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633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docx

高中套题高三模拟福建省莆田一中080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9科10套

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总分值:

100分)

命题人:

甘丽审核人:

郑梓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Al—27Fe—56S—32K—39Cu—64N—1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开通高速列车,天津到北京只需要29分钟。

高速列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硅和二氧化硅都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物质。

其中,粗硅冶炼原理(反应条件已省略):

SiO2+2C==Si+2CO↑①;

硅精炼原理:

Si+3HCl==SiHCl3(粗)+H2↑         ②;

SiHCl3(粗)SiHCl3(精)               ③;

SiHCl3(精)+H2==Si(纯硅)+3HCl           ④

下列对上述发生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吸热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C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物理变化

置换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物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2.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O2是氧化产物

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

3.2008年5·12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消防人员对灾民居住环境使用含氯制剂消毒。

若混合使用消毒剂或洁污剂容易发生中毒事件,据此推测,含有下列物质的洁污剂或消毒剂混合液最易发生中毒事件的是()

A.KClHClKClO4B.NaClNaClOHCl

C.CaCl2Ca(OH)2Ca(ClO)2D.NaClO3NaOHNa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胶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B.在碳酸氢镁溶液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Mg2++HCO3—+Ca2++3OH—==Mg(OH)2↓+CaCO3↓+H2O

C.在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

Ba2++SO42—==BaSO4↓

D.向1L含0.5mol/L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11.2LCl2(标准状况):

2Fe2++4I—+3Cl2==2Fe3++2I2+6Cl—

5.“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升空,神七携带三名航天员实现出舱行走。

过氧化钠和超氧化钾(KO2)是理想的供氧剂。

超氧化钾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若转移电子数相等,则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氧气的体积比为()

A.1:

1B.2:

1C.1:

2D.3:

4

6.下列对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强酸

弱碱

纯净物

离子化合物

A

盐酸

氢氧化铝

绿矾

苏打

B

氢碘酸

氢氧化钡

稀有气体

烧碱

C

高氯酸

氨水

纯净空气

干冰

D

硫酸

氢氧化铁

铁粉

醋酸铵

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8.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c        B.c>b>a

C.c>a>b      D.b>a>c

9.对下列反应①KHCO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③Na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④Si与烧碱溶液反应、⑤Fe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    C.④⑤    D.④

10.38.4毫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毫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0×10-3mol

11.

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钠盐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切知道是哪一种钠盐。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选择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序号

猜想物质

检验需要试剂

操作、现象和结论

A

Na2SO4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4溶液

B

Na2CO3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C

Na2SO3

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气体为无色,则原溶液一定是Na2SO3溶液

D

Na2SiO3

过量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13.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B.V2>V3>V1

C. V1=V2=V3D.V1>V3>V2

14.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

1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

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16.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在AG=lgc(H+)/c(OH—)=10的溶液中:

Mg2+、K+、NO3—、SO42—、Cl—

B.在溶解NH4HCO3固体产生气泡的溶液中:

AlO2—、HCO3—、Ba2+、NH4+、NO3—

C.在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Na+、K+、SO32—、I—、S2—

D.在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Fe3+、Ca2+、NO3—、Cl—、SO32—

17.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适量的铋酸钠溶液

过量的双氧水

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关于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从左至右)的顺序为()

A.NaBiO3KMnO4H2O2I2B.KMnO4NaBiO3I2H2O2

C.I2H2O2KMnO4NaBiO3D.H2O2I2NaBiO3KMnO4

18.测知由Fe2(SO4)3和Fe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则其含铁量应为()

A.(100-4a)%B.(100-2a)%

C.(100-a)%D.(100-3a)%

19.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

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常温下)产生的氧化物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并遇明火而爆炸

2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胆矾晶体由蓝变白

B.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前者的碱性弱

C.过量铁粉加入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阳离子主要是Fe3+

D.硅是半导体材料,常温下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物质反应

21.下面是实验室可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    B.只有③      C.①②       D.①②④

22.

