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203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docx

能源工程技术概论复习要点汇总

第一章煤炭

1、煤的元素组成(P2):

必考题---煤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和磷(P)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氮为有机物,硫和磷为无机物。

2、碳是煤中有机物质的主导成分,也是最主要的可燃物质。

(P2)

3、氢也是煤中重要的可燃物质。

(P3)

4、氧是煤中不可燃的元素,氧是助燃的。

(P3)

5、煤中氮含量较少,仅为1%~3%(P3)

6、硫是煤中的有害物质,磷是煤中有害成分。

(P3)

7、煤质指标包括:

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

8、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含水分高的煤发热量低,不易着火和燃烧。

(P4)

9、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其中矿物质的固体残余物、灰分含量高,不仅使煤发热量减少,而且影响煤的着火和燃烧。

(P4)

10、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加热到850℃左右,从煤中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产物称为挥发分。

由于挥发分是表征煤炭性质的主要指标,因此通常也根据挥发分的多少对煤炭进行分级。

(P4)

11、单位质量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分为高位发热量Qgr,p和低位发热量Qnet,p

12、煤的分类(P5):

根据煤中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Vdaf)将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

-----按挥发分来分。

13、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化石燃料的化学能发电称为火力发电(P7)

14、火电厂生产过程(P8):

以论述题来准备(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其过程)重点

基本过程为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汽轮机发电又称蒸汽发电,它利用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这种发电方式在火力发电中居主要地位,占世界火力发电总装机的95%以上。

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过程:

(仅供参考)热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煤在锅炉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

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排汽部分排出,排汽至凝汽器凝结成水,再送至加热器、经给水送往锅炉加热成蒸汽,如此循环。

也就是蒸汽的热能在喷嘴栅中首先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中再使这部分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工作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热能--动能--机械能--电能。

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15、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热能、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并称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

(P10)

16、火电厂三大系统:

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

(P10)

17、锅炉是将燃料内的潜在能量经过燃烧释放热能或利用其他能源释放的能量,将水变成蒸汽或过热蒸汽;或将水加热变成一定温度的热水;或将有机热载体加热到一定温度而输出热能的设备。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

其作用是: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将其化学能转变为烟气热能;烟气热能加热给水,水经过预热、汽化、过热三个阶段称为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过热蒸汽。

(P10)

18、根据受热面内工质(汽、水)的不同状态以及受热面在锅炉中所处的不同位置,给出相应不同的名称。

如省煤器、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

(P10)

19、锅炉的辅助设备主要包括供给空气的送风机、排除烟气的引风机、煤粉制备系统以及除渣、除尘设备等。

(P10)

20、锅炉的主要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燃烧放热过程和汽水加热循环过程。

(P10)

21、洁净煤技术:

(P20)重点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分为四类:

洁净加工技术(燃烧前处理)、高效洁净转化技术(燃烧前处理)、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技术(燃烧中处理)、燃煤污染排放治理技术(燃烧后处理)。

22、洁净煤技术分类:

(P21)见下图

23、燃烧前的处理主要是洗选煤、型煤和水煤浆三项技术措施。

洗选煤的目的是降低原煤中的灰分、硫分等杂质的含量,并将原煤加工成质量均匀、能适应用户需要的不同品种及规格的商品煤。

(P21)

24、型煤:

型煤是将粉煤或低品位煤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和有一定理化性能的煤制品。

型煤一般需加黏结剂。

型煤是各种洁净煤技术中投资小、见效快、适宜普遍推广的技术(P22)

25、水煤浆:

水煤浆是将煤研磨成一定粒度(评价粒度为50μm左右),与水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再添加少量的添加剂,经过强力搅拌而形成的煤水两相流浆体。

(P22)

26、水煤浆的制备以浮选精煤为原料,经脱水、脱灰、磨制,加添加剂后与水混合成浆。

水煤浆中煤粉颗粒的质量浓度为65%~70%,含水30%~35%,添加剂为1%~2%。

(P23)

27、洁净煤发电技术主要有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增压流化床燃烧(PFB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效超临界发电等(P29)

