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0221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docx

春季西安交大初三物理一模考试

初17届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化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是某同学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副近视眼镜的质量约为220g

B.初三男生体育测试中跑完1000m用时约为7min

C.将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

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2.2017年3月20日,我校初三年级的一千多名学生隆重举行“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大家群情激昂,誓言百日冲刺、决战中考.图为两名主持人致开幕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主持人手中静止的话筒,当增加手对话筒的握力时,话筒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B.大家通过音调就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是哪位同学

C.无线话筒与扩音系统通过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扩音系统中的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3.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4.西安交大柴东朗教授及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研制出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已应用于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纳卫星上.它是通过向金属镁中添加金属锂,使其具备了低密度、高强度的优异力学性能和减震、消噪的高阻尼性能,以及抗辐射、抗电磁干扰性能,代表了镁合金发展的技术前沿,被称为未来最为“绿色环保”的革命性材料.与铝合金相比,同样大小,重量仅是铝合金的一半,但强度高于铝合金.此外,这种新型镁锂合金的阻尼性能优异,是铝合金的十几倍,减震效果好.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镁锂合金材料大幅减轻了卫星重量,显著提高有效载荷,降低了发射成本

C.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噪音

D.该材料的熔点很低

5.2016年3月23日国足坐镇长沙主场迎战老对手韩国队,最终以1:

0的比分战胜韩国队,图为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动能不变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主要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有关

D.足球下落时机械能减小

6.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7.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cm,g取10N/kg,则()

A.向水中适当的加一些盐则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

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N向下的压力

C.木块的密度为0.4g/cm3

D.木块受到的浮力是4N

8.如图甲中电源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当滑片在中点时,R0的功率为0.9WB.电源电压为4V

C.当滑片在a端时,R0的功率为2.4WD.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Ω

9.下列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0.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符合的是()

A.天热时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因为温度升高,原子的间隙变大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NaOH和Ca(OH)2的溶液都具有碱性,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OH-

D.蔗糖溶液是混合物,因为蔗糖溶液中含有多种分子

11.下列归纳或类推中,正确的是()

⑤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⑥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⑦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A.只有④B.只有①⑥C.只有②④⑤D.只有③④⑥⑦

12.下列图示设计的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参与

验证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

A

B

鉴别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

D

13.如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C.该反应过程中甲乙丙丁各物质的质量比是8:

12:

11:

9

D.用4g甲物质与10g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质量总和为14g

14.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中滴加水

C.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1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分离、除杂等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2SO4溶液和AgNO3溶液

分别加入BaCl2溶液

B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C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D

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合计19分)

16.(4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某课外活动小组在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

(1)野炊所带的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纯棉毛巾

B玻璃杯

C塑料袋

D铁锅

(2)野炊食谱如下: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凉拌黄瓜、高钙牛奶等,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高钙牛奶中的钙元素属于人体中的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野炊时正值农民向田间施肥,同学们看到化肥包装袋上印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字样,就知道农民所施的是__________(填化肥种类).

17.(4分)碳和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都是黑色固体③都很软,可作润滑剂④是同一种物质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3)“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减少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的排放.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物质X和Y都是大气污染物

B.Z→Y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C.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8.(4分)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为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_.

(2)若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恰好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3)向图2所示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乙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3中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

19.(3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

(2)根据图甲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

(3)将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铁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甲是铁,乙是锌

B.铁消耗硫酸的质量比锌大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铁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

20.(4分)在复习时同学们发现,“五环”能形象的呈现常见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每一个“环”代表一种物质,两“环”相交代表两者能发生反应),如果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C、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从酸、碱、盐中选择),B与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请回答:

(1)C属于__________(选填“酸”或“碱”或“盐”).

(2)A和B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合计12分)

21.(6分)下列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加入药品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2)B是浓硫酸的稀释,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C装置可用来制取气体,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

(4)D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E是验证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实验,实验的全过程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图1

图2

(1)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后小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是__________,然后将白色沉淀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同学们分析后,一致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滤液中可能还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A.碳酸钠B.氯化钙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钙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与实验】为了验证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由该实验得出无色滤液中的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步骤②:

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取上层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反思评价】小组内某同学认为步骤②中不需要滴加氯化钡溶液,只用无色酚酞溶液也能达到步骤②的实验目的,其他同学认为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共5分)

23.(5分)为测定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请计算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五、填空与作图(每空1分,每图2分,合计20分)

24.西安地铁三号线沿途有波光粼粼的浐河、灞河,雄壮的长安塔,宽阔明晰的公路……浐灞美景尽收眼底.被称为“最佳观光线路”全长39.9km,首班6:

10出发,7:

13到达终点,这趟列车的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列车进站时,站台以列车为参照物是__________的.最近有媒体爆料列车使用的电缆过细而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列车高速运行时导线过细,电阻过__________(填大或小),存在温度过高而断电的可能,从而导致列车突然停止,乘客由于__________而极易摔伤.

25.核潜艇是我国必备的军事装备之一,图为095型核潜艇,其动力能量来自于核__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当这艘核潜艇从长江潜行到大海中执行任务时其水箱中需__________(填进水或排水),在大海中随着潜行深度的增加它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26.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_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__凸透镜.

27.如图所示,沿斜面匀速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的增加斜面的倾角则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28.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它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

29.

(1)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2)根据小磁针的指向(黑色的为N极)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N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线.

(1)

(2)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合计18分)

30.张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__________于水平桌面放置;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他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

②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

③实验中张瑶将物理课本紧贴玻璃板的后面放置发现在玻璃板的前面仍能看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___所形成的.

④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张瑶同学在B蜡烛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他应__________(选填直接、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31.为了测量标有“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一凡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10Ω1A”、“20Ω1A”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__________Ω1A”的.

(2)图乙为一凡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经仔细检查,发现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将其拆掉后,电路恢复正常,请在多连接的导线上画“×”.

(3)移动滑片,将电压表表示数调到__________V,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4)若此实验中电流表坏了,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亮同学从老师处借到一个R0=20Ω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和如下实验方案:

①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通过计算就可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同组的小丽同学认为小亮用现有的器材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其原因__________.

32.LED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灯,小梦为了探究LED灯与家用普通白炽灯、普通节能灯的发光效率,他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R0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与光照强度成反比.实验步骤如下:

灯泡类型

盒内初温

盒内末温

电流表示数

白炽灯

20℃

78℃

6mA

普通节能灯

20℃

50℃

15mA

LED灯

20℃

35℃

60mA

①先把“220V15W”的普通白炽灯接入灯座,通过调整,使灯泡与温度计的玻璃泡距离约为2cm.灯泡与光敏电阻的距离约为30cm.闭合开关S和S1,通电10min,分别读出温度计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上表.

②接着分别把规格相同的普通节能灯和LED灯接入灯座,重复上述实验.

根据小梦的探究,请回答:

(1)电能转化为内能最多的灯是__________,这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的.

(2)电能转化为光能最多的灯是__________,这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的.

(3)LED灯的发光效率较__________(填“高”或“低”).

(4)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5W的LED灯的发光亮度与__________W的白炽灯发光亮度相当,本实验用到了研究物理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__.

七、综合题(共2小题,合计16分)

33.张航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木块的重力为2.4N,体积为4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什么状态,所受浮力又是多大?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较绳子断之前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