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165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docx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

甘油及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综述

甘油市场调研

甘油(即丙三醇)历史悠久,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在日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一、中国甘油的生产方法和能力及产量

现在,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按甘油的来源可以分为4类,即天然甘油的生产(皂化法、水解法、醇解),发酵甘油的生产,生物柴油副产甘油的生产以及合成甘油的生产。

其中前3类方法的原料都是可再生的。

1天然甘油的生产

主要来自肥皂生产和油脂裂解过程的副产品;1948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油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12%的天然甘油来自制皂副产,88%来自脂肪酸和脂肪醇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

1.1皂化甘油

皂化反应产物分成2层:

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

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质量分数9%-16%。

目前主要的制皂厂家有:

1、浙江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1.5

2、上海制皂(集团)如皋有限公司1.2

3、广东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南飞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合计生产甘油约2.76万吨

1.2脂肪酸副产甘油

2014年主要的脂肪酸厂家及产能

企业名称

地址

产能

副产甘油产能

嘉里粮油

上海市

10

益海粮油

江苏连云港

10

泰柯棕化

江苏张家港

10

双马油化

江苏如皋

22

2.5

博兴华润油化

山东博兴

9

关氏-东马

广州市

7.5

0.75

东马棕榈

江苏张家港

7.5

天宇油化

四川泸州

6

杭州油脂

浙江杭州

15

1.5

丰益油脂化学

上海连云港天津东莞

30

浙江赞宁

浙江

3

科宁化工

3

飞翔化工

3

德源高科

3

高密金达双鹏

6

江苏永林

江苏

3

合计

151

实际开工138.4万吨

2014年实际生产甘油13.2万吨

1.32015年中国脂肪醇厂家及产能:

企业

地点

产能

投运日期

华兴化工

辽宁辽阳

22.0

2015年

龙宇化工

河南商丘

3.4

德源高科

10

四方行化工

湖北武汉

1.5

2

中乐油化

上海

2.0万

江苏盛泰

8

益海/沙索

江苏连云港

6.0

上海双乐

1

无锡东泰

2

恒翔

4

嘉化能源

13.5

合计

75

实际开工率不足50%,2014年实际产能为34.75万吨,生产甘油3.08万吨

2014年国内上述三种实际甘油产量为19.04万吨。

1.3发酵甘油的生产

利用淀粉类原料(谷物、玉米、红薯等)或糖蜜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

目前这种方法由于产品的质量较差,达不到指标要求,大部分企业已经停产。

1.4生物柴油副产甘油

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柴油装置产能处于稳步扩张的状态,尤其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国内生物柴油装置产能分布不均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华北、江浙等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我国生物柴油产能在500万吨左右,其中山东、华北地区产能高达总产能的50%以上。

但受原料供应不足、销售渠道有限、缺乏政策面支持等问题的困扰,我国生物柴油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

据了解,2014年我国生物柴油企业开工率在30%左右,大型企业勉强维持在40%。

实际产能不足150万吨。

中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生物柴油的市场尚未开放,我国虽出台了生物柴油的标准,但却并未放开生物柴油市场。

其次,生物柴油自身不需要缴纳消费税,然而调和到矿物柴油之后需要缴纳消费税,这和国家目前的政策脱离,阻碍了生物柴油的发展。

再次,生物柴油行业内部较为混乱,各地原料收购不规范,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很多政策,很多城市都建立了生物柴油厂。

然而有些城市的生物柴油厂年产量只有两三万吨,这种小规模的柴油厂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上都跟不上,其柴油质量也参差不齐,副产的甘油品质更差,使用价值不大。

2.合成甘油的生产

从丙烯合成甘油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2大类,即氯化和氧化。

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过乙酸氧化法、环氧氯丙烷法,由于成本原因国内几乎没有生产。

二、甘油的消费构成

2.1.精甘油的多数工业用途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它们必将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而获得发展,从而增加对甘油的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甘油的消费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别,由表中可见,我国的甘油市场,在药品、化妆品工业以及聚氨酯工业方面的比例明显偏低,而在醇酸树脂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高。

