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372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中国机械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概况3

1、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中的机械—重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3

2、行业篇章中的机械—机械作为基础行业,对它们的要求就是对机械的要求4

二、机械装备相关领域“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7

1、高端装备制造8

2、环保设备9

3、轨道交通10

4、农业机械11

三、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13

1、机械工业发展现状13

2、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13

3、机械工业发展战略14

四、“十三五”展望与投资机会分析15

1、轨道交通装备16

2、工业机器人16

3、农业机械17

4、环保设备18

五、主要风险18

“十二五”规划回顾: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与主要指标主要对机械行业的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准则性、量化要求。

另外,机械作为基础性行业,纲要中对农业、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交运、环保等诸多领域的要求实质上同样传导至机械,如农机、先进轨交设备、环保设备等,同样进行梳理。

“十二五”规划指标基本完成:

“十二五”规划从多个方面对机械工业提出了要求,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和农业机械等方面;截至2014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及铁路营业里程、农业机械等主要指标已经提前完成,环保设备、轨道交通相关的部分指标预计2015年可以基本完成。

机械工业现状分析:

我国机械工业产值全球第一,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基础薄弱、数字化水平较低,尤其是核心基础元件和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预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创新驱动、技术引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绿色低碳、服务型制造。

“十三五”展望与投资机会:

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农业机械、环保设备仍将是机械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保持高速增长,农业机械和环保设备继续得到政策扶持;看好时代新材、中国中车、康尼机电、埃斯顿、秦川机床、机器人、吉峰农机、新研股份、南方泵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回眸历史,对比今昔,本报告,通过梳理出“十二五”规划与机械行业相关的内容,总结“十二五”规划机械行业的完成情况,并结合目前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做出展望。

一、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概况

1、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中的机械—重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主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对制造业和机械行业提出了基本要求,具体包括: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体而看,“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对机械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划定了一定的准则,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新型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主要指标则是对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提出了量化的要求,在此方面,通过诸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传导至机械行业,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方面的GDP、城镇化率,科技教育方面的研发支持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资源环境方面的能源消耗比重、单位GDP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同样直指行业创新与资源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

《“十二五”规划纲要》,[]表示总体增长幅度

2、行业篇章中的机械—机械作为基础行业,对它们的要求就是对机械的要求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针对农业、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能源、交运、环保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划与要求,但机械行业产业链众多且基础,贯穿于整个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规划对这些方面的要求实质上也是对机械的要求。

因此,在梳理过程中,我们不仅着重分析了规划《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容,对于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机械相关内容,我们同样加以分析。

纲要《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从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能源利用方式转变以及构建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对机械行业提出了要求,主要涉及到的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等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其他领域中的机械:

除了第三篇中涉及到行业较多方面之外,促进农业发展和环保等方面同样作为“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对这些部分的要求同样对相应的领域提出了要求,包括农机设备、环保设备等。

二、机械装备相关领域“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除“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外,各领域均出台具体规划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标和路径,如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轨道交通、农机等,通过梳理这些具体目标与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机械行业的现状及不足,使我们能更好地展望“十三五”规划。

1、高端装备制造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五个领域,具体指标主要来自《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规划指标: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指标实现情况:

销售收入及占比—已完成:

此项未获取直接数据,但根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10月发布的《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3年,全省(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110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利税34971亿元,增长173%;利润23309亿元,增长173%;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工业18、57和49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69%、255%和274%,占全国装备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08%、114%和116%。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不含电子信息)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600家,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19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税835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利润5521亿元,同比增长182%。

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装备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34%、239%、237%;占全国高端装备的比重分别为13%、140%和144%,列江苏之后居第二位。

据此推算,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装备制造营业收入为3295138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共实现销售收入639954亿元,利润3834亿元,销售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为194%,均高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指标要求,2013年即已经完成指标。

2、环保设备

“十二五”规划指标: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其中提出的主要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等,指标如下表:

《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5000亿元。

环保装备出口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突破100亿元。

指标实现情况:

气体排放—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2946万吨,氨氮排放总量238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74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078万吨,四项污染物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101%、98%、129%和86%,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二五”任务,氨氮接近完成,氮氧化物减排超过序时进度。