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成熟的高效低污染清洁煤技术,可以高效率地燃烧各种固体燃料(特别是劣质煤),可以直接向燃烧室加入脱硫剂控制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

增压流化床燃烧(PFB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通过将煤气化生成燃料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其尾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构成联合循环发电,具有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的优势。

高效低污染的超临界凝汽式发电

高效低污染的超临界凝汽式发电:

凝汽式电站是技术上最成熟的传统发电技术,采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就可以不断提高电厂热效率、降低投资和燃料消耗量。

中国已经大量采用高参数的超临界机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组效率和环境效益。

(P30)

28、锅炉分类:

(P30~P32)

Ø按用途分类:

工业锅炉、电站锅炉、船用锅炉、机车锅炉等;

Ø按锅炉出口工质压力分类:

常压热水锅炉、低压锅炉(≤2.5MPa)、中压锅炉(3.82MPa)、高压锅炉(9.8MPa)、超高压锅炉(13.7MPa)、亚临界锅炉(16.7MPa)、超临界锅炉(>22.1MPa)

Ø按所用燃料或能源分类:

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水煤浆锅炉、混合燃料锅炉、废料锅炉、余热锅炉、其他能源锅炉

Ø按燃烧方式分类:

火床燃烧(层燃)锅炉、火室燃烧(悬浮燃烧)锅炉、流化床燃烧(沸腾燃烧)锅炉、旋风炉燃烧锅炉。

Ø按锅炉结构分类:

锅壳锅炉、水管锅炉。

29、锅炉型号:

(P33)

第一部分表示锅炉本体型式和燃烧设备或燃烧方式及锅炉容量;

第二部分表示介质参数;

第三部分表示燃料种类。

30、燃料种类:

(P34)

31、锅炉的型号例举:

(P34)

ØDZL4-1.25-WⅡ

表示单锅筒纵置式水管或卧式水火管链条炉排(此处有疑问),额定蒸发量为4t/h,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燃用Ⅱ类无烟煤的蒸汽锅炉。

ØSZS10-1.6/350-Y、Q

表示双锅筒纵置式室燃,额定蒸发量为10t/h,额定蒸汽压力为1.6MPa,过热蒸汽温度为350℃,燃油、燃气两用,以燃油为主的蒸汽锅炉。

ØSHX20-2.5/400-H

表示双锅筒横置式循环流化床燃烧,额定蒸发量为20t/h,额定蒸汽压力为2.5MPa,过热蒸汽温度为400℃,燃用褐煤的蒸汽锅炉

32、有机热载体锅炉型号:

(P35)

——有机热载体锅炉型号例举:

ØYLW-8000MW

表示燃料品种为无烟煤,额定功率为8000kW,炉体安置型式为卧式,燃烧设备为链条炉排的液相有机热载体炉。

ØYJW-6000MJ

表示燃料品种为水煤浆,额定功率为6000kW,炉体安置型式为卧式,燃烧设备为水煤浆燃烧器的液相有机热载体炉。

33、水煤浆锅炉

——水煤浆的概念(P54~55):

水煤浆是由65%~70%的煤粉、30%~35%的水和少量的添加剂混合而成,可以像油一样泵送、雾化、储运,并可直接用于各种锅炉、窑炉的燃烧。

——水煤浆锅炉的优点(P56):

水煤浆锅炉作为一项高效、低成本的洁净燃烧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提高煤炭利用率;可以解决能源的运输问题;节约土地;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水煤浆锅炉的缺点(P57):

锅炉负荷不易调节;运行稳定性差;结焦和积灰;燃烧器喷嘴的使用寿命较短。

34、——有机热载体锅炉及其供热循环系统特点(P60):

必考

获得低压高温热介质;无冷凝排放热损失,热效率较高;水处理设备及系统可以简化或省略;有机热载体锅炉房要求防护距离小,爆炸危险性小;有机热载体锅炉尾部可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充分利用烟气热量,大大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35、——有机热载体锅炉运行特别注意的问题:

(P60)

