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089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大班上学期安全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幼儿园

上学期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一:

安全教育——《安全做运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运动前、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后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懂得遵守运动注意事项是为了更好、更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避免伤害别的小朋友。

二、活动准备:

1.小男孩布偶两个、小女孩布偶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上小朋友做准备活动的图片。

教师出示挂图:

(1)仔细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呢?

2.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

刚才小朋友们对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究竟大家说得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布偶表演吧。

(2)教师操作布偶,表现不做准备活动可能会带来的伤害。

①布偶表演:

请配班老师操作一男一女两个布偶,模仿小朋友的动作做体侧运动,动作很认真到位。

主班教师操作主角布偶冬冬,一边很敷衍地做动作,一边说:

“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才不好好做呢。

②教师:

冬冬怎么了?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运动后要做放松运动。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观察平衡木上发生的事情。

5.引导幼儿讨论在各项运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二:

安全教育——《不搞恶作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恶作剧的行为,了解恶作剧可能带来的后果。

2、讨论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正确行为,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班级的行为规则。

活动准备:

每组一张8开的白纸,一盒水彩笔;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上的内容。

1、教师:

图上有谁,先发生了什么事?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最后怎样?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幅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1)、师:

老师这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一起看看每幅图讲了什么。

2)、讨论第一幅图:

小男孩叫小奇,他做了什么事?

小女孩怎么了?

3)、依次讨论其他画面内容。

4)、教师:

小奇这么做肯定不对的,谁能说说为什么他做的不对?

5)、教师小结:

小奇的这些行为就是恶作剧,有的恶作剧会吓到其他小朋友,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小朋友的身体安全。

6)、教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后来小奇是怎么做的。

(幼儿讲述最后一幅图。

二、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相处

1、教师:

如果你是小奇,今后你会怎么和小朋友相处呢?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8开白纸和一盒水彩笔。

每组画出各自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组内的想法表现出来。

三、集体分享各组讨论的内容,并进行总结,制定班级行为规则。

1、请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解本组讨论的内容。

2、各组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1)、首先确认被不同小组都提到的,全班幼儿都同意的内容。

2)、针对不同的内容请全班举手表决。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大家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

3)、讨论结束后,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幼儿将集体同意的规则重新整理到一张8开的白纸上。

注意要留出位置,以便将来补充。

 

活动三:

安全教育——《当心被卡到》

活动目标:

1、了解吃鱼和骨头的安全注意事项。

2、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练习。

活动准备

鲫鱼图片或者塑料玩具一个,教师自绘的或者拍摄的骨头汤碎渣图片

活动准备:

一、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上的内容并讨论。

(1)   师:

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做什么?

她是怎么吃的?

图上的小男孩又在吃什么?

他又是怎么的吃的?

(2)   引导幼儿讨论正确进食方法。

师:

怎样吃鱼才不会被鱼刺卡到呢?

应该怎样喝骨头汤呢?

(3)   教师小结:

吃鱼的时候,要小心地把鱼刺挑出,在嘴里小心地嚼咽到肚子里去。

和骨头汤的时候,不要搅动汤里的东西,从上面慢慢开始喝,如果口中喝到小的骨头渣,要赶紧把它吐出来。

二、帮助幼儿了解鱼和骨头的特点。

(1)   教师出示一条鲫鱼的图片或塑料玩具,引导幼儿了解鱼身上不同的刺。

教师:

鱼身上的刺一样吗?

教师小结:

鱼肚里的刺比较大,小朋友吃的时候只要把刺挑出来就可以了。

鱼脊背伤的刺都是小刺,吃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

(2)   讨论喝骨头汤的注意事项。

教师:

为什么喝骨头汤的时候不能搅动汤里的东西,要从上面慢慢喝?

教师小结:

因为骨头汤里有碎骨头渣,一般骨头渣会沉在碗底。

三、鼓励幼儿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联系自己吃鱼和喝骨头汤。

 

活动四:

安全教育——《正确使用杀虫物品》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了解使用的安全事项。

2、了解更多的杀虫物品,能在生活中进行辨别,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杀虫剂一瓶,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围裙每组一份,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并认识挂图上各种不同的杀虫物品。

1、教师出示挂图上不同的杀虫物品图。

2、 师:

仔细看看,图上这些物品是什么?

有什么用?

幼儿观看并辨认。

3、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有喷雾剂、药片等,可以用来杀死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

二、认识杀虫剂,并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的内容了解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

1、教师出示杀虫剂,提问:

这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

杀虫剂应该怎么用呢?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呢?

3、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大家评论。

4、教师:

怎么使用杀虫剂才正确?

