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851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docx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研究实施方案0617

兖州煤业榆林甲醇厂2010年科技项目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应用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二〇一〇年五月

水煤浆提浓技术开发与应用

一、项目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转化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发展煤基化学品、煤基液体燃料等过程工业的基础。

在众多煤气化技术中,水煤浆气化技术因煤种适应范围较广、气化温度、压力高、易于大型化,成为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水煤浆是一种煤基流体燃料,由煤、水和少量添加剂经过物理加工过程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能流动的浆体。

我厂采用榆神矿区煤炭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不粘煤和长焰煤,灰分6.65-8.07%,硫分0.3-0.6%,挥发分35.53-39.43%,发热量26.09-26.92MJ/kg,成浆性较差,制成煤浆浓度较低,在59~61%(wt之间。

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原料煤种的区别,煤浆浓度基本上保持在59~61%(wt之间,极少能够达到61%。

2.国内外超细磨机研究现状

超细(搅拌磨机最早是由联合工艺公司(UnionProcessInc.于1928年发明的,该公司80年代开发的Attritor搅拌磨机仍是国际著名产品,国内曾有一些仿制产品。

1939年美国矿山局设计制造了一种新的搅拌磨机,用于浮选之前清理矿物表面,使用中发现该设备是一种很有效的细磨设备。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矿山局对该设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来大规模加工高岭土和氧化铋。

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开发了高速搅拌磨机——砂磨机,主要用于生产油漆工业颜料,使搅拌磨机获得了重大发展。

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波塔磨机(KopperTowerMill公司开发了新型的搅拌磨机——塔磨机,在超细磨和化学处理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60至70年代改进了搅拌磨的排矿装臵并使搅拌器转速不断提高。

20世纪70至80年代,国外出现了采用盘式搅拌器的搅拌磨机,特点是磨腔容积较小,搅拌器为多片圆盘组成,转速较高,圆周速度可达8~10m/s。

介质填充磨腔的60~80%。

由于磨腔容积较小,介质量也少。

因此其搅拌器不仅起搅拌作用,还起研磨作用。

目前国际上有三种有代表性的先进搅拌磨机,即盘式搅拌元件的Isa磨机、螺旋型搅拌器的立式磨机(VertiMill和棒形搅拌元件的Detritor磨机。

立式磨机是日本Kubota塔磨机公司于1950年发明的,原名塔磨机,1979年美国MPSI公司购买了日本的塔磨机专利,称之为立式搅拌球磨机,并应用于铅锌矿、金矿等工业部门。

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并入瑞典斯维达拉(Svedala公司。

90年代末又被芬兰Metso集团兼并。

该磨机螺旋外缘圆周速度为3m/s左右,介质为12~30mm的钢球,允许的给料粒度较粗,产品粒度常在10~20μm,多用于选矿再磨,目前应用的最大规格设备装机功率为1100kW。

Detritor磨机也是芬兰Metso矿物公司制造的立式搅拌磨机,搅拌棒端部线速度为11m/s左右,介质为1~2mm左右的陶瓷微珠或砂子,最佳给料粒度为50μm左右,产品粒度可达10μm以下。

目前应用的最大规格设备安装功率为355kW,用于澳大利亚ZinifexCenturyZinc矿山,共21台,其中6台用于再磨,15台用于超细磨。

中国搅拌磨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重庆化工机械厂研制中国第一台砂磨机,也是中国早期的搅拌磨。

80年代初原冶金部秦皇岛黑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和地质矿产部南昌化验制样机厂联合开发出MQL—500型立式搅拌磨(塔磨机,用于金厂峪金矿选厂代替第二段球磨机效果良好。

另有郑州东方机器制造厂、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开发了各类型搅拌磨,在金属矿、黄金、非金属矿、化工、涂料和粉末冶金行业得到应用。

90年代末,清华大学研制的GJM1000型干式连续搅拌磨,徐州采掘机械厂制造的SJM1500型湿法搅拌磨,使国产的搅拌磨在生产能力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002年,武汉理工大学非金属矿研究设计所研制出LQM300型干式离心自磨机产品细度可磨至0.1~3μm。