(1)矿物油作为热载体,其加热温度受到热稳定性的限制。

液相导热油锅炉在任何情况下,只允许在单相(液相)状态下工作,为此导热油锅炉的工作温度一般定为250℃,严禁超过300℃,超温而引起导热油的热分解。

(2)长期运行后,矿物油黏度会急剧上升,生成的胶质体将玷污受热面内表面,影响传热,严重时会使受热面因超温而被烧坏。

(3)由于有机热载体锅炉工质温度高,故排烟温度也高,造成锅炉热效率低。

36、为了节约能源,就得降低排烟温度,解决的办法有:

①在锅炉尾部增加空气预热器。

一方面可降低排烟温度(降到250℃左右),提高锅炉热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引风机的运行温度降低,起到保护引风机的作用,延长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②在锅炉尾部增加余热锅炉及省煤器,使排烟温度降到180℃左右。

37、——煤气发生炉的分层(P61):

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过程进行的程序,可以将发生炉内部由下向上依次分为六层,即灰层、氧化层(燃烧层)、还原层、干馏层、干燥层和空层。

38、——从节能环保角度理解单段炉与两段炉的区别(P64):

单段炉产生的冷煤气对水的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净化过程中煤气直接用水来洗涤和降温,把煤气中大量的杂质带出,产生的酚水对环境污染严重;两段炉的净化采用间接冷却,水和煤气不直接接触,避免了对水的污染,更好地体现了两段炉的优越性。

单段炉的气化强度比较低,两段炉在原气化层上加高了干馏层使煤炭在进入气化层时已成为半焦炭状,使煤炭气化得更完全,从煤渣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两段式煤气炉生产出的灰渣含炭率非常低,一般在12%左右,而单段炉在20%左右。

同时新型两段式煤气发生炉的污染问题现在完全可以解决,但是解决单段式煤气炉的水污染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39、——工业窑炉的分类与用途(P66~67):

Ø按工艺特点分类:

分为加热炉和熔炼炉两类。

加热炉主要是用于完成物料的加热,提高物料的温度。

熔炼炉主要用于碳金属、合金、特种金属的熔炼和提温。

Ø按使用能源种类分类:

分为燃料炉和电炉两种。

Ø按工作温度分类:

分为高温炉、中温炉和低温炉三种。

高温炉的工作温度在1000℃以上,中温炉的工作温度在650~1000℃之间,低温炉的工作温度低于650℃,

第二章

1、——石油的组成(P78):

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化合物组成。

2、——石油的加工过程(P79):

出题类型---归类-正推反推

根据所需产品的不同,加工流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Ø燃料型:

以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为主要产品。

Ø燃料-润滑油型:

除生产燃料油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Ø石油化工类:

它是提供石脑油、轻油、渣油用作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料。

3、——主要石油产品的用途(P80):

复习级别---了解

可将其分成14大类,即溶剂油、燃料油、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真空油脂、防锈油脂、工艺用油、润滑脂、蜡及其制品、沥青、油焦、石油添加剂和石油化学品。

4、——燃料油的性能指标(P81--82):

包括黏度、含硫量、低温性能和安定性。

黏度是燃料油的重要指标,黏度过高会导致燃料油的雾化性能恶化。

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时会污染环境,燃料油的低温性能通常用倾点来评定,燃料油的安定性主要是对高黏度燃料油而言的。

5、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烃类组成,其中甲烷占80%~90%。

常见天然气的4种类型为纯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和矿井气。

Ø纯天然气:

从地下气层矿井中开采出来的干天然气,也称气田气,它的特点是甲烷(CH4)含量高。

Ø石油伴生气:

开采石油时的副产品,是石油开采过程中从油井获得的可燃气体,也称油田气或湿气,油田气含甲烷较低。

Ø矿井气:

又称煤层气,是伴随煤矿开采而产生的,俗称瓦斯。

6、——开发煤层气的意义(P84):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

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有望成为中国21世纪的接替性能源之一。

21世纪大力发展煤层气工业有如下意义:

①减轻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压力。

②能有效地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③能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

7、——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P84):

是一种新发现的能源,俗称“可燃冰”。

由水分子和燃气分子构成,其中燃气分子绝大多数是甲烷,所以天然气水合物也称为甲烷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只能存在于低温高压环境中。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最佳场所是海洋大陆架。

