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9880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

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宫绦(tiāo)崔嵬(wéi)敛气屏声(pǐng)

B.两靥(yè)执拗(niù)青冢(zhǒng)半夜三更(gēng)

C.炮烙(páo)朱拓(tuò)嘲哳(zhā)姬妾丫鬟(jī)

D.抚膺(yīng)猿猱(náo)忖度(dù)轻拢慢捻(n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淘箩嗽口惴惴不安

B.榫头美人觚桌帏波滔汹涌

C.猿啸形骸峥嵘不精之谈

D

.惫懒惘然钿头银篦逆情悖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宝玉感到特别痛心。

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B.“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内心的痛苦使贾宝玉艰于呼吸视听,终于他离家出走了,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身。

C.“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

D.精明干练的王熙凤也有艰难窘迫之时,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也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力交瘁而死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聆听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

C.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D.有时某一微博信息不胫而走却远离事实真相的原因往往是传播者自己的信心和倾向而忽视核实信息的真伪造成的。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

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①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②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留连

③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④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⑤走进酒店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尔后又悄然散去

⑥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A.③⑤⑥④①②B.③⑤①⑥②④

C.⑤②④⑥③①D.⑤③⑥④①②

6.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④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⑦似诉平生不得志

⑧开国何茫然

⑨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⑩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A.③⑥⑧⑨⑩B.①③⑦⑧⑩

C.②④⑤⑦⑧D.①③⑤⑧⑩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称为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韩愈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有《李太白集》。

D.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称为古代诗歌的体裁。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

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

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居易传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

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②,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③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曰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④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注:

①勋庸:

功勋。

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履道里:

洛阳里巷名。

唐白居易居处。

③科头:

指不戴冠帽。

④鸡林国:

国家名。

9.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亟:

急迫、紧急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

多次

C.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俄:

不久

D.会昌初致仕,卒致仕:

走上仕途,做官

10.对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B.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C.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D.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

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有传言说母亲堕井而死,白居易却赋浮华之诗,为大不孝,白居易因此被贬为杭州刺史。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

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3分)

(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3分)

3、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②,我心悬旆正摇摇③。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春,在宣州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

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②的的:

鲜明的样子。

③摇摇:

心神不定的样子。

13.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中“云”“柳”两个意象。

(3分)

14.联系全诗谈谈对“寂寥”的理解。

(4分)

4、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演奏至乐曲尾声,以“,

”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极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

(4),环佩空归夜月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5)在《琵琶行》一诗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作者发出了“,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著张维译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

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

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

“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

”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

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

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

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

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

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

萨拉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

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

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

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

”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

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

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

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800美元!

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

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

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

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

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

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

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

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16.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开头几段对室内摆设如家具、雕塑、烛台等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征,为下文情节中“萨莎”为自己的诈骗对象选择得当而沾沾自喜做铺垫。

 B.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老妇人”的骗术十分高明,她和“萨莎”的一番对话就使“萨莎”放松警惕,放

心地在沙发上入睡,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

 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漏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

 E.“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

,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

17.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概括并简要分析。

(4分)

答:

18.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19.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

答:

6、作文(40分)

根据要求写作文

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四条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两条腿走路,又高级又潇洒,要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啊!

青蛙于是不停地到河边寺庙中去拜佛许愿,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

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灵,青蛙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地站了起来,迈开两条长腿(原先的后腿),大步流星走了起来,可是它莫名其妙地离河边越来越远,怎么也走不到水边去,也无法再捕捉食物,饥渴难当的青蛙终于死掉了。

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却只能望见后面,腿往前走,眼往后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

1.答案:

B

解析:

A.宫绦(tāo)敛气屏声(bǐng)C.炮烙(pào)朱拓(tá)D.度(duó)

2.答案:

D

解析:

A.寒暄漱口B.波涛汹涌C.不经之谈

3.答案:

C

解析:

不孚众望:

孚,使……信服,是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和句意相反,应该为“不负众望”。

A.沽名钓誉:

只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贬义词。

B.抱憾终身:

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宝钗让宝玉追求功名,对宝玉来说就是错事,用在此处正确。

D.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服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答案:

C

解析:

A.动宾搭配不当,聆听不能和思想搭配。

聆听改为捉摸B.成分残缺,应在最末尾加上“的标记”。

D.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原因是……与……造成的句式杂糅,任意去掉一个。

5.答案:

B

6.答案:

B

解析:

其中有古今异义词是②明年④学者⑤方丈⑥非常⑨阑干

7.答案:

C

解析:

不是韩愈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而是杜甫。

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8.答案:

A

解析:

A.“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错,应是“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译文:

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

赏析: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点评】阅读古诗文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

答案:

9.D10.B11.D

12.

(1)元和元

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

(2)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

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诗歌鉴赏

13.“云”写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

“柳”是眼前绿水送别的青戈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2分)景色优美反衬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惜别之情。

(1分)

14“寂寥”指朋友离别的落寞之情,诗的前半部分写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周闱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裴坦足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与后半部分诗人调怅心情构成强烈对比(或说“乐景衬哀情”,概括“寂寥”的内涵2分,描述所写景象1分,点出手法1分)。

(4分)

15.默写:

现代文阅读

16.A,2分;D1分;

B可给1分。

(B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骗专家

,而且事件也称不上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C萨莎是被老妇人茶水中的药剂所迷倒,不是自己放心入睡。

E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无中生有,因果关系不当。

17.“老妇人”是一个靠诈骗为生的惯犯。

(1分)她善于伪装,警惕性强,心思缜密,专挑偷盗诈骗者下手,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手法熟练。

(1分)

如“你喜欢猫吗?

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颤巍巍”等动作语言的描写表明老妇人的善于伪装;而“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富,手法熟练;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等东西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

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看准其不敢报案。

表现出她善于揣摩人的心理。

(2分)

18.①语言描写:

如“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

”她飞快地回答,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这表现了萨莎的见风使舵和善于察言观色。

②神态描写:

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表现出萨莎的伪装的谦恭内心的虚伪,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表现了萨莎自认为即将得手,内心的自鸣得意。

③动作描写:

说话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眼睛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

流露出她的诈骗盗窃的本能反应。

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体现她的迎合别人故作乖巧,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

乐不可支,体现其放松警惕,自以为胜利在望,洋洋自得。

④心理描写: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

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

表现出萨莎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此而沾沾自喜。

(四点任选三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9.菜鸟即初学者,新手,生手。

指刚进入某些圈子,对某些事物操作不熟悉,能力不高的人。

(2分)(大意正确即可)。

示例一:

完美的猎物合适:

完美的猎物”,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是一起诈骗事件;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并且对他们而言都是最“完美”的那一种;题目与文中的首尾照应,圆和如一,突出了中心。

原题目合适。

(2分)

示例二:

“菜鸟”合适:

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凸显主题,老妇人和萨莎都认定对方是菜鸟,围绕这个中心,巧妙斗智,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妇人成为了最后胜者;“菜鸟”一词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

因此,以“菜鸟”为题是合适的。

(2分)(自圆其说即可,要求扣住文章主题)

作文

审题参考

从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不满的角度: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从青蛙不停到寺庙去拜佛许愿的角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从青蛙站起来走路后饥渴死掉的角度:

盲目的追求,自取其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