与上述搅拌磨机相比,本项目使用的超细磨入料与出料粒度更加适用于水煤浆的生产工艺,另外单磨机容积大,生产能力强,操作维护方便,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项目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在水煤浆气化生产中,如果能提高煤浆浓度将会带来较大的效益,如果有能够在煤浆浓度上有所突破,使得煤浆浓度维持在64%或者再稍高一些,即能够满足气化过程用水需要,又能够满足煤浆输送系统运行需要,则将是气化技术的一个大的飞跃,将会使得整体的各种消耗大幅度降低,并使得同类型装臵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煤浆浓度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找优质的煤浆添加剂,使得高浓度煤浆的均匀性、流动性、稳定性达到生产的要求。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年设计生产60万吨甲醇,拥有三套气化水煤浆制备系统,二开一备,目前,每天消耗原煤3000吨,采用榆林煤(低变质度的长焰煤为制浆原料煤和一磨机棒磨制浆工艺,生产的水煤浆浓度偏低(仅为59%~61%。

大颗粒偏多,以2009年10月份各台磨煤机的磨煤粒度最低通过率数据为例:

从上表可见各台磨煤机煤浆粒度通过率偏低,说明煤浆粒度偏大,且流动性和雾化性能均较差,造成气化炉气化效率低,煤耗、氧耗和炉渣残炭量偏高。

另外,煤浆粒度偏粗致使输送煤浆泵和气化喷嘴磨损严重。

针对水煤浆浓度偏低和颗粒偏大的生产现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研究低变质长焰煤成浆特性的基础上,根

据堆积效率理论,采用双峰或多峰级配技术,提出并研发了高效分级研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工艺技术和相应的专用设备,使低变质长焰煤和不粘煤的制浆浓度可提高3-5个百分点,且煤浆流动性好、煤浆中煤粒度较小。

图1:

典型的低阶煤生产高浓度水煤浆工艺流程

目前该工艺技术与专用设备已成功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省,现已形成300万吨/年燃料水煤浆的生产规模,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万吨/年的规模。

所用生产原料煤均为“神府煤”,水煤浆浓度可达到65±1%。

在气化煤浆制备领域,大唐呼伦贝尔褐煤制浆气化和山西丰喜无烟煤为主的制浆气化项目均采用该工艺技术和设备,并已完成初步设计和部分施工图设计,2010年中期将投产运行。

二、研究开发内容

1.原料煤性质分析

原料煤性质是影响水煤浆成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榆林煤具有内水高、可磨性差、灰熔点低,难制取高浓度水煤浆的煤质特点。

因此,本研究必须对原料煤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硫分、灰成分、煤岩组分、可磨性和煤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

通过原料煤性质分析,为下一阶段研磨特性试验、添加剂研究和气化试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2.原料煤研磨特性分析

粒度分布是影响水煤浆成浆性和质量的三大要素之一,而磨况则决定粒度分布,因此,在水煤浆制备技术中,磨况是其中关键技术环节。

通过实验分别考察原料煤在入料粒度、装填率、研磨介质配比和磨况时间等不同磨况条件下的成浆特性,以寻求合理的粒度级配,研究高性能的复合型添加剂以改善煤的表面性质,以及优化设计最佳工艺和磨况设备将是完成课题任务的技术关键。

3.分级研磨和优化级配研究及工艺设备参数的确定

通过原料煤性质和研磨特性分析已获知高堆积效率煤浆的粒度分布,如何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是工业试验研究的关键。

通过分析和研究目前国内传统单磨机制浆工艺、常规磨况设备(棒磨机、球磨机,针对榆林煤独特性质,采用分级研磨工艺技术和优化粒度级配研究,并研发专用高效大型超细研磨设备,实现提高水煤浆浓度的最终目标。

此部分研究内容为,确定分级研磨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参数,设备选型和参数,并进行工业化生产装臵设计、选型,确定改造系统设计。

4.专用高效大型超细研磨设备研究

提高煤浆浓度必须满足颗粒分布达到双峰或三峰的要求,如何获得较细颗粒(平均粒径达到15μm以下是影响本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研究专用高效大型超细研磨设备至关重要。

本项目研制的超细研磨设备要求具有填充率高、磨况介质小的优势,适于作为中浓度细磨设备,应该具有高的能量效率和高的处理能力。

本研究内容主要为:

(1设备整体结构优化研究和设计(包括规格确定和结构形式的确定;(2研磨筒体的研究;(3搅拌器的优化研究,

包括搅拌器的类型、转速以及搅拌器结构的研究;(4磨介与浆体快速分离装臵的研究。

5.专用高效添加剂技术研究

影响水煤浆质量的三大要素是煤质特征、粒度分布以及添加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煤质特征及煤粉粒度分布相对固定,加入浆总量的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量的水煤浆添加剂方能制得合格的水煤浆。

