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21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6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年产6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辽宁汇达实业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陈明岐

新建企业名称:

本溪满族自治县汇达选矿

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

(2)《辽宁汇达集团与辽宁永魁集团项目合作意向书》

(3)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由于铁精粉价格低迷,全县铁选厂普遍处于微利状态,低品位铁矿石常常被企业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

仅高官地区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铁精粉产量的15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1800万吨左右,占地约72公顷(1080亩),是目前我县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低品位磁铁矿石的长期堆存,占用大量林地,同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铁精粉价格的上扬、选矿技术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低品位磁铁矿又是可利用的资源。

辽宁汇达集团在低品位磁铁矿可选性试验的基础上拟新建6万吨/a铁精粉选矿生产线一条,以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工补农,调整产业结构之目的。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观音阁水库转运站院内

2.建设规模与目标

年加工65%品位铁精粉6万吨

3.主要建设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低品位矿石的利用。

(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矿石产品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有利于产品销售。

(3)本溪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设备和原材料的运输。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871.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728.10万元,流动资金143.31万元。

经估算,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9.38%,净利润360.60万元,投资回收期2.46万元。

项目投产可安排从业人员55名。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871.41

 

1.1

固定资产

万元

728.10

 

1.2

流动资金

万元

143.31

 

2

资金筹措

 

871.41

 

2.1

资本金

万元

871.41

 

2.2

其中:

流动资金

万元

143.31

 

3

生产指标

 

 

 

3.1

铁精粉生产能力

万吨

6

正常年

3.2

年处理矿石量

万吨

16

正常年

3.3

年用电量

万KWh

480

正常年

4

经济效益

 

 

 

4.1

销售收入

万元

5700.00

正常年

4.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698.93

正常年

4.3

总成本

万元

4520.27

正常年

4.4

利润总额

万元

480.8

正常年

4.5

所得税

万元

120.00

正常年

4.6

税后利润

万元

360.60

正常年

4.7

投资利润率

%

41.08

正常年

4.8

投资利税率

%

100.81

正常年

5

动态评价指标

 

 

 

5.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49.38

 

5.2

财务净现值(I=10%)

万元

1963

 

5.3

投资回收期

2.46

 

6

就业人数

55

 

二.铁矿石市场分析

(一)国际铁矿石供求情况

近些年,受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长,特别是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迅速增长影响,国际铁矿石市场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矿石价格连续四年出现上涨局面。

矿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主要是由于前期国际矿价低迷,全球矿山企业投资力度较弱,造成阶段性产能不足,而实际上目前全球的铁矿资源非常丰富,许多资源还没有被完全开发,按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铁矿经济储量在1400多亿吨,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世界三大主要矿石供应商都在积极投资扩大产能,同时印度、智利、南非、俄罗斯等国家的公司也都在进行扩建。

其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Brucutu新矿山于2006年10月份投入运营,该矿铁矿石产能全部启动后年产量将达3000万吨。

力拓集团正对下属的哈默斯利(Hamersley)公司及罗布河(Robe)公司进行扩建,预计到2007年其产能提高到1.7亿吨。

必和必拓(BHP)公司投资15亿美元用于提升其C段矿区产能增加至4200万吨,2006年下半年投产。

2006年BHP的铁矿砂产能将达到1.18亿吨,到2007年产能将达到1.29亿吨。

整体看,2006年三大矿石巨头以及印度等其它矿石出口国合计增加铁矿石产能在7500万吨左右,这有力的保障了国际铁矿石的供应。

从铁矿石产量情况看,2000年前后几年,全球铁矿石产量一直在10亿吨左右,2002年全球原矿石产量为10.9亿吨。

随着全球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近几年全球铁矿石产量不断增加,2006年全球铁矿原矿石产量估计已突破14亿吨。

其中中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美国、加拿大、南非和瑞典是世界十大铁矿石生产国,这10个国家铁矿石合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

从铁矿石贸易情况看,近些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也随着中国进口需求的增长而迅速增加,2001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接近5亿吨,而2006年全球铁矿贸易量预计将达到7亿吨以上,较2001年增加2亿多吨,而增加的这2亿吨主要就是供应给中国的。