8、——各种人工煤气的概念及组成(P88~89):

Ø液化石油气:

在石油热裂化或催化裂化过程中获得的可燃气。

它主要是由饱和与未饱和烷烃所组成,工业上多用丙烷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而丁烷液化石油气通常供家庭使用。

Ø高炉煤气:

高炉中焦炭部分燃烧和铁矿石部分还原作用所产生的煤气。

发热量很低。

Ø发生炉煤气:

煤在发生炉内与蒸汽、空气或富氧空气等气化剂经燃烧与还原等热化学过程而获得的煤气。

发热量不高。

Ø地下气化煤气:

将含有工业氧的空气送入在技术上不宜开采的薄煤层,或混有大量硫和矿物质的煤层巷道,使煤在地下氧化生成煤气,一般发热量也比较低。

9、——燃煤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开发和示范项目(P93):

(可能会出题---类型及特点)

直接燃煤的燃气轮机、整体式联合循环(IGCC)、增压流化床锅炉联合循环(PFBC)、部分煤气化的混合式循环流化床联合循环、新型高温锅炉联合循环、外燃式联合循环。

第三章水能

1、水能的概念:

水能是蕴藏于河川和海洋水体中的位能和动能,是洁净的一次能源、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P105)

2、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和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量,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

(P107)

3、水力发电是将水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P108)

4、堤坝式是在河流地形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拦河坝,抬高上游河段的水位,形成水库,与下游天然水位形成落差,即可引水发电。

(P108)

5、水电站是将水能转变成电能的工厂,其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是:

水能---机械能---电能(P109)

6、将河川中水能转换成电能的常规水电站,也是通常所说的水电站。

按集中落差的方法它又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

常规水电站在水力发电中占主导地位;

堤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抽水蓄能式水电站(P110~P112)

7、水力发电的特点:

(P115)---可能论述

1)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发过电的天然水流本身并没有损耗,一般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仍可为下游用水部门利用;2)水力发电是清洁的电力生产,不排放有害气体、烟尘和灰渣,没有核废料;3)水力发电的效率高,常规水电厂的发电效率在80%以上;4)水力发电可同时完成一次能源开发和二次能源转换;5)水力发电的生产成本低廉,无需购买、运输和储存燃料,所需运行人员较少、劳动生产率较高,管理和运行简便,且运行可靠性较高;6)水轮发电机组起停灵活,输出功率增减快、可变幅度大,是电力系统理想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源;7)水力发电开发投资大,工期长;8)一般水电站需建设水库调节径流,以适应电力系统负荷的需要;9)水电站除发电外,综合利用功能显著,如防洪、灌溉、航运、城乡生活和工矿生产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10)水能资源在地理上分布不均,建坝条件较好和水库淹没损失较少的大型水电站站址往往位于远离用电中心的偏僻地区,施工条件较困难并需要建设较长的输电线路,增加了造价和输电损失;11)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还有可能带来地质灾害。

8、海洋能发电:

(P116)

海水中蕴藏着的这一巨大的动力资源的总称,它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各种不同形态的能源。

在海洋能中,除潮汐能和潮流能来源于星球间的引力作用以外,其余各类均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第四章核能

1、核电以其清洁、安全、高效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能源发展的趋势。

(P122)

2、1g235U完全裂变所产生的能量为2.276×104kW·h,相当于2500kg标准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注:

1kg标准煤=7000万大卡=7000×4186焦耳)(P123)

3、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235U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易发生裂变的物质,所以核电站通常用它作为燃料。

(P130)

4、压水堆核电站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安全易控、技术成熟、造价和发电成本较低等特点,因此它是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广泛的商用核电站。

(P131)

5、——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P155~P156)论述题可能性很大

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运行中对环境造成的辐射或非辐射影响。

正常运行时的辐射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汽、液态流出物的排放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储存和处置,非辐射环境影响主要是废热、废水排放,与火电厂类似。

Ø核电站正常运行并严格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时,其对环境产生的辐射剂量与来自天然辐射和医学治疗的剂量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燃煤电厂因燃煤时天然放射性的释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剂量都高于同电功率的核电站。