因此,添加剂是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水煤浆的各项性能。

榆林煤属于低变质程度煤种,煤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特殊,目前采用的添加剂存在针对性较差的问题。

本研究针对原料煤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从添加剂分子结构入手,通过原料选择、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优化控制等方面,研究合成或复配专用高效添加剂产品,使添加剂对原料煤有良好的分散和稳定性能。

6.工业生产装臵改造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年设计生产60万吨甲醇,拥有三套气化水煤浆制备系统,二开一备,目前,每天消耗原煤3000吨,采用榆林煤(低变质度的长焰煤为制浆原料煤和一磨机棒磨制浆工艺,生产的水煤浆浓度偏低(仅为59%~61%。

根据分级研磨工艺的要求,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煤浆制备系统通过改造增加细浆制备环节,调节现有棒磨机的配棒数量及磨机产能,确定最佳的生产线工艺条件及参数,使水煤浆浓度比改造前提高3~5个百分点,改善水煤浆产品质量的目标。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经济技术指标:

采用分级研磨和优化级配方式,用于实际生产,使以陕北榆神矿区长焰煤为原料的气化水煤浆质量达到如下指标:

(1水煤浆浓度:

65±1%;(考核值:

≥64%

(2水煤浆粘度(25℃,100S-1≤1200mPa〃s;800

(3水煤浆稳定性:

≥48小时;

(4水煤浆粒度分布:

40目通过率:

90~95%;

325目通过率:

35~45%;

(5生产效率:

产能比改造前至少提高10%;

四、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关键技术:

(1分级研磨优化级配技术

针对榆林煤的研磨与煤质特性,将选择性粗磨与超细磨相结合,通过分级研磨,优化粒度级配,提高水煤浆的浓度3~5个百分点,并改善水煤浆的流变性,提高后续气化系统效率,降低能耗是至关重要。

(2专用高效添加剂技术

本研究针对原料煤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从添加剂分子结构入手,研究合成或复配专用高效添加剂产品,使添加剂对原料煤有良好的分散和稳定性能。

2.创新点:

(1针对榆林煤的研磨与煤质特性,将选择性粗磨与超细磨相结合,通过分级研磨,优化粒度级配,提高水煤浆的浓度3~5个百分点。

(2改造后榆林水煤浆浓度大于64%,为国内同类水煤浆浓度最高值,可显著提高气化系统效率,降低气化能耗(煤耗和氧耗等,提高甲醇生产线现有产量。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实施方式、方法、步骤

1.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图如下:

水煤浆制备工艺流程: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煤浆制备系统由三条制浆系统组成,为二开一备,工艺为常规的棒磨机制浆工艺(见图2。

根据分级研磨工艺的要求,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煤浆制备系统通过改造增加细浆制备环节,调节棒磨机的配棒及产量,实现提高水煤浆浓度3~5个百分点的目标。

改造后的制浆工艺见图3。

图2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水煤浆厂现有制浆工艺

10

图3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水煤浆厂改造后制浆工艺

11

2.实施步骤及方式:

(1实施步骤

①项目调研考察

2010年6月份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级研磨制浆技术”应用企业进行调研,对该技术的工业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②提浓技术试验室研究

采用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级研磨制浆工艺技术,以我厂用煤为原料,进行试验室规模的提浓技术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和参数。

添加剂

③改造方案制定、设备选型和施工图设计

根据试验室研究的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论证并确定煤浆提浓的改造方案、设备选型,并进行施工图设计;

④项目施工和生产调试

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订货、设备安装、土建等所有有关的项目改造工程的施工。

设备安装和项目施工完毕具备调试条件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制浆系统的生产调试。

⑤通过实际生产运行验证改造效果

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优化操作,确定最佳的生产技术参数,对运行的技术、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得出改造的经济性结论。

⑥项目验收

(2实施方式

项目调研考察由甲醇厂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提浓技术和添加剂试验室研究主要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甲醇厂协助完成,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具研究报告,报告中确定最佳的工艺路线和参数,并进行经济分析;

改造方案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甲醇厂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由甲醇厂负责论证;

设备选型和施工图设计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完成;

项目施工和生产调试由甲醇厂负责完成;

设备订货由甲醇厂负责完成;

设备安装由甲醇厂负责完成;

土建等施工由甲醇厂负责完成;

设备调试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甲醇厂配合;全程指导

项目验收由甲醇厂组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配合。

由集团公司、甲醇厂、煤科总院共同出具验收报告。

(3经费来源及使用方式

前期调研、试验研究、设计等费用由科技项目经费列支;

