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242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docx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含答案

考研政治经济学真题7

一、概念题

1.平均利润

答案:

平均利润指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等于预付资本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

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就各不相同,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所以,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剩余价值总额在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2.超额利润

答案:

超额利润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才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

3.级差地租

答案:

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是级差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级差地租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土地的优劣不同;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4.级差地租Ⅱ

答案:

级差地租Ⅱ指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如果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追加等量投资,实行集约经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要增加的农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且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原始投资的生产率,就会产生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源泉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

5.生产价格

答案:

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价格=K+p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

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

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即预付资本相联系。

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6.纯粹流通费用

答案:

纯粹流通费用又称之为非生产性流通费用,指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的买卖过程中而支付的费用。

如广告费、建筑费、设备费、办公费、店员工资等。

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大商品的价值,但它仍然需要进行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的物质补偿,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中一部分物质资料的扣除;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要从剩余价值的总额中扣除。

与之对应的概念是生产性流通费用。

7.剩余价值与利润

答案: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

根据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不同,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两种。

利润指当把剩余价值不是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另一个形态,即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涧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8.地租

答案:

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

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所有者,便成为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其中级差地租包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和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

9.绝对地租

答案: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它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绝对地租的来源同样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如果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上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则不复存在,但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仍会有绝对地租。

10.经济地租

答案:

经济地租是指质量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是准地租的一种特殊形式。

一般准地租指边际生产力较高、质量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超额收入。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由需求方面决定,而与供给无关。

例如有甲、乙两类劳动生产要素,乙类优于甲类,如果甲类要求每月工资800元,乙类要求每月获得1000元,从长期看,因为乙类劳动者已大量增加,社会普遍工资水平已提高到乙类劳动者所要求的工资水平,因此,他们每月得1000元工资是正常工资,而不存在超额收入和准地租的问题。

但是,由于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单靠乙类劳动者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须雇佣甲类劳动者,因为工资水平已普遍涨到1000元,甲类工人当然也能得到1000元,然而他们本来只要求得800元,于是得到了超过自己要求的工资200元。

这200元就被认为是准地租。

但是,这种准地租毕竟不同于一般准地租,一般准地租是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结果,而这种准地租是由于需求数量增加的结果,而且是在长期内存在的,所以被称为经济地租。

这种经济地租在一定意义上类似消费者剩余,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超过他愿意接受的收入部分。

11.垄断地租

答案:

垄断地租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的价格不由商品的生产价格或价值决定,而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

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种土地的特别优越性和稀少性。

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具有特别优越性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二、简答题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资本,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

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条件、互为媒介的。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的,也就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所构成。

所以,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要从分析社会总产品入手。

(1)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它是由一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

社会总产品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

消费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包括人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各种消费品。

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

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和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生产。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不变资本(以c表示)、可变资本(以v表示)和剩余价值(以m表示)。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前提。

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

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

所谓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所谓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因此,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2.用公式和文字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答案: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具体: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用三个公式来表不:

第一公式Ⅰ(v+m)=Ⅱc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表明,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第二公式Ⅱ(c+v+m)=Ⅰ(v+m)+Ⅱ(v+m)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Ⅱ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

第三公式Ⅰ(c+v+m))=Ⅰc+Ⅱc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第Ⅰ部类每年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

(1)扩大再生严的前提条件

①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

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第一个基本公式应该是:

Ⅰ(v+m)>Ⅱc

(1)

这个公式表明,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第Ⅰ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这两部分产品,在价值总量上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只有这样,这两部分产品在补偿了第Ⅱ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余下一部分生产资料来满足两大部类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②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或第二个基本公式应该是:

这个公式中的

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阶级个人消费的部分;

实际上代表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这个公式表明,扩大再生产还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因此,第Ⅱ部类中的不变资本与供积累用的剩余价值之和,就必须大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用的剩余价值之和。

因为只有这样,第Ⅱ部类所提供的消费资料,才能在用于第Ⅰ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之后,还能余下一部分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要使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也就是要使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能得到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平衡条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1)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Ⅰ部类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必须和第Ⅱ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之和相等。

这就是说,不仅要求Ⅰ(v+m)大于Ⅱc,而且要求:

Ⅰ(v+m)=Ⅱc+ⅠΔc+ⅡΔc(3)

式中,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

公式

(1)只回答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而没有回答追加多少生产资料。

公式(3)不仅包含Ⅰ(v+m)>Ⅱc即公式

(1),而且回答了Ⅰ(v+m)比Ⅱc大出的部分要正好等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也就是说,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第Ⅰ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等。

(2)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Ⅱ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Ⅰ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等。

用公式表示,就是:

式中,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它的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

公式

(2)只回答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而没有回答它需要追加多少消费资料。

公式(4)不仅包含

即公式

(2),而且回答了

大的部分,正好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所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等。

