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40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docx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修订版

 

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方案

人行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中山路是位于某城区内一条南北向的主干路。

本项目全线从江兴西路至流虹路,全长1.252km。

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工程起点位于江兴西路交叉口北侧(K0+888.028),终点位于流虹路交叉口北侧(K2+140),路段全长1.252km。

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规划红线宽度40-50m,。

工程范围内共有平面交叉口4处。

现状江兴西路-工农路段为沥青路面,工农路-流虹路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该段中山路建成通车时间较长,现状道路局部路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

为满足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和设计速度的要求,以及人、非通行和周边街坊的使用需求,现对该条道路进行改造。

中山路(江兴西路~工农路)为双向六车道,六快两慢的断面形式,机非共板断面,标准断面布置:

600cm(人行道)+450cm(非机动车道)+1100cm(机动车道)+700cm(中央分隔带)+1100cm(机动车道)+450cm(非机动车道)+600cm(人行道)=5000cm。

中山路(工农路~流虹路)为双向四车道,四快两慢的左右分幅断面形式,机非共板断面,标准断面布置:

500cm(人行道)+300cm(非机动车道)+600cm(机动车道)+200cm(人行道)+(景观河)+250cm(人行道)+600cm(机动车道)+300cm(非机动车道)+500cm(人行道)。

道路两侧人行道宽度仅供参考,实际范围2m-8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平面图确定。

机动车道采用1.5%直线路拱,人行道采用反向1.0%直线路拱。

本工程范围内全线不设置超高

a、新建机动车道(江兴西路~工农路段)

(1)填高H<25cm(起点-K1+290),在原有路面结构上加铺水稳调平层和面层,但需保证一层水泥稳定碎石厚度(15cm),不满足时,对原路面铣刨至路面设计标高下25cm,新建如下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20

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封层(不计入厚度)

调平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4%)

(2)填高H≥25cm(K1+290-K1+400),调平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分层填筑,新建机动车道结构如下:

上面层4cm细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20

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封层(不计入厚度)

调平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4%)(≥15cm)

b、新建机动车道(工农路~流虹路段)

挖除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C20水泥混凝土调平后,新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如下:

上面层4cm细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20

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封层(不计入厚度)

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4%)

调平层C20水泥混凝土

c、新建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除上面层为4cm彩色沥青混合料AC-13,其余结构同机动车道。

d、新建人行道

4cm25x15x4花岗岩道板

3cm1:

3干拌水泥砂浆

15cmC20水泥混凝土基层

e、桥面铺装

上面层4cm细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ARC-20

本次改造平面交叉口共计4处,包括绣江兴路、工农路、永康路、流虹路交叉口。

交叉形式与原设计相同,仅对路面进行改造。

排水主要是对雨污水管道系统进行沟通完善,新建雨水边井。

对保留的雨污水管道进行清通,路面上所有保留窨井的井面高程随路面标高调整,对现状破损的井盖座更换为钢纤维砼井盖铸铁座。

中山北路(江兴西路-流虹路)道路改造工程道路两侧主要为店面、饭店、商铺、小区等,人口流量大、车辆较多。

本工程因工期短、任务重,既要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又要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分阶段对快慢车道进行封闭施工。

2、工期要求

本工程合同总工期为248天(2014年2月15日至2014年10月20日);合同总造价为3121万元。

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老路拆除:

1735m3

10cm厚碎石垫层:

3470m2

10cm厚C20砼:

3470m²

铺砌人行道砖:

3470m2

4、人员及机械安排(见附表)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一、施工现场准备

项目部已提前进场,对场内树木、电杆、垃圾等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提早达到“三通一平”条件。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工程开工前安排布置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修建临时道路,临时排水沟,敷设临时上水管,临时电源,修建临时办公室、仓库、水泥库、砂石料堆场、工具库、电锯棚、钢筋加工场及围墙等临时设施,所有临时设施的建设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标准。

(1)施工道路

主要利用原有马路,新修的道路要夯实,上铺5cm石渣,现场雨水顺原有马路排泄,以保证雨期施工正常进。

(2)主要临建布置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办公区和施工区分开布置。

现场机具设备、三大工具和原材料及劳动力准备

在A段的西侧设置三大工具堆放场地;在A、B区段中间部位设置一座搅拌站,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现场搅拌;在搅拌站的西侧是砂、石料堆放场地;水泥库设在办公区北侧。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积极与机械租赁公司、材料供应商、施工班组联系协商,以便及时进场。