改造工程费用由维简资金列支(项目调研考察报告编制完成后,若可行由榆林能化公司向煤业公司进行请示,将改造项目列入维简计划;

技术服务费用(含专利使用费等按年根据用煤量计算,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商谈确定。

3.改造方案

结合现场设备布臵情况,三台棒磨机共同配臵一个细浆配臵和输送系统,建议单独设立细浆制备工段(所需占地面积为13米×34米,其中细磨制备设备选择六台(五开一备,所需主要设备下表:

表2细浆制备系统主要设备初步设计方案

六、技术可行性、可靠性分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发的高效分级研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工艺技术与专用设备,制浆浓度可提高3~5个百分点,并已经成功推广至多家燃料水煤浆制造企业,如东莞电力燃料公司、杭州新源水煤浆厂等。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使用榆林的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长焰煤,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发的高效分级研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工艺技术与专用设备就是针对该煤种的。

因此,本项目是在其它燃料水煤浆制造单位成功应用的基础上,针对榆林煤具体实施的技术开发和试验,从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工业应用是可靠的。

七、安全、环境、健康的影响性分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发的高效分级研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工艺路线与现有工艺路线基本一致,由煤运系统送来的原料煤送至煤贮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棒磨机,加入一定量的水,物料在棒磨机中进行湿法磨煤,湿磨后的产品经出口槽泵加压后送至气化工段煤浆槽。

由于磨煤采用湿法,可防止粉尘飞扬,环境好,不会对安全、环境、健康增加新的影响。

八、现有基础、技术条件,保证体系

目前,已经投产的三条棒磨机生产线为两开一备,改造所需细浆制备

系统为三条线共用,新增细磨机具备安装空间,外部公用工程具备使用条件。

合作单位情况:

煤科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门类齐全,覆盖了煤炭、电力、冶金、轻工等行业;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4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8%。

不但中心本部具有科研开发能力和独立的设计资格,而且还以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设计单位为依托,组建制浆技术研究所、装储运技术研究所、燃烧技术研究所、工程设计研究所,形成了一个实验室研究--中试厂--工业应用示范厂站--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的科技应用网络,实行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技开发--项目设计--工程建设--生产经营--行业管理五步一体化运行机制。

九、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按照目前气化日处理煤3000吨,年处理煤约90万吨计算;若水煤浆浓度按60%考虑,甲醇厂年气化水煤浆产量为150万吨,可产生合成气约13亿Nm3。

西北上海焦化厂生产经验表明,水煤浆浓度每提高1%(一个百分点,1Nm3合成气(CO+H2耗氧约减少0.01Nm3,煤耗降低约10g。

若采用分级研磨工艺与设备,气化水煤浆的浓度提高3个百分点计算,初步预计每年可以给企业节约成本3315万元,具体如下:

(1氧气成本按照0.55元/Nm3计,年氧耗成本至少可以节约2145万元

13亿Nm3/年×0.01×3×0.55元/Nm3=2145万元/年

(2煤炭成本按照300元/吨计,年煤耗成本至少可以节约1170万元

13亿Nm3/年×10×10-6t/Nm3×3×300元/t=1170万元/年

同时,由于煤浆质量和甲醇产量的提高,节约气化环节及净化等系统运行成本,减少了对输送泵、管道、阀门、喷嘴等设备的磨损,可降低其检修和维护费用。

2.社会效益

(1现在气化炉喷嘴的使用寿命偏短,仅为60天左右,气化生产停

车频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改造后生产出煤粒度级配更合理的煤浆,从而减少了喷嘴磨损,可明显增加喷嘴使用寿命,延长气化炉单次运行时间,降低气化炉停车频率,将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项目成功实施后将对集团公司内部同类煤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十、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010年1~2月------编制立项建议书

2.2010年3~4月------项目批复,

3.2010年5~12月------编制实施方案,

项目调研及实验室试验

4.2011年1~3月------项目设计

5.2011年2~7月-----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

6.2011年8月~2011年9月------装臵调试

7.2011年10~12月------效果验证、

项目验收

十一、经费计划

费用总投资计划2070万元,分项如下:

(一费用性支出70万元(科技创新项目列支:

1.技术可行性调研费5万元;

2.原料煤研磨特性和成浆特性研究费5万元;

3.分级研磨和优化级配研究费5万元;

4.聘请专家论证及鉴定费5万元;