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也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这是因为如果把公式(3)即Ⅰ(v+m)=Ⅱc+ⅠΔc+ⅡΔc中的Ⅰm分解为ⅠΔc+ⅠΔv+

,即分解为追加的生产资料、追加的消费资料和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部分。

那么,就可得出:

把等式左右两端相同的部分ⅠΔc减去,就会得出公式(5)。

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和公式表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必须保持平衡。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不可能的。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客观需要来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因而,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平衡经常遭到破坏。

这种矛盾到一定时候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强制地暂时解决。

(2)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的划分,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适用。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

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从价值与物质两个方面考虑,注意二者的协调与统一。

③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与各部门内部、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应该保持合理比例。

3.简述产业资本的运动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答案:

(1)产业资本的运动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产业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产业资本中,货币交替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采取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

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2)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资本的形态发生变化,资本家放弃货币形态的资本而掌握了生产形态的资本,即资本家用自己筹集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W—P—W':

它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

经过生产阶段,资本的生产要素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同时,资本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个阶段是销售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产业资本要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W'—G':

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作为商品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实现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4.简述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增长的原理。

答案:

(1)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的趋势就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条件下,由于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就应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

相应地,制造生产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又应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

由于社会的生产资料是由第一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是由第二部类生产的,所以,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这一规律就体现为社会总产出中为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增长最快,其次是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的增长,再次是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2)承认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增长。

相反,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

首先,在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中,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必然要依赖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来提供。

消费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先决的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提供日益增多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增长是不可能的。

其次,制造生产资料只是提供生产的手段和条件,它本身并不就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必然还要依赖第二部类的发展所提供的市场。

没有第二部类生产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

三、计算题

1.假定今年年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图示如下:

如果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都不变,则明年年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何?

答案:

解:

由价值构成图可知:

第Ⅰ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c:

v=4840:

1210=4:

1,剩余价值率为100%;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c:

v=1760:

880=2:

1,剩余价值率为100%。

由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可得积累量为:

1210×50%=605,根据第一部类的有机构成,则

由此可得第一部类年终的产品价值构成图为:

(4840+484)c+(1210+121)m+(1210+121)m=5324c+1331v+1331m=7986

根据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可得:

从而Ⅱ(c+Δc)=1760+176=1936,由第二部类的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不变可得第二部类总产品年终的价值构成图为:

1936c+968v+968m=3872。

由以上分析;可得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图为:

Ⅰ:

5324c+133v+1331m=7986

Ⅱ:

1936c+968v+968m=3872

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

Ⅰ.24000c+3000v;Ⅱ.6000c+150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

试计算:

2.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

答案:

解:

因为w=k+m,固定资本当年更新1/5且剩余价值率m'为100%,所以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w=(24000c×50%)/5+24000c×50%+3000v+3000m=20400。

,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w=(6000c×50%)/5+6000c×50%+1500v+1500m=6600。

3.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

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答案:

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所以两大部类的消费率为40%。

先求第Ⅰ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Ⅰ(v+Δv+m/x)=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

因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为Ⅰ(v+Δv+m/x)=Ⅱc+ⅡΔc,所以ⅡΔc=4350-Ⅱ3600c=750。

又因为m-m/x=Δc+Δv,所以ⅡΔv=1500m×60/100-750c=150,ⅡΔc:

Δv=750:

150=5:

1。

4.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答案:

先求ⅠC和Ⅰm,Ⅱc和Ⅱm

Ⅰc=[(24000c+1650Δc)×50%]×(1+1/5)=12825×6/5=15390

Ⅱc=[(6000c+750Δc)×50%]+(1+1/5)=3375×6/5=4050

Ⅰm=Ⅰ(3000v+150Δv)×100%=3150

Ⅱm=Ⅱ(1500v+150Δv)×100%)=1650

所以,Ⅰ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m)/(14400c+3000v+3000m)=106.32%

Ⅱ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m)/(3600c+1500v+1500m)=111.36%

四、论述题

1.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如何分析G—W的?

答案:

(1)

公式概括了资本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购买阶段。

这里,G代表货币,—代表流通过程,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G—W,用货币购买商品,在形式上是一般商品流通,而实质上是资本流通,这是因为这里的G,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它最后要带来更多的货币,使资本增殖。

这里的W,也不是供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而是生产要素。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供生产消费,是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

(2)

,用货币购买的商品不仅有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种质的区别,而且二者在量上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如果购买的生产资料过少,就会停工待料,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

如果购买的生产资料过多,就会形成积压,资本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3)

,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的,在这个过程中,G—A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关键。

而劳动力之所以成为商品,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为前提。

(4)在这一阶段,资本首先以货币的形式出现,一方面货币资本承担着货币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承担了资本的职能,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因为它购买的是进行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

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内容。

这个公式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目的在于,在资本流通中,资本家以取得货币增殖为目的,为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