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

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3B.2:

3

C.6:

1D.3:

1

23.蛇纹石由MgO、A12O3、SiO2、Fe2O3组成。

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24.a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B.7:

1C.7:

8D.8:

7

25.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

3NaClO

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B.NaCl、NaClO3

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

 

第Ⅱ卷(共50分)

二、填空题:

(共50分)

26.(7分)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若有0.75mo1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mol。

(2)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误食会使人中毒,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鉴别NaNO2和NaCl,现有物质①自来水②碘化钾一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在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填编号)。

(3)某厂废液中含2%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

①NaCl②NH4C1③浓H2SO4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物质N2,且不产生有污染气体的是(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7分)某同学在一只烧杯里装有ag纯铁粉,加入200mL6mol/L硝酸恰好完全溶解铁粉(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

请完成对产物中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产物只有+2价铁;

假设2:

假设3:

(2)设计实验:

分别取反应后溶液装入两支试管甲、乙,在甲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乙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推测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为:

,则假设1正确;

②若现象为:

,则假设2正确;

③若现象为:

,则假设3正确。

(3)a值范围为。

28.(9分)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Fe3+、H+、NH4+、Al3+、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Br—、I—、ClO—、AlO2—

(1)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

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

入NaOH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

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实验的是;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

(2)经检测,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L

5.6L

11.2L

n(Cl—)

1.25mol

1.5mol

2mol

n(Br—)

1.5mol

1.4mol

0.9mol

n(I—)

amol

0mol

0mol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9.(13分)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纯碱主要来自于碱湖和固体碱矿。

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纯碱。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

(已知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在20℃下的溶解度分别为:

36g、9.6g、21.7g)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如下图:

 

(1)请写出制取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氢钠能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能否将其改为“将氨水通入到二氧化碳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呢?

(填“能”、“不能”)你选择的理由是:

(3)将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煅烧,分解得到碳酸钠。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滤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的氨可以重新利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另一产物氯化钙被弃掉,母液中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0%。

侯德榜先生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过滤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不加石灰水,而是在降温到t℃后加食盐,利用低温下氯化铵比氯化钠溶解度小的特点,加入的食盐在连续循环操作中不断被利用,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同时,析出的氯化铵又可作为化学肥料。

请根据下表所给有关溶解度的数据,推测温度t应在左右。

0℃

10℃

20℃

30℃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H4Cl

29.4g

33.3g

37.2g

41.4g

30.(8分)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

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X和G的化学式

X,G。

②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H2O:

D+丙:

31.(6分)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当二氧化硫过量时,生成亚硫酸氢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生成亚硫酸钠。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硫酸厂每天排放1.12×104m3(标准状况)尾气,其中含0.2%(体积分数)的SO2,现欲用2.0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处理,每天至少需氢氧化钠溶液L。

 

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答卷

高三化学

第Ⅱ卷(共50分)

26.

(1)、

(2)

(3)、

27、

(1)

(2)①

(3)

28、

(1)、、

(2)①

29、

(1),

(2),。

(3)

(4),

30、①,

②、

31、

(1)、。

(2)

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答案

高三化学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B

A

C

D

C

D

D

C

B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D

A

C

D

D

A

D

C

B

B

B

二、填空题:

(共50分)

26、

(1)NaNO2(1分)0.75mo1(1分)

(2)②⑤(2分)

(3)②(1分)NH4Cl+NaNO2==N2↑+NaCl+2H2O(2分)

27、

(1)假设2:

产物中只有+3价铁元素(1分)

假设3:

产物中既含+2价又有+3价铁元素。

(1分)

(2)①甲试管溶液紫色褪去,乙试管没有明显变化;(1分)

②甲试管溶液无明显变化,乙试管溶液变红色;(1分)

 

(2)不能(1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2分)

(3)2NaHCO3==Na2CO3+H2O+CO2↑(2分)

(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分)10℃(2分)

30、①Na2S(2分)SO3(2分)

②2Na2O2+2H2O=4NaOH+O2↑(2分)2Na2SO3+O2=2Na2SO4(2分)

31、

(1)SO2+2NaOH==Na2SO3+H2O(2分)SO2+NaOH==NaHSO3(2分)

(2)500(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