世界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以上四国铁矿石年出口量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85%,这些矿石出口国都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石储量,尤其是印度这几年铁矿石出口增长很快。

世界主要矿石进口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其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超过全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而我们的近临日本和韩国同样也是铁矿石进口大国。

从全球主要铁矿石进口情况看,除了中国和美国外,其它主要进口国的生铁生产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铁矿石。

(二)我国铁矿石市场情况

 近几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随着我国生铁产量的迅速增长而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2002年我国生铁产量为1.71亿吨,2005年则达到3.3亿吨,几乎增长了一倍,2006年预计我国生铁产量将达到4亿吨以上,较上年同比增长21%,预计2006年全年我国生铁产量将达到4亿吨,较上年增加7000万吨。

我们按每吨生铁消耗1.55吨66%品位成品矿计算,则2006年全年国内约消费了6.2亿吨成品铁矿。

考虑到国内企业产能规模扩大,平时所储备的铁矿石要有增加,即估计全年实际需要成品铁矿6.35亿吨,比去年增加1.2亿吨,预计2006年我国铁矿石消费占全球铁矿石总消费量46%以上。

近几年国内成品铁矿石需求情况见下表,单位:

亿吨。

年份

生铁产量

较上年增量

铁矿石需要量

较上年增量

2006年

4

0.7

6.35

1.2

2005年

3.3

0.72

5.15

1.15

2004年

2.58

0.55

4

0.8

2003年

2.03

0.32

3.2

0.5

2002年

1.71

0.24

2.7

0.35

从国内铁矿石产量情况看,在国家对矿石产量的统计范围中,许多民间小矿点没有被统计进去,所以国家矿石产量的统计数据并不准确。

例如,按国家统计的数据,2005年我国原矿石产量为4.2亿吨,较上年增长25%。

如果按原矿石平均品位在30%,则每吨成品矿石需要消耗2.4吨左右的原矿石,则2005年国家统计的原矿石产量约可换算成为1.75亿吨成品矿石。

而按照当年国内铁矿石需求量送去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大体可以估算出2005年国内成品铁矿产量应该在2.40亿吨左右,较国家统计的数据多了6500万吨,这6500万吨即是国家未统计入的成品矿石产量。

同理,2006年我国原矿石产量为5.8亿吨,较上年增长38%,换算成成品铁矿为2.42亿吨。

而当年预计国内成品铁矿需求量在6.3亿吨左右,再减去进口,得出国内成品铁矿产量约在3.1亿吨,即有6800万吨成品矿石产量未在国家统计数据中,占国内成品矿石产量的20%以上。

我们按照以上方法,对近五年国内成品矿石产量重新进行了估计,见下表,单位亿吨。

年份

国家统计产量

未统计量

国内总产量

较上年增量

2006年

2.42

0.68

3.1

0.7

2005年

1.75

0.65

2.4

0.45

2004年

1.4

0.52

1.92

0.37

2003年

1.13

0.59

1.72

0.15

2002年

0.98

0.6

1.58

0.08

目前我国铁矿石保有铁矿石储量为460亿吨左右,其中97.5%为贫铁矿,含铁平均品位在55%以上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占全国储量的2.5%,而形成一定开采规模,能单独开采的富铁矿就更少了。

目前我国铁矿储量集中分布在鞍山—本溪、冀东—北京、攀枝花—西昌、五台—岚县、宁芜—庐枞等几个矿区。

分地区看,东北、华北地区铁矿储量都在100亿吨以上;其次是西南地区在储量83亿吨;华东地区储量在65亿吨;中南地区储量在45亿吨,西北地区较少。

2002年以前,我国铁矿资源勘探的开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得国内矿石产量增长较慢,而在2002年后,随着国内生铁产量迅速增加,国内矿石产能无法跟上国内需求,导致国内矿石价格出现飞涨局面,最高曾达到过1000元/吨以上。

