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24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檀香(tá

紫禁城(jì

十五说“屏”

忒tuī

韶shá

o[来源:

学+科+网]

伧俗cāng

休憩qì

2.会译会用

匀称:

匀称,比例和谐。

古朴:

古典而有朴素的风格。

惟妙惟肖:

形容雕刻的十分逼真。

肖:

相类似。

巧妙绝伦:

(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到了独一无二的程度。

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推崇:

十分推重

驻足:

停止脚步。

史诗: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来源: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败笔:

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

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嶙峋:

枯瘦的样子。

明艳:

鲜明艳丽;

明丽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

重重叠叠的山峰。

矫健:

强壮有力。

点缀:

加以衬托装饰,使原由事物更美好。

辉煌:

光辉灿烂。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映衬。

玲珑:

(事物)精巧细致。

缭绕:

回环缠绕。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较大,毫不相同。

井然有序:

整齐有秩序。

十五、说“屏”

俗:

粗俗鄙陋。

得体:

恰当、恰如其分。

徒劳:

无益地耗废劳力。

二、文句采撷

1、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3、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5、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6、屏是真够吸引人的,"

闲倚画屏"

"

抱膝看屏山"

,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三、文学资讯

十一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

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

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

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

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

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

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2、吴冠中:

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

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

1、苏州四大园林:

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2、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

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

由大到

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3、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4、苏州园林的特点:

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全文总纲: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十四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

故宫博物院

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

突出皇帝的威严

十五说“屏”陈从周

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印用

2、屏的作用:

①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②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

3、屏的定义: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课

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的好处:

做文章具有很浓厚的诗意和韵味

四、基础演练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4分)

匀称()洨河()轩榭()

镂空()额枋()水藻()

蟠龙()伧俗()

2.根据拼音

填汉字。

(3分)

嶙xú

n()斟zhuó

()shā()风景

帷mù

()hú

()形独占á

o()头

3.文学常识填空。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________,江苏镇江人,他是________、________。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2)《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是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名绍钧,字圣陶,他创作的童话________被人们广为传译。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来源:

Z.xx.k.Com]

(2)“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5.根据下面句子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1)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2)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参考答案[来源:

学科网]

1.Chè

nxiá

oxiè

ufāngzǎopá

ncāng

2.峋酌煞幕弧鳌

3.

(1)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2)作家教育家《古代英雄石像》

4.

(1)列数字

(2)举例子、作比较(3)打比方

5.

(1)因地制宜

(2)维妙维肖(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五、阅读提升

《中国石拱桥》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上发水时,来

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卢沟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是作者给育才中学学生的信中的一段话。

根据这段话提供的信息,在文中的横线处补上一句话。

卢沟桥的各拱长度如下:

中间一孔最长,为21.6米,往北去的五孔是21.2米,20.5米,19.7米,18.6米,16.0米,往南去的五孔是20.6米,19.6米,18.3米,19.0米,16.1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边的说法中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

A.因为永定河经常发大水,所以卢沟桥采用了联拱的结构。

B.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10个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C.卢沟桥的桥面是用8米宽的石板铺砌成的,这也是卢沟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

D.桥面的两旁有石栏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4.下边的文字是写苏州吴门桥的。

说说卢沟桥和吴门桥有什么不同之处。

吴门桥呈拱形,横跨于波涛滚滚的京杭大运河之上。

从船上望去,蓝天碧水之间,像出现了一条长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句练习。

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参考答案

1.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每个石拱桥长度不一,自16.0米到21.6米。

3.B4.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吴门桥是单拱石桥。

5.略

《故宫博物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

6.第二段作者的立足点是:

说明顺序是

1.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

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

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5[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6[朱漆方台]。

[逻辑顺序]。

六、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一、常识类:

1、出题方式:

填空。

2、作者姓名:

鲁迅,原名周树人

3、作品名:

4、曾用名:

《旧事重提》

5、十篇篇目:

《狗猫鼠》……《范爱农》

6、一句话评价: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二、概括题

1、概括题之一:

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1)记事为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琐记》

《五猖会》:

“我”儿时有一次急切兴奋准备去观看迎神赛会,父亲却强迫“我”背诵《鉴略》,等背完后我扫兴而又痛苦。

《父亲的病》:

回忆“我”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最终父亲被庸医治死。

《琐记》:

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然后去日本留学的经历。

2概括题之二:

概括人物形象。

写人为主: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长妈妈是一位善良朴实、愚昧迷信、真诚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底层劳动妇女)。

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教授。

范爱农是一位耿直孤傲、不随波逐流、对辛亥革命和教育事业满怀热诚的知识分子。

3概括题之三:

主题思想的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蕴含着对儿时温馨的回忆。

《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童年单纯美好生活的怀念,蕴含着儿时温馨的回忆。

《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蕴含着对留学期间师生情温馨的回忆。

《狗?

猫?

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无常》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父亲的病》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批评了学堂的种种弊端,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三、细节题

1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同类举例。

例题:

1)文中“我”和家人在准备着去哪里?

顺利去了吗?

为什么?

2)说几个《二十四孝图》提及的孝道故事。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3)《藤野先生》中提及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哪两件事?

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

4)《朝花夕拾》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篇目有:

《无常》《五猖会》

5)《范爱农》中写了鲁迅初见范爱农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

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6)《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四、分析类

1、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

从《五猖会》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父亲在“我”急切盼望去看迎神赛会时强制“我”背诵《鉴略》,看出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2、结合选段分析《朝花夕拾》的写作艺术手法。

1)*用了对比手法批判封建旧制度。

如文中写了“我”心境由“兴奋急切”到“扫兴痛苦”的对比,批评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2)*注重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十分出色。

如“在百静中,我似乎

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

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将“我”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感受描绘得惟妙惟肖。

批评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五、感悟题

谈喜好,谈感受,谈理解,谈收获。

1.你喜欢〈〈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

我喜欢《五猖会》。

因为少年鲁迅看会前的兴奋,勾起我们对少年快乐生活的回忆;

他父亲蛮横地阻挠看会总让我联想到父母对我们自由的限制;

背完书后去看会的沮丧让我感到无限的怅惘和惋惜。

总之,少年鲁迅的情绪时刻牵动我的心。

2.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考题精编

一、填空。

(每空3分,共30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4.《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___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5.《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6.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_______________的照片。

7.《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8.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学*科*网][来源:

9

10

11

12

13

14

15

-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

C.学医太难D.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

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那篇文章中提及。

A.《范爱农》B.《琐记》C.《藤野先生》D.《无常》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8.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苏联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

12.下列民间故事不是《二十四孝图》范畴的是:

A.卧冰求鲤B.郭巨埋儿C.闻鸡起舞D.老莱娱亲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

猫·

鼠》B.《二十四孝图》C.《五猖会》D.《琐记》 

14.“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C.藤野先生D.范爱农

15.下列篇章中,不是以记人为主的是:

A.《藤野先生》B.《阿长与〈山海经〉》C.《范爱农》D.《父亲的病》

三、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

1.《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

2.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哪来的?

3.作者为什么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4.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来源:

Z。

xx。

k.Com]

5.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2.《天演论》3.鉴略4.散文5.迎神赛会

6.他的老师藤野先生7.阿长;

衍太太。

8.无常

(每题2分,共30分)

1.D2.D3.C4.C5.B6.B7.A8.A9.B10.B11.C

12.C13.D14.D15.D

(每题5分,共40分)

1.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2.一位长辈的赠品。

3.作者认为小

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4.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5.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