据此分析,无论从人均消费量,还是从消费构成方面讲,中国的甘油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甘油的主要用途:

工业名称

用途

食品工业

润滑剂、甜味剂、溶剂(香精、色素)、制备单甘酯、聚甘

油酯

(乳化剂、人造奶油)、保湿剂(宠物食品)、增口味剂

医药工业

润湿剂、润滑剂、溶剂、平滑剂、祛痰剂、止咳糖浆等

化妆品工业

牙膏、漱口液、护肤品、护发品、皂类

涂料(醇酸树脂)

玻璃纸生产、柔软剂、塑化剂

烟草工业

三乙酸甘油酯、粘结剂、增塑剂

炸药工业

消化甘油、固体火箭燃料的粘结剂

聚氨酯工业

柔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环氧丙烷/环氧树脂

纺织工业

棉纱、布匹的润滑、上胶、柔软

造纸工业

润湿剂、塑化剂

相关工业

消费构成%

国别

中国

美国

西欧

日本

全球平均

药品、化妆品

11.5

39.5

23.1

34.0

37

食品

14.5

5.6

12

烟草

7.3

15.8

16.9

5.3

9

醇酸树脂

49.0

9.2

13.1

19.5

13

聚氨酯

5.2

10.5

13.1

11.6

11

玻璃纸

1.5

2.0

4.4

3.8

2

炸药

3.1

0.6

3.1

1.9

3

其他

23.2

7.9

20.6

23.9

15

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甘油消费构成上的差别

2.2甘油的新应用

拓展甘油应用领域、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已是当今油脂化学工业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扩大甘油市场。

1.扩大在日化、医药、食品工业等传统领域中甘油的应用和替代,这一领域甘油消费量大,消费者熟悉其使用方法,因此是扩大现有甘油市场的主攻方向。

这需要增加甘油精练装置的产能,提供高质量甘油。

2.取代或部分取代石油基多元醇,尤其是取代乙二醇、丙二醇等与甘油分子结构相似的石油基多元醇。

利用甘油的价格优势进行配方应用研究,将是扩大甘油市场的重要方向。

譬如,用于汽车防冻液、挡风玻璃清洗液的配方中。

3.以甘油作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衍生物,将为甘油市场开辟广阔的应用领域。

有些深加工技术已实现了产业化,如:

由甘油制环氧氯丙烷,全球环氧氯丙烷市场在100万吨左右,其中陶氏化学公司在美国有环氧氯丙烷产能38万吨,在德国有10.5万吨,几乎占全球产能的一半。

甘油法已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新方法。

在国内,益海嘉里、杨农化工已经建成等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装置以达47.5万吨。

由甘油制丙二醇。

全球1,2-丙二醇市场需求量在100万吨/年以上。

1,3-丙二醇是新型聚酯Sorona(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单体之一。

利用生物方法将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也已获得成功。

2007年初,杜邦化学公司已在美国田纳西州建成首套生物法年产4.5万吨1,3-丙二醇的生产装置,直接用淀粉作原料。

以上两个甘油加工项目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功,更多的研究项目正在探索和开发过程中。

三、关于甘油进出口情况

粗甘油(含量80%)进口情况

2012年全年我国进口粗甘油(80%)的量为44.67万吨。

2013年全年我们国内进口粗甘油量为58.49万吨,受环氧氯丙烷需求和粗甘油精制甘油增多的影响,2014年仍然延续了前几年的增长势头,粗甘油进口量达到79.48万吨。

 

目前,我国环氧氯丙烷产能达到108.2万吨,较去年增加5万吨,包括高温氯丙烯法为52.7万吨,甘油法为47.5万吨,醋酸丙烯脂法为8万吨,其中甘油法较2014年增加10万吨,行业产能占比也由36%增加到了44%,并且今年四季度有3万吨甘油法新产能计划投产,届时甘油法产能占比将继续增加。

我国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仍以丙烯法为主,但受环保和国家政策限制,近年新增产能多为甘油法工艺,但因国内工艺缺陷影响,新建产能相对较小,原料受国际市场波动较大,且多数开工负荷多维持在六七成之下,难以为下游环氧树脂提供大量且稳定的原料供应,甘油法货源市场份额仍受到制约。

