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86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土木C114

姓名:

刘永前

学号:

******

指导教师:

韩红霞

成绩:

 

2013年5月21日

 

 

  

一前言 

地质实习是课堂地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掌握、巩固、消化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丰富我们个人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过程,使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为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了解,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

二实习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习地点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四实习内容

(一)野外实习

2013年5月21日一早,我们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到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进行野外地质实习。

主要地质遗迹为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

蓟县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而得天独厚。

代表了距今18亿~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套完整过程。

我们首先参观了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是保存最完好,地质科考价值最高的一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

根据地质发展史以及重大的构造变动情况,把地球形成后的46亿年共分为五个大的地质阶段,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为: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而这里“中上元古界”所指的,是形成于距今18亿~8亿年间的地层,它属于地质历史中的第二个阶段,即“元古代中晚时期”形成的地质地层,故称为“中上元古界”。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在中国地质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岩层齐

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质地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和古生物化石丰富著称,被确定为中国中上元古界的标准剖面。

整个中上元古代地层划分为三个系即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共分十二个组一百零五层。

青白口系(厚371米) 

井儿峪组 砂砾岩、海绿石砂岩、页岩、灰岩(厚203米) 

下马岭组 页片状粉砂岩(厚163米)                   8.5亿年

 蓟县系(厚4509米)

 铁岭组 砂页岩、白云岩、迭层石灰岩(厚332米)                     

迷雾山组 燧石白云岩、沥青白云岩(厚3389米)                    

 洪水庄组 页岩和粉砂质页岩(厚131米)                  

杨庄组 红色、白色含粉砂泥质微晶白云岩(厚707米)    14 亿年 

长城系(厚425米) 

 高于庄组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燧岩白云岩、含锰白云岩(厚1583米)                     

大红峪组 石英岩、砂岩、火山岩、燧石白云岩(厚408米)                     

团山子组 含泥沙的铁质白云岩、细砂岩、页岩(厚518米)                   

串岭沟组 砂质页岩、页岩(厚889米) 

常州沟组 砾岩、砂岩、石英岩(厚854米)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高于庄组,看到瘤状构造,岩石中出现瘤的团块、半球状、糖饼状的形态的透镜状岩石,

其物质成分与上下昂曾略有区分。

以含沥青质、泥质为主的白云岩,是由于沉积时水动力及静压力等因素改变而成。

在高于庄组中上部出现较多。

接着我们到了大红裕组和高于庄组分界,此两组地层在这为平行不整合关系。

高于庄组底部为一层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岩层之下为大红峪含锥层石燧石白云岩,其锥顶被切,表示曾受到侵蚀作用,其代表一次沉积间断。

随后我们看到了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岩浆喷发时,压力降低,挥发成气体析出、聚集成气泡并向表面浮动,

同时又随岩浆岩流动。

当岩浆凝固时气泡的的孔壁固化,内部的气体或散失或凝为液体,大部分流失,只保留孔洞,即为气孔构造。

若气孔被矿石填充,则称为杏仁构造。

接着又看到岩浆岩和沉积岩的过渡——火山角砾岩。

火山角砾岩属于沉积岩,火山喷发时随着深部岩浆的喷出,由于通道附近围岩碎片的加入,加上喷发强度及深度及诸多因素影响,可出现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结岩等。

 随后我们看到了断层,岩层发生断裂,断层几乎在地壳上到处都有,特别是在山脉剧烈变性的岩石中,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断开,它位于断层面上盘。

断层是岩块间的一种不连续面,岩块在平行于不连续面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正断层是相对下盘而言,上盘沿断层向下方运动的断层,一般认为多数正断层是在重力的作用和水平运动下形成的,故又称“重力断层”。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分界,此两个地层单元界线为整合过渡关系,以大红峪组底部厚度较大的石英岩状砂岩为界线,其下为团山子组,顶部都夹薄层砂岩的含粉砂白云岩。

见到泥裂,

 

下午我们到府君山公园继续考察,府君山组属于与早寒武纪世地层,岩性稳定,见于中国冀北及冀西北尚义——平原深断 裂以南的山区,主要为厚至巨厚豹,底部普遍有砂砾岩或角砾岩层平行不整合或超覆于青白 系各组之上,一般厚数十米。

 

  在爬山过程中,首先看到的是蓟县运动所形成的景象。

蓟县运动是晚前寒武纪的一次地 壳

上升引起的,仅局部有微角度不整合。

然后看到的是逆掩断层形成的景象。

断层 面平缓弯曲,上部迷雾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岗(12亿年)逆掩于府君山组角砾状岩(15.6 亿年)之上。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中一个或一组破裂面,沿破裂面岩层或岩体发生有显著的 位移。

   还看到了岩石两亿年的跨越,井儿峪组叠层状泥晶灰岩(8亿年)与府君山组角砾状灰岩(5.6亿年)之间,有一套紫红色黄白色相同含砾砂页岩,它是古风化地表面上的沉积物,中间缺失2.4亿年的地层。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乘坐大巴车回到学校,工程地质学野外实习结束。

(二)室内实习

5月22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室内实习,主要鉴别一些矿物岩石。

主要岩石:

1.斜长石

斜长石中的大多数品种会在表面产生细而且平行的条纹,有的还会有蓝或绿色的晕彩发生,这是由于它们的双晶结构引起。

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

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

 

1.花岗闪长岩

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细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一般为酸性和中性斜长石,常具明显的环带构造。

 

2.雪白大理石

是石灰岩或白云岩受接触或区域变质作用而重结晶的产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具有等粒或不等粒的变晶结构,颗粒粗细不一。

一般是白色。

质地较软。

 

3.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是主要由较强烈的渗透交代作用形成,成分与花岗岩相似,且具有片麻状构造的一种混合岩。

岩石的结构变化仍较大,矿物分布不均匀,可见到黑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局部比较集中的现象,有时可见形状和大小不等的变质岩残留体,其片理产状与混合岩的片麻理一致,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交代结构。

4.火山灰渣

中心式喷发火山地貌之一。

主要由火山碎屑物在喷口周围堆积成的锥形体。

 

6.白云质灰岩 

结晶状态:

晶质体或晶质集合体。

晶系:

三方晶系。

晶菱面体,常呈块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

无色、白、带黄色或褐色色调。

  光泽:

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

  解理:

白云石具三组完全解理。

主要矿物

 

1.正长石(1号):

是长石的一种,是钾的铝硅酸盐。

一般产于花

岗岩中。

正长石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很多岩石

中都有它的存在。

2.白云母(5号):

白云母是分有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是分有

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白云母并非只是白色,

它可以是较淡的褐、绿、红色到无色,具有玻

璃光泽到丝绢光泽。

形状为大板块状,六方晶

体或细粒的集合体。

3.滑石(8号):

滑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

具有滑腻的手感。

滑石一般呈块状、叶片状、

纤维状或放射状,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并且

会因含有其他杂质而带各种颜色。

4.黄铁矿(16号):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

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纯黄铁矿中含

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工业上称其为硫

铁矿。

经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或

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石中;

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

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黄铁矿是提

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

态色泽,有观赏价值,是一种古宝石;另外,

还具有药用价值。

5.方解石(21号):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英文名称calcite。

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

因此,方解石

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

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

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

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

等等。

6.萤石(23号):

萤石卤化物矿物。

其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分子

式为CaF2。

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发蓝

绿色荧光。

有时含钇、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

常与闪锌矿、方铅矿等共生。

是制取氢氟酸的

主要原料,还常用作搪瓷、玻璃、水泥制造配

料和冶金工业熔剂,并可作为火箭燃料的催化

剂等。

无色透明者还可作光学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