(3)临时供排水的管线:

施工用水管道沿工程施工场地外围埋设,埋设深度500mm。

楼层施工用1"水管随楼层增高,每层留设水龙头以解决楼层施工用水,用水管道铺设途经混凝土砂浆搅拌棚、钢筋加工场、生活区、办公区。

(4)施工用电准备:

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引至各配电箱。

施工用电总容量:

安装200KVA变压器一台。

总用电量P=1.1(K1∑P1/cos∮+K2∑P2+K3∑P3)

取K1=0.6K2=0.6K3=1.0cos∮=0.68

P=1.1×(0.6×137.8/0.68+0.6×43.5+1.0×10)=157.68kW

根据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本工程安装一台200KVA变压器即能满足要求。

线路截面选择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

总配电盘设漏电保护器、断流器、接地保护。

临时用电线路沿工程施工外围架设一周,在施工机械、生活区、办公区等处留设施工用电配电盘。

(5)施工用水准备

供水管径直径d=100mm。

(6)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准备

a.基础施工前建好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应设专人负责;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和就位砂浆搅拌机、钢筋对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成型机、木工机械,其他小型机具应配套齐全。

b.由于施工现场较窄,周转材料及建筑材料应根据施工计划有组织

的进场和订购,按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堆放。

(8)加工、定货计划(材料、半成品、成品、机具、模板)

二、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水平角的施测

①水平角的观测,一个测回中的误差不大于±2秒;

②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头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光学对点误差。

(2)垂直度的投测

①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对点调平。

②圆心气泡在360度范围内保持在中心位置。

③视准线与仪器机轴复合。

(3)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如下表:

(4)主体工程测量

①轴线控制点点位的布置

本工程根据“整体控制、自成体系”的原则,在建筑物四周地面上设置外部控制点,作为建筑物的外部控制网。

在施工层楼面设置内部控制点,因为是分段施工,各施工段中的内部控制点既可相互校核,又可通过外部控制点来校核,以保证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校正,从而保证测量轴线的准确无误。

②轴线控制点上层楼面模板的处理

轴线控制点建立在离轴线1.0m远的位置上,即习惯于称做附线,它的主要作用不但在于控制轴线,还便于本层墙体模板的垂直度检查,因此在控制点位置的模板上应留一个100mm×100mm的孔洞。

在这些部位的模板下不准有立杆、背方之类的障碍物,预留孔采用在楼面上预埋木盒的方式留设,待楼面砼施工完即通过该孔用15kg的垂球或激光铅直仪投测到楼面,经纬仪根据引测点即时放线并延伸到东西两端,使之与地面控制点闭合,否则进行调整。

定线后马上弹墨线并交付工长使用。

另外随即封闭预留洞,并弹上墨线备上一层使用。

③高程的传递,根据甲方交付的高程点,在建筑物四周的牢固物

体上设正负零标志(±0),在基础施工期间,每隔二个星期做一次闭合检测,各施工段根据±0标志自行引测至工作面施工,待施工到第一层墙体模板拆除后,将±0引测至建筑物周边外墙上,并用油漆做上明显标志,以便各楼层施工时用,施工段施工用50m钢卷尺引测至需要部位,要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

(5)沉降观测点控制

①沉降观测点埋设:

按照设计院对大楼沉降观测布点的位置和要求埋设。

②主楼沉降观测:

如发现因沉降差造成竖向测量的误差,应及时调整其测量误差,以保证结构最终竖向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③沉降观测的时间控制:

当工程施工至±0.00时,在外墙面-0.20m位置按设计规范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一星期后进行首次观测。

观测仪器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俗称S2型),以后每月定期观测,观测时间为早晨8时左右(如遇雨天,可推迟一天或待雨停),为减少各类误差,做此项工作时,采取定人、定仪器、定塔尺。

(6)测量记录

①每次测量均需完整的、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②工程竣工后,汇总施测的所有成果资料,并写出施测技术总结报告。

三、基础土石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

(3)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

(4)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

2、开挖方案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1)施工机械的选择:

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基底清出的少量土方由塔吊配合进行运输。

(2)开挖顺序:

1)2台挖掘机分别从南北侧向中间开挖,预留300mm厚土方由人工配合清槽。

2)在开挖过程中,先挖出基坑边缘土,为护坡创造条件,并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00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人工清槽时用300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排水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四周上口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与下水接通,防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2)为防止基坑积水,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积水抽出基坑。

(4)注意事项: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

2)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

3)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基础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通知撤离。

5)基槽上口500mm处设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网,夜间设警示灯。

3、边坡支护:

每层土方开挖后,应及时钉短钢筋挂钢丝网,抹水泥砂浆护壁,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步土层。

四、土石方回填施工

1、土方回填施工机具

基槽土方回填施工主要机具:

载重汽车(倒土),挖掘机,推土机,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等。

2、土方施工工艺

(1)填方施工从基底最低处开始,水平分层整片回填夯实。

必须做成斜坡形分段填筑,重叠1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大于1m。

(2)保证填土含水率在一定范围内且符合设计要求;干密度检测值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

(3)夯完一层后,撒水湿润,保证上下层接合良好。

(4)填方时备好排水措施(集水坑、潜水泵等)并注意清泥。

3、试验及质量控制措施

(1)在回填土前,先送实际填用土料到当地具有权威性的试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定出回填时控制干容度重及含水率的标准。

(2)正式回填时严格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5cm厚左右,夯实至20cm厚左右,然后用环刀法取样,测实际干容重,合格后才能往上填上一层。

每层环刀取样要记录所填层次的起始标高及在附图上标明取样位置。

①标准击实试验:

必须送当地检测机构做,土料送30kg,若是灰土,加送石灰10kg。

②现场回填土时,分层用环刀取样,测其干容重不小于预先控制指标,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2%内,经双方协商此项试验。

试验报告由检测机构签字盖章,才能生效。

五、建筑工程

1、钢筋工程

(1)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并按批进行外观检查后,按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接头、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1)钢筋的直径小于22mm,采用搭接接头,最小搭接长度见附表。

2)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2mm时采用锥螺纹机械连接,柱子钢筋大于等于16mm小于22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

3)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见附表

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一级钢筋

30d

25d

二级钢筋

40d

35d

 

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一级钢筋

35d

30d

二级钢筋

47d

41d

 

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抽样、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5)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品保护,特别是负弯矩钢筋的保护,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6)搭接接头错开长度为钢筋直径的40倍,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根据混凝土强度为钢筋直径的41倍、47倍,且两根接头端部错开0.3倍的搭接长度。

(3)质量要求:

钢筋工程严格按长城杯要求进行验收,质量标准如下: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绑扎骨架

宽、高

±5

尺量

长度

±10

间距

±10

尺量

排距

±5

3

箍筋、构造筋间距

±10

尺量连续五个间距

4

受力主筋保护层

基础

±5

尺量受力主筋外表面至模板内表面垂直距离

2、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

1)原材料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出场贮存7天以上。

采用大粒径粗骨料、中粗砂。

混凝土内掺加粉煤灰、FS防裂剂、膨胀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申请,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工作。

3)采用自拌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泵送入模。

4)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斜面分层法,从西北角开始分块浇筑,循序渐进,分层浇捣,一次成型。

5)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分层进行浇筑,每层层厚不超过50cm;混凝土浇筑厚度采用水准仪进行定点测平,用拉小白线控制。

6)在泵管出口配置4根振捣棒,先分别在斜面上、下两端同时振捣,使混凝土自然流淌,然后再全面振捣,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度,特别是在斜面底部和边角处要加强振捣,防止漏振。

振实后,混凝土工按标高对混凝土面进行平整。

7)混凝土浇筑1小时左右,用长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搓压,赶去表面泌水,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养护。

(2)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0

尺量

墙、梁

5

2

标高

±5

水准仪、尺量

3

截面尺寸

基础

±5

尺量

墙、梁

±2

4

垂直度

5

经纬仪、吊线

5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楔型、塞尺

6

角、线顺直

3

线尺

六、施工方法

1、拆除原有人行道板及基层

2、三七灰土基层施工 

(1)清理基土 

铺设灰士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2)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灰土厚度的标准。

 

(3)灰土拌合 

A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黏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B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石灰:

黏土=2:

8 或3:

7。

通过标准斗,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加水量宜为拌合料总重量的16%。

工地检验方法是:

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4)分层铺灰土与夯实 

A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

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C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D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一般为150~250mm(夯实后约100-150mm 厚),垫层厚度超过150mm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

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错。

灰土最小于密度(g/cm3):

对黏土为1.45;粉质黏土1.50;粉土1.55。

灰土夯实后,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λc)进行鉴定,一般为0.93~0.95。

每层夯实厚度应符合设计,在现场试验确定。

 

E质量控制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

也可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但应先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以达到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

环刀取样检验灰土干密度的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50~100m2应不少于1 个,房间每间不少于1 个。

并注意要绘制每层的取样点图。

 

(5)垫层接缝 

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

接槎时应将柱子垂直切齐。

接缝不要留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

 

(6)找平与验收 

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石材人行道板安装

施工工艺:

熟悉图纸→弹线→基层清理→铺砂浆→试排→铺石材板→清洁 

1)熟悉图纸:

熟悉人行道铺装方案和做法;材料种类和规格。

弄清轴线、柱、伸缩缝等部位之间位置关系,确定石材排版图。

 

2)弹线:

在主要部位弹出互相垂直的控制十字线,用以检查和控制石材板块的位置,十字线可以弹在混凝土垫层上。

 

3)基层清理:

在铺砌石材板之前将混凝土垫层清扫干净(包括试排用的干砂及石材板),然后洒水湿润,扫一遍素水泥浆。

 

4)铺砂浆:

根据设计找平层厚度3cm,拉十字线,铺粘结层水泥砂浆,粘结层采用 1:

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

铺好后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根据水平线定的粘结层厚度。

 

5)试排:

在人行道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铺两条干砂,其宽度大于板块,厚度不小于3cm。

根据图纸要求把石材板块排好,以便检查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不同型号和材料板块的相对位置。

   

6)铺石材板:

铺贴按2.0mm留缝;石材伸缩缝处按6~8mm留缝。

铺前在铺好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上先试铺合适后,翻开石板,在石板背面上抹一层水灰比1:

2的素水泥浆,然后正式镶铺。

安放时四角同时往下落,用橡皮锤或木锤轻击木垫板(不得用木锤直接敲击石材板),根据水平线用水平尺找平,铺完第一块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镶铺,如发现空隙应将石板掀起用砂浆补实再行铺贴。

 

7)灌缝、擦缝:

在板块铺砌后7天进行擦缝。

根据花岗石颜色,勾兑专用擦缝材料进行擦缝(可分几次进行)。

擦缝完毕后将板面清理干净,使花岗石面层的表面洁净、平整、坚实。

 

8)清洁:

当各工序完工不再上人时可清洁干净。

   

9)地面石材养护:

石材铺贴完毕后,需经过不少于7天的防护和自然养护,防护采用搭设硬质护栏的形式进行。

 

10)石材留缝:

为了弥补石材加工缺陷,方便施工,石材之间留缝2.0mm,偏差控制在±0.5mm。

并勾填缝剂。

 

11)坡度:

根据场地坡度,坡度按设计要求控制在2%。

   

三、质量检验

1、主控项目 

(1) 石材强度、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要求。

   

检查数量:

每检验批,抽样检查。

   

检验方法:

查出厂检验报告或复验。

 

(2) 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5%。

 

检查数量:

同一配合比,每1000m21组(6块),不足1000m2取1组。

   

检验方法:

查试验报告。

 

(3)一般项目 

表面应平整、稳固、无翘动,缝线直顺、灌缝饱满,无反坡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4) 料石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1的规定。

 

表11.3.1 料石面层允许偏差

四、注意事项:

 

1、砌筑砂浆中采用的水泥、砂、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中规定的水泥。

   

(2) 宜用质地坚硬、干净的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5%。

     

(3) 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2、 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3、 铺砌控制基线的设置距离,直线段宜为5~10m,曲线段应视情况适度加密。

 4、 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5、 铺砌中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

与检查井等构筑物相接时,应平整、美观,不得反坡。

不得用在料石下填塞砂浆或支垫方法找平。

  

6、 伸缩缝材料应安放平直,并应与料石粘贴牢固。

 

 7、 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8.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五、清理工程

垃圾外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

如无专用提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运输车辆、船舶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