环保设备工业总产值及出口—工业产值已完成,出口尚有缺口:

工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111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根据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对2014年纳入统计口径的1320家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统计,环保设备出口交货值88亿元,同比增长12%。

即环保设备总产值已达标,但出口额尚有缺口,预计2015年可以基本完成。

3、轨道交通

“十二五”规划指标:

《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8万公里。

指标实现情况:

预计2015年可以完成:

截至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万公里,提前完成指标;2014年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预计2015年可以超过2万公里,超额完成目标;2014年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预计2015年基本可以完成既定目标。

4、农业机械

按照《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描述“农业机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现代农业的支撑。

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备的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资源充分与有效利用、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十二五”规划指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

具体行业“十二五”规划:

《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分析我国农机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及挑战的基础上,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其中产业规模指标为:

到2015年,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指标实现情况: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完成: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报道:

“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预计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农机工业总产值—已完成:

2011-2014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898、3382、3801和4105亿元,因此按照2014年的数据来看,已经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

出口贸易额—有望完成:

2014年农机行业累计进出口总额13048亿美元,同比增长938%,同期机械工业累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7%,其中农机工业出口总额10566亿美元,增幅1268%,因此出口总额指标有望在2015年实现“十二五”规划指标。

三、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

1、机械工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运行逐步转向稳中求发展、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规模平稳增长,进出口贸易稳步上升,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迈步在通往世界机械制造大国的道路上。

2、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机械工业仍旧处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的方式,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在创新能力、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在高端机械产品方面尚不能满足我国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对进口的依赖仍旧比较严重。

尤其是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缺乏。

产业基础薄弱:

我国机械工业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较少,在许多高端产品领域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尤其是在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业和基础材料产业的新产品贡献率较低。

在生产工艺和基础装备方面,热加工企业装备水平较低,锻造加工大多以传统设备为主,国内高精高效的冷挤压液压机、伺服压力机、高速冲床等尚处于发展初期。

数字化水平较低:

无论是金属切削机床还是金属成形机床,目前我国的数控化率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虽然国产数控系统在中低端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但是高端市场仍然严重依赖进口;除数控机床外,其他机械产品的数控化率目前尚不足20%,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机械工业发展战略

根据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小组给出的发展方向,我国机械工业将以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为技术发展方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要特征,重点实现五大转变: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资源不足,我国机械工业依赖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将很难持续,未来行业的发展必将转变为以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

技术跟随向技术引领转变:

我国机械工业长期以来在技术上以跟随发达国家为主,始终滞后于工业强国;着力解决我国技术的落后问题,需要加强零部件、元器件、关键特种材料领域的攻关,加强新型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并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变:

目前我国制造业处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中间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即工业40。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有望带领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资源消耗向绿色低碳转变: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突出,未来更加节能环保的制造设备、加工工艺将成为机械工业的主流方向。

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服务型市场将成为多数企业需要抢占的领域,以融资租赁、维护保养等为代表的工业服务业在机械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将逐渐提升。

四、“十三五”展望与投资机会分析

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我们根据对“十二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及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对“十三五”期间有望得到快速发展的领域进行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

1、轨道交通装备

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28万亿~32万亿,与“十二五”期间相比小幅下降,铁路建设将以区域性铁路、城际铁路为主;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拉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增长的重要支柱,“十三五”期间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车高峰期;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将快速增长,成为行业重要的收入来源;铁路融资方式创新,解决长期资金问题。

看好时代新材、中国中车、康尼机电。

2、工业机器人

过去十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机器人销量及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渗透率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之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果中国制造业机器人渗透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则其相对目前水平也有接近100%的增长空间。

因此,工业机器人仍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发展领域,也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看好埃斯顿、秦川机床、机器人。

3、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作为“智能制造专项”的一部分,被写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玉米、水稻及经济作物的耕种过程的机械化水平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十三五”期间,农村土地流转及劳动力结构变化将成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推动力。

看好吉峰农机、新研股份。

4、环保设备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及政府、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升,环保设备未来将保持长期快速发展,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设备行业将维持15%左右增速。

看好南方泵业。

五、主要风险

1、经济增速下滑;

2、汇率大幅波动;

3、政策出台不达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