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626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ocx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兜率岛详细规划

 

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01条兜率岛是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兜率岛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落实《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总规》)等各项规划意图,特编制《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兜率岛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以《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地方政府的规定性文件以及其他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编制而成,是指导风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都有对违反本规划建设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本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因特殊原因确需对本规划内容进行修改的,必须按照相应法定程序进行。

第1.03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风景名胜区条例》(2016年修订);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11年10月1日);

《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3月1日);

《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5年12月1日施行);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关于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暂行)》(建城[2013]142号);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1755-2008);

《资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

《湖南资兴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5-2020年)》;

现场踏勘、访谈、调查所得到的基础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1.04条规划原则

1、完整性、真实性原则

2、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

3、人本原则

4、前瞻性与可操作并重原则

第1.05条规划期限

2019年—2030年,其中:

近期:

2019年—2025年;

远期:

2026年—2030年。

第1.06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属于兜率岛景区内的兜率岛岛屿范围,面积约5.77平方公里。

第1.07条规划层次

本次详规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兜率岛整体层面的详细规划,二是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

 

第二章保护规划

第2.01条分级分区保护

(一)湖面水体区

1)保护分级:

根据《总规》,兜率岛周边的东江湖水域均为一级保护区(水域)。

2)保护措施及要求:

①以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第一要旨。

在不影响水上旅客航运的前提下,设置水上边界漂浮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擅自移动。

②除天然降水外,其他任何水质的水体禁止流入,禁止向一级保护区水域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③禁止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从事任何形式的渔业作业,禁止网箱养鱼。

④严格限制机动船的数量,除环境达标的旅游客运班船及水上航运管理执法船只准许驶入外,其他船只一律禁止驶入一级保护区水域。

⑤除可开展水上乘船游览观光活动外,禁止从事水上餐饮、游泳、垂钓或其他一切有可能给水体带来污染的水上娱乐活动。

(二)陆地区

1)保护分级:

根据《总规》,兜率岛整体陆地区域属于一级保护区(陆域)。

2)保护措施与要求:

①严格控制一级保护区内居民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并适时疏解人口。

②对一级保护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及破坏景观环境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应结合详细规划提出逐步搬迁、拆除的处理方案。

严格保护现有森林植被,挽救濒临灭种的地带性树种。

风景名胜区内采取一级防火措施。

④有组织地进行科研教学活动,禁止在非定点区进行科研性挖掘及采集生物标本。

⑤宗教活动应符合《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2.02条资源分类保护

(一)文物古迹专项保护规划

兜率岛现有郴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观音堂)。

具体保护措施:

①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

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进行保护。

对没有定级的文物建筑设定相应的暂保等级,按此申报并进行保护。

对文物古迹的任何改动都要按法定程序报请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报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备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除、改动、复建文物建筑。

④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与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时,设计方案及有关技术图纸必须征得同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批准。

⑤对从事宗教活动的建筑场所严格加强管理,不得以宗教名义破坏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从事违法的迷信活动。

⑥对侵占文物建筑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处理。

⑦通过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研究确定游客承载量控制指标,明确预约参观、错峰参观等相关管控措施,并制订应急预案。

⑧注意落实消防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文物建筑安装避雷设备,配备灭火设备。

严格控制电器设备的使用,严禁乱拉电线,防止线路老化、损伤。

在非指定宗教活动场所禁止明火,禁止鸣放鞭炮。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破坏景点景观,电力通讯必须入地。

(二)沿岸带专项保护规划

1)沿岸带保护范围:

东江湖枯水位与丰水位之间、沿湖自水下有水生植物生长区域至最高水位之间的水陆交替地带或陡坡段陆域宽度40~80m区域,形成环东江湖的绿色保护带。

2)保护措施及要求:

①沿岸带建设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和营建自然林带为重点,除必要的亲水游览步道、观景台和本规划确定设置的码头外,禁止其他永久性建筑、机动交通及各类建设活动。

②岸线分类及保护要求:

湖岸线一般分为生态保护岸线和游憩活动岸线两大类。

生态保护岸线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禁止开展游览活动的岸线,包括湿地岸线(人工及天然湿地)、陡坡防护岸线。

