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1710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docx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范本模板

附图:

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

500)

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1’、2—2’(1:

300)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

200000)

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

6.XXX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1前言

1。

1任务由来

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XXXX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受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XXXXX勘察设计院承担了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1.2评估工作依据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依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3)《X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1)27号);

4)《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

6)《XXX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7)合同书。

此外,本次评估工作主要参照、参考的技术资料有: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附件一);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宋渡路末段以西、工业水厂以北地块定位图》

4)《项目建议书》

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

1。

3主要任务和要求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3号令),新建工程场地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

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通过调查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分析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现状调查和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预测评估,为工程建设用地审批和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要求为:

1)确定评估工作的级别和范围。

2)对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具体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等。

3)查明评估范围内地质灾害分布、类型及基本特征,包括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规模,对其危险性作现状评估。

4)评估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5)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对建设区内是否适宜建设进行评估。

6)针对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程度,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2评估工作概述

2。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5368平方米,约23。

0522亩。

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拟建建筑群由厂区车间、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几部分组成,拟采用轻钢结构,无地下室,场地标高为325。

10~326。

40m。

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见(表2-1)

表2-1华气生产线项目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表

序号

点号

坐标

边长

X

Y

1

J1

30862。

936

89698。

675

0

2

J2

30771。

180

89746。

915

103.66

3

J3

30668.863

89681。

943

121.20

4

J4

30731。

902

89585。

154

115。

51

1

J1

30862。

936

89698.675

173。

37

2015年6月5日,受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技术人员前往XX县XX科技园区实地开展了此项评估工作,对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评估区范围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面积约0。

1km2,评估区内地质环境简单,现状稳定性较好。

2.2以往工作程度

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X县XX科技园区,对这一区域内曾做过的地质工作为:

1)1977年~1980年XXX地质局航空区域调查队完成1:

20万XX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交1:

20万区测报告和图件;

2)2003年~2004年XXX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开展了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查,并编制了《XXX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3)2003年~2005年XXX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开展了XXX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规划,并提交了报告.

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2.3.1工作方法

此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项目组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现场踏勘,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项目性质及该区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育程度,编制了工作方案,2015年6月5日开展相关工作。

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建设用地评估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并逐一做好详细记录、测制剖面、拍摄照片等.我院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评估“纲要”和相关规程、规范实施,取得了翔实的成果资料,符合和达到评估工作要求。

野外调查工作采用以实地地质调查与社会调查、询问相结合的方法,选用1:

500地形图作为野外手图,结合GPS手持机进行实地定点综合调查。

本工程用地面积约23亩,调查面积约115亩。

于6月6日结束野外调查并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工作,于2015年6月10日完成文字报告、图件初步编制工作,于2015年6月12日完成报告的最终评审工作,并最终提交:

《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综合分区评估图(1:

500),评估剖面图(1:

300)。

评估工作方法、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均按照国土资源部《技术要求》进行。

整个评估工作按图2-1所示程序进行。

图2—1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2.3。

2完成工作量

外业工作于2015年6月6日完成。

此次评估野外调查面积约0.1km2,综合评估图1张(1:

500)、剖面图2张(1:

300)、区域地质构造图1张(1:

200000),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一套。

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完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工作程度严格按照委托要求及国土资源部和XXX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本次评估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2-2。

表2-2  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1

调查面积

km2

0.1

2

资料收集

4

3

工程地质剖面

2

4

野外调查点

5

5

野外图片拍摄

8

6

现场走访

人次

3

7

提交正式成果报告和图件

4

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

4.1评估区范围

评估范围包括委托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范围和结合建设用地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适当扩大的范围,其面积约76666。

67m2,约115亩,详见综合评估分区图,拐点坐标见(表2-3)。

表2—3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评估区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X

Y

备注

J1’

30895.875

89683。

782

 

1954年

北京坐标系

J2’

30787.050

89790.659

J3'

30630。

436

89683.637

J4’

30717.202

89525.017

J1'

30895。

875

89683。

782

2。

4.2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不同规模和不同重要性的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级别规定。

该建设区属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为简单,评估级别为三级(详见表1—4,表1—5,表1-6)。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XXXXXXXXXX工程项目拟建设净用地面积15368平方米,为工业建筑,在厂职工人数〈100人;按表2—4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表2—4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较重要建设项目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一般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应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灾害现状发育程度等综合确定。

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

评估区原地貌类型属丘陵地貌,评估区范围及周边较为平坦。

现状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因此,按表2-5的分类,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表2—5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复杂

中等

简单(√)

1。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2。

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2。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单一

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3。

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3。

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4。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3)评估工作级别的确定

本建设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6),确定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表2-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复杂程度

项目重要性

复杂

中等

简单(√)

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一级

一级

较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建设项目(√)

