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2552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docx

实验超声波在空气与水中的衰减系数的测量汇总

超声波在水中与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及反射系数测量

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波,但根据其性质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电磁波和机械波。

电磁波是由于电磁力的作用产生的,是电磁场的变化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它传播的是电磁能量。

无线电波、可见光和X线

等,都是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和介质中传播。

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km/s。

机械波是由于机械力(弹性力)的作用,机械振动在连续的弹性介质内的传播过程。

它传播的是机械能量。

我们熟悉的电波、水波和地震波等都是机械波。

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速度一般从每秒几百米至几千米,比电磁波速度要低得多。

机械波按其频率可分成各种不同的波。

次出波声

音(可闻声波〉

超古波

高频超声

特鬲频超声

<16Hz

16-2>

C104Hz

2X104-10sHz

ld^-lb10Hz

>1010Hz

、实

的:

量超

声波

空气和水中的衰减系数

二、实验原理:

超声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准驻波效应

反射面

反射波

超声波

入射波

超声波

发生器

接收器

O

XoX

图1.超声波波束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反射

设产生超声波的波源处于坐标系原点Q入射超声波波束沿坐标系x轴方向传播,其波动方程为:

y入二A。

expit-x

(1)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y反=RAoexp^iix-2xo

(2)

其中,R为反射系数,=k_i:

・为波的传播系数,[是介质的衰减系数,k土是波矢入射波和反射波在0~xo区间叠加,其合成波的波动方程为:

y=Aqexp||it-x:

丨RA。

exp糾|:

辻:

;■©x-2x0I:

 

(3)

合成波各点均作简谐振动,其振幅分布为:

A=人e^°^+R2e^xJC^2Re^axocos2k(^x^(4)

如果利用超声波接收器作反射面,则超声波接收器收到的合成波振幅

为:

(5)

因为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是由同一材料制成,所以有:

(6)

其中Uo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数值,U是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

设超声波接收器在任意波峰位置处Xi时,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为Ui,

InAAo=ln1R一:

x(7)

y=ln(%)=ln(%)(8)

b=ln1R(9)

则(7)式可以写成:

y=b-<-x(10)

利用直线拟合方法,可以测量超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系数。

图2.空气中衰减实验装置示意图

接收换能器

长方形水槽

图3.水中衰减实验装置图

(1)超声波在损耗介质中的准驻波效应

A=Ao1Re=x

其中,R为反射系数,「是介质的衰减系数。

因为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是由同一材料制成,所以有:

_A=_U

AoUo

其中Uo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数值,U是示波器显示电压数值。

(2)分别测量多个峰值处的位置坐标Xi和峰值电压Ui,记入实验表

格。

(3)拟合曲线,分析数据。

四、实验记录:

数据频率f=37120Hz,室温T=27士1C条件下,测量示波

器上声压波形极大时的峰值电压和接收换能器的相应位置列于表

表二。

表一: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系数的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距离

(mm)

4.64

9.38

14.12

18.81

23.58

28.28

33.03

31.82

42.31

47.23

52.08

56.84

电压

(V)

11.9

11.6

10.5

9.68

8.24

7.28

6.72

5.92

4.80

5.32

5.00

4.80

次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距离

(mm)

61.50

66.25

70.89

75.70

80.44

84.99

89.78

94.71

99.66

104.07

108.77

113.5

电压

(V)

4.80

4.68

4.68

4.24

4.40

4.00

3.96

3.72

3.00

3.40

3.40

3.24

表二:

测量超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系数的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距离

(mm)

14

16

18

20

22.5

25

27

29.5

31

33

电压

(V)

1.43

1.33

1.31

1.31

1.17

1.20

1.02

0.88

0.768

0.704

次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距离

(mm)

36

38

40

42

44

46

49

51

53

55

电压

(V)

0.6

0.52

0.54

0.53

0.44

0.52

0.48

0.52

0.51

0.50

次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距离

(mm)

57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7

电压

(V)

0.50

0.50

0.48

0.48

0.49

0.46

0.49

0.49

0.50

0.49

五、数据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拟合出如下曲线,得到实验所

测的衰减系数。

图3.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率拟合曲线

图4.超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率拟合曲线

(2)易帐一些误差较大的数据,再次拟合曲线,所得结果如下

表三:

数据调整(空气)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m)

4.64

9.38

14.12

18.81

23.58

28.28

33.03

31.82

电压(V)

11.9

11.6

10.5

9.68

8.24

7.28

6.72

5.92

次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距离(mm)

61.50

66.25

70.89

75.70

80.44

84.99

89.78

94.71

电压(V)

4.80

4.68

4.68

4.24

4.40

4.00

3.96

3.72

表四:

数据调整(水)

次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距离(mm)

40

42

44

46

49

51

53

55

电压(V)

0.54

0.53

0.44

0.52

0.48

0.52

0.51

0.50

次数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距离(mm)

62

64

66

68

70

72

74

77

电压(V)

0.48

0.48

0.49

0.46

0.49

0.49

0.50

0.49

图5.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系数(数据调整后)

图6.超声波在水中衰减系数(数据调整后)

六、结果分析:

如果用实验所测得全部数据拟合曲线,则得到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a=0.0ldB/mm与文献所述的结果相比偏小,而在水中所测得的衰减系数〉=l7.04dB/m,与文献所述结果相比则偏大;易I」除掉空气中所测的后半部分数据,和水中所测的前半部分数据后,所得结果与文献所述的衰减系数比较吻合,〉空气工0.02dB/mm「水工i.44dB/m。

实验误差与测量的温度和频率等因素有关,仍需继续实验以求证。

七、设计性实验开设的设想:

第一次课:

学习如何测量声波衰减的方法,练习示波器使用方法,比如自动手动测试电压等。

试做一种介质(水或空气,分别开设8套),得到声波衰减数据。

要求记录实验温度,通过改变频率,在两个不同频率下测试,分析频率对声波衰减的影响。

利用7414实验室四台电

脑,用EXCEL随堂处理出数据,让老师检查。

如果离正确值偏差太大,要重做以确认数据的正确。

第二次课:

换另外一种介质进行衰减的测试。

老师检查数据。

第三次课:

换波形比如方波或者脉冲波测量两种介质中的超声衰减率。

针对上两次课的数据问题,看是否需要重做实验。

另外实验误差与测量的温度和频率等因素有关,分析声波衰减测量偏差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任隆良等,驻波法测量声速实验中的非完全驻波,大学物理实验,

2001,14

(2):

9〜10

2.张庆,李卓凡,王小怀,声速测定实验中声强的综合衰减系数的测

定,大学物理实验,2005,18

(1):

25〜27

3.房晓勇,声学实验及部分声学量的测量,物理实验,2001,22

(1):

8〜

10

超声波触发源更改对超声波衰减系数测定的影响

(二)

(1)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

第二次实验我们用正弦波作为发射信号,重新测量并记录了19

组实验数据,设定实验条件为发射器发射电压U°=10V,频率f=37.12kHz,拟合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曲线,得到衰减系数a=0.02dB/mm结果和文献所述的衰减系数一致。

我们接着改用方波和锯齿波作为发射信号,进行了实验,并分别测量了方波在不同占空比下的幅度电压与对应的位置坐标,再次得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

系数。

比较两次实验发现,用方波和锯齿波作为发射信号时得到的衰

减系数与文献中所记录的结果一致

实验记录表格

表一: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系数的实验数据(正弦波作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n)

4.69

9.24

14.06

18.83

23.67

28.42

33.26

38.01

电压(V)

31.4

26.8

23.0

19.2

15.6

13.7

12.4

11.9

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距离(mn)

42.90

47.66

52.35

57.12

61.93

67.13

71.44

76.23

电压(V)

10.2

9.8

8.64

7.6

7.04

6.56

6.4

6.3

表二: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占空比30%7波作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n)

4.38

9.15

13.94

18.67

23.46

28.27

33.05

37.81

电压(V)

32.40

25.80

19.60

19.00

15.00

13.00

11.80

10.80

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距离(mn)

42.66

47.35

52.10

56.83

61.60

66.25

71.11

75.88

电压(V)

9.52

8.00

7.12

6.80

6.00

5.84

5.48

5.36

表三: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占空比50%7波作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n)

4.39

9.16

13.93

18.74

23.50

28.32

33.14

37.83

电压(V)

40.00

31.60

27.60

23.60

18.20

15.80

15.10

13.30

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距离(mn)

42.60

47.29

52.06

56.84

61.61

66.21

71.10

75.88

电压(V)

11.80

10.60

9.52

8.40

7.50

7.12

6.90

6.80

表四: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占空比70%7波作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n)

4.26

9.15

14.04

18.72

23.52

28.30

33.04

37.85

电压(V)

32.00

26.60

21.20

19.20

15.10

13.00

11.90

10.30

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距离(mn)

42.61

47.34

51.93

56.77

61.58

66.27

71.02

75.94

电压(V)

9.84

8.24

6.96

6.80

6.12

5.84

5.52

5.08

表五:

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锯齿波作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距离(mn)

4.39

9.19

14.04

18.71

23.51

28.29

33.11

37.88

电压(V)

25.20

20.80

18.20

14.00

11.90

10.00

9.04

7.80

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距离(mn)

42.53

47.24

52.01

56.78

61.63

66.32

70.99

75.77

电压(V)

7.50

6.64

5.96

5.16

4.52

4.52

4.28

4.20

(2)测量超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系数

用正弦波作为发射信号,在频率f=546kHz下,测量示波器上

声压波形极大时的峰值电压和接收换能器的相应位置列于下表。

表六:

测量超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系数(正弦波作为发射信号)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距离

(m)

0.005

0.0186

0.0321

0.0457

0.0592

0.0728

0.0863

0.0999

0.1134

0.1270

电压

(V)

1.9

1.8

1.7

1.55

1.4

1.3

1.2

1.12

1.1

0.98

结果分析:

按照相同的实验原理,用正弦波、方波(在占空比分别为30%

50%70%勺情况下)、锯齿波作为发射信号均可以测量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系数,得到口空气=0.02dB/mm所得结果均与文献所述相当吻合。

:

■水=5.5ldB/m,与文献中的衰减值仍相差较大。

水中测得的衰减率误差较大,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发射探头扩散角、探头近场影响、水槽传播距离太短等,仍需进一步实验以求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