游憩活动岸线指游客可开展滨水游览、休闲活动的岸线,包括自然游憩岸线、人工滨水岸线(开放性滨水平台及广场)、浴场岸线等3种类型。

兜率岛整体岸线长约16公里,西侧与南侧的岸线(约6公里)几乎全部为陡崖峭壁区,东侧与北侧岸线(约10公里)则大部分为平缓坡地或者沙滩延申至湖面。

规划将西侧与南侧(陡峭区域)湖岸线划分为生态保护岸线,将东侧与北侧(平缓区域)湖岸线划分为游憩活动岸线两大类。

生态保护岸线禁止开展游览活动,在游憩活动岸线区域展开游憩活动坚决禁止一切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的项目,确保水文生态平衡。

对岸线保护的主要内容:

保护自然岸线,禁止人为改变岸线线形与坡度,可利用浅滩、河口恢复生态湿地,建立鸟类栖息保护地;恢复生态岸线,在自然条件许可的地段营造陆生乔木、湿生乔木、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构成的乔灌草结合的植物景观,以形成东江湖绿色保护带,有效截流污染物及杂物,使排入东江湖的水体在此带内进行沉淀、净化;丰富岸线立面,因地制宜地创造多样化的滨水空间和富有特色的滨湖景点,为开展不同的风景游赏项目提供条件。

游船码头设置在东侧与南侧的游憩活动岸线区,游客中心东侧主码头长约30米,其它四处游客码头均为20~25米间,游船的选取应以不对水体产生任何污染为前提条件,在水上项目固定设施的材料选择方面,尽可能选用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环保建材、环境工程材料等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环境材料。

 

第三章游赏规划

第3.01条游客容量

规划预计2020年兜率岛的游客瞬时容量为3385人次;日极限游客容量为6770人次;最佳日游客容量为4740人次。

第3.02条规划定位

兜率岛规划定位为:

“湖心净土●兜率仙境---心灵净化岛”,即以湖岛优良生态环境和秀美自然风光为本底,以观音堂神秘悠久的宗教文化、兜率灵岩神奇独特的岛屿溶洞景观、果茶所规模化特色农业等为特色,可重点开展岛屿溶洞探秘、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体验等游赏活动的心灵净化岛。

第3.03条总体布局

(一)规划构思

规划一条“心灵净化体验游”环线,游客可通过乘坐游览车(或自行车骑行)与步行结合的方式体验岛屿溶洞探秘、兜率宗教文化、生态农业休闲、户外生态运动、与兜率渔村特色生活等多维度休闲体验,让游客在兜率岛体会“神游天外”、“身体力行”、“返璞归真”三重境界之后实现一次洗涤心灵的升华之旅。

(二)规划结构

根据兜率岛游赏内容与功能,确定规划结构为:

一环三区。

一环:

环岛休闲体验环。

规划依托环岛游道,打造一条以休闲体验为主题的旅游环线。

三区分别是岛屿溶洞探秘与宗教朝拜区、农林科研展示体验区、渔村风情体验区。

(三)游线组织

岛上游线组织分为三种形式:

环保车观光游览、自行车运动游览、步行休闲体验游览。

第3.04条典型景观规划

(一)自然典型景观

湖岛生态景观:

合理规划滨湖的游道、观景平台、游船码头,合理开展水上游赏和滨湖运动休闲活动,充分展现岛屿岸线的滨湖风光。

合理规划游步道,引导游客进行森林探险、登高揽胜,领略东江湖水面最开阔处的浩渺烟波美景。

溶洞景观:

加强溶洞周边环境保护。

完善兜率灵岩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现有景点进行提质、改造,变静态观赏为动态、多维观赏。

(二)文化典型景观

重点展示以兜率灵岩、观音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和以湖区传统捕鱼为代表的渔民文化。

严格按照“保护培育规划”要求,保护人文景点及其他文化景观的载体。

完善文化景观载体建设,如观音堂等人文景点的改造建设。

引导游客到兜率岛生态渔村中游赏,深度体验岛屿渔村文化。

(三)生态农业典型景观

以果茶所为主要载体,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兜率岛形成果园生产、农业观光、农业科研培训、农产品展示销售、农作体验与果茶采摘、农家休闲、生态露营、养生运动等丰富内容的新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业态。