我们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大家正确的方法。

5、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将几幅图串联起来完整讲述画面的内容。

1)、教师:

请你们看图说说,到底怎样使用杀虫剂才是正确的。

2)、教师请部分幼儿看图讲述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并引导幼儿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图上的内容总结正确使用杀虫剂的方法:

要注意喷嘴的方向,只能对着害虫或者害虫经常出没的墙角位置喷;要远离食物;喷过杀虫剂后要及时洗手;喷杀虫剂时要关闭房间门窗,一段时间后再开窗通风。

三、情景表演幼儿用书上的内容。

1、出示矿泉水空瓶、蟑螂图和围裙,幼儿讨论如何在表演中使用这些物品。

2、幼儿分组讨论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并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3、教师巡回参加各组的表演活动,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杀虫剂的正确方法。

4、可在另外的集体活动时间,请幼儿分组表演、分享排练的内容

活动五:

安全教育——《不要模仿危险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简单了解电视电影中特技镜头的拍摄方法,懂得这些表演不能模仿。

2、了解更多杂技和魔术动作是经过特殊训练的,更不能模仿。

活动准备:

男孩布偶一个,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

1、教师:

有个小朋友在家看电视,看到超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非常厉害,很羡慕。

他一边看一边学起了超人。

结果,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表演。

1)、教师一边模仿男孩的语气说:

“我是超人,我来了。

”一边操作男孩布偶做跳起来要飞的样子,最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男孩喊着:

“好疼啊!

我怎么飞不起来呢?

2)、教师:

小男孩怎么了?

他可以学超人飞吗?

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超人飞行是怎么拍摄出来的。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和了解超人飞行如何拍摄的。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拍摄合成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看每幅图的重点。

教师:

仔细看看这三幅图上讲了什么。

2)、小结:

第一幅图是拍摄外景,第二幅图是演员吊着钢丝做飞行的样子,第三幅图是工作人员把两个场景合在一起,就是大家看到的超人在天空中飞行的样子。

2、教师:

看了这三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幼儿理解“超人的飞行是特技拍摄的效果”的结论,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动作。

4、教师:

超人的动作,小朋友不能随便模仿,还有哪些表演是不能模仿的呢?

5、幼儿自由讨论。

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各种杂技表演的图。

1、教师:

请你们看看书上讲了什么,有没有你们刚才讲到的不能模仿的表演?

2、幼儿阅读书上的内容,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画面上的这些表演小朋友们可以学吗?

为什么?

3、小结:

电影电视里的特技、杂技表演,都很危险。

都是特殊效果,绝不可以做。

活动六:

安全教育——《乘坐电梯的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乘坐厢式电梯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乘坐厢式电梯的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用鞋盒自制电梯一部。

小男孩和成年女性布偶各一个。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安全乘坐电梯要注意哪些问题。

1、师:

你坐过直上直下的厢式电梯吗?

坐电梯也有很多安全问题。

谁来说说?

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用图配文的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

3、教师小结:

刚才说了这么多,到底说的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表演。

二、引导幼儿观看布偶表演和幼儿用书的内容。

1、情景一:

教师操作男孩布偶跑到“电梯”前,自己按电梯的样子。

另一位教师操作成年女性布偶,一边追赶一边喊:

“慢一点儿,等妈妈一起进电梯。

”。

师:

刚才表演了什么?

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

有大人陪同候,要和大人一起坐电梯。

2、情景二:

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做跨进“电梯”的样子:

“电梯到了,快进去”。

另一位教师操作妈妈布偶,一把拉住男孩:

“等等,要看清楚,等轿厢到位才能进去。

1)、师:

电梯门正打开时可以挤进去吗?

为什么?

妈妈怎么说的?

为什么这样说?

2)、小结:

要确认电梯轿厢到位再进去。

(轿厢是人站进去的,可上下移动的部分。

3、情景三:

教师操作男孩布偶在“电梯”里跳,“妈妈”连忙说:

“这样太危险了。

1)、教师:

为什么在电梯里不能跳?

2)、教师小结:

我们看到的电梯是个硬硬的铁箱子,这个铁箱子实际上是用很结实的钢绳吊在空中的,所以在电梯里千万不能跳,否则钢绳可能会断裂或松动。

4、情景四:

男孩布偶指着电梯一处,问:

“为什么这个按钮是红色的?

”妈妈布偶回答:

“这是电梯紧急按钮,如果电梯突然停了,或遇到别的事故,就按这个按钮。

教师:

请打开书,把这个红色按钮找出来,告诉老师,这个红色的按钮有什么作用?

5、幼儿继续阅读幼儿用书上的情景五。

1)、教师:

图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这样做对吗?