二级

三级

三级(√)

3自然地理概况

3。

1地理位置及交通

1、XXXXXXXXXX工程项目位于XX县XX科技园区化工新材料区老孝子山工业水厂以北,鑫宇公司沼气供热项目以东,汇金支道以西.评估区距四川理工黄岭校区2400m,距XX县政府4000m,距沱江600m,距釜溪河500m。

场地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

详见工作区交通位置图3—1。

图3—1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3.2气象、水文

3。

2.1气象

XX县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均,云雾多,霜雪少,日照少。

年平均气温17.9℃,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8.9℃,最高气温41.1℃,一月最冷,平均气温7.3℃。

夏季为东南风,其余季节多为偏东风,瞬时最大风速34米/秒。

多年平均雾日58天,最长持续11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表现为寒潮大风、水涝和干旱。

3。

2.2水文

该地区40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雨天138.9天,最多年177天,最少年仅81天。

季节分配差异甚大,夏季降雨量721mm,集中降雨季节在6~8月,占年降雨总量的73%;春季尚不足100mm,占年降雨量的10%。

最大一日降雨量158。

8mm,最大三日降雨量187.2mm,因此夏季水灾害较频繁。

评估区以东600m左右为沱江,以东500m左右为釜溪河.

场地主要岩土构成为砂岩及上覆土层,中风化以下岩层裂隙,一般不发育,地表水不易渗入,故场地基岩裂隙水不发育,该工程场地地面径流条件较好,地表水排泄畅通。

3。

3地形地貌

XX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属于剥蚀浅丘地貌类型,其特点是丘陵密布,河谷纵横.评估区位于“邓井关背斜"北西翼,地层倾向310°,倾角5°,为缓倾斜单斜构造,基岩厚层状结构,风化程度一般。

拟建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无不良地质作用。

故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属相对稳定地区。

详见建设场地外貌照片(图3—2、图3-3、图3-4、图3—5)。

图3-2建设场地南侧外貌

图3-3建设场地北侧外貌

图3-4建设场地西侧外貌

图3-5建设场地东侧外貌

3.4地层岩性

评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

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4ml),下覆侏罗系中统砂岩(J2S).

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

杂填土(Q4ml):

杂色、稍湿,结构松散—稍密。

主要由砂岩碎块(屑)、粘性土、建筑砖头、以及山体开挖的岩石块(屑)组成,夹杂少量的粉质粘土,随意堆填,堆积时间较短,充填密实程度一般,均匀性较差,粒径以3cm~10cm为主,形状以片状为主,不规则,只有少量块石粒径达到30cm.厚度在1.5m~6m.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

砂岩(J2S):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砂岩.砂岩呈浅灰色、紫灰色,含砂质较重,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

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在1。

0米左右,岩体较破碎,结构部分被破坏,层理不明显,具破碎状结构;中风化层砂岩,裂隙较发育,可见水平层理,厚层状结构,岩质密实,较完整。

岩层产状:

310~320°∠4~5°。

3.5地质构造与地震

3.5.1地质构造

㈠地质构造

XX县位于四川盆地内,第四纪以来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整体性抬升,差异性活动不明显,是一个新构造运动较微弱的地区。

场地所处地质构造单元归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评估区地处“邓井关背斜”北西翼.拟建场地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中统(J2S)砂岩,地层倾向北西310~3200,倾角4~5°。

详见建设用地范围区域地质构造图(图3—6).

图3—6建设用地范围区域地质构造图

3。

5。

2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川震防法【2009】117号文件规定:

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g,XX县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区内构造单一,地层平缓,新构造活动微弱,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

另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一般工业厂房、仓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按丙类采用.

3.6工程地质条件

3。

6。

1岩土体类型

评估区内岩土体类型与组合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直接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相关,根据岩土体成因和工程地质性质,评估区岩土体可分为:

松散岩类;软岩类。

1)松散岩类

场地分布的松散岩类为杂填土(Q4ml),岩土层的工程性质特征如下:

杂填土是人为环境条件下随意堆填的岩石块(屑)、碎砖、生活垃圾等,厚度一般,自身未完成沉降固结,承载力较低,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建筑的地基持力层使用.