5.项目设计费用50万元。

(二技术服务费900万元(需进一步谈判确定(改造后从效益资金中列支

年技术服务费:

90万吨×2元/吨煤〃年=180万元/年(按照2元/吨煤.年计算

总技术服务费:

180万元/年×5年=900万元(按5年时间收取。

(二资本性支出1100万元(维简计划列支:

表3细浆制备系统主要设备初步预算

十二、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表4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项目组成员

表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项目组成员

十三、关于水煤浆提浓技术调研考察报告(见附件

附件:

关于水煤浆提浓技术调研考察报告

2010年6月3日至5日,兖矿集团国泰公司、国宏公司、鲁南化肥厂、榆林甲醇厂技术人员在煤化公司庞希才主任工程师的带领下到广东省东莞市电力燃料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

针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研究低阶煤成浆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堆积效率理论,采用双峰或多峰级配技术,提出并研发的高效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结合目前兖矿及国内煤化工企业气化用煤煤种、水煤浆浓度和粒度、稳定性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技术交流与探讨。

现将交流及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技术及创新点

1、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技术

针对水煤浆原料煤变化、水煤浆浓度和颗粒的生产现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研究低阶煤成浆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堆积效率理论,采用双峰或多峰级配技术,提出并研发了高效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和相应的专用设备,使低阶煤的制浆浓度可提高3~5个百分点,且煤浆流变性好,雾化性能明显提高。

共申请国家专利5项:

12007101883967一种利用低阶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方法;

2200910241969.7一种水煤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3200920107277.9一种利用低阶煤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生产系统;

4201020146386.4一种水煤浆棒磨机;

5200820079501.3一种水煤浆细磨机。

图1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

2、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针对煤的研磨与煤质特性,将选择性粗磨与超细磨相结合,通过分级研磨,优化粒度级配,并改善水煤浆的流变性,提高后续气化系统效率。

另外,针对原料煤表面物理

化学性质,从添加剂分子结构入手,研究合成或复配专用高效添加剂产品,使添加剂对原料煤有良好的分散和稳定性能。

其创新点在于:

针对不同煤种的研磨与煤质特性,将选择性粗磨与超细磨相结合,通过分级研磨,优化粒度级配,提高水煤浆的浓度3~5个百分点。

采用该技术后煤浆浓度大于64%,为国内气化用水煤浆浓度最高值,可显著提高气化系统效率,降低气化能耗(煤耗和氧耗等,提高甲醇生产线现有产量。

据西北化工研究院试验室研究及上海焦化厂生产经验表明:

水煤浆浓度每提高1%(一个百分点,1Nm3合成气(CO+H2耗氧约减少0.01Nm3,煤耗降低约10g。

二、试验室研究内容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试验室分别模拟棒磨制浆工艺和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对所采集的两种煤样(国宏用北宿煤、鲁南和国泰用神木煤进行了成浆性试验研究。

1、国宏用煤成浆性试验室研究

在试验室研究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A和B,其中添加剂B与工业生产实际所用类型一致,A为优化性能后的类型。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国宏用煤成浆性试验结果

表2水煤浆粒度分布表

试验结果:

(1)在试验室内采用棒磨制浆工艺进行制浆,水煤浆浓度在63%以上,与现场生产情况基本一致。

(2)采用分级研磨级配制浆工艺进行制浆,水煤浆浓度可以达到68%以上,比棒磨制浆工艺提高5%,且水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

(3)试验过程中添加剂A使用比例小于B,但是其使用性能优于B,且浓度提高1个百分点。

2、鲁南和国泰用煤成浆性试验室研究在实际生产中,鲁南和国泰生产厂采用相同的原料煤和添加剂。

在试验室研究中,分别采用了两种添加剂C和D,其中C为现场用添加剂,D为优化性能后的类型。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3。

表3水煤浆成浆性试验结果浓度序号原料工艺类型/%123鲁南用煤制浆工艺分级研磨级配4制浆工艺567国泰用煤制浆工艺分级研磨级配8制浆工艺64.92D0.3%好686>48小时球磨制浆工艺球磨制浆工艺分级研磨级配63.56C0.3%好774>48小时57.6259.08CD0.3%0.3%差差-482块状易沉63.81D0.3%好710>48小时棒磨制浆工艺棒磨制浆工艺分级研磨级配62.64C0.3%好779>48小时56.4358.17种类CD加量0.3%0.3%差差药剂药剂流态/mPa·s-563块状易沉粘度备注表4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