对因此造成的黄土裸露,以谁开垦谁恢复的原则,及时采取种树、绿化等措施进行生态恢复。

(四)建筑景观风貌

景区内各类建筑必须服从景区环境的整体要求,在满足游赏和相关功能的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融合,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尽量减少对原有地物与环境的损伤或改造。

建筑选址宜隐不宜露,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

景点建筑和服务建筑应根据游赏需求来建设,严格控制数量及体量。

不符合保护要求的服务建筑予以拆除,对逐渐破败的景点建筑和风貌不协调的服务建筑进行修缮改造。

民居建筑应根据居民点调控的要求进行搬迁、缩并和改造。

景区内建筑以二层为主,局部允许三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6-10米。

新建、改造的景点建筑、服务建筑宜为明清湘南风格,建筑色彩以黑、白、灰和原木色系为主,并应与环境融合。

新建、改造的民居建筑以本地传统民居风格为主,与村寨整体风貌相协调,展现自然村落景观。

屋顶以坡屋顶为主;建筑材料宜采用本土材料,与周围建筑协调;屋面覆以黑、灰瓦,墙身为青水砖或素土夯实墙;墙面体现材料本色或粉刷石灰,忌鲜艳夺目,严禁贴白色瓷砖;采用木门窗,严禁使用卷闸门、玻璃门;勒脚用块石砌筑,严禁使用面砖。

 

第四章设施规划

第4.01条综合交通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通过拓宽与延长岛上道路交通,形成南北联通、疏密有致、体系较完整的交通游览环线。

交通道路分为主游道、次游道。

其中,主游道以环保车与自行车为主,在道路弯道等节点处设置错车道;次游道以自行车与步行游览为主。

表4–1 道路交通规划数据

类型

现状改造

(千米)

规划新建(千米)

长度合计(千米)

说明

材质

主游道

11.86

0.33

12.19

路宽4—5米

柏油或透水混凝土

次游道

6.69

7.88

14.57

路宽1.5—2.0米

石材或透水混凝土

(二)码头规划

码头规划:

规划5处游船码头,其中兜率岛游客中心东侧码头为主游船码头,其它为游船停靠点;其它两处靠近村庄的码头保留。

(二)紧急救援交通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直升机坪,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没有配套建筑。

作为直升机停靠点,是兜率岛以游船对外交通联系的补充,也作为岛上应急救援方式。

第4.02条游览设施规划

规划设置三个级别的服务设施:

旅游点、服务部和游客中心。

表4-2兜率岛旅游设施分级配置情况

序号

服务设施级别

服务设施名称

具体构成与规模

服务内容

1

旅游点

兜率岛(江口)旅游点

下垄科村组,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用地面积2.59公顷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电话亭,消防、保卫站,小卖部、商亭,门诊所

朱家村组,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用地面积1.97公顷

豆瓜园村组,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用地面积1.05公顷

工班及家属区,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用地面积1.31公顷

综合楼、食堂等,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用地面积1.07公顷

2

服务部

兜率灵岩服务部

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用地面积0.23公顷

电话亭,公共厕所,小卖部、商亭

3

游客中心

兜率岛游客中心

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用地面积1.40公顷

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电话亭,景区管理机构,消防、保卫站,小卖部、商亭,门诊所

注:

以上服务设施均是现状建筑,也符合总规规划内容。

本规划与总规的区别在于,将总规的服务部拆分为兜率岛游客中心与兜率灵岩服务部。

第4.03条基础工程规划

(一)给排水规划

1.用水量预测:

生活用水定额按300升/人·日计,餐饮用水按20升/人·餐计。

消防用水按15升/秒计算,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算。

预测兜率岛总用水量约为360吨/日。

2.给水规划:

本次规划以山泉水为水源,供水系统主要包括泵站、高位水池及供水管网。

山泉水水质较好,简单处理后经泵站加压输送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起到调节和加压的作用,水经重力输送至各用水点。

给水干管主要沿道路铺设,布置成环状以保证供水的可靠性,管径为DN100~300。

室外消火栓配置遵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采用地上式,地势较高的最不利点供水压力要求不低于0.1MPa。

3.污水量计算:

预测景区污水量约为300吨/日。

4.污水处理:

兜率岛南部的景点建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筑,应根据建筑布局特点,相应布置污水处理设施。