2)软岩类

厚层状的砂岩岩分布于整个场地,为侏罗系中统砂岩,岩质密实,强风化层厚度在1。

0米左右。

砂岩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透水性较好,承载力能达到300kpa左右,但考虑到该层较薄,且下覆的砂岩中风化层工程特性较好(一般不利用强风化层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中风化砂岩,岩质密实,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根据XX县地区经验可达到5。

0MPa,该层有较好的工程特性。

宜将中风化砂岩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使用。

3.6.2场地不良地质现象

据现场走访调查和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设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膨胀土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估区及周边仅有一些小土埂、小土丘,高不过2米,场地平整之后将不复存在。

3.7水文地质条件

3。

7。

1地下水类型

据评估区内岩土层的分布、结构、渗透性等情况综合分析,区内地下水基本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杂填土层中,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在杂填土层形成局部分布的上层滞水,雨季水量较大,通过蒸发及地表径流排泄.孔隙水的聚集和排泄使杂填土层的工程性能下降,造成杂填土层的承载力降低及沉降。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赋存于基岩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及地层结构孔隙之中,受降雨影响大,但总体水量不大,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

评估区内,地下水除天然降水作为补给来源外,还受水塘的补给,地下水较为容易受污染,其水体质量受本地总体环境影响较大。

3.7.2地下水腐蚀性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区内地下水水质类型较简单,在拟建用地附近未见污染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1条、第12.2.4条、第12.2.5条关于场地周边地下水对建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和XX县地区经验,进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3。

8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内目前所进行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修建建筑物时的场地平整。

虽然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但其所处地势较为平坦,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较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4。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和结合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查明评估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数量,划定危险区,调查和判断各地质灾害点的灾情,即各地质灾害点对现场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的危害。

根据《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函》(国办函2005年37号)的规定,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对灾情进行分级,采用“受威胁需搬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指标对险情进行分级,见表4-1。

表4—1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标准

地质灾害险情

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灾情

地质灾害险情

死亡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需搬迁转移人数(人)

潜在经济损失

(万元)

小型

<3

〈100

〈100

<500

中型

3~10

100~500

100~500

500~5000

大型

10~30

500~1000

500~1000

5000~10000

特大型

>30

>1000

>1000

>10000

 

本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险情和灾情分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级:

灾情或险情小型的危险性小,灾情或险情中型的危险性中等,灾情或险情大型和特大型的危险性大.

4。

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等是地质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当地质灾害产生的基本条件与主要诱发因素发挥相互作用时,即会产生地质灾害。

评估区处于地势较平坦地带,无不良地质灾害作用。

根据现场调查和前人的资料,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其主要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表层岩土体风化。

在评估区北侧地势低洼,与建设用地形成大约2米左右高差,连接处为一复合斜坡,单层砂岩结构,坡度平缓,稳定性较好。

4.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表明:

建设用地位于浅丘顶部平台,建设场地初步整平、地形起伏不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厚,且分布稳定。

表层人工填土层虽结构松散,本身粘结度低,但在场区内未形成高陡边坡,仅南侧红线以外30米处有一高约2米的小土坡,目前该土坡已由两台挖掘机整平,对拟建建筑物无影响,评估区岩层整体稳定性较好。

根据现场调查及对区内居民访问结果:

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不发育,场地杂填土性质较差,但场地基岩工程地质性质较好,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场地周边未发现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表4—1),评估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损失小,危险性分级为危险性小。

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是在分析已有的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地质灾害的类型、形成机理、诱发因素、稳定状况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或改变方式,评估工程建设是否有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的程度。

本次预测评估在拟建场地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的地质环境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原理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地质灾害特征,根据其建设目的、范围等分别论述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情况。

5。

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建设场地范围内未发育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工程建设不存在引发或加剧已有地质灾害危的可能性,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将使工程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改变将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据工程总平图,评估区内的工程建设主要表现为现场浅部开挖、场地整平,根据拟建建筑物和场地周边地质环境条件以及评估区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考虑(详见3。

4),评估区容易出现以下地质灾害可能:

1)由于场地内杂填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在工程建设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增加了地面荷载,易加剧土层的沉降固结,致使场地地面产生沉降及裂缝。

可能在建设施工中造成一定的损失及造成后期使用的不便。

其地质灾害灾情及地质灾害险情均为小.

2)如果建筑物地基持力层未选在基岩上,会使地基产生变形、下沉、地面开裂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此类灾情,严重可致使建筑物废弃。

其地质灾害灾情中等,地质灾害险情小。

3)场地北侧有一小型斜坡,由于临近拟建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如果在此进行开挖将形成边坡。

虽然此边坡较小,但不进行适当处理,当施工期间荷载增大时易导致浅表溜滑,可采取适当支护措施.其地质灾害灾情中等,地质灾害险情小。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扰动将会迫使地层原有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

由于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故本工程建设不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根据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结果与预测评估结果,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

人为扰动导致堡坎周围岩土体失稳的危害以及水塘填方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北侧有部分水塘填方区,场地回填土较厚.对填方地段、老填土界限处,由于新近回填土与老土层存在差异沉降问题,加之后续工程构筑物加载,易诱发构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在填方地段,由于填土层较厚,固结沉降时间较长,后续工程加载可加速其沉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问题,其危险性中等。

5。

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