而正是近几年在矿石市场价格飞涨刺激下,国内矿山企业扩张力度非常大,包括许多民间采矿点迅速增加,国内矿石增产力度明显加大。

按国家统计的数据,2004年我国矿石产量同比增长达22%,2004年为25%,而2006年1-9月份则达到了37%的惊人程度。

虽然国家统计数据覆盖范围有限,增长数据存在误差,但从这一增长率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我国矿石产量增长明显加快。

而按照我们的估算产量计算,2004年我国矿石产量同比增速为21%,2005年提高到23%,2006年国内矿石产量同比增幅高达29%。

从国内矿石增量上看,2003年国内成品矿石增量在1500万吨,2004年增产3700万吨,2005年增产高达4500万吨,而2006年预计更是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吨。

可以说,目前国内矿石产能已进入释放期,这对于缓解国内铁矿石供应不足矛盾非常有利。

从铁矿石进口情况看,近些年来,国内矿石供给的不足刺激了我国进口矿石的迅猛增长,从2000年开始,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3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进口2.08亿吨,2005年进口量达到2.75亿吨,预计2006年全年我国将进口3.25亿吨铁矿,较上年增加5000万吨。

2000-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情况单位:

万吨

年份

我国进口量

占世界铁矿贸易比例

占国内消费比例

2000年

7000

16%

36%

2001年

9240

19%

39%

2002年

11150

21%

41%

2003年

14800

26%

46%

2004年

20800

34%

52%

2005年

27500

41%

53%

2006年预计

32500

46%

51%

从200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在世界铁矿石的贸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升,2004年和2005年,我国进口矿石增量几乎等于全球当年矿石贸易增量,而预计06年我国进口矿石量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将达到46%。

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

其中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来源国,印度和巴西为我国第二、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而南非继续排在第四位。

同时在我国进口矿石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下,近些年一些美洲国家及周边国家对我国的铁矿石出口增长也比较迅速,如哈萨克、秘鲁、加拿大、俄罗斯、委内瑞拉、智利、印尼、朝鲜、乌克兰等国对我国铁矿石出口量都超过100万吨以上。

2006年1-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2.98亿吨中,从澳大利亚进口了1157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8%;从印度进口了678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2.8%;从巴西进口了698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3.4%,三国合计占进口总量的85%。

2004-2006年我国进口矿石分国别情况

单位:

万吨

国家

2004年

2005年

2006年预计

2005年增量

澳大利亚

7800

11200

12700

1500

巴西

4600

5500

7700

2200

印度

5000

6900

7300

400

南非

1100

1050

1200

150

其它国家

2300

2850

3600

750

合计

20800

27500

32500

5000

(三)铁矿石市场形势分析

2006年国内矿石市场整体保持着平稳的运行状态,矿石价格没有出现往年那样的大起大落行情,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矿石产量迅速增长,对平衡国内矿石市场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以河北某地区近几年铁精粉价格波动情况为例,做出国内矿石价格走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国内矿石价格一路上扬,这期间由于国内矿山企业前期投入不足导致产量增长受限,而同期国内钢铁产量却保持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从300元/吨涨到950元/吨。

2004-2005年,国内矿石市场受国内钢材市场的大波动波动而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波动范围在500-900元/吨之间;而2006年国内矿石价格一直处于平稳的运行状态,全年价格波动幅度在100元/吨以内,矿石价格平稳运行正反应出2006年国内矿石市场供求已实现平衡,主要功劳便是国内矿石产量的迅速增产,极大的改善了国内矿石的供求紧张关系。

而从全年平均价格看,2006年国内矿石平均价格为665元/吨,较2005年的735元/吨的平均价格下降了70元/吨,较2004年的780元/吨的平均价格则下降了115元/吨,即目前矿石价格处于下降趋势中。

   从进口矿石价格看,近几年,国际矿石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三大矿石公司在2003-2006年连续上调了铁矿石价格,特别是2005年大幅提升了71%。

近几年国际矿石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

国际矿石需求持续大幅增长;美元持续走软;三大矿石公司控制全球近八成的矿石贸易量,在卖方市场情况下提价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涨幅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企业与国外矿石供应商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较少,缺乏长期稳定的供货,许多企业必须通过现货市场进口矿石,并出现抬价抢货的局面,从而导致现货市场价格大大高于长期供应价格,也为三大供应商提价格提供了依据。