2)、小结:

不要紧贴着电梯的门,一定要等电梯门完全打开,确认电梯到位再出去。

6、幼儿整体阅读书上的所有内容,总结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

 

活动七:

安全教育——《紧急求助电话》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用的三个紧急求救电话号码110、119、120及其功能。

2、能分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3、知道不能随意拨打这些特殊的号码。

活动准备:

自制110、119、120电话号码牌各一个。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视频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的电话号码牌,请幼儿确认。

(1)   教师:

老师这儿有三个电话号码牌,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电话号码。

(2)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充分鼓励幼儿大胆回答,但不回应幼儿的回答。

(3)   教师:

刚才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说得对不对?

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就知道了。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了解发生不同事情可以拨打不同的电话号码寻求帮助。

(1)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上的内容。

教师:

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大人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哪一个?

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

在什么情况下,要拨打120?

(2)   引导幼儿依次观看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

3、利用幻灯,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三个号码的掌握。

引导幼儿明确这些特殊号码不能乱拨。

 教师:

这些号码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随便拨打这些号码吗?

小结:

随便拨打这些号码,一直电话线被占用,真正的求助电话可能就接不进来了。

分组进行情景表演。

(1)   教师: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可以拨打哪个电话求助,出了书上讲的这些事情意以外,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拨打这些号码呢?

(2)   幼儿自由讨论。

(3)   教师:

刚才小朋友都说得很好。

你们可以把这些事情表演给大家看看吗?

(4)   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小组表演的内容

 

活动八:

安全教育——《轮滑安全我知道》

活动目标:

1、了解玩滑轮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习滑轮安全儿歌。

2、在日常活动中能够遵守滑轮的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滑轮护具一套。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视频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滑轮护具,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滑轮护具,请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

这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演示穿戴护具。

教师:

这些护具穿在哪儿?

怎么穿呢?

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3)幼儿边演示,教师边组织分组讨论。

 教师:

这些胡护具有什么作用呢?

他可以保护小朋友的那些部位呢?

2、引导幼儿讨论玩滑轮的注意事项。

(1)   教师:

玩滑轮出了要穿戴好护具,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   教师利用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内容。

教师:

这么多小朋友都在玩滑轮,说说他们是怎么玩的,谁做得对,谁做得错?

(3)   幼儿讨论并回答,幼儿每回答到儿歌中的一个点,教师就用相应语句来进行小结。

(分别是:

马路上,汽车多,千万别当滑轮地;空旷地方来滑轮,人多方向要统一。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关于玩滑轮的安全儿歌。

(1)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一边朗诵一遍用手指出挂图上的相应内容。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

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3)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强调幼儿玩滑轮的时候要遵守这些规则

 

活动九:

安全教育——《危险的烟花爆竹》

活动目标:

1、了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注意事项。

2、知道烟花炮竹是非常危险的物品,自己单独一个人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活动准备:

爆竹的图片,幼儿用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爆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

这是什么?

你知道怎么引爆这根爆竹吗?

2、请部分幼儿演示引爆烟花爆竹的方法,集体讨论他们的动作对不对。

3、教师小结:

引爆烟花爆竹的时候,最好用一根硬一些、长一些的香,身体要远离一些,点着后腰迅速远离。

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4、教师:

我们已经知道引爆烟花爆竹要注意的事,那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互相讨论燃放的注意事项。

2、集体讨论:

①、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烟花爆竹?

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②、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说其他的注意事项。

1、教师:

除了图片上讲到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们还觉得要注意什么?

2、请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记录在白纸上。

 

活动十:

安全教育——《不去非常拥挤的地方》

活动目的:

1.了解拥挤可能引发的危险,知道节日期间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2.初步了解在拥挤的人群中和家人走散了该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一张8开大小的白纸,一盒水彩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理解图上的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的背景图。

(2)引导幼儿观看图中有颜色的人物,并判断他们的行为正误。

(3)教师小结:

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到人多的地方要拉紧大人,不要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万一找不到家人,尽快找一处安全的地方站在那里等待;如果被人群推挤就大声呼叫,请周围的人注意。

3.引导幼儿制订《节日外出须知》

4.家园共育

将师生共同制订的《节日外出须知》配合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布置在家长园地中,引起家长的重视。

5.结束活动。

 

活动十一:

安全教育——《会说话的标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标示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2、能发现安全隐患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安全标志。

   3、增强安全意识,引发对安全标志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纸、笔、剪刀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

小朋友再小班和中班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安全标志,老师这儿有三个安全标志,请你们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讨论并回答。

    (3)师:

刚才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它们分别是“禁止攀爬”“当心触电”“禁止烟火”的安全标志。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四个新的安全标志。

   2、观看教学挂图

    

(1)第一幅图,认识“禁止停留”标志

         ①师:

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猜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③小结:

陡崖很危险,会会有石块滑落,所以不能长时间停留,那么这个标志的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第二幅图,认识“禁止跨越”标志

          ①师: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小朋友的表情怎么样?

