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336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docx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

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体会文章总分总结构,学习写作方法,归纳中心思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珊瑚、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初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我国的南海海面上,有一群岛屿,是什么岛啊?

(西沙群岛)那么它是一个怎样的西沙群岛呢?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我想西沙群岛一定非常吸引你们,现在请我们全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吧!

看看西沙群岛的风景到底是有多优美、物产有多丰富。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

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2、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一齐回答,指名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3、(老师总结)课文就是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哪个地方?

快来告诉大家吧!

三、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一)欣赏海水

1、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西沙群岛的海水。

(播放课件)

2、然后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

3、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很多,都有哪些颜色呢?

(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播放海水的颜色)

4、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这么多,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啊?

(学生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好。

(老师板书:

五光十色)

5、我们日照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回答)。

6、那为什么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

你们能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

(学生齐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笔画演示海水颜色成因)

7、原来西沙群岛的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也就是说因为西沙群岛一带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五光十色。

(过渡)欣赏完美丽的海水,我们一起去游览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

好吗?

(二)游览海底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指点)

2、读完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海底都有哪些物产?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3、

(1)珊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珊瑚课件)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珊瑚的呢?

我们来读一下。

(播放课件)

(课件播放珊瑚像花朵、像鹿角的图片,体会用词的准确。

4、

(1)海参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请看(播放海参课件)

(2)你们能找出课文描写海参的句子吗?

请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3)“蠕动”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来演示一下吗?

5、

(1)你们看,这是什么?

(课件播放大龙虾画面)(学生回答)

(2)对,这是大龙虾,课文中怎么描写大龙虾的?

(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3)你看它“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4)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大龙虾的“威武”,好吗?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6、

(1)有人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非常多。

那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真有那么多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课件出示鱼多的画面)

(2)西沙群岛的鱼确实多,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课件显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的句子)

(3)师生齐读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讲了鱼多,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讲鱼多的,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回答)

“鱼成群结队的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这些句子也都是讲鱼多的。

(5)西沙群岛的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课文里具体介绍了几种鱼啊?

(学生回答)

(6)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四种鱼。

(播放课件,展示四种鱼的画面)

先让学生自己描述鱼的特点,再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四种鱼的。

指导学生读课文中描写鱼的句子。

(7)(老师总结)西沙群岛海里鱼的数量多,而且品种也非常多。

7、海底这么丰富的物产,你最喜欢哪一种?

美美地读出来吧。

(过渡)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海水,游览了海底,接下来我们到海滩和海岛上转转看看。

(三)海滩:

请学生读,想想:

我们漫步在又细又软的沙滩上,瞧到了什么?

1、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

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奇,怎样的怪?

2、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如何“千奇百怪”的?

你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前面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吗?

如:

海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小孩子的手掌,有的像一把扇子,真是形态各异。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贝壳,别忘了拣回去一些留作纪念。

3、海岛上还有什么?

【有趣的海龟】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

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四)海岛:

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到了哪里?

西沙群岛的海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鸟多。

1、文中哪句话说明鸟多?

  

2、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写鸟多,哪些句子具体写鸟多的?

这一段,作者采用了"总--分"的方法写鸟多。

四、课堂小结:

(看黑板)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同学们想一想,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五、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2、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海参、龙虾、鱼)的天下

海滩:

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

修改意见:

  1、通过和同伴教师交流,普遍认为针对三年级学生,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海滩:

请学生读,想想:

我们漫步在又细又软的沙滩上,瞧到了什么?

1、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

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奇,怎样的怪?

2、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如何“千奇百怪”的?

你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我们前面的有的……有的……来说说吗?

如:

海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小孩子的手掌,有的像一把扇子,真是形态各异。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贝壳,别忘了拣回去一些留作纪念。

3、海岛上还有什么?

【有趣的海龟】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

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四)海岛:

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到了哪里?

西沙群岛的海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鸟多。

1、文中哪句话说明鸟多?

  

2、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写鸟多,哪些句子具体写鸟多的?

这一段,作者采用了"总--分"的方法写鸟多。

修改为:

(三)合作学习海滩、海岛:

1、刚才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海水、游览海底的,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分组去海滩和海岛游览,然后把你在海滩和海岛上看到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课件播放海滩和海岛的画面和课文)

2、师生指读课文。

3、现在就请同学们分头游览,然后小组合作,把表格完成,再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4、都完成了。

哪一个小组先来给大家介绍?

5、老师投影,小组选出代表给大家介绍。

6、老师点评。

(板书:

贝壳海龟鸟的天下)

2、修改意见:

通过同伴教师研讨,建议在第四部分课堂小结中,应该在总结完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看黑板)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同学们想一想,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修改为:

四、课堂小结:

1、(看黑板)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同学们想一想,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3、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丽、太富饶了!