不过,2006年我国矿石进口金额增长速度已低于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速度。

2006年前9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62.7美元/吨,同比下降7.2%。

其中,以印度矿为代表的现货贸易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63.4美元/吨,同比下降20%,低于巴西进口矿7美元/吨,与澳大利亚矿的价格差距由去年3月份的27美元/吨缩小到8美元/吨左右,这都反应出目前国际矿石供求关系正在缓解。

2007年矿石价格谈判正在举行,随着宝钢率先与国际矿石巨头签订价格协议后,2007年矿石价格再次上涨9.5%,不过这一次上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供应不足,更多的是由于美元持续贬值造成的,目前全球铁矿石供求市场正发生重要转变,铁矿石供求已从紧张过渡到平衡阶段。

年份

需要量

进口量

国内产量

自给率

2006年

6.3

3.2

3.1

49%

2005年

5.15

2.75

2.4

47%

2004年

4

2.08

1.92

48%

2003年

3.2

1.48

1.72

54%

2002年

2.7

1.12

1.58

59%

   近几年不仅我国的铁矿石年消费量在持续增加,而且年增量也在持续增加,铁矿石需求势头非常强劲。

正是这种强劲的增长使得短期内国内铁矿石产能无法跟上,导致对进口矿石需求增长更为迅速,我国铁矿石自给率近些年呈持续下降趋势。

我国矿石自给率已从2000年的64%下降到2005年的47%,见上表,单位亿吨。

而从2006年开始,随着国内矿山企业的扩张,国内铁矿山产能开始释放,这对于稳定我国铁矿石自给率有积极意义,虽然今后几年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需求仍处于增长期,但随着国内生铁产量增长的放缓,今后我国矿石自给率连续大幅下降的局面将得到明显改观。

(四)2008年铁矿石市场形势预测

1、国产铁矿石产品产量虽持续高速增长,但产量增速明显较去年放缓,甚至低于前年水平。

国内市场对进口铁矿石产品的依存度持续保持高水平。

预计2007年国产铁矿石产量将在6.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20%;进口铁矿石数量将达到3.7亿吨,同比增长13.4%,预计2008年铁矿石进口量有望超过4.3亿吨。

(1)2007年前10个月,国内累计铁矿石产量5.67亿吨,同比增长了22%。

这个增速明显慢于2006年的产量增速。

增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华北地区铁矿石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鉴于华北地区的粗钢产能的集中程度,蓝鲸钢工作室认为这加大了该地区铁矿石的需求强度。

蓝鲸钢工作室预计2008年内也不会有积极的改善。

 ①从2007年的铁矿石产量分布情况看,华北地区产量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前10个月,华北地区铁矿石累计产量为3.3亿吨,同比增长了27.9%,但与去年同期增速45.5%相比,增速降低了17.6个百分点。

铁矿石产量

1-10月产量

产量比重

同比增长

增量

增量比重

合计

5.67亿吨

22.0%

1.02亿吨

 

华北地区

3.30亿吨

58.3%

27.9%

0.72亿吨

70.5%

东北地区

0.95亿吨

16.7%

9.6%

0.08亿吨

8.1%

中南地区

0.57亿吨

10.1%

12.5%

0.06亿吨

6.2%

西南地区

0.49亿吨

8.5%

45.1%

0.15亿吨

14.6%

华东地区

0.20亿吨

3.5%

19.1%

0.03亿吨

3.1%

西北地区

0.17亿吨

3.0%

-13.2%

-0.03亿吨

-2.5%

②由于华北地区铁矿石产量比重占全国产量接近60%,因此华北地区的铁矿石产量增速降低是今年去年国内铁矿石产量增速低于上年的主要原因。

但尽管如此,1-10月华北地区铁矿石产量占国内全部产量的58.3%,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产量增速均大幅度降低所致,上述三个地区的铁矿石产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4.5、16.6和13.1个百分点。