国内环氧氯丙烷生产企业列表

生产企业

产能

生产工艺

备注

山东海力

32

高温氯丙烯法

共4条线,目前3条线运行

江苏海兴

13

高温氯丙烯法

--

益海嘉里

10

甘油法

停产

江苏扬农

9.5

甘油法

自用为主

长春盘锦

8

醋酸丙烯脂法

自用为主

河北珈奥

7

甘油法

停产

宁波环洋

6

甘油法

--

联成化工

3.5

高温氯丙烯法

--

巴陵石化

3.2

高温氯丙烯法

自用为主

东营赫邦

3

甘油法

停产

田东锦盛

3

甘油法

--

开元化工

3

甘油法

2015年9月投产运行

江苏安邦

2.5

甘油法

--

福建豪邦

2.5

甘油法

--

烟台恒邦

1

甘油法

--

江西全球

1

甘油法

--

合计

108.2

其中甘油法47.51万吨,高温氯丙烯法60.69万吨

目前,环氧氯丙烷现货市场震荡走软,下游环氧树脂需求迟缓,消极采购。

伴随原料丙烯现货不断下挫,山东地区丙烯仍商谈参考在4450-4550元/吨;而液氯基本维持稳势,山东地区参考价格尚能保持在900-1000元/吨。

这样算下来的丙烯法环氧氯丙烷出厂价格在6800元/吨左右工厂便可盈利,山东市场收盘在7300元/吨承兑。

但与甘油法成本相比是大大减少的,甘油法工厂已经是不堪重负。

 

国内进口粗甘油精制精甘油(98%、99.5%)企业产能情况:

企业名称

产能(万吨/年)

产品规格型号

出厂价格及

原料来源

联系方式

1

郎溪精合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3.6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800元/吨

2

清远市福泰甘油精制有限公司

2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800元/吨

3

台州市长顺甘油制品有限公司

5

95%,98%,99.5%

99.5%南美及东南亚4300元/吨

4

中山市华隆甘油有限公司

5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4100元/吨

5

滨海翔龙化工有限公司

5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900元/吨

6

江苏洁丽莱日化有限公司

1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900元/吨

7

唐山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10

停产

8

淮安市楚州区汇通甘油厂

3

95%,98%,

南美及东南亚98%,3500元/吨

9

沭阳龙睿油脂有限公司

10

95%,98%,99.3%

南美及东南亚99.3%3550元/吨

10

沭阳县广源油脂厂

5

95%,98%

南美及东南亚98%3600元/吨

11

南通市康桥油脂有限公司

1.5

95%,98%,99.5%

自产3900元/吨

12

扬州飞扬化工有限公司

2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900元/吨

13

潍坊寒亭一蓝化工有限公司

4.5

95%,98%,99.5%

南美及东南亚99.5%3800元/吨

14

滨州光武助剂有限公司

1.5

95%,98%,99.3%

南美及东南亚99.3%3600元/吨

合计:

59.1万吨/年

2、精甘油进口情况

2014年1-12月份共进口精甘油16.4197万吨,同比增长66.53%。

平均价格(CIF)754.12美元/吨,折合人民币5705元/吨。

2014年1-12月份共出口精甘油0.3459万吨,FOB价格884.6美元/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的市场消费约

(19.04+16.4197+79.412*0.8-0.3459)=98.6434万吨

3、2015年甘油进口情况

3.1粗甘油情况

 

3.2精甘油进口情况

2015年1-7月累计进口精甘油13.0652万吨,CIF平均价格611.58美元/吨折合人民币4816元/吨。

 

五、甘油价格走势及当前的市场价位

 

2015年10月15日80%亚洲粗甘油市场商谈稳定,CIF中国主港价格收于225-240美元/吨。

国际油价低位,粗甘油产出少。

南美和中国地区对粗甘油需求不旺,部分卖家将货源卖往欧洲。

进口粗甘油中国主要港口到岸价在225美元/吨,加上关税(6%)和增值税后折合人民币在元/吨;进口粗甘油人民币价格:

230*6.35*1.06*1.17=1811.3元/吨

亚洲精甘油市场价格持稳,CFR东北亚收于625-660美元/吨;CFR中国收于625-655美元/吨;进口精甘油人民币价格:

640*6.35*1.06*1.17=5040.18元/吨

华东地区进口甘油市场操作淡稳运行,目前春金在5200元/吨,绿宝在4800-5000元/吨;椰树货源紧缺,报盘在6200-6300元/吨。

华南进口甘油市场成交气氛清淡延续,在4900-5100元/吨;椰树货源紧张,报盘价格在6300元/吨,春金在4900-5100元/吨。

国产华东地区甘油市场市场平稳运行,目前95%净水主流成交运行至3300-3500元/吨附近99.5%4100-4500元/吨

国产华南甘油市场止涨企稳,目前95%净水成交价格在3600-3800元/吨,99.5%4100-4500元/吨。

2014-2016甘油市场总结及价格预测:

10年来全球生产的甘油总是大于精炼甘油的需求。

至2016年底,这一情况不会改变。

然而全球甘油生产过量并不意味着其价格一直低位运行。

首先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供应量的不稳定,特别是欧洲生物柴油产品对甘油价格影响巨大。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随着欧洲废油生物柴油产量增加,中等质量的甘油量增加。

医药等级甘油和工业级甘油间价格差扩大。

2015年预测甘油价格在来年第一季度轻微下跌,在2016年下半年预计甘油货源紧缩,由于东南亚国内甘油精制对甘油需求量大,预测此段时间内甘油价格迅速上涨,预计涨幅在30-60美元左右。

(以上市场预测源自HBinternationalS.A.(HBI)2015.06.15发布的《Oleoline®甘油市场报告》)

 

环氧氯丙烷市场分析:

1.环氧氯丙烷几种生产工艺主要技术指标:

2.2014年环氧氯丙烷装置开工率、产量、进口量及表观消费量: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环氧氯丙烷装置产能为108.2万吨,实际生产量为52.5万吨,全年进口量3万吨,推算出各装置开工率为48.5%,刨除少量出口,全国环氧氯丙烷表观消费量为55万吨左右。

3.2015年上半年产能情况、近期各环氧氯丙烷装置运行情况及效益对比: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环氧氯丙烷产量3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万吨,增长率20%。

以当前各种主要物料市场价格测算高温氯丙烯法生产成本在7100元/吨左右,甘油法在7800-8000元/吨左右(个别企业因有原料自给成本降低几百元不等)。

由于丙烯价格的持续下降近期高温氯丙烯法企业成本明显优于甘油法企业成本,导致几乎全部甘油法企业停产。

4.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优势:

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流程短,投资少;

(2)甘油法无需要昂贵的催化剂,生产成本较低;(3)甘油法副产物少,废物处理成本低,污染大大降低,对环境友好;(4)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消耗气体HCl,不需要直接消耗氯气或次氯酸,无高温高压,操作条件比较温和,安全可靠;(5)甘油法不消耗丙烯,原料资源丰富,还可以再生,易形成循环经济,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如果从进口粗甘油开始自己精炼精甘油源头做起,配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是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5.两种工艺的风险和机会:

(1)面临着市场和不同生产工艺间的双重竞争:

环氧氯丙烷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供需矛盾不断激化。

由于主要原料价格的市场波动,丙烯和甘油价格直接影响两种工艺装置的效益状况,导致不同工艺路线的生产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处于优劣势的局面,如现今甘油法工艺明显处于价格成本劣势,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丙烯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两种工艺的效益:

在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前,丙烯价格高企导致高温氯丙烯法装置成本大幅度升高,与甘油法相比处于竞争劣势。

但随着原油价格高位逐步回落,丙烯法环氧氯丙烷价格优势得到体现。

如果丙烯价格像目前一样长期低位徘徊,甘油法装置优势将丧失,开工率降大幅降低,

直接影响到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的效益。

丙烯和甘油两种原料价格将是左右环氧氯丙烷市场价格及效益情况的关键因素。

2015.1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