果茶所综合楼、游客中心等面积较大、相对集中的建筑,布局处理规模相对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污水管收集输送至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

观音堂等分散的建筑,布置直接为单体建筑服务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兜率岛北部的江口村三个村组居民点,应改造建设多个三级化粪池。

处理后污水出水指标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湿地或林地进一步渗透净化,或作为有机肥加以回收利用。

严禁未经处理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5.雨水系统:

利用原来的排水渠,并沿道路新建部分雨水管道。

完善游道旁的截洪沟,在路靠近山一侧修建截洪沟,疏导山上流下的雨水,使其通过截洪沟流入水体。

(二)供电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预测景区用电负荷约为1.3兆瓦。

2.电网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两条10千伏线路。

景区内不新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对景区供电的10千伏变压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容改造。

3.线路敷设:

景区内现状110千伏架空线近期控制25米高压走廊宽度,远期规划进行拆除。

对影响景区景观和供电安全的中低压架空线路,结合道路的建设逐步改为埋地敷设,新建道路时需预留中低压电力线路走廊。

(三)电信工程规划

1.信息主线预测:

景区内通信主线约需978线。

2.电信设施规划:

规划在下垄科村、游客服务中心增加通信机房,规划在游客服务中心和果茶所设邮政代办点。

3.线路敷设:

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采用通信光缆埋地敷设的方式。

4.景区数字化规划:

新建信息配套系统工程,在客流集中区域实现WIFI覆盖,启动手机WAP网站建设项目。

景区实施无线网络应与景区景观资源相协调,架设通信线路和无线网络设备必须隐蔽,与周围景物融合。

(四)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风景区内各村镇的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100%,其中各旅游镇及各旅游村点的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100%。

核心景区景点的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100%。

风景区内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景区内各农村居民点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根据东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功能布局及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质量现状,将风景区分为以下四类功能区,并执行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表4-3 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建设目标

功能分区

内容

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噪声(dBA)

固体废弃物处理率

昼间

夜间

风景游览区

以游览观光为主

风景区内除接待区、居民村落以外的区域

一类区

<50

<40

100%

旅游接待区

旅游接待

旅游镇、旅游村、旅游点以及各个服务部

一类区

<50

<40

100%

农村居民区

农村居民生活

农村村落

一类区

<55

<45

100%

交通噪声控制带

车行交通

景区内交通干道两旁区域

<65

<50

3.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土壤、水质污染防范措施。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建立垃圾收集系统,保证垃圾不落地,全过程溶剂化、密闭化收集转运。

4.环卫规划

1)收集方式:

景区内生活垃圾的收集逐步实行容器化、密闭化,以垃圾箱收集为主,同时实行分类收集。

2)垃圾箱:

垃圾箱主要设置于游览线两侧及各景点附近,主游道两侧垃圾箱间距为500米,次游道两侧垃圾箱间距为1000米。

水路交通游览船必须配备垃圾袋。

3)垃圾收集点:

规划3个垃圾收集站,分别布局于东江山庄、果茶所、江口村。

4)垃圾清运和处理:

岛上生活垃圾中能堆肥降解的部分进行堆肥处理。

不能堆肥降解的部分收集后,实行机械化、密闭化压缩和运输,外运到县城或就近村镇的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将分类收集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5)垃圾管理:

建议在岛上设立环卫部门,统一管理岛上垃圾的收集、压缩和外运。

6)公共厕所:

改造提升公共厕所档次,景区公共厕所建设标准不应低于三类标准,并建设残疾人厕位。

(五)综合防灾规划

1.防火规划

完善各级防火管理体系,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禁止带入易燃易爆品。

建立完备的消防救灾体系,在景区主要制高点设置险情瞭望台,主要景区森林瞭望覆盖率达到100%。

2.有害生物防治

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对护林员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

加强森林植物检疫。

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无公害综合防治。

3.消防规划

组建村级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治安、联防、消防合一的群防群治组织。

设置专用报警电话。

以预防为主,划分防火分区。

重点建筑的消防工作,由各重点建筑的管理与使用单位具体负责,以村民自救为主,配备室内干粉灭火器。

沿主要道路埋设消防栓。

取水困难地段相应的蓄水池,保障消防用水。

民居建筑材料采用新型的防火材料。

4.防洪规划

兜率岛防山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以山洪沟汇流区为治理单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