 从2007年以来的铁矿石产量增量的情况分析,增量基本上是处于逐月降低的趋势。

即使在9-10月份增量重新反弹,但是仍低于前10个月平均增量水平。

项目

1-10月矿量

1-10月增量

上年同期增量

减少+(增加-)

总计:

56683万吨

10222万吨

12730万吨

+2508万吨

以下小计:

49866万吨

10142万吨

12083万吨

+1941万吨

1、河北

24657万吨

5977万吨

7090万吨

+1112万吨

2、辽宁

8875万吨

807万吨

1562万吨

+755万吨

3、内蒙古

4511万吨

1081万吨

842万吨

-238万吨

4、四川

3618万吨

1297万吨

820万吨

-477万吨

5、山西

2528万吨

236万吨

302万吨

+66万吨

6、山东

1472万吨

241万吨

438万吨

+197万吨

7、安徽

1427万吨

313万吨

181万吨

-132万吨

8、云南

936万吨

149万吨

325万吨

+175万吨

9、广东

933万吨

4万吨

212万吨

+208万吨

10、新疆

909万吨

37万吨

310万吨

+274万吨

从上表分析,各个产矿大省的铁矿石产量增速都是降低的,其中河北产量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去年还在60%,今年却仅仅为32%,今年1-10月同比累计增量减少了1112万吨;辽宁去年在24%,今年仅为10%,内蒙古去年为33.9%,今年为31.5%,四川去年为55.9%,与上年同期持平;山西去年为15.4%,今年为10.3%。

  [Page]

(2)进口铁矿石数量连年大幅度增加,进口来源虽呈多元化的趋势,但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仍是国内最主要的进口矿来源地,从上述国家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速有所回落。

蓝鲸钢工作室预计随着2008年国内粗钢产能持续增长,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不会明显的减少。

 ①中国对国际铁矿石资源的需求约占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一,钢铁企业普遍对进口铁矿石资源有较高的依存度,印度虽也对铁矿石需求旺盛,但印度铁矿石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其铁矿石还在大量出口,美国的部分钢铁企业对铁矿石供应商的依赖也较小,原因是他们都自己拥有铁矿,欧洲地区由于冶炼技术的不同对铁矿石依存度也相对较小。

 截至2007年9月份,国内已经累计进口铁矿石2.84亿吨,同比数量增加了0.37亿吨,增长了15%。

其中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四国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5%、27%、4%和3%,进口数量分别占全部国内进口铁矿石数量的38%、25%、21%和3%。

上述四国累计进口铁矿石数量为2.51亿吨,占全部进口铁矿石总量的88.5%。

 在2001年的时候,从上述四国进口的铁矿石数量曾经占全部进口铁矿石数量的95.8%,但自02年起就逐年降低1,至06年进口数量比重降至88.9%,累计降低了6.9个百分点。

最主要的原因是从东欧、中亚以及东亚地区进口铁矿石大幅度的增加了。

但尽管如此,仍没能撼动上述四国、特别是澳、巴、印三国的霸主地位。

2、2007年以来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国内铁矿石资源价格以及海运费价格大幅度提升,几乎可以肯定08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不乐观外,国内钢厂面临两头落空的双重压力。

(1)进口铁矿石2008年度价格谈判困难重重,铁矿石供应商底气十足,国内钢厂有苦难言。

并且双方的谈判阵容还都有变化的趋势。

①、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预测机构纷纷对2008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涨幅作出预测,最为保守的预测来自JP Morgan,它预计涨幅为25%-30%;而其他研究机构如Morgan Stanley和Merrill Lynch预计涨幅则为50%。

巴西铁矿石生产商MMX在11月中旬在里约举行的首届巴西-德国物流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铁矿石价格涨幅至少在30%。

这些预测都是基于目前的市场价格水平和运行作出的评估。

 ②现货价格成为今年铁矿石谈判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尽管海运费价格疯狂上涨,达到了100美元左右的历史最高数字,但澳大利亚铁矿石到岸价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海运费高涨,的确使巴西矿和澳大利亚矿到岸价格差距被拉大了。

如果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提出以到岸价格确定今年的价格水平,那对国内钢厂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从上图数字看,截至11月中旬,图巴朗至北仑海运费达到了94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