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表达。

          ③小结:

工程铺管道挖得沟又宽又深,在上面跨越会很危险,那么这个标志的意思是什么呢?

有什么用?

    (3)第三幅图,“当心电离辐射”标志

          ①师:

这是在哪里呢?

这个人在干什么呢?

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表达。

          ③小结:

在医院的放射免疫室,里面的机器工作时对人体有很强的辐射,所以要小心,那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你猜猜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个标志?

    (4)第四幅图,认识“当心感染”标志

         ①师:

这是在哪里呢?

他们在干什么?

你猜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②师:

幼儿讨论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③小结:

在医院的传染病区,不小心会感染上疾病,那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有什么用呢?

   3、总结,认识安全标志,注意安全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个安全标志,他们分别是“禁止停留”“禁止跨越”“当心电离辐射”“当心感染”,这些安全标志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去做。

   4、设计安全标志

    

(1)师:

刚才我们小朋友认识了四个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可以提醒我们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让我们提高警惕。

我们幼儿园也需要一些安全标志,接下来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幼儿园需要哪些安全标志,并把它们设计出来。

    

(2)幼儿设计安全标志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安全标志的含义。

    (4)将设计的安全标志贴到活动室及户外相关场所。

 

活动十二:

安全教育——《流血不止,怎么办?

安全教育—流血不止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出血情况的止血方法。

2、学会小伤口止血的简单方法。

3、让幼儿懂得在不小心受伤的情况下不要惊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条干净的布条、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

引导幼儿观看书上止血的是那种不同方法。

教师:

第一幅图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止血?

除了可以用干净的手绢或者衣服,还可以用什么呢?

(用棉签)

教师:

第二幅图中用什么止血方法?

教师:

第三幅呢?

它和前两幅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

前两幅图止血方法都是直觉按住或者爆炸伤口,适合小伤口。

第三幅用布条或专门绷带扎住伤口处靠近心脏一端。

2、教师示范简单的包扎伤口的方法

教师:

现在我要用第二幅图的方法包扎伤口。

仔细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包扎的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简单止血方法。

 

活动十三:

安全教育——《被埋在废墟里,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后被埋在废墟里的自救方法。

2.让幼儿懂得在被废墟的情况下要保持镇定和勇敢,尽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3.知道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能感受灾区民众的苦难并关心他们。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看背景图。

1)教师:

仔细看看图上的房子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说出原因。

3)教师小结:

图上画的就是房子倒塌了的情景。

房子倒塌会发生什么事呢?

2.引导幼儿逐幅讨论小图上的内容。

1)教师:

第一幅小图上有谁?

和背景图连起来看,说说他在哪里?

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

2)教师小结:

这个小朋友在地震后被埋在倒塌的房子下面。

我们看到这个小朋友很勇敢,他没有大哭大叫,而是比较安静,这样做可以很好地保存体力。

3.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幅小图。

1)教师:

第二幅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仔细看看,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小结:

他向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周围的东西。

因为不小心碰到不结实的东西,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塌陷,反而会把自己埋得更深。

4.引导幼儿观看第三幅小图。

1)教师:

这幅小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么做有什么作用呢?

2)教师小结:

她正在用一块碎砖头敲击旁边比较结实的管子,这样就能发出声音,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前来救援的人发现自己。

5.引导幼儿观看第四幅小图。

1)教师:

最后这幅小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在没有获救前,要找到一切可以吃、喝的东西给自己不充能量和水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维持更长时间。

6.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总结被埋在废墟下的自救方法。

7.引导幼儿感受地震带来的伤害,能够对遭遇地震得地区表示关心。

1)教师:

地震不仅会使房屋倒塌,还会严重危害人的生命,给灾区任命带来很大的伤害。

对于受到灾害的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十四:

安全教育——《发生火灾,怎么办?

活动目的:

  1、了解火灾的原因;

  2、学会报警的方法及保护自己的能力;

  3、培养幼儿遇事不慌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火灾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

引导幼儿找出火灾的原因,如:

放鞭炮,随便扔烟头,忘了拔电源插头、玩火、忘记关煤气开关等。

  危害:

引导幼儿说出烧毁房屋、物品、伤了人、污染环境空气等。

  2、怎样报警:

  

(1)学打119报警电话。

说清火灾发生的地点;

  

(2)请两名幼儿模仿报警。

不能随便拨达119电话。

  3、发生火灾怎么办:

  用毛巾捂住口鼻,蹲下身体向外走,不要慌张,逃离火场,减少烟雾中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烟是上升的,下面的烟少。

  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身上着火马上滚几下,或者用水将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