让我们充满感情地再读一遍课文吧,读出西沙群岛的美丽,读出西沙群岛的富饶,读出我们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课文)

第三部分:

 附《富饶的西沙群岛》修正实施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修正实施案

中宁十小王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

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体会文章总分总结构,学习写作方法,归纳中心思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珊瑚、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初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我国的南海海面上,有一群岛屿,是什么岛啊?

(西沙群岛)那么它是一个怎样的西沙群岛呢?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我想西沙群岛一定非常吸引你们,现在请我们全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吧!

看看西沙群岛的风景到底是有多优美、物产有多丰富。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用波浪线画下你们感受最深的词句,认真读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给我们介绍这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呢?

2、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从哪些地方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呢?

【师板书:

海水、海底、海滩、岛上】

3、过渡:

“海水、海底、海滩、岛上”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哪个地方?

快来告诉大家吧!

三、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二)欣赏海水

1、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西沙群岛的海水。

(播放课件)

2、然后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

3、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很多,都有哪些颜色呢?

(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播放海水的颜色)

4、西沙群岛的海水颜色这么多,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啊?

(学生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好。

(老师板书:

五光十色)

5、我们日照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回答)。

6、那为什么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

你们能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

(学生齐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笔画演示海水颜色成因)

7、原来西沙群岛的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

也就是说因为西沙群岛一带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五光十色。

(过渡)欣赏完美丽的海水,我们一起去游览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

好吗?

(二)游览海底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的第2——6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指点)

2、读完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海底都有哪些物产?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3、

(1)珊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珊瑚课件)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珊瑚的呢?

我们来读一下。

(播放课件)

(课件播放珊瑚像花朵、像鹿角的图片,体会用词的准确。

4、

(1)海参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请看(播放海参课件)

(2)你们能找出课文描写海参的句子吗?

请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3)“蠕动”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来演示一下吗?

5、

(1)你们看,这是什么?

(课件播放大龙虾画面)(学生回答)

(2)对,这是大龙虾,课文中怎么描写大龙虾的?

(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3)你看它“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4)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大龙虾的“威武”,好吗?

(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6、

(1)有人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非常多。

那西沙群岛海里的鱼真有那么多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课件出示鱼多的画面)

(2)西沙群岛的鱼确实多,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课件显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的句子)

(3)师生齐读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讲了鱼多,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讲鱼多的,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回答)

“鱼成群结队的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这些句子也都是讲鱼多的。

(5)西沙群岛的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课文里具体介绍了几种鱼啊?

(学生回答)

(6)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四种鱼。

(播放课件,展示四种鱼的画面)

先让学生自己描述鱼的特点,再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四种鱼的。

指导学生读课文中描写鱼的句子。

(7)(老师总结)西沙群岛海里鱼的数量多,而且品种也非常多。

7、海底这么丰富的物产,你最喜欢哪一种?

美美地读出来吧。

(过渡)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海水,游览了海底,接下来我们到海滩和海岛上转转看看。

(四)合作学习海滩、海岛:

1、刚才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海水、游览海底的,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分组去海滩和海岛游览,然后把你在海滩和海岛上看到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课件播放海滩和海岛的画面和课文)

2、师生指读课文。

3、现在就请同学们分头游览,然后小组合作,把表格完成,再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4、都完成了。

哪一个小组先来给大家介绍?

5、老师投影,小组选出代表给大家介绍。

6、老师点评。

(板书:

贝壳海龟鸟的天下)

四、课堂小结:

1、(看黑板)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同学们想一想,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饶!

3、让我们充满感情地再读一遍课文吧,读出西沙群岛的美丽,读出西沙群岛的富饶,读出我们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2、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海参、龙虾、鱼)的天下

海滩:

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积累好词佳句。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一、以读为主线。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

二、潜心涵咏,体会字句。

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

教学比喻句不能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

如: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

当然同时这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暗自思忖,发觉自己在这两方面安排的不到位。

一、语言训练的力度不够。

语文课除了要注重学生的体会感受外,语言文字的训练也非常重要。

所以,在本堂课中,我利用文本的特点抓了两个比较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

但在第二小节中安排的“因为…,所以…。

”和“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不同,是因为…。

”句式训练力度不够,只是形式性的带过,没有让学生加强训练。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新课程最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而我在这节课安排中的谨小慎微却让这堂课有了一些遗憾。

如描写鱼的这一小节。

我在安排的时候以“读了这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为切入点,接着就从鱼的数量多说到种类多,虽然乍一看没有问题,但我在本堂课中问题设计地过于细碎,以至于有一种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觉。

可能由于自己对孩子的能力不够信任,使得孩子们的手脚被束缚住了,思维没有完全打开,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那充满童趣和想象的话语。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学习,多思考,让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引导自己在教学中走向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