品收入与企业销售收入比为c

即,近三年的专利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

(a+b+c)/3

  与行业设定值比较,计算得出最后分数

其他知识产权收益(取9.10.11三项考核内容的最高分值):

9.近三年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收益

10.近三年知识产权融资额

11.知识产权作价作为注册资本额

9、10、11为专家评审项目,不在系统中

三、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40分)

1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国家标准认证(10分)

指标要求:

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认证。

指标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已于2013年3月1日实施,其目的是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对于优势企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通过认证是其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指标为排除性指标。

不满足条件直接排除,满足条件得10分。

其中A.是,已经通过认证,得10分;B.是,参与贯标,尚未验证,得5分;C.否,没有参加贯标认证,得0分。

13.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实施情况(2分)

指标要求:

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排除性指标,总分2分。

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得2分,未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得0分。

14.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

(3分)

指标要求:

建立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排除指标,总分为3分,包括劳动合同中是否有界定职务发明条款、签订合同时是否有约定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是否建立了企业职务发明人权益保护和奖励机制三项,每项是即得2分,否即得0分。

15.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2人。

(5分)

指标要求:

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至少2人。

指标说明:

专门的管理机构及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是企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源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仅规定了要设立专职或兼职人员,但未具体规定最低人员要求。

考虑到优势企业需较为深入的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兼顾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状况,故设定最低人员要求为2名。

本指标为排除性指标。

不满足条件直接排除,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隶属部门名称为领导主管即得5分,除此,按照专职人数评分:

人数为0-1,得0分;人数为2,得2分;人数为3,得4分;人数大于等于4,得5分。

16.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均值(3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平均值,是将三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三得到。

指标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研发经费的统计口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主要是指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应达到2%(非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这一比例应达到2.5%。

数据显示,当研发强度不超过1%的时候,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的阶段;研发强度在1%到2%之间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改进的阶段;而在研发强度超过2%的时候,技术研发就处于技术创新的阶段。

因此本指标不仅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还能反映出企业的技术研发所处的创新阶段。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3分,通过将企业的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17.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均值(5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均值,是将三年的知识产权经费投入比例之和除以三得到。

指标说明:

知识产权经费指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申请/注册、维护、诉讼、检索分析、培训和奖励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设置本指标,一方面直接反映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情况。

另一方面,申请、维护、注册费等与知识产权的数量直接相关,本指标一定程度反映了知识产权的产出情况。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5分,通过将企业的数据与行业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得分。

18.近三年核心人员知识产权培训率(2分)

指标要求:

每年对企业核心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培训。

“核心人员”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研发人员。

培训率为被培训核心人员占核心人员总数的比例。

指标说明:

知识产权培训体现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评分时需综合考虑培训率和培训内容。

考察近三年的培训率。

本项总分2分。

19.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5分)

指标要求: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约束性指标,共5分。

分为5个小项:

是否建立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是否定期开展知识产权风险测评、是否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获得知识产权许可等方式,避免主观恶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否推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维权协作机制,参与行业专利纠纷处置、是否建立了应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纠纷的机制,编制并适时调整相关预案,每项“是”即得1分,“否”即得0分,结果为五项得分之和。

20.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避免损失(5分)

指标要求:

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获得赔偿或避免损失

指标说明:

本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共5分,分为专利行政调处、专利司法诉讼、商标、版权和其他五项知识产权类纠纷,每项1分。

四、奖励及加分项(50分)

21.知识产权工作奖励(10分)

指标要求:

企业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工作奖励。

指标说明:

知识产权工作奖励代表着国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肯定,是企业创新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典型体现。

本指标为独立加分项。

考察企业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奖励。

纳入评价范围的包括企业近五年获得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奖励和近三年获得的省级知识产权奖励。

国家级知识产权奖励包括中国专利奖、中国商标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省级知识产权奖励是指省级政府设立的知识产权奖励,不含省级政府下属部门或单位颁发的奖项。

此项总分10分,共10项,每项得1分。

加分项是对企业高层次知识产权能力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考虑了知识产权的社会效应,国家级和省级奖励作为证明能力和实力的高层次的荣誉,能够产生良好的引导和示范效应。

22.特色加分项(40分)

具体指标和考查内容由省局根据本省优势企业工作特色进行研究确定。

以下指标及说明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

22.企业近三年获得陕西省专利奖。

(15分)

指标要求:

企业获得省专利奖一、二、三等奖。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约束性指标,总分15分。

近三年获得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每件得15分,二等奖每件得10分,三等奖每件得5分。

可累计但总分不超过15分。

23.企业有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各类研发(创新)中心。

(5分)

指标要求:

企业获得发展改革、科技、工信(中小企业)等省级以上部门认定的研发(创新)类中心。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排除性指标,总分5分。

如果有得5分,如果没有得0分。

24.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实现和解或者达成合作协议。

(5分)

指标要求:

企业近三年有效处理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实现和解或者达成合作协议。

指标说明:

本指标是排除性指标,总分5分。

如果有得5分,如果没有得0分。

证明形式:

1.企业出具由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就讼争事项达成的、并有签章或署名的和解协议书,为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等和解协议内容无需告知。

2.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合作协议,有单位名称、法人签章就可,涉及商业秘密的无需提交协议书内容。

3.知识产权纠纷在行政机关处理、司法审理过程中达成和解的,必要时,可向有关机关进行确认。

25.企业工作方案(15分)

指标要求:

企业培育方案撰写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指标说明:

本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总分15分。

优势企业工作方案中企业的工作基础明确得5分。

工作目标和任务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5分。

工作措施得当得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