Ø和其他能源工业相比,核电站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对极少;核电运行成本比火电成本低1/3~1/2,应该说核能发电是一种比较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

Ø核电站的放射性核废物是主要的环境问题,核废物的存放现阶段仍然是举世瞩目的难题。

目前常见的高放射性核废物,是采用地质深埋的方法。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仍然没有任何国家找到安全、永久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办法。

防护措施:

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核燃料本身。

第二道安全屏障是燃料元件的包壳。

第三道安全屏障是反应堆的压力壳。

第四道安全屏障是反应堆的安全壳。

第五章电能

1、电力系统的定义(P160):

由生产、变换、传送、分配、消耗电能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户端的用电设备如水泵、风机等)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

2、电力系统基本参数:

(P160)

Ø总装机容量——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MW(兆瓦)计。

Ø年发电量——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所发电能的总和,以MW·h(兆瓦·时)计。

Ø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一天、一月或一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MW(兆瓦)计。

Ø年用电量——接在系统上所有用户全年所用电能的总和,以MW·h(兆瓦·时)计。

Ø额定频率——我国规定的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赫兹)。

Ø最高电压等级——指电力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以kV(千伏)计。

3、在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用电设备之外的部分,称为电力网。

简称电网。

(P162)

4、电力系统特点:

(P162)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过渡过程非常迅速。

与国民经济和全社会密切相关。

5、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P163)极有可能论述

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性和环保。

Ø保证可靠地持续供电。

保证可靠、不间断的供电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任务。

输出功率不足时才考虑计划限电,特别要保证交通、通信、医院等重要负荷的供电和全系统的安全性。

Ø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供电电压、频率、波形。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正常是保证电能质量的两大基本指标,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一般以偏离额定值的大小来衡量。

实际用电设备均按额定电压和频率设计,若电压、频率偏高或偏低都将影响用电设备运行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一般规定,电压偏移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电力系统运行规定频率偏移不超过±0.2Hz。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质量一般以谐波畸变率衡量。

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对称的程度称为三相不平衡度。

用电压或电流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均方根值百分比表示。

按标准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得超过4%。

Ø努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主要反映在降低发电厂的能源消耗、厂用电率和电力网的电能损耗等指标上。

Ø环境和生态保护。

控制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水体,防止核辐射污染,减少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磁场、变压器噪声及其影响等,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做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以保护环境与生态。

6、——直流输电的使用范围(P168):

Ø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Ø用海底电缆隔海输电或用地下电缆向负荷密度很高的大城市供电。

Ø作为系统间联络线,用来实现不同步或不同频率的两个交流系统的互联。

Ø用于限制互联系统的短路容量。

Ø500kV以上使用直流输电

7、电力网的主干线和相邻电网间的联络线多采用500、330kV和220kV等级;二级输电网采用220、110kV等级;35kV既用于城市和农村的配电网,也用于大工业企业的内部电网。

10kV是最常用的较低一级的高压配电电压(P171)

8、电力负荷的分级(P171)可能论述

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分为三级:

Ø一级负荷:

指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如重大的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重大的影响或引起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电能用户。

特别重要的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一级负荷属于重要负荷,应保证连续供电,应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干电池、蓄电池),还要求增设应急电源,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Ø二级负荷:

指突然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负荷,如中断停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电能用户。

应由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两台。

Ø三级负荷

为一般的电力负荷,即所有不属于一、二级负荷者。

三级负荷不属于重要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允许停电的时间较长,一般由单回线路供电即可。

9、电力负荷计算方法:

(P175)

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计算法、单位产品功率计算法等

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10、供配电系统的类型:

(P181~P183)

具有总降压变电所的供配电系统,该用户设总降压变电所(HSS),把35~110kV的电压降为6~10kV;具有高压配电所的供配电系统:

设高压配电所(HDS);高压深入负荷中心自供配电系统:

对于大型企业或厂区面积较大的企业,采用高压直接深入负荷中心的配电方式。

11、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P184~185):

放射式、树干式、环形接线

12、供配电系统的质量调节方式(P187~190):

可能论述

电压调整、电压波动的有效抑制、高次谐波的抑制及无功补偿方式提高供配电系统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