在山洪沟上游修建谷坊蓄水保土,减轻下游排洪渠道负担。

适当提高水库设计标准,并按标准进行除险加固。

拓宽加深水库溢洪道,严格保护,严禁占用。

5.地质灾害防治

建设监测预报网络体系,监测网逐步覆盖地质灾害易发区。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进行疏解避让或治理。

6.应急避险

结合游客服务中心、服务部、服务点等游人较集中地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立完善的标志系统,指示游人如何方便到达。

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竖立醒目的警示牌告知游人,禁止随意攀爬、露营等行为。

科学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预案,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第5.01条居民点调控

兜率岛内农村居民点规划为控制型居民点,居民数量控制在100户,人口约380人,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在140平方米/人。

规划保留东江库区果树研究所,控制其发展不超过现状规模。

第5.02条居民点规划建设要求与整治措施

(1)兜率岛内居民点建筑禁止新建、扩建,重建要求在原有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控制。

兜率岛内因居民人口自然增长需要建房的,引导至湖对岸的江口村聚居型居民点进行安置,或可根据其意愿,由白廊镇政府统一安置。

(2)对兜率岛内居民点进行改造整治,建筑风貌需要与景区风貌相协调。

建筑高度2-3层,在建筑形态、风格、色彩、建筑符号上致力于本土化的挖掘利用形成乡土文化资源的自我保护与有机更新。

具体整治措施包括:

建筑整饰:

清理建筑立面的粘贴物,重新粉刷,以暖色调为主,无坡屋顶的建筑建议加坡屋檐。

院落绿化:

结合水塘、河涌、公共设施等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增加户外休闲文体活动广场。

道路升级:

对村落主要道路进行升级,以及增加两侧绿化,整治杂乱线网。

绿道贯通:

以体验农家生活、贴近乡村农耕生活为特色,依托观光农业园,保留现状特色植物,沿绿道两侧风光带种植彩色花卉为主,打造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休闲绿道;依托滨湖水系保留原有原生、水生植物同时配置丰富多样的水生植被,打造环境优美的滨水休闲观光绿道。

 

第六章土地利用与建设控制规划

第6.01条土地利用规划

(一)风景游赏用地

规划主要是适当扩大游览区域,保护好区内植被,开发更多景点,使之发展成风景游赏用地。

本次详规增加的风景游赏用地并没有改变林地、园地等实际属性,只是增加了风景游赏和风景保护等功能。

本次详规的风景游赏用地分到中类,包括风景点建设用地(甲1,为观音堂的建设用地以及改造楚云仙顶观景平台的建设用地)、风景保护用地(甲2,除风景点建设用地外,兜率茶园以南、一级保护区内的用地)、和野外游憩用地(甲4,主要为兜率茶园以北山体西侧,沿规划游览道路两侧的风景林地)。

(二)游览设施用地

本次详规的游览设施用地分到中类,包括旅游点建设用地(乙1,规划区主要为兜率灵岩服务部和依托现状东江山庄的兜率岛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用地;兜率岛江口村旅游点则依托居民社会用地建设或改造利用现状建筑。

)、游娱文体用地(乙2,规划区在豆瓜园村庄东侧滨湖区域改造部分现状园地,用于供游客游戏娱乐、运动、观赏艺术表演等用途)。

(三)居民社会用地

本次详规的居民社会用地分到中类,包括居民点建设用地(丙1)和科教用地(丙3,果茶研究所的用地)。

将江口村三个组全部规划为控制型居民点,以保护原住居民的原有生活生态。

东江库区果茶研究所用地保留为科教用地。

景区内不独立设置管理机构用地,根据总规将景区内管理建筑布置在兜率岛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点建设用地)。

(四)交通与工程用地

本次详规的交通与工程用地主要为对外、对内交通通讯用地,规划结合风景游赏和交通组织需求适当增加交通与工程用地。

水电、环保环卫等设施不单独划定用地,结合各项专项规划,依托风景点建设用地、居民社会用地建设。

(五)林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景林木土地(不包括风景林)。

本次详规结合风景区封山育林的保护措施,逐步扩大林地的实际面积。

(六)园地

本次详规对现有零星分布的低效园地进行整合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